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窮小子以誠待客,落難之時得貴人相助,行善終有善報

歡迎閣下來到詩詞歌賦匯,更多文章請持續關注我,感謝!

本期文章中我們就來說一說蒲松齡老先生著作《聊齋志異》中的一則小故事。

俗話說得好“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古人的這句俗語是在告誡我們:有朋友到訪時一定要拿出十分的真誠來對待這些朋友,否則出門在外時就就感受不到做主賓的那種優厚待遇。

聖人孔子也曾在《論語》開篇就提到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中的意思也是在勸誡世人要真誠、熱情、用善心去招待到訪的每一位朋友。

對於“以誠待客”這事,春秋時期的孔子如此告誡過我們,清代時期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也曾藉故事勸誡過後人。

在蒲松齡老先生寫的《聊齋志異》中就有類似這樣的一則故事:一個窮小子以真誠招待了來客,最後在落難之時得到這位貴人相助。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家懂得迎賓客,落難才有貴人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行善終有善報!

那我們就來看看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這則小故事吧!

民間故事:窮小子以誠待客,落難之時得貴人相助,行善終有善報

在清朝時期的山東諸城,有一個富人,名叫沈三。這個沈三雖然家纏萬貫,但他為人卻正值、低調。他平日裡常行善事,經常救助窮人。

所以啊,這個沈三在諸城的名望很高,大多數人都認識他。

有一日,這個沈三外出到安丘辦事。行至半路,突遇一場大雨,沈三眼見不遠處有一村莊,便快馬加鞭,向著那個村子奔去。

沈三在村頭敲了一戶人家的房門,開門的是一個年輕小夥子。但見那小夥子一身簡樸衣裝,家中的擺設也是極其簡單、破舊,實打實的一窮困人家。

我們暫且稱呼這小夥子為“窮小子”吧!

沈三忙開口道:“我本去安丘縣,奈何路上突遇大雨,只得叨擾小哥在此避一避雨。”窮小子一聽,連忙將沈三讓進了屋,嘴裡還說著:“公子客氣,快快請進!”隨後,窮小子又將沈三的馬牽進了柴房。

“敢問小哥貴姓?”沈三問道,

“在下李友,公子貴姓呢?”窮小子問道。

“我叫沈三,家在諸城,這次是去安丘辦些事情。”

“原來如此,我家裡比較窮,沒有太大能力待客,還請公子多多包涵!”

……

兩人聊了很久。

到了傍晚,李友和妻子二人開始忙乎晚飯,兩口子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米和菜來招待沈三。沈三對此事自然不知。

民間故事:窮小子以誠待客,落難之時得貴人相助,行善終有善報

吃過晚飯,李友又跑到很遠的地方割來了草,把沈三的馬給餵了。

第二天,雨依舊沒停。沈三隻得繼續在此留宿等候。午飯時候,李友夫婦又張羅了一頓飯菜。吃過飯後,李友便朝著柴房走去了。沈三見他正用鍘刀鍘著草,此時的草長短不齊,和昨晚的完全不一樣。

沈三感到奇怪,便問李友:“這草是哪裡來的?”

“實不相瞞,這些草本是屋頂蓋上的茅草,因為我家裡沒有糧食餵馬,娘子便將屋頂上的茅草取了下來。”

沈三被李友夫婦的真誠與熱情所打動。他聽了這些話後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但轉念他心想:可能這夫妻二人是要些報酬吧!不過這也是應該的!

沈三那顆不安的心才算平靜了下來。

雨終於停了,沈三看了看天,打算啟程了。於是他找到李友告別,拿出了一些銀兩交給了李友,但卻被李友回絕了。

民間故事:窮小子以誠待客,落難之時得貴人相助,行善終有善報

“我們家不是客店,哪裡有拿錢財之理呢?況且娘子也有交代,人在外,總會有遇到難處的時候,我們夫妻能盡一己之力那是應該做的,公子快快收起銀兩。”李友說道。

沈三又將銀兩塞給了李友,卻又被李友回絕了。

沈三無奈!

“既然小哥如此善心,我也是行善之人,這樣吧,我家住諸城,日後如有需要就來諸城找我!”沈三說完便告別了李友,騎馬揚長而去了。

過了幾年,李友家鄉遭遇乾旱,莊稼顆粒無收,這讓本就貧困的李友一家雪上加霜。走投無路的娘子想起了諸城的沈三,於是她對李友說道:“我們何不去求助諸城的沈三,他本是行善之人,應該會救助我們。”

李友聽後覺得這也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於是他便起身朝著諸城去了。

李友到了諸城,經過打聽他來到了沈三的宅門外。守門人見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便上前盤問,隨後看門人將此事報給了沈三。

沈三得知有朋到訪,便急忙穿好衣服出去迎接,卻被眼前這位小哥驚到了。

忙問道:“請問閣下是哪位?”沈三問道,

李友便將前幾年自己救助沈三的事描述了一遍,沈三這才想起,原來這位近似乞丐的小哥竟是前幾年留宿自己的熱心朋友——李友!

沈三連忙將李友請進宅院,又命人買來新衣,剪掉長髮,梳洗一番後又張羅了一桌好菜,李友被沈三熱情的照顧所感動。

民間故事:窮小子以誠待客,落難之時得貴人相助,行善終有善報

就這樣,李友一連在沈三家中呆了三日,卻未見沈三說要救助的事。李友擔心家中的妻子,無奈地對沈三說道:“謝公子幾日來的照顧,但我來時家中已經米不滿升,妻子近況我也不得而知,還請公子施捨些糧食,救救我夫妻二人。”說完李友便要下跪磕頭。

沈三連忙將他扶起,口中說道:“小哥請放心,我已差人前去你家打點,你放心在此休息便可。”李友連忙道謝。

第二天,李友謝過沈三便起身回家去了。

到了家,只見妻子身著整潔、漂亮的衣服,身邊還多了一個丫鬟,再看屋中,米麵滿缸,綢緞滿床……

沈三果然沒食言!

民間故事:窮小子以誠待客,落難之時得貴人相助,行善終有善報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通過這則故事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在家懂得迎賓客,落難方有貴人助”,我們在招待朋友的時候,一定要以誠待人。特別是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更要竭力全力地去幫忙,切莫因為錢財而失了人心;

還有一點就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切莫忘恩負義,對於別人的相助應銘記於心,日後理應湧泉相報,切莫做無知之人,黑了良心!

文中故事取材於《聊齋志異》,由小田編寫,在原著基礎上略有改動。開頭和結尾是作者原創心得,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

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也煩請大家動動小手幫忙點贊、收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