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艘軍艦大概多少大洋?

緣分使者1


清朝能真正稱得上近代軍艦的,當然就是北洋水師的軍艦。北洋海軍,有所謂的“七鎮八遠”主力艦。

那麼,北洋水師的主力艦,造價都要多少呢?

先說一下晚清的匯率,大致是一英鎊兌換4兩白銀,兌換20馬克。

一等鐵甲艦

北洋海軍最著名的兩艘鐵甲艦——定遠和鎮遠。

這兩艘7000噸級的鐵甲艦,都是在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因為當時中國船廠根本沒有能力建造這樣世界上一流的鐵甲鉅艦。

這兩艘軍艦的數據是:正常排水量7220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艦長94.5米,寬18米。裝備4門305毫米口徑和兩門150毫米口徑克虜伯火炮,可以發射開花彈、實心彈,射程7800-11000米,威力驚人,是大艦巨炮理念的產物。此外還有3具魚雷發射管,備有德國黑頭魚雷21枚。

全艦還有12門法國哈奇開斯高速機關炮,4門舢板炮,首尾加裝76毫米裝甲保護,艦身覆蓋複合裝甲,官兵300餘人。

這樣一艘當時一流的一等鐵甲艦,造價是37萬鎊左右,還不含火炮系統。

加上火炮,定遠艦的造價在160-170萬兩白銀左右。

穹甲巡洋艦

北洋艦隊有三艘較為新式的穹甲巡洋艦——濟遠號、致遠號、靖遠號。

所謂穹甲,是指對裝甲進行的改良,將平面的裝甲甲板改成中間平、兩邊坡度的穹面裝甲甲板,這樣的設計改進了軍艦的生存能力,即“以斜度拒彈,以穹面界隔漏水。”

它們同樣是大口徑火炮設計思路下的產物,列裝了包括兩門克虜伯210毫米後膛炮和1門克虜伯150毫米後膛炮作為主炮,有效射程8300米,艦首兩門主炮雙聯安裝。

此外還裝備了兩門47毫米哈氣凱斯機關炮,9門37毫米哈氣凱斯機關炮和眾多多管連珠炮等小型火炮作為補充,讓李鴻章驚喜的是,兩艦同樣裝備了4具魚雷發射管和兩艘魚雷艇,配備德國黑頭魚雷。

這幾艘軍艦,同樣是在國外建造,濟遠和致遠在德國伏爾鏗船廠建造,靖遠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

它們的造價,是白銀62萬餘兩,相當於鐵甲艦的一半不到。

裝甲巡洋艦

經遠和來遠,是北洋水師的兩艘裝甲巡洋艦,它們的排水量比穹甲巡洋艦提高不少,達到2900噸,長82.4米,寬11.99米,配置4座鍋爐,兩座蒸汽機,功率4400馬力,航速16節。

既然號稱裝甲巡洋艦,必定要在防護上有獨到之處,經遠級全艦裝甲最厚處達到了9.5英寸,炮臺、司令塔、艦首艦尾等重要部位都安裝裝甲甲板,防護確實比單薄的濟遠級提高不少。

主炮是雙聯裝210毫米克虜伯火炮,副炮是兩門150毫米克虜伯火炮,還有4具魚雷發射管,5門小口徑的哈奇開斯速射炮作為火力補充。

這兩艘軍艦,造價是300萬馬克,相當於60萬兩白銀。

國產鐵甲艦

國產鐵甲艦是平遠號,這是福建船政根據法國黃泉級鐵甲艦建造的仿製產品。

它的噸位達到2150噸,滿載排水量甚至達到了2640噸,遠遠超過了黃泉級,主炮是一門260毫米的克虜伯大炮,有效射程高達12200米,還裝備了4門47毫米哈奇開斯五管機關炮,10門格林炮,連最新式的魚雷也沒有拉下,共裝備4具魚雷發射管。

對於福建船政來講,能造出這樣的艦隻,標誌著造船工藝的飛躍,這艘起初被命名為“龍威號”的近海防禦鐵甲艦,在同類型艦隻中處於世界中上水平,比法國的黃泉號只高不低。

不過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機動性太差,只適合近海防禦。

根據記載,平遠號的造價是46萬兩,不含武器系統,因為武器造不出來,需要進口。

還有“七鎮”

七鎮實際上是指早期購買的炮艇。

北洋水師購買的是進口的倫道爾炮艇,共有7艘,統稱為七鎮炮船。它們的造價,在75000兩白銀到110000兩白銀之間。由於購買較早,到了甲午戰爭時期,它們已經過時,不堪大用,早就不被作為主力。

這就是北洋海軍的“七鎮八遠”家底,此外,還有一些老舊的軍艦,比如超勇、揚威、操江等,和廣東水師支援北洋的幾艘軍艦——廣甲、廣乙等。


晚清的軍費,大致在700-800萬兩左右,看上去不少。不過這裡面還有龐大的陸軍軍費,分給海軍的就剩不了多少了,加上海軍建設是個長期的,龐大的工程,不是買幾艘船就完事,所以這筆海軍軍費確實不少。


關於甲午戰爭,小院有專欄文章詳細講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小院之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軍艦都不便宜!

北洋水師的主力鐵甲艦,定遠號、鎮遠號造價就很驚人。

1884年建成的定遠艦,排水量7000多噸。我國隨後長達100多年,再也沒有這麼大噸位的軍艦。

定遠號造價約為140萬兩白銀(摺合37萬英鎊),鎮遠號造價有小幅上漲,約為142萬兩白銀。

其實,定遠號、鎮遠號由於是德國製造,所以價格偏低。

當時德國為了爭取中國這個大客戶,佔據英國的傳統軍火市場,給的價格非常廉價。

1893年建成吉野號,排水量只有定遠號的一半左右,造價幾乎和定遠號一樣都是30萬英鎊。

為什麼?

除了貨幣有所貶值以外,還有吉野號裝備了大量先進的設備,比如速射炮、發動機等等。

清朝滅亡之前,從德國訂購的海容、海籌、海琛3艘巡洋艦,排水量只有3000噸,造價為16萬英鎊左右,大約相當於定遠號的一半。

這3艘巡洋艦在長達近50年時間,都是中國最大的軍艦。

至於這些銀兩相當於多少大洋,這個不好說。

大洋有很多種,銀兩成色也不同,沒法衡量。


軍艦的價格還是很高的,尤其在當年的滿清政府財政赤字嚴重的情況下。

北洋水師最後幾年,每年只有100多萬兩白銀的撥款,僅能勉強維持現有軍艦。

也就是說,整個北洋水師1年的軍費,僅能購買1艘鐵甲艦而已。


薩沙


清朝正式發行銀元是在光緒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08年,因此清朝時購買的軍艦,大部分其實是以白銀計價,而非大洋。清末發行的大洋是重庫平七錢二分,不過銀元含銀大約89%,低於標準白銀的93.5%,因此一個銀元大約相當於0.685兩白銀。

另外清末時國際上大多實行金本位,白銀價格一直下跌,而清朝軍艦又大多是以外購為主,因此不同時期的軍艦價格差距極大,下面就隨便舉例說明一下:

清政府最早外購的軍艦,是龍驤、虎威、飛霆、策電四艘蚊子炮船,其中龍驤、虎威裝備的是11英寸大炮,造價每艘76659兩白銀,摺合成大洋是111910.95元,而飛霆、策電則裝備了12英寸大炮,造價是111322兩白銀,摺合成大洋是162513.87元。當然,這個價格沒有包括運費,四艘蚊子炮船運送到中國一共又花了65940兩白銀,因此實際總開銷達到了45萬兩白銀,摺合銀元65.69萬元。

定遠、鎮遠是請政府時期訂購的最大的軍艦,其中訂購鎮遠時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所以價格比定遠要貴一些,兩艦總的造價、雜項開支和回國費用總計是白銀3399240兩,相當於4962394.16大洋。

濟遠號巡洋艦的總價是白銀686204兩,相當於1001757.66大洋。

致遠、靖遠兩艦共支銀1697454兩,相當於2478035.04大洋。

經遠、來遠兩艦共支銀1739761兩,相當於2539797.08大洋。

而自造的平遠艦,造價是白銀524000兩,相當於764963.50大洋,不過這沒有包括武器裝備價格。

所以清朝時購買一艘巡洋艦,大約需要100萬到130萬大洋左右,而一艘鐵甲艦是250萬大洋左右。


不沉的經遠


北洋海軍是清末海軍中作戰實力最強的艦隊。艦艇主要由英、德購進,少數為國內建造。共有戰鬥艦艇32艘、勤務艦船2艘,總排水量4萬餘噸。計有鐵甲艦2艘:“定遠”、“鎮遠”;巡洋艦8艘:“經遠”、“來遠”、“濟遠”、“致遠”、“靖遠”、“平遠”、“超勇”、“揚威”;炮艦7艘:“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操江”;魚雷艇ll艘;佈雷船“寶筏”;練習艦3艘:“威遠”、“康濟”、“敏捷”;運輸艦2艘:“利運”、“海鏡”。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清廷企圖逐漸恢復北洋海軍。1895年8月,清廷命原雲貴總督王文韶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至1896年,僅有原倖存的“康濟”練習艦,從南洋調撥的“飛霆”、—飛鷹”驅逐艦以及正在修理的“建靖”練習艦等4艦。1899年,從英、德購進“海天”、“海圻”、“海籌”、“海容”、“海琛”等5艘巡洋艦。

二、南洋海軍

南洋有些什麼船呢?撞擊巡洋艦“南琛”、“南瑞”;鋼質無防護巡洋艦“保民”;混合結構無防護巡洋艦“鏡清”、“寰泰”、“開濟”;運輸艦“威靖”、“測海”;練習艦“登瀛洲”;蚊子船4艘;後又從德國購買4艘魚雷艇,總噸位大約13000噸。沒有大口徑速射炮。

三、大清海軍戰績

1、1839年9月4日九龍海戰:

清軍2艘師船被擊沉,共240噸,陣亡20人,傷65人,英國一艘武 裝商船輕傷,17人受傷。

2、1839年11月2日穿鼻海戰:

清軍15艘師船被擊沉,共1190噸,陣亡329人,傷296人,英國一 艘五等巡洋艦輕傷,2人受傷。

3、1840年2月29日萬山海戰:

清軍7艘師船、11艘火攻船被擊沉,共950噸,陣亡約200人,傷 350人,英國兩艘運輸艦受傷,陣亡2人,傷9人。

4、1840年7月5日定海海戰:

清軍9艘師船被擊沉,共860噸,陣亡106人,傷90人,英軍0傷亡 。

5、1841年2月27日烏湧海戰:

清軍6艘師船及購買的美國炮艦“劍橋”號被擊沉,共2770噸, 陣亡277人,傷300餘人,英軍1艘運輸船輕傷,陣亡1人,傷11人。

6、1841年5月21日珠江戰鬥:

清軍64艘師船、82艘舢板和火攻船被擊沉、燒燬,共11900噸, 陣亡890人,傷1000餘人,英軍2艘舢板被焚燬,2艘炮艦受傷,陣亡1人,傷19人。

7、1842年3月10日岱山海戰:

清軍3艘師船、20艘運輸船被擊沉,共1200噸,陣亡70人,傷10 0餘人,英軍6人輕傷。

8、1842年4月14日五奎山海戰:

清軍2艘師船,14艘火攻船被擊沉,共750噸,陣亡115人,傷 220人,英軍2艘舢板被焚燬,陣亡3人,傷25人。

9、1856年12月1日珠江戰鬥:

清軍42艘師船、60艘沙船、17艘火攻船被擊沉,共8900噸,陣亡 322人,傷200餘人,英軍1艘運輸船重傷,陣亡4人,傷10人。

10、1857年1月4日第二次珠江戰鬥:

清軍69艘沙船、10艘舢板被擊沉,共1600噸,陣亡150人, 傷70餘人,英軍1人陣亡,14人受傷。

11、1857年6月1日佛山附近海戰:

清軍14艘師船、65艘沙船被擊沉,共1900噸,陣亡350餘人, 傷300人,英軍1艘五等巡洋艦輕傷,12人陣亡,傷55人。

12、1884年8月23日馬江海戰:

清軍4艘巡洋艦、3艘淺水炮船、2艘蚊炮船和25艘師船被擊沉, 共13440噸,陣亡796人,傷889人,法軍1艘杆雷艇重傷,1艘巡洋艦輕傷,陣亡5人,傷63 人。

13、1885年2月12日石浦海戰:

清軍2艘巡洋艦被擊沉,共5600噸,陣亡91人,傷56人,法軍0傷 亡。

14、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

清軍1艘巡洋艦、1艘運輸艦被擊沉,共5400噸,1艘運輸艦被俘 虜,共陣亡1126人,傷577人,日軍1艘巡洋艦輕傷,陣亡2人,傷18人。

15、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

清軍5艘巡洋艦被擊沉,共11860噸,陣亡1343人,傷608人,日 軍3艘巡洋艦、2艘裝甲炮艦被擊傷,陣亡102人,傷541人。

16、1895年2月5日威海衛海戰:

清軍1艘鐵甲艦、4艘巡洋艦、1艘炮艦、7艘魚雷艇被擊沉,共 16680噸,1艘鐵甲艦、2艘巡洋艦、9艘炮艦、4艘魚雷艇、2艘運輸艦被俘,陣亡1021人, 傷422人。日軍1艘魚雷艇被擊沉,3艘巡洋艦、1艘炮艦輕傷,陣亡56人,傷110人。

17、1900年6月16日大沽口戰鬥:

清軍1艘炮艦被擊沉,320噸,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被俘,陣 亡85人,傷90人,美軍傷2人,俄軍1人陣亡。

18、1911年10月26日漢口江面炮戰:

清軍1艘炮艦被擊沉,共700噸,1艘魚雷艇、1艘巡洋艦受 傷,陣亡102人,傷90人,革命軍陣亡34人,傷110人。

19、1911年11月19日鎮江江面戰鬥:

清軍1艘炮艦自沉,2艘巡洋艦,11艘炮艦、4艘魚雷艇投降 ,陣亡12人,傷55人,革命軍0傷亡。

在1839年到1911年的62年中,清軍海軍在歷次海戰中共有572艘各類艦艇被擊沉,總共陣亡 34000餘人,另有約40艘艦艇被俘獲。總共取得了擊沉6艘敵方艦艇、擊傷29艘,殲敵600餘 人的戰績


村裡有個惡霸


(⬇️鎮遠鐵甲艦模型)


鎮遠艦大家都熟悉,這是北洋水師的旗艦,被譽為“東洋第一堅艦”,由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建造,1880年也就是當時的皇上光緒六年建造,鎮遠艦的排水量達7670噸,這個排水量現在也是屬於大型驅逐艦的範疇,7200馬力,航速15.4節,和貨船差不多。定遠的馬力要小點6200馬力,航速約14.5節,排水量約7300噸多點。4門克虜伯305mm主炮,後膛裝彈,另外還有150毫米副炮,以及小口徑艦炮,同時有魚雷發射管。鎮遠艦和定遠艦的價格總計花了白銀339.924萬兩。這個價格是全艦價格,包括人員駐訓的所有費用,回程的各種費用等等。那麼這個數量的概念是什麼呢?相當於現在的約17~20億。所以有人認為當時的鐵甲艦的價格不高是不對的,看怎麼比了,別忘了,清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7000萬兩,一艘鎮遠,定遠這樣的鐵甲艦就花170萬兩,夠貴的了。(⬇️鎮遠艦)


說完了鎮遠、定遠,在說說受人尊敬的致遠艦,這是民族英雄鄧世昌大人駕駛的戰艦,甲午海戰中,鄧世昌是致遠艦的管帶,相當於是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鄧世昌在彈藥將盡的情況下帥全艦官兵250人開足馬力撞向日艦“吉野”,軍艦中魚雷沉沒,鄧世昌拒絕救援,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鄧世昌所養的愛犬“太陽”也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抱定必死的決心和愛犬“太陽”以及250名官兵沉入海中。鄧世昌的壯舉令人敬仰,光緒帝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那麼鄧世昌駕駛的致遠艦花了多少銀子呢?約84.5萬兩白銀。(⬇️致遠艦)


其它的艦船所花費的銀子數量;“蚊子船,蚊子船於1879年購入六艘,排水量約400噸,船艏一門11吋口徑主炮,後膛裝彈,蚊子船的結構為木製的,外面包了一層鋼外殼。這六艘蚊子船分別為: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及鎮邊。這六艘蚊子船共花了151萬兩白銀。(⬇️蚊子船)



超勇、揚威兩艦也是參與甲午海戰的戰艦,1879年購入,當時花了大概65萬兩。1883年清朝從德國購入“濟遠”鐵甲巡洋艦,當時花了白銀68萬兩。清朝購買的各型軍艦還是比較多的,需要說明一點,當時由於清朝和外界的交往並不多,因此,在購買這些軍艦時通常都是通過中間人的方式來進行,這樣難免會被多收錢,應該說清朝購買的這些軍艦普遍都要比其它國家花錢多,也花了不少冤枉錢,被騙的據說就有一百多萬兩。至於中間人的貪汙從紙面上並顯現不出來,因為當時有很詳細的價目表,包括一門炮多少造價,一個鐵錨多少錢,一個燈泡多少錢都非常詳細,但是如果不能按時完工,按理說應該由廠家負責賠償,但清朝卻要多付給船廠人工費,船塢佔用費等等,簡直豈有此理。所以說清朝腐敗,光是慈禧老佛爺自己就花多少錢,修建頤和園時分四次共挪用海軍軍費857萬兩,其中甲午開戰前還從海軍衙門挪用100萬兩。腐敗但這種地步,導致甲午海戰炮彈都不夠用。(⬇️楊威、超勇艦)


兔哥42928


清朝一艘軍艦大概多少白銀?為何甲午海戰後國人肉疼不已

海軍是非常燒錢的一個軍種,海軍裡面每艘軍艦都是相當昂貴的,在世界軍火交易中,往往一艘噸位很小的兩三千噸的護衛艦,都價值數億甚至上10億美元。至於大型主力戰艦例如航空母艦,那個價格更是天價了,一般的小國即使買得起也是用不起。

清朝在洋務運動的時候建立了著名的北洋水師,北洋水師所買的那些軍艦也不便宜,以當時號稱亞洲第一鉅艦的定遠艦和鎮遠艦為例,定遠艦的造價是170萬兩白銀,鎮遠還要稍微貴一點點,因為鎮遠艦是後建造的,當時貨幣有所貶值,所以這兩艘軍艦加起來已經超過340萬輛白銀了。兩艘軍艦都是7000多噸,中國買回來之後,一直是亞洲第一鉅艦。這個價格在當時很多的中國人看來是非常昂貴的,因為這樣一筆鉅款已經能夠養一隻數萬人的軍隊了。

即便如此,這兩艘軍艦的價格也是相對比較便宜的了,事實上中國當年購買軍艦,也是費了一番周折才建立起海軍。起初的時候中國想買軍艦,首選自然是傳統的海軍強國英國。而當時英國正好有兩艘八角臺級戰列艦,本來是給土耳其造的,因為戰爭的原因,土耳其不要這兩艘軍艦了。當時中國就前去和英國洽談,想買下這兩艘軍艦。但是當時英國報了一個很高的價格,還提出了一大堆附加條件,中國躊躇了一番,後來英國乾脆不賣了。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英國在中國有很多的利益,所以並不希望見到中國建立強大的海軍。即使當時中國準備接受那個價格高昂的軍艦,英國也不願意賣給中國,因為英國認為中國買下這些軍艦,會大大損害英國在華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能另闢途徑,後來經過駐德大使的牽線,中國從德國買回了一系列軍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定遠艦和鎮遠艦。

因為定遠和鎮遠都是向德國購買的。當時德國並不是傳統的海軍強國,所以為了和傳統的海軍強國英國競爭市場,給中國的價格才相對便宜。這兩座軍艦也沒有辜負他們的造價,在甲午海戰中可謂是不沉的戰艦,日軍對其毫無辦法,甚至一度挽回了敗局。在100多年來,中國對甲午戰爭有過很多總結教訓,有說是官兵不給力,有說是外國人坑中國,但是誰也沒找過這兩艘軍艦的毛病,可見這兩艘軍艦雖然貴,但是絕對對得起它的價值。

其他的軍艦都比這兩艘軍艦要小,大都只有2000多噸,所以價格也就相對便宜一些,但是對於習慣陸軍的中國人來說,還是太昂貴。所以後來北洋海軍建成後,朝廷就不願意再撥款建設海軍了。這一方面是因為滿清朝廷不願意漢人掌握太多軍隊的緣故,可購買這些海軍的軍艦花了太多的錢,也讓滿清肉疼不已。當時中國畢竟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花大錢去買這麼多軍艦,對朝廷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定遠艦和鎮遠艦當時都是7000多噸,可謂是真正的鐵甲鉅艦,並且一直是中國海軍中最大的軍艦,一直到100多年後現代級驅逐艦入役,才打破他的記錄。甲午戰爭失敗之後,滿清政府也並不是不再發展海軍,而且在甲午戰爭中反而更加認清了海軍的重要性,花了相當多的力量去重建海軍。只不過經過甲午戰爭之後以及之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賠給了列強大量的賠款,已經沒有多少錢去購買先進的軍艦,只能暫時購買一些比較小的軍艦來充門面了。當時找德國購買了三艘巡洋艦,分別是海容,海籌和海琛號,只有4000多噸,一共花了200多萬兩銀子,這也是甲午戰爭之後,一直到清朝滅亡之前,滿清海軍最大的家當了。而且一直到二戰,這三艘軍艦都是中國海軍中最大的軍艦。

由此可見,甲午戰爭中毀掉的北洋艦隊,一度是當時中國和亞洲最強大的海軍力量,這也是為什麼甲午海戰結局讓人惋惜加肉疼的原因。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定遠艦,鎮遠艦各一百一十多萬兩白銀。兩艦開回國內共花費六十多萬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