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为何没有直接北伐推翻清朝统治却,而是和袁世凯和谈?


知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袁氏当国》一书中写了一句话:“其实当时孙公一文不名,举国皆知,只有隆裕太后不知罢了。”

这句话说到了孙先生的痛处,实际上也说到了革命当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痛处。

革命党人真想给“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这个承诺?显然不是,不然的话他们后来又何必绞尽脑汁想要削弱袁世凯这个总统的权力?又何必弄什么内阁责任制?又何必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

他们从来都不甘心将这颗果实让给袁世凯,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试图从袁世凯的嘴里夺走果实。

但是没有办法,他们还是不得不给出“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这个承诺,诱使袁世凯投降革命党阵营,从而帮助革命党推翻清朝的统治。

因为“当时孙公一文不名”,说白了便是他们当时完全没有能力去干这件事,别说推翻清政府了,单单袁世凯这一关他们便跨不过去。

武昌城中的枪声之所以能够成为拉开辛亥革命的警钟,原因便在于袁世凯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投入到了革命党一方的阵营,导致了胜利的天平彻彻底底地倒向了革命党。

此时,中国之局势可谓是系于袁世凯一人之身,如果他真要学曾国藩和李鸿章给清朝当一个忠臣的话,当时的孙公只能乖乖地待在美国刷盘子,起义军最终也会被袁世凯一手剿灭;相反,如果袁世凯倒向革命党的话,袁世凯便会成为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庆幸的是,袁世凯宦海沉浮数十载,政治眼光何等毒辣,他已经看清了形势,也看穿了清朝的处境,他知道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能够救得了清朝了,也因为他不是一个愚忠之人,是一个惯会政治投机的人,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抛弃清朝。

只此一举,袁世凯便可堪当英雄。

当时孙先生和革命党的痛处在于自己“一文不名”,所谓的一文不名不仅仅是指他们在政治上的一文不名,更是他们在军事上的短板。

钱,他们或许有不少,毕竟当时很多在海外发了财的华人华侨都在支持他们。

拿孙先生来说,他在早期认识了一个朋友,即“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宋耀如为孙先生的志向所感染,一直追随于孙先生的左右,不仅让自己的女儿免费给孙先生当秘书,更是将自己一生所积累的钱财拿了出来,用作孙先生革命经费。

如宋耀如这样的人,当时有很多很多。

所以,孙先生和革命党当时所面临的窘境其实是清政府的打压,一来他们在清政府几乎没有任何靠山,也不可能有靠山,在政治上除了能嚷嚷几句革命口号之外,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二来他们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办法和清政府对抗。

不过,清政府的两个政策也给了他们一个可钻的漏洞,一个是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一个则是在国内开设讲武堂、陆军学堂等军事学校。

这两个政策可以说成为了清政府的掘墓人,也算是清政府作茧自缚了。

不论是派遣留学生,还是在国内开设新式军事学堂,学生都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新的知识和思想,在新知识和新思想的冲击之下,这些学生的思想也必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便给孙先生和革命党带来了一个机会,一个将他们“同化”的机会,让他们加入革命党的阵营。

但是,因为清政府的管控,以及这些接受了一定新思想的学生的起步较晚,实际上很难在清政府的军队系统中发挥作用,他们的级别其实普遍不高,影响也仅限于新军。

新军在数量上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更何况,革命党可没有掌控所有的新军,革命党像凭借数量少得可怜地方新军去推翻清政府?可能性几乎为零。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是颇具偶然性。

当时湖北的军队多数被调去镇压闹得如火如荼的四川保路运动,造成了武昌城防空虚,这才让革命党有了可趁之机,然后稀里糊涂地打下了武昌。

清政府一看革命党人又闹腾了,赶紧派人南下镇压,只怪载沣没有选错了人,竟然让荫昌作为镇压起义军的统帅,结果因为荫昌能力平平,又没有足够的威望,指挥不了地方军,更指挥不了北洋军,致使战事一再失利,让起义军气焰为之一涨。

这时候载沣也没辙了,只好点头答应请袁世凯出山了。

袁世凯出山后可没有急着奉命南下镇压起义军,而是略施手段将载沣花了三年时间打造的禁卫军给抢到了手里。

如此一来,清政府可用之兵几乎全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他这才满意地南下。

北洋军毕竟是袁世凯一手打造的军队,所以他对北洋军可谓是如臂使指,他作为统帅的话,起义军哪还是北洋军的对手?袁世凯将起义军打得喘过气了。

只是袁世凯想着能够再从清政府那里捞到更多的好处,所以明明能够彻底打垮起义军,他偏偏就是打一下停一下。

清政府越看越急,不停地给好处给袁世凯。

革命党也是越打越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便被袁世凯给灭了,最后为了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拉拢袁世凯,让他成为自己的“同志”,然后为革命出力,让他帮忙推翻清政府。

这个主意虽然是一种妥协,但是不得不说用得太妙了,袁世凯回北京吓唬了隆裕太后几句,隆裕便脸色苍白地答应让溥仪退位了。

孙先生他们之所以没有直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而要和袁世凯和谈,向袁世凯承诺“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说白了是实力不允许他们这样,所以只能向袁妥协,让后借助袁的力量达成目的。

没有枪杆子,只能受制于人。


吾与吾国


如果武昌起义后革命党挥师北伐,必然被秒成渣渣!

武昌起义为什么能成功?大家仔细读当时的历史就能明白,不是革命党人的力量太强,而是满清的军队战斗力太渣!



武昌起义的骨干是革命党人,参与者有同盟会员、满清军队中的会党、洪门弟子和帮派成员等等。大家从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战斗力水平。

而且在起义酝酿过程中,也因为筹划不当,屡次出现差错,甚至还有人因为引爆了危险化学品(自制炸弹)而引起了满清官员的注意,更发生过起义名单泄漏的事。这也体现了当时革命党人的指挥水平。

这样一支队伍如果立即北伐,面临的是什么呢?



他们面临的是已经复出成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北洋新局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无敌的存在。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就把这支军队当成自己的私人武装来用心培育,甚至每次发饷银,袁世凯都亲力亲为。

袁世凯是难得的练兵人才,而且他更花了大价钱提高北洋新军的装备水平。因为他知道,这只军队是他退而自保进取天下的筹码!

如果这两支军队迎面相撞,会有怎样的后果?自然是革命党人一败涂地!

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孙中山想趁袁世凯不备,确立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人选,结果袁世凯一怒之下让北洋新军出击,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逼的革命党不得不再次妥协。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真是古今至理啊!


李飞叨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不是一个党,而是一个统称,是对当时所有立志于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者的一种统称。这些人除了在推翻满清政府问题上,是统一的主张外,他们的理想、政治追求、对革命的理解,完全是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

这就好比《鹿鼎记》里面的云南沐王府、天地会、吴三桂、噶尔丹,这几拨人都主张推翻清朝,但是推翻清朝之后呢?那就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就连沐王府和天地会这两拨人在关于支持谁继承明朝大统这件事上,都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矛盾。



因此,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只是看似很强而已,但其实四分五裂,没有战斗力。不能把当时的革命党与后来经过孙中山改造之后的国民党相提并论。

那么,这个所谓的“革命党”,在当时具体分了多少派呢?小的派别就不说了,就说当时的三大派:同盟会、光复会、以及各省的地方实力派。

先说同盟会。这个同盟会,就是后来国民党的前身。当时,同盟会也是个统称,其内部分了十几小圈子。比较有名的圈子有:兴中会、华兴会、文学社、共进会。

其中,兴中会和华兴会的宗旨类似,都是靠华侨捐款发动革命建立共和,主张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领导人包括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注意了,这两个小圈子才是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核心朋友圈。

↓兴中会、华兴会主要领导人


跟兴中会和华兴会相比,湖北、湖南的共进会跟他们的主张就有很大的分歧了。共进会不同意搞土地改革,有些政治追求跟孙中山的主张分歧很大,这是他们始终跟孙中山貌合神离的原因。(领导湖南起义的焦达峰就是共进会大佬)

文学社也是湖北的革命团体。当时的湖北还有一个日知社,领导人叫孙武(很多人以为孙武是孙中山的弟弟)。这个日知社偏重文斗,也就是写文章骂清政府;文学社就不一样了,属于军人革命团体,参与武昌起义的湖北新军几乎都是文学社的党员。

但是,这两个圈子跟孙中山的圈子也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比如文学社的领导人蒋翊武就跟孙中山有政治上的分歧。(蒋翊武一直怀疑孙中山的领导能力)

以上都是同盟会中的大圈子,还没算上当时全国各地那些号称自己是“同盟会”,但其实跟同盟会没有直接联系的热血青年和投机分子的团体,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熊克武。

试问,如此复杂的同盟会,又怎么可能有实力对抗袁世凯的北洋系呢?



再说光复会。早年时,光复会曾经加入过同盟会,但由于分歧,光复会后来退出了,单独搞革命。比如著名的徐锡麟、秋瑾便都是光复会的党员。

那么,光复会和同盟会有什么矛盾呢?用一句话说:就是除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政府外,这两拨人的政治主张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

其中,最大的一个政治分歧就是同盟会主张推翻满清后,建立共和政府;但光复会对此不表赞同。光复会主张恢复汉室,建立汉人统治的政权。光复会的骨干徐锡麟、陶成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

比如陶成章就说过:“革命就是造反,革命就是改朝换代”。

还比如光复会的另一个骨干章太炎在《代议然否论》中也说到“帝王一人秉政,优于立宪,没有什么不好”的观点。

很显然,一个主张共和制度,一个主张君主立宪制度,在革命宗旨的问题上,光复会与同盟会是严重对立的。

正是因为有这种分歧,所以在推翻清政府的过程中,同盟会和光复会是龌龊不断,双方恨对方的程度,胜过于恨清政府。辛亥革命后,光复会大佬陶成章怒斥同盟会窃取他们的胜利果实。然后,同盟会大佬陈其美便安排蒋介石刺杀了陶成章。

值得一提的是,陶成章被刺杀时,袁世凯还没有“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同盟会火急火燎的杀了人家的大佬,光复会又怎么可能跟同盟会一起对抗北洋系呢?


至于其它地方的革命团体和清廷官僚,比如云南的蔡锷、广西的陆荣廷,这帮人跟同盟会和光复会又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虽然说,1911年底的十八省会议,这些非同盟会和光复会的省份也派代表参加了,但如果是跟袁世凯对抗,这些人大概率的是不会支持孙中山的。毕竟他们只反清,并不反对袁世凯当总统。

说完了革命党的背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革命党在1912年的处境。

首先,革命党不是一个统一的政党。其内部山头林立,互相攻讦,不仅没有统一的意志和领导,而且还相互仇杀。这群人别说联合了,就连是否跟袁世凯开战,其内部的意见也是不统一的。

第二,革命党没有统一的军队。虽然南方十八省的整体战斗力很强,但是各省新军是各自为战,互不统属。如果一旦开战,下场必然跟后来的二次革命一样,只有孙中山的核心圈子会出兵。

第三,革命党不是一个阶级。同盟会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但地方实力派大多都是旧官僚、大地主的代表。在地方实力派看来,袁世凯和他们的主张更契合,对同盟会的主张嗤之以鼻。

第四,革命党根本就没钱。武昌起义是湖北文学社那帮人发动的,随即得到了地方实力派和其它革命党的支持。在整个前期的斗争中,压根没兴中会和华兴会啥事,但最后坐上临时大总统宝座的却是兴中会的大佬孙中山。大家都给他捧场,他却没钱发红包。这自然就不会得到大家的真心支持了。

说完革命党,再说袁世凯。当时的北洋系统是以北洋六镇为班底,袁世凯是首脑,铁板一块的势力。兵力虽然不算多,但却胜在了战斗力彪悍和齐心协力。

咱不说袁世凯,我就说你是袁世凯,你在面对当时那帮乌合之众的革命党时,你会怎么对付他们?

很显然,肯定先是拉拢一部分革命党,再拉拢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孤立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同盟会,最后再武力威胁,不怕孙中山不答应自己。事实上,袁也是这样做的,历史也是这样进行的。

比如,湖北新军在黎元洪的带领下就跟袁世凯眉来眼去,后来还主动裁军;

比如,孙中山派汪精卫去跟袁世凯谈判,结果汪精卫对袁世凯也是眉来眼;(最积极劝孙中山让位的就是汪精卫)

比如,蔡锷在南北和谈后,接受了昭威将军的封号,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

大家是各怀志向、心怀鬼胎、同床异梦。孙中山到了最后,除了妥协,貌似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吧?


总的来说,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是一个脆弱的,充满漏洞的。缺少统一领导,缺少统一军队,并且还没能够发动群众的乌合之众。这些人虽然看似强大,但他们的失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袁世凯要跟这帮乌合之众和谈呢?

答案是——袁世凯也没钱。如果他有钱,他必然不会和谈。比如二次革命时,袁世凯跟五国银行借款,手里有钱,他就不谈了,直接武力剿灭了跟他较劲的国民党。


Mer86


辛亥革命虽然来势凶猛,但是很明显的是后劲不足。


大清朝的倒台,辛亥革命虽然是起到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清确实到了强弩之末了。而辛亥革命恰好就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稻草的意义自然是十分重大的,但是其重量,那可就不一定了。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政府的众多省市都开始宣布了自己脱离清政府,但是纵观整个革命过程,这武昌起义似乎效果也就仅限于很少的一些地方,而其他的几乎都是各自自己做出的决定,这一次他们起了多大的作用,还真是不好说。



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但是他们又有多少人?多少装备?

无疑,他们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甚至可以说清王朝的崩盘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力量小,规模散,缺乏装备。较之历史上结束暮年王朝的起义军,他们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清是怎么亡的,实际上还是他们的大限到了。


这样虚弱的力量又怎么可以稳固后面的局势,就算他们不去依靠袁世凯,最后的结果也必然是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人。


围知历史


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帮助,即便革命军可以北伐,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军事成本问题。

从军事成本的角度考虑,和谈远胜于战争。

1911年,清朝已经是行将就木了。

推翻当时的清朝,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何在推翻清朝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这才是真正让人为难的事。

虽然武昌起义有若干省份宣布脱离清朝,但这并不意味着辛亥革命就完全成功了。

当时的袁世凯手握北洋六镇,实力非比寻常。如果像袁世凯这样的军方,坚定不移地支持清朝,就算清朝最后被成功推翻了,你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难以想象的。

除此以外,大家还必须考虑政治成本。那就是——

在推翻清朝的同时,如何维系清朝的版图。

这就是为什么,革命党人最初的口号是“驱逐鞑虏”,后来变成了“五族共和”的原因。

1911-1912年的南北议和期间,孙中山等同盟会人士通电各省,呼吁大家北伐,最后没有任何南省军阀支持他。

大家考虑就是军事和政治这两个成本问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北伐不成功会怎么样呢?最大的可能就是——

清朝没有被推翻,南北分治,这个局面谁都不想见到吧。

总而言之,袁世凯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HuiNanHistory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辛亥革命后满清 袁世凯和南方起义军都没钱,那么为什么最后袁世凯成功了呢?因为只有他最有信用满清和北洋政府的倒台都是因为债务危机,准确来说借不了钱只能激进改革引发内部不稳定。

辛亥革命中脱颖而出的不是袁世凯 孙中山而是国会,晚清1905年就成立了国会可此时的国会和社科院差不多只是个咨询机构可是1912年的北洋政府国会是仅次于军队的存在。不仅是袁世凯 孙中山重视国会,在山西阎锡山是在省议会选举出来,其他各省也差不多可以说各省议会不费吹灰之力的从咨询机关成功在辛亥革命后控制国家 地方的实际大权,这个在此之前是不能想象的。

辛亥革命后一方面孙中山和袁世凯有很大分歧另一方面在国会问题上双方都有共识,时至今日中国最高的权利机关还是建立在国会的延伸之上,相对于北伐在国会内部解决冲突很符合双方的利益,更何况在国会里面国民党占据优势袁世凯军队有优势但是在二号权利机关国会政党方面弱与国民党,在孙中山看来失去了国家总统之前总理能是我的,袁世凯看来让出一个总理对他来说可以接受。

表面看起来孙中山没有北伐实际上是孙中山受制与背后的临时议会,准确来说临时议会抛弃孙中山选择袁世凯。


弥之平衡


1911年12月初,孙中山还在美国游历,有天他突然收到黄兴的电报,说是武昌的新军将有一番大动作,希望孙先生汇款支持。孙拍拍两手空空的口袋,想回电说哪有钱。但他忍住,摁住电报没有复电。不久他就在欧美的报纸上看到,革命军占领武昌的好消息。

武昌起义后,随即陕西、湖南、江西宣布独立。清廷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去平乱,结果清军半月之后才出现在汉江边上,革命军早已做好应对措施,清军战败。10月25日,广州将军凤山被革命党人炸死,噩耗传回北京,清政府大惊,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军,前去讨伐。

1911年10月29日,清政府下诏:先惩戒率先逃出武昌的湖广总督瑞澂,并且下令废除由满清皇室控制的内阁,实行责任内阁。11月1日,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等皇室成员相继辞职,随后袁世凯接任总理大臣。

11月27日,北洋军一举拿下汉阳,从而得以俯瞰整个武昌,一时声势大振,黄兴见大势已去,逃亡上海,武昌城内人心惶惶,清军嚷着要抓汉奸,城门口挤满了出逃的百姓,黎元洪所在的都督府被人点起了大火,他只得率部将办公处移往武昌附近的洪山。“泥菩萨”见情势危急,向已经独立的省市发出求救急电,奈何各省相互推脱,谁也不愿出兵援助。他们建议要不通电向清政府请求议和。11月30日,清廷内阁电告,冯国璋停战。值得庆贺的是,虽然武昌已失,但革命军在11月25日,已经占领南京。于是在12月2日,革命军将主力部队移往宁沪,权利中心往长三角洲搬迁。

虽然南方各省纷纷响应革命,但是他们成员复杂,有哥老会的,有旧官僚,有投机分子,也有爱国青年,导致各省之间各自为政,不相同属,权利涣散,势力薄弱。他们惧怕北洋精兵,担心难以取胜。为让独立的南方诸省形成一股势力,他们决定派出代表,商量建立临时政府。

在11月27日时,代表们就在汉口租界商议,组织政府的“二十一条大纲”,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和清政府媾和。

听说南方革命政府有意议和,狡猾的袁世凯闻到了机会,他宣布手下的北洋军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接下来,清廷皇室完全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隆裕太后没办法,和满朝官员痛哭流涕,答应还政于民,于1912年2月12日发布下诏书。


猫爪草历史


如果有其他的办法,中山先生也不会选择与袁世凯妥协!

中山先生是一定要北伐,所以孙中山的军队北伐最积极,一马当先攻进徐州的就是粤军。至于最后为何要与袁大头和谈,原因主要有这三个。

第一:清朝死而不僵,北洋军势力强大。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

第二: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国主义害怕革命派胜利后不愿意做自己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于是对革命派施加压力,声称“中国的战争若持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与安全”,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中山先生本就对帝国主义势力持妥协态度,所以最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第三: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蝎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革命派中宋教仁极力与大清主和,因为要是孙中山经由北伐,挟胜势上位,中国走美国模式就彻底定了。那他们的法国模式怎么办?其他各省督军比如黎元洪等人也是各怀鬼胎,所以革命派内部不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于是在内外胁迫下,孙中山代笔的革命势力不得不作出让步,与袁大头和谈并将胜利的果实轻易的送了出去。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袁世凯当时中国实际控制者,统治者,孙是袁推翻满清工具而已(舆论)


手机用户59393047316


呵呵!你想多了!

当时军权、财权都不在孙中山和革命党手里,没钱、没兵,你靠什么北伐?就靠孙先生的一张嘴吗?

南方军阀可未必买孙中山的账,孙他根本指挥不动南方各军阀。孙要北伐,南方军听他的吗?

而且南方组织方式太松散,基本就是各自为战,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都不如袁世凯的北洋军,真要死磕,南方败的可能远大于北方,所以南方军阀极力拉拢袁世凯,借他的手搞掉清廷。

袁世凯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搞掉清廷比搞掂南方军阀要容易的多。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袁世凯推翻清廷,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这是南北方军阀的达成的某种默契交易,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