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為何沒有直接北伐推翻清朝統治卻,而是和袁世凱和談?


知名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在《袁氏當國》一書中寫了一句話:“其實當時孫公一文不名,舉國皆知,只有隆裕太后不知罷了。”

這句話說到了孫先生的痛處,實際上也說到了革命當在辛亥革命時期的痛處。

革命黨人真想給“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歸來”這個承諾?顯然不是,不然的話他們後來又何必絞盡腦汁想要削弱袁世凱這個總統的權力?又何必弄什麼內閣責任制?又何必發動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

他們從來都不甘心將這顆果實讓給袁世凱,所以才會想盡一切辦法,試圖從袁世凱的嘴裡奪走果實。

但是沒有辦法,他們還是不得不給出“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歸來”這個承諾,誘使袁世凱投降革命黨陣營,從而幫助革命黨推翻清朝的統治。

因為“當時孫公一文不名”,說白了便是他們當時完全沒有能力去幹這件事,別說推翻清政府了,單單袁世凱這一關他們便跨不過去。

武昌城中的槍聲之所以能夠成為拉開辛亥革命的警鐘,原因便在於袁世凱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投入到了革命黨一方的陣營,導致了勝利的天平徹徹底底地倒向了革命黨。

此時,中國之局勢可謂是繫於袁世凱一人之身,如果他真要學曾國藩和李鴻章給清朝當一個忠臣的話,當時的孫公只能乖乖地待在美國刷盤子,起義軍最終也會被袁世凱一手剿滅;相反,如果袁世凱倒向革命黨的話,袁世凱便會成為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慶幸的是,袁世凱宦海沉浮數十載,政治眼光何等毒辣,他已經看清了形勢,也看穿了清朝的處境,他知道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人能夠救得了清朝了,也因為他不是一個愚忠之人,是一個慣會政治投機的人,所以他最終選擇了拋棄清朝。

只此一舉,袁世凱便可堪當英雄。

當時孫先生和革命黨的痛處在於自己“一文不名”,所謂的一文不名不僅僅是指他們在政治上的一文不名,更是他們在軍事上的短板。

錢,他們或許有不少,畢竟當時很多在海外發了財的華人華僑都在支持他們。

拿孫先生來說,他在早期認識了一個朋友,即“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宋耀如為孫先生的志向所感染,一直追隨於孫先生的左右,不僅讓自己的女兒免費給孫先生當秘書,更是將自己一生所積累的錢財拿了出來,用作孫先生革命經費。

如宋耀如這樣的人,當時有很多很多。

所以,孫先生和革命黨當時所面臨的窘境其實是清政府的打壓,一來他們在清政府幾乎沒有任何靠山,也不可能有靠山,在政治上除了能嚷嚷幾句革命口號之外,沒有創造任何價值;二來他們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辦法和清政府對抗。

不過,清政府的兩個政策也給了他們一個可鑽的漏洞,一個是派遣留學生出國留學,一個則是在國內開設講武堂、陸軍學堂等軍事學校。

這兩個政策可以說成為了清政府的掘墓人,也算是清政府作繭自縛了。

不論是派遣留學生,還是在國內開設新式軍事學堂,學生都會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接觸到新的知識和思想,在新知識和新思想的衝擊之下,這些學生的思想也必肯定會產生一定的變化。

他們的思想發生了改變,便給孫先生和革命黨帶來了一個機會,一個將他們“同化”的機會,讓他們加入革命黨的陣營。

但是,因為清政府的管控,以及這些接受了一定新思想的學生的起步較晚,實際上很難在清政府的軍隊系統中發揮作用,他們的級別其實普遍不高,影響也僅限於新軍。

新軍在數量上可以說沒有任何的優勢,更何況,革命黨可沒有掌控所有的新軍,革命黨像憑藉數量少得可憐地方新軍去推翻清政府?可能性幾乎為零。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是頗具偶然性。

當時湖北的軍隊多數被調去鎮壓鬧得如火如荼的四川保路運動,造成了武昌城防空虛,這才讓革命黨有了可趁之機,然後稀裡糊塗地打下了武昌。

清政府一看革命黨人又鬧騰了,趕緊派人南下鎮壓,只怪載灃沒有選錯了人,竟然讓蔭昌作為鎮壓起義軍的統帥,結果因為蔭昌能力平平,又沒有足夠的威望,指揮不了地方軍,更指揮不了北洋軍,致使戰事一再失利,讓起義軍氣焰為之一漲。

這時候載灃也沒轍了,只好點頭答應請袁世凱出山了。

袁世凱出山後可沒有急著奉命南下鎮壓起義軍,而是略施手段將載灃花了三年時間打造的禁衛軍給搶到了手裡。

如此一來,清政府可用之兵幾乎全落到了袁世凱的手裡,他這才滿意地南下。

北洋軍畢竟是袁世凱一手打造的軍隊,所以他對北洋軍可謂是如臂使指,他作為統帥的話,起義軍哪還是北洋軍的對手?袁世凱將起義軍打得喘過氣了。

只是袁世凱想著能夠再從清政府那裡撈到更多的好處,所以明明能夠徹底打垮起義軍,他偏偏就是打一下停一下。

清政府越看越急,不停地給好處給袁世凱。

革命黨也是越打越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便被袁世凱給滅了,最後為了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他們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拉攏袁世凱,讓他成為自己的“同志”,然後為革命出力,讓他幫忙推翻清政府。

這個主意雖然是一種妥協,但是不得不說用得太妙了,袁世凱回北京嚇唬了隆裕太后幾句,隆裕便臉色蒼白地答應讓溥儀退位了。

孫先生他們之所以沒有直接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反而要和袁世凱和談,向袁世凱承諾“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歸來”,說白了是實力不允許他們這樣,所以只能向袁妥協,讓後藉助袁的力量達成目的。

沒有槍桿子,只能受制於人。


吾與吾國


如果武昌起義後革命黨揮師北伐,必然被秒成渣渣!

武昌起義為什麼能成功?大家仔細讀當時的歷史就能明白,不是革命黨人的力量太強,而是滿清的軍隊戰鬥力太渣!



武昌起義的骨幹是革命黨人,參與者有同盟會員、滿清軍隊中的會黨、洪門弟子和幫派成員等等。大家從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戰鬥力水平。

而且在起義醞釀過程中,也因為籌劃不當,屢次出現差錯,甚至還有人因為引爆了危險化學品(自製炸彈)而引起了滿清官員的注意,更發生過起義名單洩漏的事。這也體現了當時革命黨人的指揮水平。

這樣一支隊伍如果立即北伐,面臨的是什麼呢?



他們面臨的是已經復出成為總理大臣的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北洋新局的戰鬥力在當時的中國,絕對是無敵的存在。袁世凱從小站練兵開始,就把這支軍隊當成自己的私人武裝來用心培育,甚至每次發餉銀,袁世凱都親力親為。

袁世凱是難得的練兵人才,而且他更花了大價錢提高北洋新軍的裝備水平。因為他知道,這隻軍隊是他退而自保進取天下的籌碼!

如果這兩支軍隊迎面相撞,會有怎樣的後果?自然是革命黨人一敗塗地!

後來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孫中山想趁袁世凱不備,確立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人選,結果袁世凱一怒之下讓北洋新軍出擊,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武漢三鎮中的兩鎮,逼的革命黨不得不再次妥協。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槍桿子裡出政權,真是古今至理啊!


李飛叨


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不是一個黨,而是一個統稱,是對當時所有立志於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者的一種統稱。這些人除了在推翻滿清政府問題上,是統一的主張外,他們的理想、政治追求、對革命的理解,完全是大相徑庭,風馬牛不相及。

這就好比《鹿鼎記》裡面的雲南沐王府、天地會、吳三桂、噶爾丹,這幾撥人都主張推翻清朝,但是推翻清朝之後呢?那就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就連沐王府和天地會這兩撥人在關於支持誰繼承明朝大統這件事上,都存在著你死我活的矛盾。



因此,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只是看似很強而已,但其實四分五裂,沒有戰鬥力。不能把當時的革命黨與後來經過孫中山改造之後的國民黨相提並論。

那麼,這個所謂的“革命黨”,在當時具體分了多少派呢?小的派別就不說了,就說當時的三大派:同盟會、光復會、以及各省的地方實力派。

先說同盟會。這個同盟會,就是後來國民黨的前身。當時,同盟會也是個統稱,其內部分了十幾小圈子。比較有名的圈子有:興中會、華興會、文學社、共進會。

其中,興中會和華興會的宗旨類似,都是靠華僑捐款發動革命建立共和,主張實行三民主義和五權分立。領導人包括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注意了,這兩個小圈子才是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核心朋友圈。

↓興中會、華興會主要領導人


跟興中會和華興會相比,湖北、湖南的共進會跟他們的主張就有很大的分歧了。共進會不同意搞土地改革,有些政治追求跟孫中山的主張分歧很大,這是他們始終跟孫中山貌合神離的原因。(領導湖南起義的焦達峰就是共進會大佬)

文學社也是湖北的革命團體。當時的湖北還有一個日知社,領導人叫孫武(很多人以為孫武是孫中山的弟弟)。這個日知社偏重文鬥,也就是寫文章罵清政府;文學社就不一樣了,屬於軍人革命團體,參與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幾乎都是文學社的黨員。

但是,這兩個圈子跟孫中山的圈子也都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比如文學社的領導人蔣翊武就跟孫中山有政治上的分歧。(蔣翊武一直懷疑孫中山的領導能力)

以上都是同盟會中的大圈子,還沒算上當時全國各地那些號稱自己是“同盟會”,但其實跟同盟會沒有直接聯繫的熱血青年和投機分子的團體,比如山西的閻錫山,四川的熊克武。

試問,如此複雜的同盟會,又怎麼可能有實力對抗袁世凱的北洋系呢?



再說光復會。早年時,光復會曾經加入過同盟會,但由於分歧,光復會後來退出了,單獨搞革命。比如著名的徐錫麟、秋瑾便都是光復會的黨員。

那麼,光復會和同盟會有什麼矛盾呢?用一句話說:就是除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滿清政府外,這兩撥人的政治主張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

其中,最大的一個政治分歧就是同盟會主張推翻滿清後,建立共和政府;但光復會對此不表贊同。光復會主張恢復漢室,建立漢人統治的政權。光復會的骨幹徐錫麟、陶成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

比如陶成章就說過:“革命就是造反,革命就是改朝換代”。

還比如光復會的另一個骨幹章太炎在《代議然否論》中也說到“帝王一人秉政,優於立憲,沒有什麼不好”的觀點。

很顯然,一個主張共和制度,一個主張君主立憲制度,在革命宗旨的問題上,光復會與同盟會是嚴重對立的。

正是因為有這種分歧,所以在推翻清政府的過程中,同盟會和光復會是齷齪不斷,雙方恨對方的程度,勝過於恨清政府。辛亥革命後,光復會大佬陶成章怒斥同盟會竊取他們的勝利果實。然後,同盟會大佬陳其美便安排蔣介石刺殺了陶成章。

值得一提的是,陶成章被刺殺時,袁世凱還沒有“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同盟會火急火燎的殺了人家的大佬,光復會又怎麼可能跟同盟會一起對抗北洋系呢?


至於其它地方的革命團體和清廷官僚,比如雲南的蔡鍔、廣西的陸榮廷,這幫人跟同盟會和光復會又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雖然說,1911年底的十八省會議,這些非同盟會和光復會的省份也派代表參加了,但如果是跟袁世凱對抗,這些人大概率的是不會支持孫中山的。畢竟他們只反清,並不反對袁世凱當總統。

說完了革命黨的背景,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革命黨在1912年的處境。

首先,革命黨不是一個統一的政黨。其內部山頭林立,互相攻訐,不僅沒有統一的意志和領導,而且還相互仇殺。這群人別說聯合了,就連是否跟袁世凱開戰,其內部的意見也是不統一的。

第二,革命黨沒有統一的軍隊。雖然南方十八省的整體戰鬥力很強,但是各省新軍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如果一旦開戰,下場必然跟後來的二次革命一樣,只有孫中山的核心圈子會出兵。

第三,革命黨不是一個階級。同盟會基本上都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但地方實力派大多都是舊官僚、大地主的代表。在地方實力派看來,袁世凱和他們的主張更契合,對同盟會的主張嗤之以鼻。

第四,革命黨根本就沒錢。武昌起義是湖北文學社那幫人發動的,隨即得到了地方實力派和其它革命黨的支持。在整個前期的鬥爭中,壓根沒興中會和華興會啥事,但最後坐上臨時大總統寶座的卻是興中會的大佬孫中山。大家都給他捧場,他卻沒錢發紅包。這自然就不會得到大家的真心支持了。

說完革命黨,再說袁世凱。當時的北洋系統是以北洋六鎮為班底,袁世凱是首腦,鐵板一塊的勢力。兵力雖然不算多,但卻勝在了戰鬥力彪悍和齊心協力。

咱不說袁世凱,我就說你是袁世凱,你在面對當時那幫烏合之眾的革命黨時,你會怎麼對付他們?

很顯然,肯定先是拉攏一部分革命黨,再拉攏一部分地方實力派,孤立以孫中山為核心的同盟會,最後再武力威脅,不怕孫中山不答應自己。事實上,袁也是這樣做的,歷史也是這樣進行的。

比如,湖北新軍在黎元洪的帶領下就跟袁世凱眉來眼去,後來還主動裁軍;

比如,孫中山派汪精衛去跟袁世凱談判,結果汪精衛對袁世凱也是眉來眼;(最積極勸孫中山讓位的就是汪精衛)

比如,蔡鍔在南北和談後,接受了昭威將軍的封號,被袁世凱軟禁在北京;

大家是各懷志向、心懷鬼胎、同床異夢。孫中山到了最後,除了妥協,貌似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吧?


總的來說,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是一個脆弱的,充滿漏洞的。缺少統一領導,缺少統一軍隊,並且還沒能夠發動群眾的烏合之眾。這些人雖然看似強大,但他們的失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袁世凱要跟這幫烏合之眾和談呢?

答案是——袁世凱也沒錢。如果他有錢,他必然不會和談。比如二次革命時,袁世凱跟五國銀行借款,手裡有錢,他就不談了,直接武力剿滅了跟他較勁的國民黨。


Mer86


辛亥革命雖然來勢兇猛,但是很明顯的是後勁不足。


大清朝的倒臺,辛亥革命雖然是起到了一個導火索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清確實到了強弩之末了。而辛亥革命恰好就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稻草的意義自然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其重量,那可就不一定了。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清政府的眾多省市都開始宣佈了自己脫離清政府,但是縱觀整個革命過程,這武昌起義似乎效果也就僅限於很少的一些地方,而其他的幾乎都是各自自己做出的決定,這一次他們起了多大的作用,還真是不好說。



革命黨人發動了起義,但是他們又有多少人?多少裝備?

無疑,他們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甚至可以說清王朝的崩盤實際上他們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力量小,規模散,缺乏裝備。較之歷史上結束暮年王朝的起義軍,他們的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大清是怎麼亡的,實際上還是他們的大限到了。


這樣虛弱的力量又怎麼可以穩固後面的局勢,就算他們不去依靠袁世凱,最後的結果也必然是將勝利的果實拱手讓人。


圍知歷史


如果沒有袁世凱的幫助,即便革命軍可以北伐,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軍事成本問題。

從軍事成本的角度考慮,和談遠勝於戰爭。

1911年,清朝已經是行將就木了。

推翻當時的清朝,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如何在推翻清朝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這才是真正讓人為難的事。

雖然武昌起義有若干省份宣佈脫離清朝,但這並不意味著辛亥革命就完全成功了。

當時的袁世凱手握北洋六鎮,實力非比尋常。如果像袁世凱這樣的軍方,堅定不移地支持清朝,就算清朝最後被成功推翻了,你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難以想象的。

除此以外,大家還必須考慮政治成本。那就是——

在推翻清朝的同時,如何維繫清朝的版圖。

這就是為什麼,革命黨人最初的口號是“驅逐韃虜”,後來變成了“五族共和”的原因。

1911-1912年的南北議和期間,孫中山等同盟會人士通電各省,呼籲大家北伐,最後沒有任何南省軍閥支持他。

大家考慮就是軍事和政治這兩個成本問題。

更重要的是,如果北伐不成功會怎麼樣呢?最大的可能就是——

清朝沒有被推翻,南北分治,這個局面誰都不想見到吧。

總而言之,袁世凱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HuiNanHistory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辛亥革命後滿清 袁世凱和南方起義軍都沒錢,那麼為什麼最後袁世凱成功了呢?因為只有他最有信用滿清和北洋政府的倒臺都是因為債務危機,準確來說借不了錢只能激進改革引發內部不穩定。

辛亥革命中脫穎而出的不是袁世凱 孫中山而是國會,晚清1905年就成立了國會可此時的國會和社科院差不多隻是個諮詢機構可是1912年的北洋政府國會是僅次於軍隊的存在。不僅是袁世凱 孫中山重視國會,在山西閻錫山是在省議會選舉出來,其他各省也差不多可以說各省議會不費吹灰之力的從諮詢機關成功在辛亥革命後控制國家 地方的實際大權,這個在此之前是不能想象的。

辛亥革命後一方面孫中山和袁世凱有很大分歧另一方面在國會問題上雙方都有共識,時至今日中國最高的權利機關還是建立在國會的延伸之上,相對於北伐在國會內部解決衝突很符合雙方的利益,更何況在國會里面國民黨佔據優勢袁世凱軍隊有優勢但是在二號權利機關國會政黨方面弱與國民黨,在孫中山看來失去了國家總統之前總理能是我的,袁世凱看來讓出一個總理對他來說可以接受。

表面看起來孫中山沒有北伐實際上是孫中山受制與背後的臨時議會,準確來說臨時議會拋棄孫中山選擇袁世凱。


彌之平衡


1911年12月初,孫中山還在美國遊歷,有天他突然收到黃興的電報,說是武昌的新軍將有一番大動作,希望孫先生匯款支持。孫拍拍兩手空空的口袋,想回電說哪有錢。但他忍住,摁住電報沒有覆電。不久他就在歐美的報紙上看到,革命軍佔領武昌的好消息。

武昌起義後,隨即陝西、湖南、江西宣佈獨立。清廷派陸軍大臣蔭昌前去平亂,結果清軍半月之後才出現在漢江邊上,革命軍早已做好應對措施,清軍戰敗。10月25日,廣州將軍鳳山被革命黨人炸死,噩耗傳回北京,清政府大驚,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陸海軍,前去討伐。

1911年10月29日,清政府下詔:先懲戒率先逃出武昌的湖廣總督瑞澂,並且下令廢除由滿清皇室控制的內閣,實行責任內閣。11月1日,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等皇室成員相繼辭職,隨後袁世凱接任總理大臣。

11月27日,北洋軍一舉拿下漢陽,從而得以俯瞰整個武昌,一時聲勢大振,黃興見大勢已去,逃亡上海,武昌城內人心惶惶,清軍嚷著要抓漢奸,城門口擠滿了出逃的百姓,黎元洪所在的都督府被人點起了大火,他只得率部將辦公處移往武昌附近的洪山。“泥菩薩”見情勢危急,向已經獨立的省市發出求救急電,奈何各省相互推脫,誰也不願出兵援助。他們建議要不通電向清政府請求議和。11月30日,清廷內閣電告,馮國璋停戰。值得慶賀的是,雖然武昌已失,但革命軍在11月25日,已經佔領南京。於是在12月2日,革命軍將主力部隊移往寧滬,權利中心往長三角洲搬遷。

雖然南方各省紛紛響應革命,但是他們成員複雜,有哥老會的,有舊官僚,有投機分子,也有愛國青年,導致各省之間各自為政,不相同屬,權利渙散,勢力薄弱。他們懼怕北洋精兵,擔心難以取勝。為讓獨立的南方諸省形成一股勢力,他們決定派出代表,商量建立臨時政府。

在11月27日時,代表們就在漢口租界商議,組織政府的“二十一條大綱”,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和清政府媾和。

聽說南方革命政府有意議和,狡猾的袁世凱聞到了機會,他宣佈手下的北洋軍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接下來,清廷皇室完全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最後隆裕太后沒辦法,和滿朝官員痛哭流涕,答應還政於民,於1912年2月12日發佈下詔書。


貓爪草歷史


如果有其他的辦法,中山先生也不會選擇與袁世凱妥協!

中山先生是一定要北伐,所以孫中山的軍隊北伐最積極,一馬當先攻進徐州的就是粵軍。至於最後為何要與袁大頭和談,原因主要有這三個。

第一:清朝死而不僵,北洋軍勢力強大。唐紹儀代表袁世凱向革命軍進行要挾。

第二: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國主義害怕革命派勝利後不願意做自己統治中國的代理人,於是對革命派施加壓力,聲稱“中國的戰爭若持續下去,將有危於外人的利益與安全”,促使雙方儘快達成協議,中山先生本就對帝國主義勢力持妥協態度,所以最後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第三:混入革命陣營的舊官僚和立憲派也蠍力把南方引向擁袁的道路。革命派中宋教仁極力與大清主和,因為要是孫中山經由北伐,挾勝勢上位,中國走美國模式就徹底定了。那他們的法國模式怎麼辦?其他各省督軍比如黎元洪等人也是各懷鬼胎,所以革命派內部不穩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於是在內外脅迫下,孫中山代筆的革命勢力不得不作出讓步,與袁大頭和談並將勝利的果實輕易的送了出去。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袁世凱當時中國實際控制者,統治者,孫是袁推翻滿清工具而已(輿論)


手機用戶59393047316


呵呵!你想多了!

當時軍權、財權都不在孫中山和革命黨手裡,沒錢、沒兵,你靠什麼北伐?就靠孫先生的一張嘴嗎?

南方軍閥可未必買孫中山的賬,孫他根本指揮不動南方各軍閥。孫要北伐,南方軍聽他的嗎?

而且南方組織方式太鬆散,基本就是各自為戰,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都不如袁世凱的北洋軍,真要死磕,南方敗的可能遠大於北方,所以南方軍閥極力拉攏袁世凱,借他的手搞掉清廷。

袁世凱基於保存實力的考慮,搞掉清廷比搞掂南方軍閥要容易的多。

所以某種意義上說袁世凱推翻清廷,孫中山讓位袁世凱,這是南北方軍閥的達成的某種默契交易,是雙方妥協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