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作者:芳蘭若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喜歡我,請加關注,閱讀更多內容。創作不易,請愛惜你的羽毛。

最近一直在讀錢鍾書老先生的《圍城》,讀完之後深深感嘆,不愧是錢老,將文章寫的辛辣諷刺讓人不由內心一震,細細品味卻又覺得寓意深遠。裡面的男主人公方鴻漸,剛看書的時候覺得他這個人物在錢老的筆下很滑稽,總是讓人忍俊不禁。看到最後,他與孫柔嘉吵完架,狼狽而又飢餓不堪的回到空蕩蕩的家中,迷迷糊糊的睡著,祖傳的老鍾噹噹的響了六下,五小時之前的六點鐘他想著對柔嘉好,而柔嘉在家裡等著他回家吃飯的情形,竟又生出一絲悲涼之感來。細細想來,感覺他好像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什麼。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1:求學階段不知要學什麼。

“他是個無用之人,學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學裡從社會系轉哲學系最後轉入中國文學系畢業。到了歐洲,既不鈔敦煌卷子又不訪《永樂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國文獻更不學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倫敦、巴黎、柏林,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

留學歸來,沒有混到任何大學的博士學位,面臨父親的詢問與給他出錢留學本來是未來丈人的周經理,他無言以對,只得到處想辦法弄個文憑好糊弄過去,最後,在一個愛爾蘭人那裡辦了一個假的博士文憑,並叮囑父親和丈人不要到處向外人訴說。

後來,在千辛萬苦到達湖南的一所公立大學三閭大學任教,一到學校,校長就以他沒有博士文憑將原本聘他為教授的承諾改為副教授,薪資也降了許多,也被分派到沒有學院沒有派別的倫理課堂教書……

真的是像極了他自己的學業,既不屬於社會系,又不屬於哲學系,也不屬於中國文學系。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他是有文采的,他國文曾得老子指授大中學會考考過第二。但他卻不真正的清楚自己喜歡的究竟是什麼,想要做的究竟是什麼,什麼都有興趣,但什麼都沒有學的深入,最終像個萬精油,表面上什麼都懂,其實深究一下,什麼都不懂。

如果他能足夠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的究竟是什麼,擅長的是什麼,並緊緊抓住留學這個機會,好好的提升自己,或許他是不一樣的結局。當然,求學階段,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那麼聰明,那時候就知道自己想要學的是什麼,這輩子想要從事什麼工作了。不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在大學期間換專業或跨專業考研或重新高考,回爐再造了。

只是從方鴻漸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那就是要儘早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然後好好把握手上擁有的機會,把自己手上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好,做精,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為那種提升,對外是一種身份和能力的象徵,對內來說,在不斷提升自己能力和水平的同時,也能提升對自我的認可。

2:畢業之後,不知要做什麼。

留學完回到家,他也不知道究竟想要做什麼。名義上的丈人周經理讓鴻漸住在他家,去他的點金銀行工作工作,等合適的工作機會。他自己也沒有多加考慮自己究竟想不想從事這份工作,就直接同意了。

後來因為和蘇小姐和唐小姐的事,氣病了周太太,最終被趕出了周家,也丟了在點金銀行的工作。倉皇之下經趙辛楣推薦收到三閭大學的聘書,於是為了離開這個傷心地,也為了另謀出路,他跟隨趙辛楣,孫小姐等人一起不遠萬里到三閭大學教書。在三閭大學教書滿一年後沒有收到校長再次聘用的聘書只得灰溜溜的離開湖南,回到上海。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回到上海後又聽從趙辛楣的建議在他以前工作過的報館做著沒有什麼前景的工作。最後又聽趙辛楣說上海時局動盪,重慶有好的工作機會於是又頭腦一發熱沒有跟家裡商量一下就辭了工作……

是不是像他換他的大學一般,一而再再而三的換他的工作。當然,時局動盪,能找個工作餬口就已經很不錯了,況且他的家庭也因為戰亂和遷徙,已經不似從前那般富裕了。只是,無論什麼工作,頻繁的更換,最終學到的永遠都只是皮毛,像專業,頻繁的換,永遠都不可能學的有多深入。只是你又會說,他不是故意想要換的,像點金銀行的工作,是周經理因為周太太的關係,要辭掉他的;三閭大學的工作,是校長故意不給他聘書,讓他主動離職的;報社的工作,時局動盪不安,趙辛楣囑託的人王先生都得離開,他也只能跟著離開了……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如果他剛一回國,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並朝著那個方向尋找著,或許他會有不同的結局呢。至少,他在尋找的過程中或許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然後一直待在那個地方,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結婚生子呢。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畢業後不知道自己想做的究竟是什麼呢。頻繁換工作,到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麼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什麼了。如果可以,還是好好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工作是什麼吧, 然後一直深入下去,做到極致。

3:婚姻上,不知對方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他和孫柔嘉,感覺好像是根本沒怎麼開始,就被迫著訂婚,然後結婚了。

他和趙辛楣,孫柔嘉等人一起從上海到湖南,被趙辛楣戲謔說喜歡孫柔嘉,漸漸的以為自己真的喜歡她。然後在趙辛楣因為王太太的事連夜離開了三閭大學後,孫柔嘉過來安慰,同時她乘著這次機會又故意說別人造謠他們,讓方鴻漸心裡有負擔。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不知道什麼混蛋-我疑心是子瀟-寫匿名信給爸爸造-造你跟我的謠言爸爸來信問-”方鴻漸聽了像天塌了。

被李梅亭子瀟撞見後孫柔嘉又刻意伸手拉方鴻漸的右臂,結果又誤會更大了。

李梅亭臉色白了一白看風便轉道:“你最喜歡說笑話。別扯淡講正經話你們什麼時候請我們和喜酒啦?”鴻漸道:“到時候不會漏掉你。”孫小姐遲疑地說“那麼咱們告訴李先生-”李梅亭大聲叫,子瀟尖聲叫:“告訴什麼?訂婚了?是不是?”孫小姐把鴻漸勾得更緊不回答。那兩人直嚷嚷:“恭喜恭喜!孫小姐恭喜!是不是今天求婚的?請客!”強逼握手還說了許多打趣的話。

結果,方鴻漸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半推半就的和孫柔嘉訂婚了。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愛不愛孫柔嘉,她是不是自己想要一輩子愛的人,就這樣結婚了。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他們也曾有過美好的時光,從湖南迴到上海的那段時光了,是他們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了。只是越到後來,他們越吵。

方鴻漸和趙辛楣敘舊,他們吵;碰到蘇文紈,被奚落,他們吵;因為嫁妝和聘禮的事,他們吵;鴻漸不和柔嘉商量就辭職的事,他們吵;聽到柔嘉像她姑母訴苦,被方鴻漸聽到,他們吵……

好像他們結婚以後,最大的樂趣便是吵架了。滿書看到的是他們吵架的瑣屑,卻再也看不到婚姻美好。

如果當時他想清楚了自己是否喜歡孫柔嘉,然後明確的和孫柔嘉說清楚,或許他的婚姻,會是不一樣的結局。

說到底,造成方鴻漸這樣學業,事業,婚姻一團糟的很大原因,是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求學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麼,事業上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麼,婚姻上不知道自己究竟想不想和人家結婚…….

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沒有明確的目標,自然也不知道朝什麼方向發展,朝什麼方向努力,只能聽從他人的意見,別人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一點自主權。同時,當他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結果到最後,一無所獲,他會對我產生嚴重懷疑。當一個人懷疑自己,對自己都不認可的時候,自然他無法處理好與自我的關係,也處理不好與他人的關係和與世界的關係了。

4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鞏俐,之所以能夠被國人稱之為鞏皇,是因為她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是什麼,併為之努力著。

(一)學業上,她知道自己想要學的是什麼,並積極努力爭取學習的機會。

她從小就喜歡跳舞,夢想著成為一名歌唱家。小學二年級時,就被學校推薦到濟南人民廣播電臺唱兒歌。初中階段,經常活躍在學校的舞臺上。高考落榜後,她父母不再支持她完成藝術追求,她只得自己一邊工作,一邊努力學習。1985年再次參加高考,結果再次差11分。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都為她惋惜。後來,招生組鄭重其事地寫了一份報告呈交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對錄取鞏俐予以特別批准。最終獲批,她也終於能進入學校系統的學習表演了。

(二)事業上,她知道自己這一生想從事什麼工作,並將演藝事業發展到極致。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她一生專注於演戲,獲得的獎項,數不勝數。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金西阿克獎;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躍動她影獎;第57屆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第2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2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藝術成就大獎......

在曝出的她拍攝《中國女排》的照片中,她親自到女排訓練場,認真做筆記,觀看郎平給女排女孩們的訓練,用心揣摩郎平的各種動作和神態,力求將郎平完美的詮釋出來。

(三)愛情上,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愛情是什麼,即使也曾受傷,但從不放棄對愛情的追尋。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因為拍《紅高粱》,愛上了張藝謀。即使後來分手,她依舊選擇相信愛情。1996年,和英美菸草公司亞太區總裁黃和祥結婚。2012年,因聚少離多,分居多年後兩人離婚。

今年5月份,鞏皇在戛納接機法國電子音樂家讓·米歇爾·雅爾,兩人全程緊緊牽手,羨煞旁人。他們是在法國巴黎的朋友家裡相識,第一次見面就感覺對方是自己正在尋找的人,甚至可以說是發現了另外一個自己,兩人像是一見如故的老朋友。歷經生活的坎坷和歲月的洗禮,我們的鞏皇終於找到了那個她想要尋找的靈魂伴侶。

希望我們都能向鞏皇看齊,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並好好抓住機會,付出努力,不要成為學業事業婚姻一團糟的第二個方鴻漸。

《圍城》:希望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