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顧曉安

最近,日本發生了這樣一件事,77歲的日本老人,殺死了44歲的“宅男”兒子。此事震驚日本,甚至在網絡上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老人在殺死兒子之後,主動自首了。然而,絕大多數人卻對作為兇手的老人充滿了理解和同情,這又是為什麼呢?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在日本,有一類人叫“蟄居族”,指的是沒有社會活動、沒有社會親密關係、閉門不出超過六個月的族群。老人的兒子常年無業,認為父母既然生了他,就要負責養他,一直在家啃老。案發當天,隔壁的小學舉辦運動會,有點吵鬧,兒子十分不滿,一直在抱怨,父子倆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父親從兒子憤恨的表情中,突然想到了近日轟動一時的川崎市20個小學生的死傷案件。殺人犯,也是一個“蟄居族”。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我不能讓別人受到傷害。”老人這樣想著,提起利刃,向兒子的胸口猛刺20多下。老人釋然了。他感到自己已經時日無多,無法再管教消極避世的兒子,索性在他傷害別人之前結束他的生命,也算對得起社會了。

根據日本政府的調查,像這樣的“蟄居族”,在日本已經有一百多萬人,其中四分之三都是男性,已經相當於日本一個大都市的人口。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這些躲避社會的人,有些是因為考學失敗,有些是因為失戀,有些是工作中遭遇了打擊,總之,遭受了挫敗而無法面對,便開始了“家裡蹲”的生活。曾經有一個日劇形容這種生活——逃避可恥,但有用。

真的有用嗎?恐怕不見得吧。

無獨有偶,全世界範圍內,都紛紛出現了這種“蟄居族”。在韓國一次粗略的調查中,至少有3萬多青少年是沒有社交生活的;英國某大學的研究中發現,年輕人中至少有4萬人與世隔絕;北歐也有大量獨居現象。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而在我國,“蟄居族”也為數不少,還在貼吧發了幾萬條帖子,分享啃老的生活。這其中的一些想法,看起來觸目驚心。

作為家長,到底要怎樣避免孩子成長之後也掉入“蟄居族”的泥坑?這就要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多加註意了。

第一、從小帶孩子多接觸社會。

不要怕孩子過早領悟社會的艱辛,而是要從小帶他們多接觸社會的各個階層和各個方面。要知道,養在象牙塔裡一路長大的孩子,到了社會上很容易接受不了現實,甚至被人欺騙,如果孩子又剛好比較玻璃心,就十分容易從此對社會產生懼怕心理,想要遠離。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太過於精心呵護的孩子,就好像溫室裡的花朵,即使長大也會承受不住大自然的風雨的。

第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加強責任感。

常常見到一些家長,孩子要喝水就把水壺遞到嘴邊,孩子要吃飯就一勺一勺喂。孩子連最基礎的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的而毫無感恩心,這樣的孩子怎麼能面對社會的風霜呢?家長們不妨適當放手,學會“示弱”,以此督促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成年人。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第三、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病症,就像生病了要吃藥一樣,並不需要諱疾忌醫。從小與孩子養成雙向溝通的習慣,在孩子有需要時及時幫助他調整心態,適應校園生活,以至於社會生活。如果家長不擅長,可以求助心理醫生的幫助。

啃老、宅家,即將“消失”的100萬日本人,仍在假裝都挺好

第四、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承認大家都是普通人。

理想雖然美好,但是天才終究是鳳毛麟角,每個人最終都還是要做一份普通的工作,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與其總覺得珍珠蒙塵世事不公,不如適時降低對孩子的期待,降低孩子的心理壓力,塑造一個樂觀開朗的性格,讓他們能夠帶著對自己的清醒認知去走向社會。

成年人的生活確實不易,然而長大後的孩子們用何種心態去面對這種不易,正需要來自家長從小的幫助。

對於“蟄居族”,你有哪些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