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监督哨】压缩督查检查考核数量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 考核“一把尺子”量到底

全区检查考核频次和数量大幅压缩,总量从79项精简至31项;区对部门考核项目由40项减少至19项,区对城区街道考核项目由47项减少至20项,区对涉农街道(镇)由55项减少至22项……数字的变化,直观反映了江北区从严把关、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项目的实践。

江北区明确,凡是没有列入市对区考核的项目,一律不列入区对下考核,通过精简整合,减轻基层负担。相比2018年,“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工青妇工作”等7项单独考核内容被取消,“科技进步”“质量强市”等38项考核内容得到同类整合归并。

在做“减法”的同时,江北区今年考核还以实绩为导向,引入个性化标准。按照各辖区发展特点、部门职能分工,为每个单位“量身订制”考核办法,一张“考核责任清单”引导基层聚焦自身重难点工作,集中精力谋发展、惠民生。比如,今年宁波文创港核心区开发是全区重点工作,涉及江北区孔浦街道、白沙街道,今年对这两个街道就重点考核文创港开发,降低其他专项工作考核比重。

以线上考核代替现场考核,也是一项新尝试。把区年度重点工作转化为具体项目,每个项目、每个阶段性目标都明确一个责任主体,每个责任主体每月只要在网上申报一次落实进度即可,避免基层多头申报、重复申报,上级多头督查、重复督查。年终考核时,凡是平台项目已经评价认定的,考核牵头部门就不用组织现场考核验收,考核程序也更加简化。(王建新)


【“四风”监督哨】压缩督查检查考核数量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把干部从无效考核中“解放”出来

“‘上级考核来又走,不管成效有没有!’这是之前流传在基层干部中的一句打油诗。”大丰区南阳镇干部顾津仲感叹,“以往面对多项、多头、多频次的考核,累不说,手头的重点工作也常因应付考核而耽搁。现在无效考核减少,干工作的精力充足了,不是要我出成绩,而是我要出成绩!”

今年以来,大丰区着力减少督查检查考核数量,以实绩为落脚点,优化考评方式。减少无效考核、减少数据上报、减少布置载体成为工作新目标,监督检查考核从过去的分块布置、分时督查、分类考核向现在的整体研判、整体施效、整体反馈转变,考核流程、考核方式、考核布置都得到了简化。同时,大丰区还将“群众满意、成效明显”作为考评干部业绩的重要标准,力求从“数据证明”转变为“事实说话”,杜绝从文件看落实、向数字要成果。

减少考核数量不仅卸下了“考生”的重担,也减轻了“考官”的工作量。“以往每到7月初,我们就要开始着手下半年的考核工作,不仅基层单位疲于应付,我们也有点力不从心,现在削减无效考核也有助于我们提升考核工作的质量。”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今年底,区纪委监委还将取消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计划以党建综合考核为抓手组团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整体评价各单位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切实防止重复扎堆现象的出现。(茆昊)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线下”搬到“线上” “定期”变为“日常”

“以往,上级月度、季度、半年、年终的各类作风检查‘轮番上阵’时,怎么在汇报上‘下绣花功夫’是最恼人的了。现在好了,群众可以根据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廉洁公正情况等内容直接给我们打分。”说起新开发的考核系统,成华区社区干部脸上溢满笑容。

这个让基层干部扬起嘴角的考核系统,便是“成华作风监督评议系统”。今年5月,成华区纪委监委下发了《关于核实调整2019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的通知》,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的问题,除进一步明确本年度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较2018年度减少50%以上的首要原则外,还制定原则上每年只进行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的具体细则,并于当月配套上线了“成华作风监督评议系统”。

“扫码评价简单快捷接地气,只需要一部手机,群众便可轻松对干部作风进行评价,把作风监督检查从‘线下’搬到‘线上’,把检查周期从‘定期’变为‘日常’。”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评价系统不仅省时省力,“问题库”形成的结构化数据以及多向反馈机制还有助于追踪改进,告别以往的一考了之。

截至目前,该评议系统已覆盖全区71个区级部门和14个街道所有涉及营商环境优化、重大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的相关科室和基层站,生成群众反馈数据3.2万余条。系统运营以来,区纪委监委已对2000余条非满分评价,先后向8个单位、14个岗位人员发出督办整改通知书,实现“滴灌式”精准治疗。(蒋硕婷)


(本文刊载于2019年第20期《中国纪检监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