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大家聊起F1,可能都是舒馬赫、萊科寧、漢密爾頓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是F1這項運動最顯而易見的標籤。然而,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個家喻戶曉的賽車明星,尼基·勞達。

和許多傳奇一樣,他的人生充滿著奇蹟與驚喜。他是從熊熊烈火中歸來的世界冠軍,它的傳奇故事,後來被改編為電影《極速風流》,就連勞達本人都對這部電影的還原度和高水準進行了褒獎。遺憾的是,就算是傳奇之火,也總有熄滅的那天,3屆F1世界冠軍尼基·勞達,在5月20日安靜離世,享年70歲。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說起尼基·勞達他們那一年代之於F1而言,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在那個時候,F1的賽車還在用V12發動機,所有的賽車如同低聲嘶吼的野獸,在賽道上有著撕裂一切的氣勢。以不畏生死的心態追逐速度的極限,是每個車手的心理寫照。

不過,所有的追夢都是一場冒險,在追逐極限的賽道上許多車手有去無回。嶄新的賽車成為殘骸是常有的事,只要車手能倖免於難那便是最好的消息。

因為事故頻發,頭疼的國際汽車聯合會開始不斷修改規則,規避風險。F1賽車逐漸從V12變成了V10,甚至降到了如今的V6。

車手的安全漸漸得到了保障,但那個速度與激情的年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時至今日,F1的許多紀錄尚停留在2004年之前。

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尼基·勞達成為了最勇敢的賽車手。他的行車風格或許稱不上最狂野,但在意志層面上絕對是圍場世界的翹楚——從熊熊大火中王者歸來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見證。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那是在1976年,大雨淋溼了德國紐伯格林賽道,比賽變得格外危險。然而,在這個極速前行的時代,為了獲勝的車手們紛紛換下了更為安全的雨胎。就這樣,一場震驚圍場的悲劇發生於此。

在一次過彎時,勞達的賽車先是打滑失控,撞上了防護牆,隨後彈回賽道,之後又撞上了後方高速駛來的其他賽車引起爆炸。

一瞬之間,勞達的賽車被超過800℃的熊熊大火所包圍,經過一分鐘的緊急營救,他才被救出。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勞達的皮膚被嚴重燒傷,肺部也吸入大量毒氣和煙塵,還出現了腦震盪,身體多處骨折等反應。在醫院接受急救時,他的情況也一度惡化。在重症監護室的第三天,甚至有牧師為他舉行了臨終祈禱,這讓神志恢復清醒的勞達感到很惱怒。

“我一直告訴自己,如果牧師想這樣做,沒問題。但我絕對不會放棄。”

不可思議的是,僅僅花了6周的治療時間,勞達便奇蹟般地重新回到了駕駛席。綁著繃帶的他出現在位於意大利蒙扎的大獎賽上,跑完全程拿下第四

比賽結束時,未癒合的傷口已經浸溼了他的頭套,當他試著摘下時,發現頭套已經和繃帶粘合在了一起,勞達只好一口氣扯下。

遺憾的是,在那個賽季王者歸來的勞達最終以1分之差不敵自己的宿敵詹姆斯·亨特,衛冕失敗。但從走出重傷陰霾到重歸爭冠行列,勞達的行動證明了他是賽車屆勇敢的典範。

後來,從F1退役後,他先後創辦了勞達航空、尼基航空,再後來,他始終忘不了F1帶給他的一切,兜兜轉轉,再度迴歸到了F1的世界。

1993年,勞達擔任了法拉利的車隊顧問;2001-2002賽季,他成為了捷豹車隊的領隊;2013年,被任命為梅塞德車隊的非執行主席。當時,他介入了梅奔車隊與漢密爾頓的簽約談判,促成了後者的加盟。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除此之外,勞達還是梅賽德斯AMG動力鏈部門的董事會成員,以及戴姆勒AG董事局的特別顧問。但自去年開始,他便與病魔開始鬥爭,退居幕後。

賽車是勞達終其一生的浪漫,即便退役,他對F1的影響和貢獻依舊是巨大的。

多年來,勞達一直倡導更安全的賽車和賽道設計,並敦促負責人在比賽組織規則上進行更加嚴格的把控。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在不達標的賽道上或不安全的天氣裡比賽並不能考驗車手的勇氣。組織者總是把賽事聲譽置於車手安全之上,這是錯誤的。取消或停止比賽的決定,不能完全交由組織者來進行決策。”

勞達的響應在賽車運動的歷史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為了保障安全,賽道被重新設計,並設置了更堅固的護欄,這讓F1的重大事故減少了許多。

此外,為了應對致命的撞車事故,仲裁組織對安全法規進行了許多修改,包括電子駕駛輔助設備和凹槽輪胎,以改善汽車的抓地力和轉彎控制。同時,改善極端天氣條件下的行車規則,讓危險最小化。

多年來,勞達也一直是德國電視臺F1大獎賽的評論員,見多識廣的他憑藉著風趣幽默的個性,成為了F1中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全盛時期的他在賽道上一樣。

英國前F1冠軍簡森·巴頓稱他為“傳奇”,邁凱輪車隊表示,勞達將“載入我們的歷史”。

說說F1的傳奇車手-尼基·勞達

著名的賽車記者格魯特更表示,勞達在賽車界的地位“不僅在於他的榮譽,還在於他克服萬難的精神”。

就像電影《極速風流》裡最經典的那句臺詞一樣:安逸的生活是毒藥,會令人喪失鬥志。這就是尼基·勞達對人生命運的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