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文|榮榮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快到三歲的孩子在家玩積木,但因為小手掌控力不好,積木經常倒塌,第一次發生,就大怒喊了一聲,接二連三倒了,孩子乾脆倒在地上大哭,還把積木亂踹亂扔。

媽媽趕緊跑過來說:“別哭了,倒了再搭起了不就行了嗎?”孩子哭聲更大了。

媽媽說:“你看媽媽給你搭好了,快看!”

孩子根本不聽,一直哭鬧。

這情景,想必很多家裡都出現過吧?這個時候家長是不是很無奈?也許有時候能耐心勸幾句,大部分時候會說一堆大道理,心理認定這孩子脾氣暴躁,還很倔強,不聽人勸,就愛生氣。

曾經有幾位幼兒家長和我傾訴過這個問題,最後直指問題要害:“如果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

然而,事實上真的是孩子性格問題嗎?或者缺乏自控力或者專注力嗎?

無可非議,無論孩子多調皮,你一定在冷靜而充滿愛意的時候,思考過如何培養孩子的心智,增強孩子好奇心,幫助他們從各個方面開發潛能,無數次幻想過二十年後,你的孩子一定要儒雅、平靜,全能發展。

然而看看眼前的失控的小傢伙,你只希望他能快速平靜、清醒。

美國心理學者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中,詳細講解了,孩子大腦結構的發育情況,你會了解到,那個看似存心與我作對的孩兒,其實是其大腦的結構還未發育完全。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一、科學瞭解大腦的運行機制

1、大腦分左腦和右腦

我們都知道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不僅僅是從解剖學角度是分離的。功能上也有各具重要功能。

左腦熱愛並渴望秩序,是邏輯的、求實的、語言的和線性的。

右腦是全面的、非語言的,它發送並接收信號,是我們實現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成長過程中,3歲以前右腦佔據主導地位。他們還沒有掌握用邏輯和文字來表達感受的能力了,完全活在當下。

例如他們會毫無顧忌的在馬路邊緣玩小車,或者對於時間觀念還沒有認知。一般來說,當一個孩子開始不停的問“為什麼”時,他的左腦就開始起作用了。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2、大腦分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

上層大腦由大腦皮層和各個部分組成,尤其是額頭後面部分,包括所謂的中部前額葉皮層。

負責高級分析思維功能,思想、想象、和規劃。

我們希望孩子獲得的很多品質如:

明智的決策

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

自我認識

共情

道德

下層大腦包括腦幹和邊緣區域,位於較低的部分,從脖子到上端到鼻樑的位置。科學家稱,下層大腦趨於原始。

負責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譬如打鬥和躲避和強烈的情感,譬如憤怒和恐懼。

值得注意的是,上層大腦在孩子出生時就已經十分發達,而上層大腦要到20幾歲的時候才能完全發育成熟,是大腦最後發育的一個部分。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二、 整合大腦的必要性

1、 整合左右腦,改善孩子情緒。

左右腦各司其職,但只有左右腦聯合,才可以有效控制情緒。

就像一隻胳膊游泳可以遊,但是左右胳膊一起遊,可以更快更準確的到達目標。

正如我們日常經常會說,我是一個感性的人,我是一個理性的人,其實都是指左腦或者右腦更發達。

再例如成年人中,也有很多情感氾濫,情緒化嚴重的人都是會對認識造成很大影響,當然,如果忽視或者否認情感,導致情感荒蕪,同樣也是會不幸福快樂。

我們作為家長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學會左腦和右腦結合起來運用。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2、 整合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教會孩子自我控制。

我們瞭解到上層大腦一直都在形成中,而且到十幾歲的時候到成年初期,還要經歷一次大規模改建。

作為家長,我們知道這些信息非常重要,這就意味著,我們希望孩子掌握的行為和技能。

例如明智的決策、控制身體和情緒、共情、自我理解和道德、都依賴於我們還沒有發育完全的上層大腦。

那麼家長的引導就會持續有效在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這一點至關重要,有效整合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其實他們就會遇到事情,三思而後行,顧及後果,考慮別人的感受。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3、“生存教育”變成“成長時刻”就是最佳整合時機

例如,孩子的積木倒了,媽媽理性的告訴孩子,沒必要大哭,再重新搭起來就好了,這是成人的想法。

孩子在3歲前是沒有這個理性思考的能力,反而覺得不被理解,更增強了右腦情緒的發揮。

那麼認定了孩子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是不是就應該坐視不理,等待孩子自己情緒平穩呢?

丹尼爾·西格爾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把“生存式教育”變成“成長時刻”。

當孩子大吵大鬧,哭鬧不止,當你的兩個孩子永遠無休止的爭吵的時候,當你剛給孩子換上新衣服,就弄一身水彩筆和彩泥……

那些孩子讓你最頭疼的時刻,那些你只想“能生存就行了”的絕望時刻,正是你幫助孩子促進大腦發育,最佳的成長教育時刻。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4、孩子大腦是父母大腦的“鏡像”,整合我們的大腦是最好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大腦可以說是父母大腦的“鏡像”。

當你的兒子無憂無慮踢著球,撞到了他的妹妹,你非常生氣,大聲喊著:“你瘋了,跑那麼快乾嘛?沒看見妹妹啊?”

這樣的場景也不陌生吧?當我們認識到了大腦結構,會意識到說這些話的時候,其實也是被下層大腦控制,因此失控,說了不該說的話。

然而,促進孩子大腦整合最好的方法,是我們自己的大腦更加整合。

父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停滯和衰退,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當父母變得更加明智、情感更加健康時,孩子也會從中受益,越來越健康。

我們自己的左右腦一旦整合起來,就可以讓我們作出重要決定並解決問題,也將右腦和情緒聯結,讓我們覺察感受、身體感覺和情緒,從而親切地回應孩子的需求。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整合和培育你自己的大腦,是你能給予孩子的最滿含愛意和最慷慨的禮物。”

——丹尼爾·西格爾

三、 如何進行大腦整合,來幫助孩子成長?

大腦整合:指大腦的不同分區協調運作,是大腦良好運行的關鍵。整合包括橫向整合:左腦和右腦的整合,縱向整合: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的整合。

1、 聆聽和關注:左右腦聯結

同右腦聯結

如文章開頭所示例子,孩子玩積木總倒,情緒劇烈波動,大哭不止。通過了解大腦左右腦功能,我們瞭解到此時正是右腦情緒掌控孩子,目前正缺乏左腦邏輯平衡。

如果媽媽此時說:“別哭了,倒了再搭起來不就行了嗎”或者制止孩子哭泣,讓他看自己搭起來的積木。媽媽是處於左腦邏輯和規則,會和孩子的右腦反應無法聯結,所以孩子會視而不見。

那麼如何做才對呢?如果媽媽能夠用右腦和孩子右腦聯結,才會有效緩和孩子情緒。

媽媽看到孩子哭鬧,抱起他,撫摸著他的後背,用安慰的聲調說:“寶寶搭積木沒搭好倒了是不是?媽媽開始的時候也總是搭不好的,你知道我是怎麼學會的嗎?”

右腦聯結的方式大多是非語言信號,比如身體接觸、感通身受的面部表情、關愛的語氣和不帶偏見的傾聽,是最有效的緩解孩子情緒方式。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引導至左腦

當孩子逐漸緩解情緒,媽媽這個時候,可以說:“積木如果倒了,我們可以重新搭起來,積木本來就是倒了再搭,搭了再倒的。如果像搭的高一些,就需要像媽媽這樣,一點一點小心放上去。”

媽媽可以開始轉向左腦,運用邏輯解釋和規劃引導孩子的左腦,他會進入左腦參與中,這是訓練左腦發育的最佳時期。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2、 心智階梯:上層腦和下層腦整合

分辨上層怒火和下層怒火

當我們知道大腦分為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也可以想像發脾氣實際上游兩種不同的類型。

  • 上層怒火: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身體,保持理性,並作出恰當的決定。

例如:孩子在商場因為家長不給買一輛機關槍,就坐在地上耍賴大發脾氣。

上層怒火實際上是上層大腦發揮了作用,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身體,保持理性,並作出恰當的決定。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設置穩固的界限,明確討論什麼行為恰當,什麼行為不當,並作出合理解釋。

譬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要那個機關槍,但我不喜歡你這樣的表現。槍我們已經買很多了,不能看一個就要一個,如果你還是這樣,今天所有活動全部取消。”

拒絕上層怒火讓步,不管孩子處於什麼年齡,你會發現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因為他知道這樣怒鬧發脾氣沒有效果,他就會停止這種策略。

  • 下層怒火:孩子心煩意亂,憤怒來自於原始反應。

譬如:你吧水澆到他的頭上要給他洗頭,他非常生氣,開始尖叫,亂扔東西。

這個時候他是無法使用上層大腦的,根本無法考慮後果、解決問題或者考慮別人的感受,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孩子“完全失去理智”。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熄滅下層怒火,和之前我們說到的聯結左右腦的方法是一樣的,首先我們要感受孩子的情緒,與孩子建立聯結,抱住他,或者愛撫他,使其儘快冷靜下來。

之後引導他的上層大腦介入,幫助他使用邏輯和理性解決問題。例如可以和孩子說:“你不喜歡這樣的洗頭方式對嗎?那你希望下次我怎麼給你洗呢?你有什麼好主意嗎?”

當孩子處於接納狀態,就可以和其探討行為背後的後果。譬如:“我知道水弄到你頭上,你很生氣,但是你亂扔東西是不對的,你可以說‘我不想這樣洗頭’”。

認知上層憤怒和下層憤怒,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教導孩子。這兩種怒火最終的解決辦法,其實還是讓孩子儘量學會使用上層大腦,也是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整合的方式。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值得注意的點:

1、如果孩子還沒有邏輯思維能力,我們就一味的縱容他,或者輕易的讓他突破你的底線,任何情況,不能把尊重和行為規範置之不理。

2、如果孩子在眾人面前,不良情緒持續高漲,甚至產生破壞行為,我們應當馬上制止破壞行為,把他拉到一邊,然後再進行聆聽和關注。

腦科學視角解釋:孩子發脾氣的幾種原因和教育方法

在育兒這條路上,我一直不輕鬆,時常有種崩潰之感。現在想來,不僅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作為父母的我們又何嘗不會捲入情緒的洪流中呢?

我們沒有義務去避免所有的錯誤,就像我們不可能去除孩子面臨的所有障礙。相反,我們的工作是陪伴他們,與他們聯結,和他們共度生命旅程中的跌宕起伏。

借用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的一段話,以此共勉:

“我們自己的左右腦一旦證能和起來,就可以將現實的左腦和理智聯結(讓我們作出重要決定並解決問題),也將右腦和情緒聯結(讓我們覺察感受、身體感覺和情緒),從而情切地回應孩子的需求。”

所以,育兒即是育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