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郭沫若

郭沫若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劇作家、考古學家。他一生裡有四個女人:張瓊華、郭安娜、於立忱、於立群。

其中張瓊花是郭沫若父母包辦婚姻的妻子,郭安娜(佐藤富子)是他在日本時的妻子。於立群是他最後的妻子。於立忱是他地下情人。有意思的是,於立忱和於立群是親姐妹。

於立忱和於立群,出身名門,書香世家,原籍廣西賀州,祖父于式枚,廣東學臺,官職等同今天的教育廳長,曾擔任李鴻章幕僚。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於立忱

於立忱身材高挑,外貌清秀,擅長書法,喜愛文學,會演話劇,於立忱從國立師範大學,是被大公報社長張季鸞聘為記者,並被委派到日本做駐東京記者,張季鸞一直在追求多才多藝,年輕貌美的於立忱,他藉機給於立忱資助,並安排身患肺病的於立忱,在日本治病。

但於對張季鸞並不感興趣,這位民國時代的新女性和文藝女青年,此時對同處東京的才子郭沫若,早已芳心暗許。

郭沫若此時有一位日本妻子郭安娜。郭安娜原名佐藤富子,是一位護士,郭沫若在住院期間與之結識,隨後展開熱烈追求,郭安娜是郭沫若給富子取的名字,二人生有四兒一女。但郭沫若每次見到於立忱,都會抱怨郭安娜的不好。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民國姐妹花:於立群和於立忱

於立忱對郭產生了同情,於的新派思想和喜歡喜劇,文學等也與風流倜儻的郭沫若非常相合,於、郭二人,情愫不知不覺就滋生了。

於立忱婉絕了聘任自己和追求自己的社長張季鸞,隨後從大公報離職。於立忱相信郭沫若的承諾:和安娜離婚後娶她。等她懷孕後,郭沫若變得很冷淡,每次見面都找藉口推諉和於立忱結婚的事情。

於立忱與郭沫若在一起三年,在大公報張季鸞不再承擔於立忱旅日費用之後,於立忱難以生存,無奈之下被迫回到上海。回國後的於立忱,閉門不出,1937年5月自縊身亡。

姐姐於立忱的死,妹妹於立群並不知到具體原因,只認為久受肺病困擾的姐姐,忍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才選擇了輕生。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於立忱

於立群天資聰穎,14歲便考入了歌舞劇社,後來於立群進入了上海戲劇電影界,拍攝電影,演出話劇,成了明星。

郭沫若參加了的葬禮。在她的葬禮上,郭沫若遇到了於立忱漂亮的妹妹於立群。

顯然於立忱並沒有把自己和郭沫若的關係,告訴關係甚好的妹妹於立群,能為情自殺的於立忱,自尊心是很強的,郭沫若畢竟當時是一個五個孩子的父親,於立忱很難開口。

郭沫若把和於立忱在日本期間的實質關係,對於立群描繪成異性朋友知己的正常交往。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於立群

於立群,常常參加抗日救亡文藝演出,而且也能書會畫。郭沫若才華橫溢的文藝作品,更是讓少女崇拜,浪漫的郭沫若使得於立群嚮往。

從香港到廣州,再到武漢、重慶,二人的感情持續升溫,郭沫若和於立群於1938年開始同居。

1939年夏,郭沫若和小24歲於立群舉辦婚禮。主持的周恩來,趁機勸誡紅顏不斷的郭沫若:“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了!”

以後近四十年的婚後的生活,於立群將身心放在郭沫若的事業裡。

他們婚後共生育四子兩女。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於立群左三,郭沫若左二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終年86歲。到此時,郭沫若和已經歷經四十年婚姻。

郭沫若病逝後,於立群全身心的投入郭沫若文集的整理工作當中。於立群此前患有多種病症,三子郭民英和次子郭世英先後自殺,對於立群打擊很大,此後精神狀況時好時壞,瑞然後期經過治療靜養慢慢恢復,但病根已經留下。

然而在於立群整理郭沫若遺留的文稿時,卻意外發現了丈夫郭沫若和姐姐於立忱過去來往的信件。

從這些信件裡,於立群知道了郭沫若和自己親姐姐於立忱,那些發生過的事情全貌:原來自己深愛四十年的丈夫,竟然是情深意篤姐姐的情人,他們有著三年曖昧的關係,而且姐姐之死,是因為自己丈夫的負心所致。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1962年末,郭沫若、於立群夫婦等人在杭州觀看傅抱石作畫

於立群的精神世界和對丈夫的信仰崩塌了,猜想看到信件的於立群腦海裡,不斷跳動著騙子、背叛、虛偽幾個詞語。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今後的生活。

於立群選擇了人們不願看到,對她最為直接的解脫方式。

1979年2月25日於立群自殺身亡,選擇方式和姐姐於立忱一樣:自縊。

這對民國美麗的姐妹花,因愛上了同一個男人,選擇了同樣的結局。

郭沫若和日本妻子郭安娜生的兒子郭博,曾這樣評價感情史豐富的父親:

“對於國家,郭沫若是個功臣。但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

於立忱、於立群這對民國姐妹花,與郭沫若的愛恨糾葛

一家人:四子郭民英,二子郭世英先後自殺

被負心拋棄,絕望無助的於立忱,死前曾留下十七字遺言:“如此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

於立忱曾寫過一首自愛自憐的七言詩《詠風箏》給郭沫若,:

碧落何來五色禽,長空萬里任浮沉。

只因半縷輕絲系,辜負乘風一片心。

郭沫若回詩《斷線風箏》一首:

橫空欲縱又遭擒,掛象高瓴月影沉。

安得恆娥宮裡去,碧海睛天話素心。

於立忱死前曾和朋友說:“他(郭沫若)是個人格掃地的大騙子,我實在是恨透了他,我要自殺。”

幾個月後,孤立絕望,被情感和疾病困擾的於立忱自縊身亡,她那些傷心欲絕時說過的那些話,竟然一語成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