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这个村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 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

山西:临汾这个村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 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

“刚开始弄这个瓜菜大棚的时候,不知道棚里棚外温差那么大。有一天,我从大棚里出来,衣服都没套一件就回家做饭,结果得肺炎了。”在隰县午城镇卫家峪村,“急性子”的贫困户薛凤兰,给记者讲起了她家刚开始种瓜菜大棚的事情。

今年55岁的薛凤兰,有4个儿女,孩子多,花钱的地方多,家里又没啥产业。在卫家峪村,像她这样因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而致贫的农户有50余户。考虑到该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结合村里自然条件较差,但耕地面积较大这一现实,2015年,该村敲定了瓜菜大棚这一全新的脱贫产业,村里7户贫困户被吸纳进来,薛凤兰也在其中。

山西:临汾这个村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 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

但是,村干部第一次来薛凤兰家动员时,却被她拒绝了。

薛凤兰嘴上说着拒绝,心里却时刻关注着瓜菜大棚产业的进展情况。按照隰县的政策,凡发展瓜菜大棚的农户,每棚补贴3000元,还能享受“富民贷”政策,拿到5万元的贴息贷款。

“有这么好的政策,人家都种上了,咱也想着种种试试。”“急性子”的薛凤兰不甘落人后,今年春天,她开始试种西瓜和甜瓜。没想到这一试,她家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

山西:临汾这个村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 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

薛凤兰的爱人薛福明给记者算了一下今年的收支:家里一共3个大棚,每个大棚建设费用9500元,3个棚总投入为2.85万元,种植所需的农药、化肥、种子等投入约5000元,支出这部分一共是3.35万元。收入方面,县里给大棚的补贴,3个一共是9000元,今年卖瓜收入近4万元,大致算下来,今年的纯收入已经达到7000元。西瓜摘完,薛家又在棚里种上了辣椒和西红柿,下半年还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瓜菜大棚只是卫家峪村脱贫产业的一项。为实现到2018年底全县脱贫摘帽这一目标,卫家峪村紧紧依托隰县玉露香梨种植这一产业特色,发展起了282亩玉露香密植园,52户、182名贫困村民受益;46户、141名贫困村民选择了在自家地里栽植核桃树。另有53户、187人因扩大梨果种植面积,申领到了每亩500元的退耕还林补助。

山西:临汾这个村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 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

“今年我们为了扩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还发展起了光伏发电项目,全村共6户、21人参与,总发电量10千瓦,目前已实现并网,每度电上网价格是0.98元。将来全部建成后,将完成100千瓦并网发电工程,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12余万元。”卫家峪村村委主任卫兰兵介绍说。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卫家峪村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因地制宜搞产业,走出了富有特色的脱贫之路。

2016年,卫家峪村共有3户、10人脱贫。今年,在特色产业引领下,79户贫困户的收入还将实现大幅飞跃,家家小康的生活指日可待。

卫家峪村位于隰县县城以南18公里处。该村共有136户、448人,其中贫困户共79户、240人。

该村地处垣下凹地,自然条件差,且缺少资源,村集体收入多年为零,村民的生活过得“紧巴巴”。卫家峪村是隰县县委书记李亚丽的包联村。2015年,经过多次调研,李亚丽同村“两委”班子对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梨果等旧产业提质升级,发展瓜菜大棚、光伏发电等一批新产业的模式,从而使卫家峪村的村民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要想脱贫致富,心要往一块想,劲要往一块使。”在卫家峪村采访时,驻村第一书记贾伟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一句话,既是贾伟个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悟,也是该村“两委”成员关系融洽的写照。卫家峪村的“两委”关系非常融洽,班子成员时常在一起交流工作体会。这种氛围也感染了村里其他干部,连驻村干部和脱贫攻坚工作队都自觉把身份由“座上客”变成了“主人翁”。

贾伟说,班子成员的心都往一块想,就是要搞好脱贫攻坚工作,让村民早日致富。他们之间几乎很少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就算有,也是对事不对人。会上,红着脸吵;会后,搭着肩跑。其他村的干部还到他们村交流学习,都羡慕他们团结友好的氛围。也正是因为这种团结,他们的工作才能搞好,村民的日子才能一年比一年好。

山西:临汾这个村 从闲得发慌穷得叮当 到全村搞产业户户有产业

贾伟告诉记者,驻村两年,他并不觉得苦。因为在卫家峪村这样团结的氛围里工作,即使辛苦,也觉得不算什么。

结束采访时,村主任卫兰兵送记者离开,正巧碰上了刚从村民家出来的贾伟。二人一见面就开始交流工作,谁家的补贴该发了,谁家的梨园缺人手打理了……连记者和他们打招呼告别,他们都仿佛没有听到。

一次“灰溜溜”地离开,却让记者深深体会到,正是村干部们全身心的投入,才有了今天卫家峪村民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