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說來可笑,莽莽撞撞走到27歲的年紀,我才開始懵懂地思考教育之於個人的意義,儘管我過去人生的一大半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

之所以會在這時與這個課題相遇,主要還是因為自己遇到了瓶頸,不太清楚到底怎樣才是好的生活、不知道該追求什麼目標、甚至連自己在人生髮展的座標尺中處於何地都不清楚。總的來說就是不知道如何過好這一生,更不知道怎麼就糊里糊塗過了這一生的三分之一(2018年數據,中國女性平均年齡77.37歲)。

教育既指向過去又指向未來,在大家智力水平大致均等的情況下,通過思考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我之為我的原因,也很有可能看到一些自己未來的走向。

這裡的教育泛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總和,而它對人的塑造也絕不僅是知識的,更包括思維方式、意志力、情緒控制力、感知力、團隊合作力、溝通力等方方面面,而且成年後我們會知道,後面這些尤其決定著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和幸福。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沿著以上這些線索,我開始了自我觀察:

小時候背了很多古詩詞並在農村長大,天然地把“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意向和生活裡種種細節對應起來,所以現在也依然對大自然有很多詩意的嚮往,但同時也不免像王老師批評的那樣“小農意識作祟”;

小時候接受了比較深的“修齊治平”的家國天下的思想教育,所以一直都正氣凜然、心懷理想地幹勁十足,但當被現實教育發現天下跟自己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的時候,分分鐘就頹了,不知路在何方;

一直被教育處處要競爭、要超過別人,這一方面的確讓自己變得加倍努力、不敢鬆懈,但同時也塑造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後來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熟的漫長歲月中,才慢慢懂得,一起分享和共同分擔是多麼令人愉悅的事情。

……

這樣細碎的點滴和它們串成的線面大致構成了現在的我,但關於未來,我期待自己不止於此。像回到了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時期,我好像在重新長大,我從未如此渴望瞭解“外面的世界是怎樣轉動的”、“對於同一件事,還有哪些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人生的底層邏輯還可以怎樣調整甚至顛覆”……就在這樣的當口,我遇到了《他鄉的童年》這部紀錄片。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曾經當過戰地記者,在以色列的戰火中無畏穿行的周軼君女士,如今有兩個孩子,記者求索更多真相的職業敏感和一位媽媽對孩子無盡關愛的本能,讓她對“教育”有了更多的關注與思考。

於是,她化身導演和採訪者,相繼走訪了日本、芬蘭、英國、印度、以色列等在教育方面享譽世界的國家,並在最後一集中回到中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藏中,汲取當代教育智慧。

這部紀錄片一共6集,每集聚焦於一個國家的教育,每集都帶給我不同的思考。

第一集 日本

日本人一向以“將細節做到極致”著稱,在對小朋友的教育中也一樣,他們將換位思考、節約資源、追求完美等理念融匯到日常的點點滴滴,細節裡有天堂。

比如,為了教育小朋友用完後及時關閉水龍頭,學校並不是在水龍頭上方掛著“節約用水”的標語,而是將洗手池撤掉,用完水還不關的話,水就會四處飛濺,無疑是很直觀的提醒。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比如,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部分,每個社會人都是鏈條上的一個環節,只有做好了自己的部分,才不會浪費上一個環節的努力,也不會給下一個環節帶來麻煩,所以有一所幼兒園將教室的推拉門設計成一次無法完全關閉的狀態。如果在冬天,門關不緊的話坐在旁邊的同學會很冷,這就促使小朋友們要仔細確認將門關好了,不要給別人帶來麻煩。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我很喜歡這兩個例子中有些“破壞”的味道,我之前對於學習的認知更多的是做加法,類似於你做好了就會實現什麼、得到什麼;而這兩個例子其實像減肥甚至除法,你做錯了就會失去什麼、傷害什麼。

有一種理論說,相比於得到,人更在乎失去,我覺得還是蠻有道理的,破壞更讓人刻骨銘心。

第二集 芬蘭

“躺著上課、沒有作業、不用考試”,芬蘭教育卻做到了世界第一,除了有營銷的成分之外,更多的是有其獨特的價值所在。

看了這一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芬蘭的教育非常“靈性”。

為了教小朋友認識顏色,老師帶大家來到森林並每人發一張色卡,讓小朋友去收集和色卡上顏色相同的東西,集合時小朋友們撿到的東西應有盡有,樹葉、枯枝、果子、樹皮等,都可以和色卡一一對應,大家不僅認識了顏色,還和自然聯繫了起來。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老師還讓小朋友們聞各種植物的味道,並形容一下像什麼,有人覺得某棵樹的味道像“蘋果”,有人聞到泥土的味道形容是“自然”,總之小朋友們的回答千奇百怪,老師都不置可否,只是鼓勵他們多聞、多聯想、多形容。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最後,周軼君忍不住問:“正確答案是什麼?”這個問題似乎很出乎老師的意料,她答道:

“No,no right answer!”原來,帶孩子們來到這裡,親近自然、瞭解自然、意識到要保護自然,就是她的教學目標。

“不找到唯一正確答案不舒服斯基”的中國人,聽到這個靈性的回答應該都會有所啟發吧。

第三集 印度

《財富》世界500強公司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擔任CEO;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上,印度獲選全球第4大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市場。

對於我們這位古老的鄰居,除了佛教起源地、宗教大國、人口大國、發展中國家外,我們是時候重新認識它了。

“混亂”是很多人對印度的直觀感受,一條不寬的街道可以分出六七條人/車行道而且方向南轅北轍,佛教、印度教、婆羅門教等在這裡共生……在關於印度教育的這一集中,真實地呈現了印度的混亂,更重要的是,還呈現了“他們是如何應對混亂的”。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在印度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維,叫 Jugaad,意思就是“凡事都有替代方案”。比如家裡沒有花灑,用鐵桶戳一些洞,掛在水管上,就變成了花灑。

這也是很多跨國企業青睞印度人做高管的原因,對他們來說:有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問題沒辦法徹底解決也不重要,當他們發現正確答案不可行時,就Jugaad一下,哪怕只解決了20%,也比什麼都不做的好。

在片尾對一位在跨國企業做高管的印度籍爸爸的採訪中,他認為自己比自己的孩子這一代的生存更加容易,但他明明是自己白手起家,而他兒子可以享受他已經創造的物質基礎。面對周軼君的困惑,這位爸爸解釋道:我們這一代知道自己只要通過什麼考試,就會有怎樣的結果,但對他們這一代來說,沒有這樣一場考試。挑戰無處不在,他們必須要有強大的決策能力。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這讓我想到年初時一位前輩對我講的話,他是一位成功且溫和的80後創業者,面對我的困惑和迷茫,他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他們那一代只有一條路,看似狹窄,卻因為專注而越走越寬。而對於我們這一代,我們彷彿站在草原的中心,四面八方似乎都是路,但哪一條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呢?在躊躕與猶疑間,錯失良多。

需要有對自己和外界足夠深入的認知,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這並非易事,我也只能知其難為而勉力為之。

第四集 英國

這一集周軼君走進包括伊頓公學在內的多所英國著名私校,探究“紳士教育”的本質。在樂於奉獻、為公眾謀福祉的貴族精神之外,最讓我受到觸動的是他們對於“身體”的重視和引導。

當她來到著名的德威公學時,校方首先自豪展示的是自己的戲劇課,而非自己在學術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即便他們在這方面很優異。

在戲劇課上,同學們從一開始的拘束到慢慢跟著老師的引導一點點舒展自己的身體,跟著情緒的流動去釋放,最後甚至會完成所有同學共同將一個同學託舉起來的動作。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11、12歲男孩們(這是一所男校)對自己的身體很敏感,他們在意自己同學的身體,也很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戲劇教學能夠讓他們學會接納自己,並大膽在同學們面前展示,建立自信的同時,也通過一起做肢體上的合作,學會溝通和團隊合作。

這讓我想到朋友跟我講她這幾年通過學習舞蹈,變得自信了很多。而結合自身經歷,我也越來越懂她。跳舞的過程不是簡單地學習幾個動作,更多的是不害怕犯錯誤、不再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以及如何在一次次的舒展中將內心的情緒也跟著抒發出來,長此以往,的確會提升自信和對周圍環境的信任感,而這兩點,無疑會讓生活變得沒那麼難一些。

第五集 以色列

說到以色列,我腦海中首先蹦出的是猶太教、巴以衝突、中東戰爭、軍工業強大等關鍵詞,但看了這部紀錄片才知道,以色列是個超級創業大國。

以色列是人均專利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眾多發明包括U盤、滴灌技術、語音信箱和小番茄。以色列人口中擁有大學學位的比例世界第一,2012年被評為全球受教育程度第二高的國家。在這裡,十幾歲的中學生拿出的名片都印著某某公司的CEO\\CTO\\聯合創始人等頭銜,創業氛圍的火爆可見一斑。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為什麼以色列人如此熱衷於創業呢?要知道,即便在這裡,創業失敗率也高達96%。答案只有一個:他們不怕失敗。

去年,三個年輕人花了錢去登月,結果失敗了,可是他們瞬間成了以色列的英雄。

“失敗了卻被推崇為英雄”這件事發生在我們國家的幾率微乎其微,但是在以色列,它的英雄是那一些失敗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敢去嘗試的人,不會被失敗的經歷去定義自己,絕對不會因為失敗的結果去否定你之前所有的努力。

來自軍方製藥部門的阿里爾博士認為,以色列之所以能夠成為創業之國是以色列人的獨特性格:虎刺巴。指的是大膽、誠實、直率,以色列人遇到問題,大家都會去面對,並且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而且還能得到廣泛人的接受,這樣讓彼此之間真誠,從而能夠更好更快的解決問題。

從《他鄉的童年》,找到我之為我&我將為誰的答案

這一集給我的震動最大,反觀自身,做事情常常畏首畏尾,總是害怕失敗、怕會被人嘲笑、怕失去等等,猶猶豫豫的結果就是什麼都沒去做,止步於腦海中的各種假想敵。其實怎麼算成功、怎麼算失敗呢,這短暫的一生,盡力了、行動了、有真實的經歷和體驗,就是對自己的交代。

第六集 中國

這一集主要聚焦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周軼君走訪了北京、西安、安徽等多個地方的傳統文化教學機構,關於這方面教學的具體內容,國內的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我就簡單說點看法。

優點肯定有,我們的傳統文化也非常優秀,但正如很多人已經發現的那樣,現在的傳統文化教育有些矯枉過正了,一味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越性,導致很多孩子在採訪中很驕傲地踩西捧中,我認為這不利於孩子們培養正確的世界觀。

6集紀錄片看下來,說不上三觀被重塑這樣巨大的改變,但它的確給我這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注入了一些能量、照亮了一點方向,更增加了幾分實踐的勇氣,而這,對於推動我邁出下一步來說,已經足夠了。謝謝《他鄉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