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昌首届飞行大会」续写江西荣光 本土爆款机型亮相


「聚焦南昌首届飞行大会」续写江西荣光 本土爆款机型亮相


南昌新闻网讯 “十年航空梦 今朝迎盛会”。11月2日至3日,南昌航空城将迎来首届南昌飞行大会,除各类“高精尖”飞机、世界各地的顶级飞行表演团队外,观众还可一睹江西航空产业发展所取得的系列成就:从出口数百架的初教6,到首款“江西造”的民企通用飞机GA20都将悉数亮相。

 冠一通飞开拓国内外市场

GA20由坐落于航空城的民企冠一通飞制造,是我国首款在江西总装的由民企全流程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飞机。“本次飞行大会上,GA20真机将进行飞行表演。”冠一通飞董事长朱颂华向记者透露,参加表演的GA20本周将从浙江试飞基地起飞,飞越8个地市共600多公里,直飞瑶湖机场参加南昌飞行大会。

2018年5月GA20首架机在南昌高新区下线并滑跑,今年10月18日,GA20系列机正式投产。自2015年GA20项目启动以来,冠一通飞就摒弃了仿制购买的路径,由自有团队实现从设计制造到试验试飞的全流程研制,走出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创新之路。冠一通飞GA20飞机项目拥有一支来自法国空客、达索航空及国内外航空领域优秀工程师的顶级飞机研制团队。其总设计师是法国空客前总师,有19个成功型号经验、法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Jean-Paul VAUNOIS。

朱颂华透露,目前已经接到了100架GA20的意向订单,预计到2020年,达到200架的产能。朱颂华说:“我们会以一个多元化的方式,去开拓中国及全球市场,对于国外包括欧美通航发达的国家,我们会采取成熟的做法,也就是本地化,建立我们总装线以及我们的销售中心和客服中心,对于发展中国家,像印度市场,我们会采取授权制造和授权销售的方式。”

承销商私人飞行公司梧桐航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将与制造商冠一通飞联手拓展海内外各类航空培训学校,私人飞行俱乐部等产业链资源,构建覆盖全球的私人网络,而随行随飞的私人飞行新模式,也将成为未来通用飞机市场的主流。

冠一飞落户南昌高新区后,主攻知识产权通航产业,基地还包括研发中心、试飞中心、实验中心和客服中心等,将打造成为一个全球先进的、中国领先的通航产业基地,这也推动了南昌市高新区的航空城建设和通航产业链结构。

 网红教练机初教6续写荣光

在本次飞行大会上,6架初教6组成的编队也将闪亮登场。航空工业洪都副总经理郑堂介在日前的采访中告诉记者:“这架享誉全球的教练机,将一展其低空飞行性能。”

初教6于1958年在南昌首飞上天。作为我国元勋级初级教练机,初教6从1961年底交付空军使用,直到现在依然作为人民空军的主力初级教练机。作为一款持续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飞机,初教6以其良好的操控性和高性价比赢得了国内外航空界的广泛赞誉。该机自投产以来共生产了数千架,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堪称“中国飞行员的启蒙教练机”。

初教6、K-8、L-15这三款经典教练机都是航空工业洪都公司研制,每一款都是“爆款”。K-8飞机是航空工业基于国际设计标准并通过国际合作方式研发的中级教练机,不仅可以承担对飞行员的全部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教练任务,而且还可以担负武器使用训练任务。L-15“猎鹰”是新一代双发超声速高级教练机,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特征,设计采用了大边条翼气动布局、高度翼身融合体结构,先进数字飞控电传系统和基于开放式数据总路线技术的综合航电系统,整体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最顶尖一流的高级教练机相当。

此外,在本次飞行大会上,由中航工业昌飞公司制造生产的AC311直升机也将亮相,AC311可搭载6人,并装有多种急救设备,可依据需求改造为“空中急救车”,主要用于空中救援。也将亮相的有着“军转民”血缘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相比AC311这类“空中小精灵”,AC313直升机算是庞然大物,它甚至能吊运重达5吨的货物。

 布局航空产业创新产业链

伴随着南昌航空城的快速建设,江西“航空梦”已经展开羽翼,乘势而飞。近年来,南昌高新区围绕“十大平台”“十大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以南昌航空城为核心的航空产业生态链,提升航空产业研发、制造、服务、保障等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迅速成为国内外航空企业投资的热土。目前,南昌航空城已落户项目40多个,涉及航空产业的全链条。尤其是以中国商飞、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家龙头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的落户,让南昌航空城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凸显,园区产业竞争力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南昌高新区将大力推进南昌航空城建设,引进培育一大批航空企业集聚发展。重点推进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生产科研基地、南昌航空科创城标准厂房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明年年底完工交付首架ARJ21飞机。加快推进CR929中后机身复材项目(江西先进复合材料项目),积极承接CR929宽体客机中后机身部件总装及交付。

“我们通过与南昌航空大学合作,培养从维修到制造等的航空制造的人才,将使南昌航空科创城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凸显,更好服务本地,辐射全国。”南昌高新区航管委副主任刘益介绍道。

同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江西北航研究院、江西先进复材中心建设,打造江西航空技术研究院,为教练机、通航飞机、无人机、高端航空复材领域攻克技术壁垒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力量。实施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的航空人才政策,对通用航空领域急需的制造、飞行、空管、维修、返营等高端和紧缺人才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全媒体记者 徐景 彭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