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文|陽春三月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的願望大都如此。

我覺得錢先生在這部書裡想反應的是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對於婚姻的踐行狀態和標準。

以方鴻漸的視角看待和處理,在那一時期,那一環境下的愛情跟婚姻。

每一對婚姻之所以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這個合理性只有當事人才有發言權。不是在別人看來的合適與不合適,匹配與不匹配。

因此對於具有獨立人格的當事人雙方來說,是否想走進這段婚姻,還是自己說的算,與雙方家庭,親人等沒有多大關係。

小說中方鴻漸從戀愛到結婚經歷過四個女人,他對四個女人的態度,決定了他從圍城外走進圍城,再從圍城內衝出圍城的自我行為。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1.在一艘行駛在印度洋麵上的遊船上,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故事

在正向中國開來的魚龍混雜的遊船上,燥熱的海風吹得人慵懶萎靡,方鴻漸為了跟住在三等艙的鮑小姐搭上關係,特意從二等倉移到了三等艙。

蘇小姐聽孫太太說方鴻漸跟鮑小姐可能到香港就會訂婚,心裡刺痛的說不可能,鮑小姐是有未婚夫的。

鮑小姐跟方鴻漸之間卻是肆無忌憚的浪漫,走在陽光底下的“熟食鋪子”公開陳列在大眾面前。

方鴻漸在蘇小姐酸溜溜的取笑中走近鮑小姐,大庭廣眾的相互調笑,藉著菸捲接吻,氣得蘇小姐直罵不要臉。

方鴻漸已經訂婚過,這次他出國留學就是嶽仗家出資,回到上海後還要跟女方結婚的。

跟鮑小姐之間的這種交往確實是無聊之下的排遣,此時他對於婚姻愛情的態度尚處在上不明朗的模糊狀態。

出國留學的費用雖然是未婚妻家資助,但對於未婚妻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一張照片上。其他一無所知。

在沒有確認好感情所屬的時候,發生的這種不該發生的故事只是他生命進程中經歷的一段小插曲,可能在他來來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但對於以後的蘇小姐和唐小姐來說卻成了一種傷害,同時也是對他真心對待一段感情從而又失去那段感情的處罰。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致使最後結婚的跟喜歡的並不是同一人,這就是由一個錯誤的開始預見的最終結局。

當我們看過小說結尾的時候,我們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否則會給以後的感情和婚姻帶來懊悔和遺憾。

2.對於方鴻漸來說,高高在上的蘇小姐只是鏡中月,水中花。

蘇小姐文紈是一位留美博士,留學人員中的佼佼者,而方鴻漸只是一個在愛爾蘭人那裡購買一張假文憑的冒牌博士。

這一點雖然鴻漸一直在設法掩飾,但他的內心是虛的,所以這也是他一直不敢接近蘇小姐的原因。

對於他來說蘇小姐只是一朵“只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蓮。

蘇小姐若即若離的含蓄卻讓方鴻漸有一種向上努力的衝動。

吃東西的時候用不乾淨的手帕擦嘴,蘇小姐邊笑話他邊把自己的手帕給他,說會給他洗一洗;衣服的紐扣掉了,蘇小姐親暱的讓他脫下來說會給他縫好;方鴻漸覺得這些都是一個女人對丈夫要做的事。

邀他到家裡玩,見表妹,這些快腳步的節奏對於方鴻漸來說確實有些發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方鴻漸不是不喜歡蘇小姐,只是不敢喜歡。

而蘇小姐此時卻已經認定方鴻漸,所以態度很明確。

但蘇小姐又時不時的酸溜溜提起在船上的鮑小姐,讓方鴻漸不好意思。拿捏得方鴻漸心裡一陣陣緊張。

假如蘇小姐跟方鴻漸結婚的話,那遊船上的鮑小姐必定會在他們今後的生活中成為障礙,也會是蘇小姐經常提醒方鴻漸的警鐘和小辮子。

況且方鴻漸在蘇小姐面前沒有底氣,所以不得不用強行的態度和方式甩給蘇小姐,讓她認為自己對她根本沒有任何意思。

但他又是善良的,不想傷害蘇小姐,所以只好寫信給蘇小姐,說明自己的想法,致使一直認為形勢大好的蘇小姐瞬間爆炸。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這種優柔寡斷的處事方式實在不敢苟同。既然不喜歡就應該儘早結束,或者就不應該有開始,何必浪費雙方的感情資源呢?

讀到這裡,我認為無論男人女人只要認定對方對自己有感情就應該儘量努力,達到共鳴,成就一段美好姻緣。如果看清對方並不屬意,就要儘早做出決斷,以免以後給自己給他人帶來傷害。

方鴻漸雖然沒敢對蘇小姐喜歡,卻對她的表妹唐小姐關愛有加。

3.方鴻漸的感情此時得到最好的詮釋,由此可以證明,他對唐小姐的愛是真誠的

在表姐家第一次見到方鴻漸的唐小姐曉芙,當時正在家休學,二十歲左右,嫵媚端正的圓臉,兩個淺酒渦,靈魂溫柔的不大的眼睛。

在這裡作者用了與當時環境適合的形式的描寫,讓人感覺有一種別樣的感受。這種描寫在小說開始和很多地方都有利用。

比如,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忘掉口渴而覺嘴饞,彷彿是好水果。

形容眼睛:並不頂大,靈活溫柔,反襯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大而無當。

頭髮沒燙,眉毛不鑷,口紅不擦…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里那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這樣的唐小姐即可給方鴻漸的心裡造上一個好印象。

唐小姐無論怎樣在方鴻漸的心裡都是好的。他請蘇小姐和唐小姐去吃飯,故意跟唐小姐套近乎,兩人有說有笑,最後約到唐小姐。

唐小姐對他也是屬意的。然而兩人中間畢竟還有蘇小姐,所以種種誤會頻繁發生,趙辛楣的調侃,再加上他當時還寄住在上海的前岳父周家,唐小姐打電話時也讓周家誤以為是蘇小姐,讓唐小姐傷心。

總之身邊所有人的言行都不利於他們關係的發展,雖然雙方都是有情有義,雖然方鴻漸寫信給唐小姐,但終究不能成就美好姻緣。

唐小姐只好驚慌的看著方鴻漸站在雨裡,像狗抖毛似的抖著身子,擔心他給汽車撞了,打電話到周家卻聽到“好不要臉”的話,含淚回家。

如果方鴻漸再堅持一下下,事情還有可能轉機。但他當時也許就確信唐小姐對她的態度,結果弄得兩個人都傷心。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有時候如果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對對方的感情又十分認可,那就要在遇到誤會和糾結時再堅持一下,或許在最後的關頭你的感情有可能獲得回饋。其實,這也是雙方共同的意願,因為從一開始的時候雙方的心意是相通的,感情是相向的。因此就不可能存在誰先理誰,誰不先理誰的執拗說法。

方鴻漸失戀了,在大家都認為是否和蘇小姐繼續來往的時候失戀了。此時三閭大學的邀請函到了,方鴻漸又將踏上新徵程。

4.為了使校長夫人目的性的撮合不攻自破,方鴻漸不得不隨性而為,自然選擇了孫小姐柔嘉

來到三閭大學,一切重新開始,由於學校地處較偏,老師們平時又沒有何娛樂之事,校長夫人為了讓年輕教師長期留在學校,支持校長,所以就用給年輕的男女教師介紹對象的方式拉攏他們,方鴻漸當然也算在內。

方鴻漸當然不情願,而孫小姐跟陸子瀟通信,讓他心裡像被老鼠咬一樣,亂了一晚上,想著自己吃什麼飛醋,又沒愛上孫小姐,寫不寫信管我什麼事?

可當孫小姐真正站在它面前的時候,對孫小姐的怨氣頓時煙消雲散。她說已經知道汪太太請客的事,並畫了畫戲謔汪太太。

孫小姐幾次來看他,倆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近。

趙辛楣因為與汪太太之間鬧出緋聞,辭去原來的工作要到重慶去,孫小姐聽說來看方鴻漸,說趙叔叔走了現在只剩咱倆了。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無意間又拉進了兩人之間的距離,倆人邊走邊說話,李梅亭陰笑著說要打斷他們的情話,方鴻漸此時也就勢回敬一句。

看到他們在一起走,李梅亭轉變口氣順勢說什麼時候請吃喜糖?

孫小姐跟方鴻漸緊緊貼在一起,李梅亭和陸子瀟打趣之後,方鴻漸彷彿沒有自主一樣,隨口答應了請客。

孫柔嘉確認他們之間的關係時,方鴻漸攙著她的手說方才的話句句當真。

就這樣,再春假的最後一天裡,所有同事都知道他們倆要訂婚了。

女孩子的心海底的針,沒訂婚之前孫小姐經常去看方鴻漸,訂婚之後方鴻漸經常去看她,他們商量要一起回家看看。

方鴻漸理解孫柔嘉的處境,所以在家裡也沒住多長時間就回到上海,靠老爹方翁的面子租住兩間房,此間方鴻漸為了跟趙辛楣見面倆人產生矛盾,又有機會見到蘇文紈使他們之間產生裂痕。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其實,兩人的瞭解還不是很深,雖然當時都有好感,也就是順勢而為,並沒有真正的認真對待過對方的感情,所以稍有一點的外力影響,剛剛築好的婚姻圍城就會瞬間崩塌。

真正的感情都是經過長期的,或者是共同經歷過考驗才能穩固而長久。相互間的不瞭解很有可能造成以後生活中的不良狀況,使婚姻岌岌可危。

孫柔嘉知道他以前跟蘇文紈的關係,所以很在意,而見面期間蘇文紈對她的奚落,方鴻漸的不理不睬更讓孫柔嘉不快。

此後,他們之間經常因為一些家庭瑣事鬧得不愉快,方鴻漸的弟媳第一來上海看孫柔嘉的嫁妝,讓孫柔嘉心生厭惡;隨後,他父母又到上海來看他們由多方挑剔,又產生不愉快。

柔嘉讓鴻漸去姑母的公司上班,姑母對他也是百般挑剔,倆人諸事不順,吵架後又分開。

小說留給讀著一個開放式的結尾,其實倆人在心中都是希望他們的婚姻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圍城》:是走進去還是衝出來關鍵在於自己


一切外力對於婚姻本身來說,都是對雙方無形的壓力,如果婚姻本身就不是很牢固,雙方對感情還不很堅定,那麼不論是哪一個小問題都會成為壓倒婚姻的最後一顆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