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在今年的常委會會議討論中,高小玫女士提出了一個她親身經歷過的案例,引發了極大的討論和關注。

她說自己看過一個統計數據,中國的孩子每天做家務勞動的時間平均只有12分鐘,而美國的孩子平均1.2小時。

“我有個朋友把孩子做家務的事發到朋友圈,卻收到了老師善意的提醒,說要以學習為重。”

對於高女士提出的這個案例,相信很多的家長朋友們都有所耳聞,孩子的勞動對他們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是他們的“必修課”。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成長中的必修課

17世紀捷克教育家,揚·阿姆斯·誇美紐斯曾經說過:

“明智的家庭中,家長不僅需要提供給孩子生存的資本和投入,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讓孩子勞動,如此,他們的心靈才能充滿智慧。”

在我們小的時候,都是在勞動中逐漸成長的,不僅需要幫助家長幹活,減輕壓力,還需要照顧弟弟妹妹,可以說,是勞動伴隨著學習一起成長的。

在學校裡,從幼兒園到小學畢業階段,都有“勞動課程”的設置,包括勞動的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在學校裡也是每天值日,來夯實學習的成果。

隨著物質生活的充裕,現在的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大多數不需要孩子一起勞動,而是著重注重他們“德智體美”的發展,除了學習之外,探索更多的興趣班。

“自己受過的苦,不會再讓孩子受!”

“再苦都不能苦了娃。”

這是這樣的思想,才造就了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注重勞動,也不會明白“勞動課”到底是什麼!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其實,在全面發展理念中,是“德智體勞美”,勞動也是佔據了“五分之一”的全面教育必備的課程。

這五項指標不僅符合了孩子們的成長規律,同時也較為適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幫助孩子進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現在的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勞動,而是他們缺少一個真正努力和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們不知道勞動的艱辛。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對於他們的自理能力發展是很不利的,同時,還會養成孩子們大手大腳,不勤儉珍惜勞動成果的壞毛病。

在我國,孩子們的勞動時間普遍偏低,而在國外,有些國家甚至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孩子年滿六週歲就必須參加一定數量的勞動。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幫助孩子在勞動中學會成長

01,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捨得讓孩子勞動

在《後漢書》中,薛勤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如果缺乏了正確的勞動觀,那麼即使是學富五車,那麼也稱不上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勞動不僅是身體在行動,更重要的是“勞心”,即精神上的錘鍊和自我成長。

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看,勞動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門必須課,要想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成長,就需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告訴孩子勞動的美好和輕鬆,自己勞動不僅可以豐衣足食,還可以帶給別人更多的便利和幫助,勞動的孩子才是最受別人歡迎的孩子。

如果孩子比較小,家長可以用寓言故事的形式來告訴孩子這個道理。

“為什麼小蜜蜂總是那麼討人喜歡,因為他們勤勞,喜歡工作勞動啊。”

“為什麼大公雞可以那麼美麗,金黃冠子花外衣,因為它們每天都起得很早,來叫別人起床。”

......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02,將勞動變成快樂的遊戲

很多的家長髮現,自己在教育孩子勞動的時候,孩子們大多比較貪玩,開始的時候非常用心,但是沒過一會,就覺得無聊,不管家長怎麼說,他們都不會幹活了。

貪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怎樣讓孩子變得想勞動,愛勞動呢?

家長可以將勞動和遊戲有機結合在一起,幫助孩子獲得勞動的興趣和樂趣。

比如,在家長做飯的時候,可以這樣引導孩子:

“寶寶,媽媽今天扮演廚師,你來扮演媽媽的小夥計怎麼樣?”

如果孩子哪一塊沒有做好,你可以示範和你一起做:“小夥計,你的這個蔬菜沒有洗乾淨,老闆等你教你怎麼弄。”

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勞動熱情。

如果孩子比較感興趣,

你們還可以相互交換角色,讓孩子體驗到家長勞動的辛苦,從而意識到幫助家長減壓的重要性。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03,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不要怕孩子犯錯誤

很多的家長想讓孩子勞動,但是又怕孩子做不好,傷到孩子。

比如,在孩子初次洗蔬菜或者是拖地的時候,如果因為沒有站穩而滑倒跌倒,不僅讓孩子驚慌失措,還會讓家長跟著操心。

“既然我一分鐘就做完了的事情,為何還要讓孩子花十分鐘時間做呢?”

所以,很多的家長乾脆不讓孩子做事情。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家長應該放開手,放心讓孩子去做。

如果因為孩子沒有做好,那就需要家長手把手的幫助孩子一起收拾殘局,比如孩子將水倒在了地上,那就和孩子一起用抹布將地面擦乾淨,然後教會孩子,怎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拿穩,不把地面弄溼。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04,不要將勞動當做是懲罰孩子的工具

有的家長喜歡用勞動來懲罰孩子,如果孩子沒有不聽話,她會告訴孩子:“你要再不聽話,回去就要擦地板一個小時。”

長此以往,“勞動”對於孩子來說,從內心深處就是一種折磨和負擔,孩子會認為自己沒有做好才被罰勞動,從而對勞動產生厭惡和不耐煩的心理。

同時,還會讓孩子覺得勞動的人就是“低賤”的,家長需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觀念:勞動是光榮的,清潔工打掃街道,環衛工人保持城市衛生,這些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所以,懲罰歸懲罰,勞動歸勞動,兩者不衝突,讓孩子知道,做一個勤勞的“小蜜蜂”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情,從而發自內心的喜歡勞動,為家長分憂。

孩子不懂“啥是勞動課”是他們懶嗎?不,家長應該被“打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