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照护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你有什么建议?

任可3161


大家好,我是捷拌有你,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谁来照护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我有自己的观点,今天简单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国农村传统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绝大多数农村还是沿用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儿女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三个方面。作为子女,对年老的父母不但要在物质上赡养,还要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包容他们的小缺点;对生活上不能自理、多病的老人更应为他们寻医问病、侍奉汤药。行孝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资供养,但仅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尊敬和爱戴。尽孝固然需要钱,但更重要的是凭心,父母的物资生活应改善,但老人更渴望精神上的抚慰。老人对于情感交流、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有时甚至高于经济支持,尤其是那些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是离不开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情。家庭在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到老年更乐意在家中养老。恋家、爱家、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这本身是一种自然轻松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种传统方式却受到了现实的挑战:

一、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过去,农村老人一旦年老体衰,干不了体力活,自然地就由子女来赡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把整个家扔给了老人,他们与老人见面、情感交流的时间很少。而老人一旦健康状况恶化或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年龄则可能陷入生活无人照料的困境。如果其子女本身经济条件不好,甚至会视老人为累赘。老人生活贫困,得不到子女的经常照料这给老人本身的养老造成了困难。有的地方虽然对农村老人有一定补助,但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困难。

二、我国“未富先老”现象很普遍.这就意味着政府还不能全部承担起数量庞大的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职责.绝大多数农村老人的经济或物质供养仍需由家庭承担。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传统的“尊老、敬老、养老”美德被一部分人淡化了,不少的儿女们认为,父母饿不着、冻不着、够温饱就该知足了。歧视老人、殴打老人甚至遗弃老人等令人心寒的悲剧在社会上时有发生。让老人住柴火间、猪圈,有的老人被子女们当皮球一样地踢来踢去,相互推卸赡养责任。这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家庭的旋律格格不入。

  

孝道是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的,如果把对自己父母的不敬、不孝“示范”给儿女,那么他们老了以后可能比自己的父母还惨!这种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对他人还能有什么真情实意呢?由于儿女的不孝,使有些老人成了“三不管”,他们的生活状况反而不如那些“五保户”。面对子女的不孝甚至虐待,农村老人往往无能为力。

我国现已进入老年社会,有专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可达约2.4亿,而农村老年人口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3/4。养老问题,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孝道的失传使农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

结束语!

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事业,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养”。今后,农民养老必须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自养为辅”的方向发展,在物质方面的“尽孝”,更多地将由社会来承担,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主要还是由子女来“尽孝”,孝道仍是重要补充。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形成赞孝子、谴逆子的良好氛围.树立起适合农村特点的新风尚,使家庭和睦蔚然成风。


捷拌有你


国家现在不存在免费的老有所养,农民的儿女都没有了吗?农村老人一辈子挣钱养了谁,现在就去找谁照顾,这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别人也没有义务去照顾农村老人,赡养老人本来就是儿女天经地义的责任,也是儿女不可推卸的义务,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完全没有道理天天反复不停的把农民养老问题拿到网上来炒来炒去,任何人都必须尊守国家的法律政策,不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随便乱提议,乱呼吁,乱支持,全都是无理取闹,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在国家社保制度下,幻想不交而获,妄图把农民的养老问题完全推给国家,永远都是痴心妄想。


dn2978965867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一部分考学在城里工作,一部分为了生计打工四处奔波,家里除了老人,就是留守儿童。

辛苦一生的老爸老妈们,老了,生活难以自理时,多么希望儿女们陪在身边尽孝,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生活又是一大挑战。供儿女们读书需要钱,照顾老人需要时间和精力,如果将老人送到托老场所,也不失是个好办法,这样可以减少时间和精力去安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