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在元朝時代,今天的新疆很多地方是屬於察合臺汗國治理範圍的。元朝滅亡之後,雖然元朝中央政府退居漠北,成為所謂的北元。但是,西域仍然在元朝舊勢力控制之下,不過情勢更為複雜,察合臺汗國分裂,其地各自割據,不相統屬,地大者稱“國”,小者稱“地面”,形成了諸如吐魯番、火州、柳城、哈密等割據政權,其政權內部統治者多為蒙古人,居民則以其它各族為主。

在這些割據政權中,有必要提一下哈密,很多人都吃過哈密瓜,這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水果,又名雪瓜、貢瓜,以哈密所產最為著名,故稱為哈密瓜,而不是哈蜜瓜!哈密這個地方在漢朝西域地理中叫伊吾,在唐代叫伊州,元朝稱為哈密力。

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哈密瓜

在元末明初的西域割據政權中,哈密的戰略位置顯得尤為重要,是天山南路通西域和甘肅的門戶,控制中西交通的咽喉,中亞、西亞的貢使、商旅、公文以及商務幾乎完全集中在這條孔道上,西域、中亞各地的統治者都將這條通道視為黃金通道。

哈密之地元代由察合臺系宗王鎮守,西與東察合臺汗國為鄰,北接韃靼。泰定帝也孫帖木兒以後,哈密、沙洲、肅州和甘州等地均為察合臺第六子拜答兒及其後裔的領地。元朝末年,元廷冊封威武西寧王的後裔、察合臺一系的納失裡為威武王,後改封肅王,忽納失裡死後,其弟安克帖木爾繼承王位。

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四大汗國

在明初的西域政治格局中,事實獨立的哈密王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朝初建時,蒙元勢力一直是北邊的主要威脅,要徹底消除北元勢力對明朝的威脅,必須做好充分的戰略準備。

從洪武二年(1369)至二十四年(1391),明軍對東北、西北和西南邊疆進行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和招降活動,其經略的中心都圍繞著是如何控制北元的殘餘勢力。

明朝對付北元的戰略是:從東、西、南三面進行包圍、壓制。明朝在與北元勢力的鬥爭中,西北地區處於很重要的地位。明軍每次北征蒙古,西路軍的進攻方向就是西北地區。

在當時西域的割據政權中,較大的是于闐(今天的和田)和別失八里(烏魯木齊),其次是吐魯番和哈密,而小的割據政權方圓只有數里。它們相互間長期紛爭不已。

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北元與大明

洪武五年(1372),明軍大舉出徵漠北,兵分三路,“大將軍出中路,文忠以左副將軍出東路,勝以徵西將軍出西路,將各五萬騎”‘,大將軍徐達和左副將軍李文忠分別率領的中東路大軍深入漠北腹地,與北元主力激戰,傷亡慘重,而徵西將軍馮勝率領的西路大軍在甘肅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在客觀上來說是由於中東兩路的牽制才使得西路軍取得了勝利,而西路軍的勝利又為明朝的據點推進創造了大好的局勢。

明廷在馮勝大敗元軍後設甘肅衛(今甘肅張掖),明朝經營西北的戰略開始進入實質階段。哈密割據政權在當時也成為明廷經營西北的一個障礙,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因哈密王國阻撓西域朝貢大明,一怒之下,發兵攻陷哈密,但並未滅國。

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朱元璋

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六月,哈密王安克帖木兒遣使來朝,請求明廷冊封爵位。朱棣說:“前代王爵,不足再論。今但取其能歸心朝廷而封之,使守其地,綏撫其民,可也。”於是,朱棣冊封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

忠順王的封賜說明此時的哈密實已從屬於明朝統治之下。第二年,忠順王安克帖木兒為瓦刺可汗鬼力赤毒死。明朝便封了安克帖木兒的侄子脫脫為忠順王,這個王爵的名字也說明了明朝希望牢牢控制這個地方。

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哈密衛

非但如此,永樂四年(1406年)三月,明朝還在此地設立了哈密衛,“以其頭目馬哈麻火者等為指揮、千百戶、鎮撫;辜思誠、哈只、馬哈麻為經歷;周安為忠順王長史,劉行善為紀善,以輔脫脫”。哈密衛自然與內地衛所不同,屬於羈縻衛的性質,但是安排大量漢族官員於忠順王府,則說明明朝有意強力控制這一地區。

《明史》中說:“成祖之封忠順王也,以哈密為西域要道,欲其迎護朝使,統領諸番,為西域屏蔽”,哈密地位重要,“把守西陲後門,緝探外夷聲息”,即明人所謂“一以斷北狄右臂,二以破西戎交黨”。

朱棣在西北一個地級市設立駐軍,冊封了一個王爺,西北太平八十年

朱棣

哈密衛的設置,使該地區附屬於明朝直接統治之下,從而繼續了自漢唐、元朝以來,中原中央政府對西域各地的管轄,“諸番唇齒之勢成,華夷內外之合力,邊境守謐餘八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