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光义欺凌小周后是史实吗?为何?

李寻欢111


诚邀,我是子曰读历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历史上赵光义欺凌小周后并非空穴来风,有据可查。

小周后名叫周薇,小名女英。大周后名叫周蔷,小名娥皇。娥皇、女英本为古代尧的两个女儿,后来一起嫁给了舜,周蔷和周薇正好是亲姐妹,她们俩的命运和娥皇、女英也非常相似。

李煜和小周后是天生一对的浪漫派。大周后还卧病在床时,李煜就开始惦记自己漂亮的小姨子。

据陆游《南唐书·昭惠传》记载:

公元954年,李煜十八岁,纳昭惠,是谓大周后。十年后,大周后病重,一日,见小周后在宫中,“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

说的是大周后病重,有一天在后宫看见了自己的妹妹,就问妹妹何时来的,当时小周后才15岁,不谙世事,说漏了嘴,告诉姐姐自己已经来了数日。

此时宫中盛传李煜和小周后私会,有李煜著名的词《菩萨蛮》为证: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在鲜花盛开、淡月朦胧、轻雾迷蒙的良宵,正好可以与你相见。手提着绣鞋,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在堂屋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身体仍止不住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你要好好怜惜。

这首词是描写李煜和小周后幽会时的场景,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婚前,大周后生病期间私会的。

在大周后死后,李煜迫不及待地娶了如花似玉的小姨子,封为小周后,等待小周后的是一段短暂的荣华富贵。

小周后不但和皇帝写诗作词、唱歌饮宴,还发明了鹅梨蒸沉香,它可是颠鸾倒凤的佳品,起码有情调,刺激性欲,取名帐中香。她和李煜夜夜笙歌,简直美到了九霄云外。可惜好景不长,赵匡胤的军队开到了。

沦为阶下囚,如果老老实实,乖乖听话,不乱说乱动,还无大恙。但是,灾难说来就来。

原因之一:李煜每日借酒消愁,口无遮拦,酒后抒发亡国之痛。

原因之二:小周后长得太迷人,倾国倾城,而且声名在外。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真能任人宰割。

公元976年,赵匡胤在烛光斧声中蹊跷地死去,暴病而亡还是蓄意谋杀,至今仍旧是个谜。本来皇帝换人,无关亡国奴痛痒,偏偏荣登大宝的赵光义是个粗暴专横的色狼,他早就对小周后流淌口水了。

灾难起于978年元宵节,止于当年乞巧节。长达半年之久,孤苦伶仃的小周后被赵光义欺凌强暴。

这段屈辱的经历,的确惨不忍睹。万家灯火的元宵节,李煜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被带走而无能为力,又不敢声张反抗。当晚小周后被强留宫中,夜不归宿,小周后并不驯服,显然赵光义霸王硬上弓,极尽凌辱。

十五天之后,形容憔悴的小周后被送回李煜身边,女人看也不看紧随身后、嘘寒问暖的丈夫,一头扎在床上,屈辱、痛哭、大骂……

据宋朝人王銍在《默记》中记载:

(小周后)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李煜)多婉转避之。

更令人发指的是,赵光义还把画师召来,将当众“强幸”小周后,并命画师现场作画,将整个“行幸”过程描画下来。有后人描述那副画道:

太宗戴幞头,面黔黑,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女抱持之。周后有蹙额不胜之态。

后李煜因写下亡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而被赵光义赐下毒酒,小周后葬了李煜之后,终因经不起悲苦哀愁与绝望惊惧的折磨,于当年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去,可见彼此相爱之深。


子曰读历史


赵光义早就垂涎于小周后的美色,一朝大权在握,于是就多次宣小周后入宫,宣泄淫欲。

据说,每次小周后入宫后,都要多日后才回去,而回去之后,都对李煜又哭又骂,埋怨李煜怯懦无能。李煜身为亡国之君,仰人鼻息,苟全性命,只能把悲愤化作词作了。

但赵光义还没有满足,觉得强行临幸小周后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于是他居然叫来宫廷画师,他自己临幸小周后的场景画了下来,就是后世著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以供小周后不在的时候,他可以观赏宣淫。

当然如果只有这样一件事,还不能说明赵光义的人品不堪,只是好色而已。因为评价一个皇帝,更要看他的功绩,对百姓子民是不是有好处。比如曹操也好色,还因为好色害死了自己的儿子、侄子和爱将典韦,但他平定北方,开展屯田,是有很大功绩的。

从这个角度看,赵光义做的还算可以。他凭借大宋的国力,收复了割据两越多年的吴越。然后又御驾亲征,消灭了盘踞太原的北汉,结束了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统一全国。

然而,即使是这样,赵光义的历史凭借依然很低。这是因为当时北宋的国力已经远远超越其余了割据政权,宋太祖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就是时间问题,结果忽然暴毙。

赵光义又与其兄赵匡胤的死有脱不开的关系,烛光斧影,言之凿凿,历代都是悬案,怀疑是宋太宗谋杀杀害了宋太祖。

更重要的是,宋太祖手下的百战雄师,在赵光义出征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过程中损失殆尽,自此以后北宋再无实力收复北方,幽云十六州沦陷于北方胡族数百年,直到朱元璋时的徐达、常遇春北伐才收复。

客观来讲,赵光义对基本统一全国是有些功绩的,然而他的军事上对辽国的失利又葬送了中原王朝的机会,为日后他这一系子孙悲惨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


少夫人168


公元974年,宋太祖起兵攻打南唐,次年的十一月,南唐首都江宁府(今南京)被宋军攻破。后主李煜只好“肉袒以降”,并屈辱的接受赵匡胤的封的“违命侯”,小周后也被封为“郑国夫人”。

关于小周后的结局,有种说法是,宋太宗赵光义看到小周后的美貌,并恣意蹂躏。宋王铚《默记》引龙衮《江南录》的说法:“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夺宛转避之”。

后有元人冯海栗学士,题诗讽刺道:“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帝王强拆来”。

据说有好事这作画《熙陵幸小周后图》,但并能意味着是事实。

公元978年的七夕,南唐后主李煜在悲愤绝望中,写下了传了千年的绝唱《虞美人》,被赵光义迁怒,随即赐“牵机药”给李煜,李煜被毒死。《十国春秋》里说:“小周后以后主暴殒,悲不自胜,亦薨”,小周后应该选择了自杀,随他的夫君而去。


于赵光义欺凌小周后的史实,已经无从考证,大多是演绎,或是专家的猜想而已。小周后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切都随着他的男人而起伏变化,李煜的悲情,也注定了她的悲情。她具有古代传统妇女悲剧的代表性,使人可怜。


路遥lgy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纷争的局面,在被宋朝灭亡的国家了,有两位亡国女子非常有名,也非常悲惨。一位是后蜀的花蕊夫人,一位是南唐的小周后。

花蕊夫人是后蜀国主的夫人,随着后蜀的灭亡,他也被宋军俘虏,花蕊夫人留下了“三十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让宋太祖赵匡胤非常喜欢,但是后来赵光义射死了花蕊夫人。

小周后是后主李煜的老婆,随李煜进入被俘虏到宋朝,后俩民间就有传闻说宋太宗赵光义欺凌小周后,按照北宋王铚在《默记》中记载:

龙衮《江南录》有一本删润稍有伦贯者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

意思是说,宋太宗赵光义曾强幸小周后,小周后回去后大骂李煜无能。那么这件事情是否是真实的呢?

应该是不会空穴来风,虽然在所有的正史中都没有记载,但是民间传闻的各种野史是描绘的非常形象。正史由于受到了很多限制,有很多事情只能选择性的记录,而野史则没有这样的忌讳,并且编写这个故事最开始是在北宋时期,距离赵光义时期并不算遥远,其可信度还是比较高。

宋太宗赵光义曾强幸小周后的事件在北宋王铚在《默记》提及之后,后被宋人叶梦得《避暑漫抄》、元人宋无《啽呓集》、明人毛先舒《南唐拾遗记》和清潘永因《宋稗类钞》等照搬引用,后人据此创作有《熙陵幸小周后图》。

历史真实是怎么样,很多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故事,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帝国烽火


是真的。理由:

1、权贵手中有权,是可以横行无忌的。

2、饿狼要吃小绵羊,色狼要吃小周后。

3、沙坨赵宋都是淫贼:

赵匡胤霸占孟昶花蕊夫人。

赵光义强奸李煜小周后。

宋徽宗嫖娼开封李师师。

宋的遭遇与天理循环:

李煜死于牵机引,孟昶传言是暴毙。

烛影斧声最解恨,李煜孟昶得瞑目。

传言强奸小周后,花蕊夫人入宫闱。

北宋皇室金人虏,女做军妓男做奴。

徽钦二宗熬灯油,昏君头骨做酒杯。

赵构被吓成太监,秦桧奸贼跪千年。

莫叹三分难一统,杯酒寒却将士心。

劝君莫怜跳海君,曾有风波亭上臣。




用户1789621402868715


关于赵光义凌辱小周后的这件事情,算是一件流传甚广的香艳传闻,因为它并没有记载于任何的正史中,只是出现于一些野史里面。既然如此,这件事情的真实度就值得人们去怀疑。就我个人看来,我是不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理由如下。



理由一:赵光义并不缺美人。作为皇帝,他身边围绕的莺莺燕燕实在太多了,没有理由去冒着被天下人指责的风险去染指小周后。他身边的美人儿他都宠幸不过来,又哪有精力去算计小周后。



而且,他如果真的做了这件事情,那不等于让别人抓住了把柄,他的位置是从哥哥那里继承过来的,这本来就让很多人看不惯了。如果他再做出这样不道德的事,那么别人就能有借口借此生事,将他拉下皇位。所以,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不会做这样的事。



理由二,民间野史所讲之事,大多都是人为杜撰。在我眼里面,这些野史其实就跟小说是一样的,可以作为平日消遣,却不能像正规史记那样让人相信。就比如说水浒传,里面提到了无数的名人们,难道这些名人们的事迹就真的是历史中的事迹了吗?事实上,经过考察来看,这些人物大多都只是杜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由此看来,小说、野史这类东西,所讲内容很多都不是真实的。

像赵光义欺凌小周后这件事情,在野史里面的记载都比较的香艳,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让人一看还以为是真有其事,但是深思一下就是能发现,这件事情若真的发生了,那么这就是一件丑闻,赵光义是不会让周边知道此事的时候活下来的。既然如此,这件事情最后是不可能传出去的。而如今故事写得如此真实,就如同是作者亲眼所见一般。但是看一看这些野史出现的时间就能发现端倪,作者们是不可能亲眼见到此事的,那他又怎可能将这件事情描绘的如此详细。除非这只是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被作者们加工完善,讲述的比较详细而已。

综上来看,我是不相信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他没有理由做出这件事。在古代,皇帝都受到过儒家思想的熏陶,如此有违道德、违反人伦的事情,他还是不敢去做的。所以对于野史所讲的故事,大家听听、了解一下就好了,不要去当真了。


紫禁公子


说来也怪,历史上大凡第二代君主中,只有宋太宗赵光义一人恶名缠身。
唐太宗虽然也手段毒辣,但至少在很多人眼中,哪怕是一个不懂历史的人,也知道唐太宗开创了贞观盛世。
但提到宋太宗,大家能够想到的是啥呢?重文轻武,打仗的时候给阵图,前方将士不能随机应变,以至于打败战。
高粱河一战,宋军分东中西三路,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结果惨遭失败,西路军主将杨业兵败被俘,不屈生死,可以这么说,在杨家将等诸多演义中,宋太宗的地位,基本上和昏君差不了多少。
当然还有强幸小周后,几乎也从道德层面开始挞伐宋太宗为人实在不是很光彩。
有关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的故事并不见于史书记载,毕竟作为当权统治者,要为尊者讳,有人也许会问,宋史的修订者是元朝官方编订的,为何不将抹黑前朝皇帝的历史史料编入其中呢,比如宋太宗这件事情。
但实际上元朝入关以后,所修编的宋史,大部分都是根据宋朝官方所编订的本朝史来写的,基本上还原的就是宋代历史官方版本,并非是自身搜集得到的。
那么宋太宗的这些黑料记录是在哪里呢?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王铚在编订的《默记》里面,曾提到过宋太宗这一则旧事,但毕竟时隔几百年,王铚本身并非是亲历者,他也只是根据前代遗留下来的史料转述。
转述的出处则是来自于龙衮《江南录》,这是王铚在原文中亲口提到的。
从《江南录》这本书上能看得出,应该说的就是字唐末以后南吴或者是南唐的旧事。
关于这本书,《宋史文艺志》中有记载,但作者并非是龙兖,而是徐铉、汤悦,此二人都是南唐旧臣,历侍南唐三代君主,应该说他们所记录的对于那段历史还是有一定考究的。
但很遗憾《江南录》这本书早已散佚,遂无从查证。
另外也有人认为江南录这本书中,根本就不可能记载这件事情,原因就是徐铉、汤悦在南唐灭亡以后,在宋朝为官,宋太宗赵光义亲自下旨令他们修订《江南录》,换句话说江南录这本书并非是满腹牢骚的私下话语,而是属于真正的官修史书。赵光义也绝不可能将自己那些丑事记录在官修史书中。
而另外龙兖所创作的并非是《江南录》,而是《江南野史》,有关龙兖生平事迹不详,也不知道他生活的年代,但人们考证江南野史,有很多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传奇趣事,但是不免有疏略讹舛,表达略有夸张。
而事实上在宋代以后,有关江南野史也几乎已经失传了不少章节,或许后世也有以讹传讹,强行误解的可能,而之所以有这样离谱的传闻,后人认为多半都是因为王铚所写的传闻。
至于《熙陵幸小周后图》虽然后世传闻见过的人有很多,但至少不应该是对应时代的产物,而是百多年以后,后人根据想象画的吧。

漫步史书


赵光义这个畜牲的后代也遭到了报应,靖康之变后金狗在开封洛阳后大肆屠杀,赵宋皇室的公主贵妃包括高官女眷全部沦为金狗性奴,宋徽宗女儿赵福金长的闭月羞花,被宋徽宗视为掌上明珠,赐封号为帝姬公主,这个赵福金后来被金狗掳掠到了金营百般凌辱,史书记载谷道破裂而死,赵构的亲娘被金狗掳掠到了东北,同样受尽百般凌辱,堂堂贵妃和公主都如此悲惨,赵宋皇室的亲王家眷就更悲惨。


大漢挚爱咏春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一事,正史并无记载,只出现于民间野史,逐渐被后人润色丰笔,并搬上戏曲舞台,后人信以为真,野史的源本是《江南录》,讲一些北宋遗闻轶事,可《江南录》正是赵光义下令编撰的,断不会出现强幸小周后一事记载,而《江南录》一书现已失传,无从查证,从《江南录》改编而来的《江南野史》里只有小周后与李煜逸事,并无赵光义强幸任何记载,故此事应属伪作,后人撰书时加的粉墨。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南唐有个著名的词人皇帝,后主李煜,他先后娶了司徒周宗的两个女儿,先是大女儿周氏,立为皇后,29岁就死了,再娶小女儿周氏,立为皇后,跟着成了亡国奴,后人为了区分两位周氏皇后,取名大周后、小周后,传闻被赵光义强幸的就是小周后。

元朝人曾伪造《熙陵幸小周后图》。

960年北宋建立,同一时期李煜登上了南唐皇位,宋发动统一战争时,为了稳住南唐,仅让其称臣,把周围政权都灭完后,再一举收拾南唐,公元974年宋军压进,975年底金陵城破,南唐亡,开年初,宋军押着李煜和小周后等人还师,李煜被封为违命侯,同年太祖驾崩,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封李煜为陇西公,978年李煜死于汴京,不久小周后也与世长辞。

李煜的墓志显示,李煜并非传说太宗毒死,而是遘疾而薨,死后辍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小周后跟着李煜在汴京苟活了2年,野史记载太祖对亡国夫妻还算客气,太宗就性情粗暴,不但折磨李煜,还把贪恋小周后美色强留宫中幸之,李煜死后不久,太宗又召小周后入宫,小周后不堪其辱,遂自杀身亡,野史把太宗描写的不是人,故事更是香艳,其实都是杜撰为博眼球罢了,《南唐书》记载李煜“太平兴国三年六月辛卯殂,年四十二”,同时记载小周后“太平兴国二年,后主殂,后悲哀不自胜,亦卒”。


图文绘历史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靠着铁血手腕,荡平了四方,只剩下了南方的一个南唐政权。

南唐政权之主,便是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题中所讲到的小周后,也是李煜的妻子之一,小周后,除却小周后,李煜还一同迎娶了同为司徒周宗之女的大周后。

小周后的姐姐,正是周娥皇,后世也称为大周后,小周后的名讳已经不可查询,只知道在968年,小周后在姐姐大周后亡故以后被封为了南唐国后,随着南唐战事的失利,小周后也一同被赵匡胤俘虏而去。

历史上的赵匡胤,虽然不能说是个正人君子,但也算不得一个坏人,赵匡胤被手下强行推上了皇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不可信的,然而就是这样的赵匡胤,在登基以后,却是并未对身为后周俘虏而来的柴荣遗子与其皇后作甚,反而是让两人平平安安过了万年,柴家血脉,也流传了下去,水浒传中的柴进,据说也是柴荣的子孙。

赵匡胤信守诺言,未曾对周恭宗柴宗训母子作甚,这就说明赵匡胤虽然不算一个好人,但也不算一个坏人。

在赵匡胤攻陷南唐都城,俘虏南唐后主李煜与小周后的那一年,赵匡胤也不知因何而亡,在很多野史中,都有对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的传闻,事实如何无从考证。

赵光义借着威胁宋皇后,得到了大宋江山,赵匡胤虽然不能算做一个坏人,但赵光义在很多历史记载中却是一个负面的形象。

历史记载中的赵光义,为了不让部下有机会谋反,在率兵北上,乘着大辽青黄不接的时期进攻时,下令全军只能听从自己一人调度,将军无权随机应变,这就导致大辽有机会将迟缓无从变通的大宋军逐个击破,大宋的第一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很多野史记载中,也有赵光义强行临幸后主之妻,小周后的香艳故事,其事是否真实,也已无从考证。

在部分野史小说中,有写到南唐被北宋击破以后,后主李煜被赵匡胤封为违命侯,但赵匡胤却并未对李煜夫妇作甚,等到赵光义上台,不仅因为贪图小周后的美色,强行将小周后留幸宫中,甚至是后来,更是直接赐了李煜毒酒一杯,将李煜直接毒杀。李煜死后,小周后也是跟着自杀身亡。

若是说这件事是赵匡胤干的,或许还有理由为其申辩,但若是说这件事是赵光义干的,倒也有这般可能,只是在正史中,这件事确实是从未出现过的,这件事也只能当作也是故事看看,赵光义虽是那种人,但却不一定做了那种事,小周后作为李煜之妻,在李煜亡故之后,悲痛自杀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赵光义强幸小周后之事,却是并无实质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