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吉宁表示,70年来,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与时代同脉搏,与国家共奋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地区生产总值由2.8亿元提高到3万多亿元,人均GDP超过14万元,迈进了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首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首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第一个方面:首都功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北京坚持把政治中心服务保障放在首位,全力维护首都政治安全,形成了“北京服务”品牌。精心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使北京成为更具有包容性、多样性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交往务实活跃,国际高端论坛、知名展会、顶级赛事等接续举办,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蓬勃开展,日益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17%,远超过创新型国家和地区2.5%的水平。在全国领跑世界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有一半来自于北京,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个中心”功能提升,带动城市面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北京日益成为水清岸绿、森林环绕的生态宜居城市。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第二个方面:人民生活极大改善。70年来,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元左右提高到6.2万元,消费支出百倍增长,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成为主导,人均期望寿命由52.8岁提高到82.2岁。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常住人口受教育年限从5.3年提高到12.5年,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由不足2万人增加到86万人左右,一批高校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之列。在医疗服务方面,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民覆盖,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国领先,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5倍多,住房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北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北京大学

第三个方面:城市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高。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届时北京将成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圆满举行,向世界展现了包容自信的中国形象。北京全面开放水平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大幅度提高,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北京进入航空交通“双枢纽”时代。另外,总部在京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6家,位列全球第一,在京外国机构3万余家,亚投行等重要国际组织总部也在北京落户,国际友好城市达到56个,北京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市紧跟新时代步伐,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阔步前进。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北京城市风光

全面实施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方式深刻转型。把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作为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来服务保障“都”的功能。充分运用法规、规范和政策引导等手段,严格落实人口规模、建设规模的双控,严守人口总量上线、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做到公开透明,依法保障规划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积极探索在减量刚性约束下如何实现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实现历史性重塑。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5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核两翼”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两翼”就是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京津冀的交通、生态和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覆盖区域逐步增加,“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累计增加50万亩,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780亿元,北京企业到京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超过7000亿元,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京津冀地区正在成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北京火车站

大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城市发展动能加速转变。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实施“9+N”系列政策措施,最近北京还在推动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大力提升企业申办工程项目的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跨境贸易等便利性,北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小微企业获得电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专项服务,为我国营商环境在世行排名大幅度提升作出了北京贡献。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高精尖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近50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三成;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近十年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5万家,特别是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北京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对于市民诉求、媒体曝光、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大力推行“接诉即办”,用心用情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和烦心事。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深化各类教育改革,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全面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在医疗方面,深化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分级诊疗成效明显,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全面推开,群众就医体验持续改善。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加大各类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加快补齐群众身边的便民店、公共绿地等服务设施。目前,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已经达到80%,“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94%,人民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适。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滚石上山、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北京将更好发挥作为“一核”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中国邮政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特种邮票

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坚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加强央地联动,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积极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医院整体搬迁。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优化提升,切实用好疏解腾退空间,同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让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中关村智造大街

集中力量推进北京新两翼建设。一方面,北京继续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切实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抓好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的三所学校、一所医院的“交钥匙”项目,规划建设好雄安新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另一方面,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一年一个节点,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现在首批市级机关已经顺利迁入办公,将着眼于提高副中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功能。这方面的任务主要包括: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疏通枢纽,7号线东延和8通线南延今年年底通车;抓好北京学校、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城市绿心今年要完成8000亩绿化任务,亮出整体形象;另外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三个文化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开工。还将发挥首批市级机关搬迁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推动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向副中心转移,提高副中心的产业发展层级。同时,还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向廊坊的北三县延伸布局,更好发挥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10月25日,京津冀数字经济与创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推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任务落实。在交通方面,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年内京雄高速将开工建设,京张铁路将建成通车。在生态方面,深化区域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支持张家口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推进永定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在产业方面,深化三地产业政策衔接与园区共建,在区域内延伸创新链、产业链布局。

更多精彩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新征程㉔北京: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不断扩大,“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审核:李卉嫔

主编:邓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