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起因,为何唐玄宗没有察觉?

唯有别时今不忘


安史之乱是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其爆发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在千头万绪的历史记录当中,后人都难以梳理出其完整脉络,更别说当时高高在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了。

现代人的马后炮,安史之乱的必然性

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上来看,安史之乱的爆发的必然性来自于制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边将的过于强大和中央政府的过于孱弱。

盛唐时期,府兵制改成募兵制,士兵不再是以来自关中地区为主的有土有田的自耕农,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自耕农是不会造反的。募兵制的招收对象往往是城市小市民、牧民、失地农民、破产商贾、游侠等无产者,这些都是社会边缘人员,本来对唐王朝的归属感就差,逐渐这些人成了给他们发粮、发饷的节度使的私兵;

李林甫掌权时期,为了限制边将立功后入朝为相影响自己的权势地位,就停止了唐王朝开国以来出将入相的传统,边将失去了上升的空间,边将与中央日益离心;同时李林甫又给节度使赋予了募兵权、地方财政和行政权,相当于变相恢复了分封制;李隆基的错误决策,又让安禄山在河北深耕十余年,从当兵从军那一天起就没离开过河北,有大批隐藏的力量被安禄山积攒下来;另外,安禄山在长期与周边异族(契丹、奚)作战过程中双方恩怨缠绵,既有恨安禄山不死的仇人,也有愿意追随安禄山征战四方的异族战士,这也是安禄山的隐藏力量。

如此,自然就给了野心家充分思考的时间,并有了起兵造反的土壤,这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必然性。

但实事求是讲,安史之乱是存在偶然性的,换别人是不会造反的。

如果不是安禄山,换成其他汉人将领,甚至是其他胡人将领,都会在仔细衡量成败得失之后放弃造反,而是回到长安在朝堂上和杨国忠等人打嘴仗。安禄山虽然任三镇节度使、掌握大唐精锐野战军的三分之一,但毕竟盛唐实力强大,仅凭纸面力量安禄山还是远远不是对手的。而且以当时李隆基和安禄山的关系,即使和杨国忠不和,安禄山确保后半生荣华富贵毫无疑问。

安史之乱与千百年来的改朝换代农民起义有本质区别。盛唐时期,虽然民生艰难问题已经出现萌芽,逃户成为一个相对普遍现象,但老百姓的生活还过得去,这与任何一个王朝末世民不聊生有很大差别。用教科书上的话来说,安史之乱的双方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领导权的一场战争,都谈不上正义性。(当然,这并不影响颜皋卿、张巡等人为国为民付出牺牲的伟大人格。)

安史之乱也并非是“河北胡化”观点的结果。“河北胡化”是比较有市场的一种观点,但河北之地一直是中原领土,汉人远远多于胡人,仅仅因为安禄山是胡人就必定要造反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胡人只是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基础之一罢了。

因此,虽然安禄山有造反的可能性,但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安禄山铤而走险。

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根本原因众说纷纭,我个人倾向于宗 教蛊惑。

安禄山是来自西域的昭武九姓康国后人,自称为“光明之神”的化身,亲自主持拜火教(祆教)的祭祀活动,是当地胡人的宗教领袖。包括安史之乱后,河北之地仍然有人把安禄山、史思明奉为圣人,安禄山的部将田承嗣在投唐后给安史父子四人立祠拜祭,在河北之地很有市场。

祆教起源于波斯,也是当时波斯萨珊王朝国教。但波斯萨珊王朝被信奉伊 斯 兰的大食消灭,祆教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虽然波斯萨珊王朝后人流亡到了长安,祆教也被唐王朝允许在大唐传教,但如果不借助国家的力量,祆教想要重新成为控制万里的大国的国教绝无可能。于是,不甘于在中原沦为二流三流宗 教的祆教就选择了安禄山做自己的代理人,并鼓动安禄山发动了这场战争。

是的,即使明知实力不如,但宗 教在这方面是狂热、缺乏理智的,而且他们险些成功了。

回到题目上来,这些信息李隆基几乎都不掌握,自然就无从判断安禄山要造反。

一千三百年前的李隆基不掌握这些信息,他也不像后世宋朝皇帝或者是他自己子孙一样提防武将,自然就无从分析和判断安禄山是要终结他一手开创的盛唐的那个人。

在李隆基看来,安禄山不具备造反的实力。安禄山虽然位高权重,但仍然有其他七大节度使能够制约,与安禄山辖区临近的哥舒翰还与安禄山一向不和;自己的中央禁军也至少有十余万,虽然李隆基不知道这些禁军战斗力很差,但至少数量摆在那里;另外,安禄山三镇当中大部分将领和地方官由朝廷任命,安禄山造反这些人是不会跟从的。

在李隆基看来,安禄山不具备造反的理由。虽然宰相杨国忠一直在挑安禄山毛病,但这是皇帝控制臣下的平衡之道,边将要是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自己的皇帝位置才真是不稳了,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手段其他边将也都受过,安禄山并没有受到特别苛刻的虐待;而且李隆基对安禄山的宠信无人能比,当年曾任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是李隆基的干儿子,也没混个异姓郡王当当,安禄山是第一个封郡王的胡人,所受恩宠无人能比。

也就是说,你安禄山所想得到的一切我李隆基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

于是,李隆基认为杨国忠说安禄山要造反是臣子争宠;李隆基认为张九龄说安禄山要造反是文人敌视武将。实际上这些都是对的,李隆基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这个基本判断能力是有的。以李隆基的多疑性格和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十余年安禄山没漏出任何破绽让李隆基怀疑,不得不说安禄山也是一代枭雄。

但李隆基万万没想到安禄山背后有祆教的影响,宗 教对人心的蛊惑、非理智性常人无法理解,这才是安禄山敢于起兵造反的真正原因。

当时是盛唐,无论权势多大,安禄山想以一地之力对抗整个大唐,都是一种非正常的思维。这种失去理智的行为,要么就大而化之的归结于安禄山的野心,要么就是像我所说的根本原因在祆教在背后蛊惑。

总之,安禄山起兵造反无论在李隆基还是现代人看来,都不具备十足的把握,安禄山却偏偏这样做了。而李隆基察觉不出来也算是有情可原,当然,这不影响李隆基要对此事负主要责任。


理工男读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的反应,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

主要原因:

1.土地兼并的严重,均田制被破坏,农民失去了土地,变成了流民四处逃亡,原有的和平幸福的日子被打破。

2. 唐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导致了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3.兵房的使用权力过,集大权于一身。

4.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

5.中央和地方势力的矛盾,

当时唐玄宗并不是没有察觉到这些,而是因为当时的朝政内部有着严重的矛盾,还有统治集团的腐朽以及农民们的生活负担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当时的唐玄宗过于沉迷于美色,注重享乐,又重用安禄山,所以就算有所察觉,也避免不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以上仅代表小编的个人观点。



呀哈先生


“奉事官胡逸自京回,奉密旨,遣禄山将随手兵入朝来,以平祸乱耳。”

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向部众宣称,将起兵入长安,清君侧,杀杨国忠。摧毁盛唐大厦的“安史之乱”正式拉开帷幕。那么,御极天下四十余载的唐玄宗在这场叛乱之前,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察觉吗?

安史之乱大致有远近两个起因,前者是社会发展、土地兼并等问题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及危机所致,后者则是安禄山野心膨胀后的结果。

远因并非“安史之乱”在唐玄宗执政时期爆发的绝对因素,这里不做讨论。所以,本文只分析后者,包括唐玄宗从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以及他真的像人们印象中那么后知后觉吗?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切都要从唐玄宗最擅长的权力斗争说起。

安史之乱的直接肇因,源于唐玄宗搞权力平衡的翻车

  • 掌握唐朝半数雄兵的四镇节度使,让皇帝芒刺在背的养子——王忠嗣

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可不是晋惠帝、宋徽宗那种愚蠢、无能的皇帝。以两次政变起家的他,深知权力斗争之残酷,从功臣到亲儿子,既要重用,又要无时不刻的防范打压。

唐玄宗义子王忠嗣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

王忠嗣战功卓著,屡次大败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受封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天下半数精兵尽在一人掌握,自唐朝立国以来,堪称空前绝后。

但这都是形势需要,自从突厥衰落以后,东北方的契丹人和高原上的吐蕃人就成为唐朝最强劲的敌人,从辽东到陇右,他们给唐朝带来了超级巨大的压力。

唐朝将四镇边军交给王忠嗣统率,是为了给朝廷办事。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身为手握重兵的边将,天然就会遭受猜忌,就算功勋卓著的皇帝义子也不例外。

尤其这个义子还与太子交好,这不得不让唐玄宗在重用他的同时,又怀有深深的猜忌,时不时就要拿捏、敲打一番。

  • 钳制四镇节度使,推出两镇节度使——安禄山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看似粗豪憨直的杂胡儿安禄山进入唐玄宗的视线。搞权力平衡是唐玄宗的拿手好戏,为钳制掌握四镇重兵的王忠嗣,再推出一个看起来更忠心的安禄山,无疑是个绝好的办法。

表面看,安禄山与王忠嗣之争是李林甫与王忠嗣矛盾激化所致。实际上,此时的唐玄宗虽然懒政,但对兵权可没有半点含糊,之所以纵容李林甫打压太子和王忠嗣,是因为这就是他想要做的。

为限制和打压王忠嗣,唐玄宗不断扶持培养安禄山,让他身兼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甚至还不惜在二人的冲突中拉偏架。

安禄山是个十分贪婪的人,一直觊觎王忠嗣在河东的精兵,于是以筑城缺人为借口向朝廷提出要求,派遣河东兵马到河北协助修城,妄图以此吞并这支兵马,收为己用。

只不过王忠嗣看穿了安禄山的用心,才没有让他得逞。但是,唐玄宗在这次事件中所持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以王忠嗣之聪明,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皇帝对自己猜忌日重呢?

于是,在夺兵事件之后,他主动请辞河东、朔方节度使。果然,唐玄宗应允了。

比起王忠嗣,大将阿布思就远没那么幸运,为了谋夺他的骑兵,安禄山甚至不惜将其逼反,且最终如愿以偿。

对于安禄山的种种小动作,唐玄宗都采取了相对纵容的态度,并且都没有深究的意思。

除此以外,唐玄宗还在上谷设置五座铸钱炉,允许安禄山私自铸钱。当时,全国的铸钱炉也只有九十九座,这相当于将全国百分之五的铸币权交给安禄山。

正是一次又一次无度的纵容与滥赏,才让安禄山这个出身卑贱的杂胡儿一步步走上了权力高峰,野心也随之愈发膨胀,难以遏制。

  • 对抗三镇节度使,又造就西平郡王——哥舒翰

王忠嗣被贬黜以后, 安禄山于天宝十年赴长安朝拜唐玄宗,并趁机提出兼任河东节度使,玄宗满足了他的要求。由此,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掌握唐朝精兵近二十万。

但是,善于搞权力平衡的唐玄宗,不可能让任何边将一家独大,纵使这是他十分喜爱的杂胡儿安禄山,也不能例外。

于是,王忠嗣昔日的部将哥舒翰又被推到前台,这也是一名有着赫赫威名的大将。彼时,边民赞颂其威武,曾有诗歌流传至今。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就在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的第二年,即天宝十一年,哥舒翰被朝廷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天宝十二年又以陇右节度使兼任河西节度使,封凉国公,不久以后,再进封为西平郡王。

而在此之前,安禄山就已经被加封为东平郡王,唐玄宗如此安排,用心自然是让二人相互争斗,而他本人则可作壁上观,游刃有余的掌控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边将。

果然,哥舒翰和安禄山两人争斗不断,心高气傲的哥舒翰甚至还曾当众羞辱过安禄山。

与安、王相争的情形极为相似,表面看,安、哥二人争斗,是杨国忠居中挑唆的结果。可实际上,真正的幕后操盘手却是作壁上观的唐玄宗。

只可惜,一次突然而至的意外,让唐玄宗这种刀尖上跳舞的平衡游戏彻底玩砸了。

天宝十四年春,哥舒翰于返回长安的路上突然中风,自此病废,不能领兵。

朝廷内部最大的劲敌突然倒下,想来安禄山必定长舒一口气。与此同时,他膨胀的野心也已经到了撑爆的极限。

就在当年的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大举南下,河北道诸郡县望风而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兵锋已经直抵东都洛阳。

长安举朝震动,天下哗然。

唐玄宗是如何意识到局面不可挽回的?

  • 唐朝的政治传统让唐玄宗习惯性认为,对皇权的最大威胁,在内不在外

在诸边将中玩这种权力游戏究竟是对是错,彼时的唐玄宗是怎样一种心理?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对唐朝的政治传统有所分析。

唐朝自高祖李渊立国开始,大多数政变、兵变都来自于中央,几乎没有边军自地方造反,入主中央的例子。

如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武则天后期的“神龙政变”、唐玄宗本人发动的 “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等,这些宫廷政变像魔咒一样,大都来自皇族内部,以子迫父,弟弑兄等多种形式上演。

所以,唐玄宗在做皇帝以后,对皇族内部任何有可能染指皇位的人都格外小心防范,就连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构陷太子李瑛谋反,唐玄宗居然不问青红皂白,就将李瑛和另外两个儿子,在一天之内全部杀掉。

在不了解唐朝的政治传统以前,人们或许会对唐玄宗的残忍难于理解,何至于连证据都没坐实,就急吼吼的一日杀三子?

但实际上他这么做虽然辣手无情,却正是出于防微杜渐,将所有可能的谋反因素都扼杀在摇篮里。

由以上可知,唐玄宗绝不是个糊涂皇帝,而且还具备一个皇帝最基本的素质,那就是冷酷无情,对亲生儿子也毫不留情。

以常理度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野心日渐膨胀的边将毫无戒备之心呢?

只因为唐朝的政治传统,让唐玄宗习惯性的认为,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在内,而不在外。所以,他才将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朝廷上,而对边将的戒备之心则远不如自己的儿子们。

如王忠嗣,如果他不是与太子牵扯上关系,虽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也远没有到几乎致死的地步。

与之相比安禄山就很聪明,甚至以当众羞辱太子的举动,来讨得唐玄宗欢心。一次,他故意不拜太子,玄宗问起才回答道:

“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

也正是这种看似“憨直”的表现,将唐玄宗迷惑了,在他潜意识里,根本瞧不起这个杂胡儿有谋反的胆量和能力。

诸多因素作用之下,唐玄宗的戒备心多在内而不在外,也就容易理解了。

再加上,彼时的唐玄宗年老体衰,对许多权力细节已经无法悉数掌控。可朝野上下的权力斗争却愈演愈烈,君愈弱,臣却愈强,此消彼长,长此以往,矛盾和问题早晚会集中爆发。

  • 唐玄宗向来对臣下动辄贬黜,说杀就杀,为什么一味试探、讨好安禄山?

众所周知,唐玄宗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对那些已经产生猜忌的人,向来不会手下留情,像王毛仲、王忠嗣等功臣和名将,也从不手软,都是任意拿捏,说杀就杀。

可偏偏在安禄山身上,唐玄宗这种杀伐决断的狠辣劲似乎不见了,反而变得优柔寡断,甚至一味的讨好和试探。

杨国忠等一干大臣,纷纷进言,指称安禄山早晚必反,唐玄宗非但不理,有时还会将进言的人绑缚范阳,请安禄山发落。

事情反常,就一定有反常的原因可寻。说到底,以唐玄宗的性子,挑拨臣子,相互制衡才是常态。对杨国忠这个外戚他也不是百分百信任,杨氏在朝廷已经一家独大,势必就要在边将中找一个人可以对他进行钳制。

如此内外相制,才能安稳的坐在皇帝宝座上。

哥舒翰向来与杨国忠交好,显然不是合适的人选,那么最合适的就只剩下安禄山,两人也的确在朝廷上下争斗的你死我活。所以,当杨国忠屡屡进言,安禄山必反时,唐玄宗多半会认为,这只是安、杨二人间的斗争。

在安禄山没有大错的前提下,保住这个杂胡儿才是他的底牌。

然而,即便谎言,说多了也会让人产生疑虑,更何况安禄山有反心也不是空穴来风。天宝十二年,唐玄宗终于忍不住,派了一名宦官到范阳去打探情况。但是这名宦官却被安禄山买通,回来以后只捡好听的说,以打消玄宗疑虑。

唐玄宗虽然老迈,也绝不是好糊弄的人,为进一步打消自己的疑虑,抑或是证实某些猜想,决定召安禄山进京,以试探他的态度。

为什么要试探?而不是针对王忠嗣一样如法炮制?因为此时安禄山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倘若弄巧成拙,逼反他,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天宝十三年正月,安禄山奉诏进京,唐玄宗总算松了一口气,敢来,至少还证明他没有反心。


然而,唐玄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正是这次试探,反而坚定了安禄山的反意。在此之前,安禄山还在犹豫,要不要等玄宗驾崩以后再起兵,到那时,新君地位不稳,起事也会容易许多。

可现在,唐玄宗明显已经不再信任他,如果迟疑下去,反而会夜长梦多。

今人很难了解唐玄宗在天宝十三年正月时的心境,究竟自欺欺人,还是力不从心,我们无从得知。可就是这最后拯救大唐盛世的机会,却被他轻易放过。

三月,唐玄宗放安禄山返回范阳,一切都已经成定局。曾经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子、玩弄重臣名将于股掌之间的大唐皇帝,以这种形式向后世人宣告了他的老迈和昏聩。

所谓试探也好,讨好也罢,皆因实力不允许说杀就杀了。怀疑的闸门开启之后,以唐玄宗之精明,怎么可能轻易就被糊弄过去?

今人只能冒昧揣测,锐气全失的玄宗或许寄希望于,可以稳住安禄山,使他短时间内不要造反,事情拖下去说不定还会有转机。

  • 安禄山反意已现,玄宗无可奈何,失控的盛唐马车惊破霓裳羽衣曲

放走安禄山以后,唐玄宗的疑虑不但没能消除,反而日渐加深,又不止一次的派人到范阳打探情况,得到的汇报都很不乐观。

天宝十四年二月,唐玄宗召哥舒翰入长安。但很不幸,哥舒翰在路上中风病废,只得闭门在家养病。

我们无从得知,玄宗在这个时候召哥舒翰回京的目的是什么,但只要稍加推理,或许便不难得出答案。

可惜,真实历史很吊诡,唐玄宗明明已经对安禄山猜忌重重,却始终隐忍不发,甚至在安禄山明显露出反意的情况下,都没有任何行动进行备战,直到幽燕铁骑直逼黄河时,还在做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一点不得不让人可悲可叹,当年杀伐决断的李隆基哪去了?

结语

以上可知,唐玄宗在安禄山起兵的前两年就已经意识到危险。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能做的选择或许并不多,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改写历史的。

可惜,历史不容假设,在察觉到安氏有反意以后,玄宗不但没能及时做出布置,防患于未然,还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用束手无策形容都毫不夸张,完全当得起一句“老迈昏聩”。

究其根源,唐玄宗晚年的困境在于过度迷信权力斗争,而疏于制度建设,墨敕斜封比比皆是,旧有的官僚制度名存实亡。

在他年富力强时,摆弄权力或许绰绰有余,然而一旦年老体衰,大量权力细节旁落,又没有完善的制度制约百官,即便没有“安史之乱”,恐怕也难以躲过宫廷政变的魔咒。


五酒煮史


你应该看过西游记中的《中途遇三难》吧,里面的猪八戒被几位有心戏弄他的“仙子”用头巾蒙住,愣是没抓住一个“新娘”,最后还被捆绑起来了。

唐玄宗没有察觉安禄山反叛,同样是四位有心的“人”用头巾蒙住了他。

哪四个“人”呢?

第一个,当然是安禄山。



安禄山性情狡猾,极其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能讨人喜欢。张守珪,李林甫,杨贵妃等人都对其信任有加。《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记载:

二十八年,为平卢兵马使。性巧黠,人多誉之。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厚赂往来者,乞为好言,玄宗益信响之。天宝元年,以平卢为节度,以禄山摄中丞为使。入朝奏事,玄宗益宠之。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采访使张利贞常受其赂;数载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言其公直无私;裴宽受代,及李林甫顺旨,并言其美。数公皆信臣,玄宗意益坚不摇矣。后请为贵妃养兒,入对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问之,对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大悦,遂命杨銛已下并约为兄弟姊妹。

而且安禄山对于自己的叛变行为,隐藏极深。

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十三载正月,谒于华清宫,因涕泣言:“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玄宗益亲厚之,遂以为左仆射,却回。

应当说,安禄山这种表面上阿谀奉承,内藏心机的个性,对唐玄宗造成很大的蒙蔽。其实,当时有很多有识之士都在警告唐玄宗,安禄山必反,但是唐玄宗不为所动,甚至勃然大怒,把告密者送给安禄山,可以看出李隆基对安禄山的信任。

第二个对李隆基造成蒙蔽的,是唐朝的政治局势。

自从李唐王朝建立以来,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大部分来自宫廷政变。唐玄宗本人就经历四场宫廷政变,并且亲自主导了两场。所以,李隆基对于来自王室的斗争极为关注。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包括儿子防范极为严密。但是自李唐建立以来,包括在李唐之前,边将反叛之事还极少发生,缺乏前车之鉴。所以,唐王朝政府才敢放心让边将掌控军事大权。

第三个对唐玄宗造成蒙蔽的,是唐玄宗自己。

因当说,早期的唐玄宗,是非常英明睿智,极具政治敏感的。他年纪轻轻就亲自参与两场宫廷政变,铲除韦皇后和姑姑太平公主,稳定唐朝政局。任用名相,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这时候的唐玄宗,还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后来,唐玄宗迷乱杨贵妃,消极怠政,政治敏感度下降,昏庸无能,任用的人物,都是善于溜须拍马之辈。对于安禄山的反叛,其实很多人都能预见到,并且当时也有很多人警告唐玄宗。连奸相杨国忠都预料到了,并且不止一次警告唐玄宗。但是,唐玄宗充耳不闻。可见其昏庸的程度。

第四个,则是唐玄宗的亲信辅璆琳.

由于杨国忠的多次劝说,唐玄宗也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于是,派自己的亲信辅璆琳前往查察。但是这位亲信到了之后,受了安禄山许多好处。回来,自然说安禄山的好话。

杨国忠屡奏禄山必反。十二载,玄宗使中官辅璆琳觇之,得其贿赂,盛言其忠。

于是,唐玄宗失去除掉安禄山的一次大好机会。

安禄山的狡猾,唐玄宗的昏庸,使得安史之乱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唐朝,从此血雨腥风。


小甜甜说历史


那时的唐朝已极尽繁荣,任谁都不会想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造反,没道理啊,安安定定的过日子不好么,非要造反。

最开始有人通报安禄山已经起兵,唐玄宗还不信,直到打到家门口了才着急派兵抵御。他都不相信有人起兵,更别说察觉了,怎么可能察觉得到,那时的唐玄宗还在杨贵妃的温柔乡呢。



唐代在经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直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朝经济已到达了最鼎盛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边疆安定无战事。



正所谓物极必反,偏偏是到了国力鼎盛时期,偏偏就有人跳出来造反,这也有很多原因。

  1. 内部矛盾越来越大,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之后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直接导火线。
  2. 唐朝经济虽然达到了顶峰,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确是不容乐观,农民的土地都被达官贵人所抢走,人民流离失所,饭也吃不饱,尤其是开元末年,据说杨贵妃私人工匠就达到了700人,胭脂水粉,衣服什么的随便花费都上百万,唐玄宗整日沉浸在荒淫糜烂的生活里,这严重加重了人名的负担。
  3. 自“五胡乱华”后,中原地区涌入了大量的胡人。而河北大多是汉人、契丹人、突厥等少数名族。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下将领多为汉人。
  4. 地方军的实力一度超越了中央军,导致无法统一,致使各地方势力实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最后我想说一下,杨贵妃确实是背了很大的锅,莫名其妙让高力士杀死。安史之乱关一个女人什么事,无非就是生活奢侈了点,这主要原因还是唐玄宗么,无缘无故的替人牺牲了,真是可惜了。


祥子看历史


毛笋应邀答题:

[李隆基](685一762)唐朝皇帝,又称唐明皇712一756在位,唐睿宗第三子。公元710年6月,韦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中宗幼子)为帝,史称少帝或殇帝。韦后欲行武后(武则天)故事。隆基在太平公主(睿宗之妹)支持下,杀韦后、安乐公子和宗楚客等人。迫少帝让位于睿宗。隆基进封平王,立为皇太子。先天元年(712)睿宗禅位于隆基,在长安即皇帝位。

在位前期,励精图治,施展出卓越的政治、治国才能:

选贤任能、纳谏从流、改革弊政、执法公正、勤政务本。由于治国有方,唐朝自武后以后又呈现出国强民富、物价低廉,人民安居乐业,人口激增。史称"开元之治"

但年过五十后,自以为功成业就,怠于政事,贪图享乐,国事渐衰。

[安禄山](?一757),原名轧犖山,父康国人,母突厥人,后母改嫁安国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其身流胡血,实则胡人。后部落被击溃,逃之幽州,投于幽州节度使张守圭部下。因恃勇轻进而败,被押送京师拟处死;隆基见其状貌魁梧,不听劝告,下诏特赦,出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善猜人意,巧于事人,朝庭官员,皆受其赂。又形状滑稽,应对敏捷,话言诙谐,一副痴憨相,深得杨贵妃(杨玉环)欢心,将其收为"养子",甚至躺在干妈怀中撒娇,隆基见状,一笑了之,颇有丑声闻于外。并自由出入宫禁。

安禄山此时既兼平卢镇节度使,拥兵十八万。又包藏祸心,凡此种种,李隆基却渾然不知,仍在深宫寻欢作乐。奸相李林甫将边关重镇全部由少数民族将领承当,使他们拥兵自重,以致酿成"安史之乱"大祸。由于安禄山忌于李林甫,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忍而不发。开元十一年,李林甫死,安禄山看时机已到,以讨杨国忠为名,于范阳发动叛乱,举兵南下,势如破竹。隆基开始不信安禄山叛乱,得知真相后,乃仓促部署,但为时以晚,十二月,东京陷落,安禄山称帝。十五年,六月,唐軍大败,二十万大军,仅存八千余人。安禄山兵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仓惶逃命,十室九空,真是一场大浩劫。

隆基决定入蜀避祸,逃至马嵬坡,闻郭子仪率六軍前来勤王,大喜,诏令其速灭安禄山,郭子仪回奏"不杀杨国忠兄妹,六軍不发"隆基无奈,先杀了杨国忠,不忍杀杨玉环,郭不允,隆基只好命高力士绞杀了杨玉环,一代美人,倾刻香消玉殉。郭子仪发兵,稳定了唐皇朝大局。后安禄山部不思进取,内部众叛亲离,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叛乱彻底平定。

七月,太子李亨从众之请,不顾父皇还在,私自在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尊隆基为上皇天帝。隆基得知其子篡位,也很无奈。

宝应元年,四月隆基忧郁成疾而亡,享年七十八,在位四十五年,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毛笋56561098


安史之乱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安禄山作为地方重臣,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和背景,但他还是有一定的能力,不然唐玄宗也不会重用他,更不会让杨贵妃认他做干儿子。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原因,首先是觊觎大唐江山,大唐的富饶和皇帝的至高无上,让积攒了一定势力的安禄山蠢蠢欲动,加上干妈杨贵妃的柔情,使得安禄山不得不挺而走险,以命一博。

唐玄宗本以为认了安禄山做干儿子,他的江山更加牢固,内有能人李林甫,外有达人安禄山,虽然自己年纪不小了,唐玄宗依然可以风花雪月,玩他的浪漫游戏,所以说唐玄宗根本不会防范安禄山,不是傻子的安禄山难道还看不出这一点小道道。

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让安禄山入朝晋见,都城的歌舞升平与边关的苍凉相比,安禄山的心思起了变化。

李林甫有一双能穿透人心的眼睛,由于职业的习惯,他死死盯住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对于李林甫,安禄山是恐惧加敬畏,所以安禄山想方设法巴结李林甫,从一般的交情慢慢升级为朋友。不知是出于惺惺相惜,还是相互利用,两个人就是如此奇迹般的交往着。

有李林甫在,安禄山很乖,处事也很谨慎,可李林甫毕竟年岁大了,撑不了天命,公元753年1月李林甫走完了非议的一生,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动乱一直持续到公元763年结束,虽然叛乱最后被镇压,但大唐从此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北方河北许多地区摆脱了唐朝的控制,胡化现象日益严重,可以说版图已经不完整了,这些区域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才重新回归王朝版图。虽说安史之乱没有直接导致大唐灭亡,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太监的权力大得可以随意任免皇帝,唐王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此时的唐朝日落西山,如一个苟延残喘的病人。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域都护府失控,河西走廊众多地区成了吐蕃的地盘。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人民也遭受了战乱带来的痛苦,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年轻时的唐玄宗英俊潇洒,也干过不少漂亮的事,如诛杀韦后,赐死太平公主,开创开元盛世,可老了,就荒废了朝政,只顾享乐,他统治时期重用李林甫。

李林甫出任宰相19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陷害名相张九龄,打压异己,并把胡人安禄山引荐给唐玄宗,这一行为无疑是引狼入室,给了安禄山幻想和机会。

安史之乱的发生,是不合时宜的必然,唐玄宗的老来昏聩,根本没有提防李林甫和安禄山,每天和杨贵妃泡澡听歌,他的麻木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因,其次就是李林甫和安禄山若即若离的合作,喂大了安禄山的野心,再者我们不能不说,杨贵妃和安禄山的奇特关系,名为母子,实则两人之间有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杨贵妃的存在,也给安史之乱起到了火上浇油的功效。

唐玄宗老了,反应迟钝,竟然没有发现来自北方的狼,也没有明白干柴烈火的燎原之势,终究在暮暮垂年书写遗憾。






史道驿站x


安史之乱的点火者看似是安禄山,其实背后的操纵者正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个看似昏庸的帝王,事实上对于江山早有自己的一番私念。自李世民玄武门斩杀哥哥,登上帝位后,此后接任的几位皇帝,都陷入到莫名的皇位之争中。李隆基也不例外,儿时的他虽然贵为帝孙,但武则天在位时,他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对于皇帝之位,李隆基看得太重了,他不允许任何人威胁他的皇位,尤其是那些最可能接任帝位的皇子们。 作为杨玉环没出现时的第一宠妃,武慧妃自然清楚李隆基的心思,用诬告谋反的借口,让李隆基大怒,一日杀了三个儿子。由此可见,李隆基对太子的防备之心。第一任太子李瑛死后,李隆基又立了一个太子,他就是李亨。


可对这个太子,李隆基也十分防备,在几番思索后,他决定扶持一个人站出来,以此对抗太子的势力,这个人就是安禄山。 安禄山看似愚蠢,可他却愚蠢到李隆基的心眼上,一句只认皇帝不识太子简直说到李隆基的心坎里。自此,安禄山军权越来越大,一跃成为李隆基最宠幸的人。 不过,李隆基对于安禄山也不全信,在用他的时候,也在防着他。彼时,唐玄宗做出的“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令哥节度使手中的兵力达到五十余万。虽然安禄山的兵力最多,足足达到二十余万,可安禄山与其他节度使的关系却很差,别人要不是与他势同水火,要不就是屡次拒绝他的示好。



如此一来,正好能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令李隆基能对所有节度使达到威慑,还能防着太子李亨。 可偏偏安禄山吞下了朔方军镇,如此一来,平衡不再,李隆基的疑心也变大了。然而,帝王毕竟是自复的,在理智的思考后,李隆基认为虽然平衡不在,可安禄山此时造反也必将失败,只要他肯用脑子思考,就不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而在此期间,李隆基完全能再次促成平衡。可惜,李隆基没想到,安禄山本来就不是什么高智商的人,没等到时机成熟,他抢先起兵了。 仔细看安史之乱,以及李隆基一生的帝王术,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李隆基晚年并不是昏庸,他只不过是玩脱了。


简史奇闻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唐朝是在隋朝之后大统一的王朝,全盛时期的唐朝在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其巅峰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

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唐王朝财政压力巨大。尤其是与吐蕃长达百年的战争。军费开支与日俱增。为解决军费问题,玄宗设立节度使,类似于东汉末年的州牧,但节度使比州牧的权力更大,不仅有军权和财政权,还有民事权和行政权,接近西周的诸侯了。设立节度使的目的是让他们自行筹措经费。以减轻国家巨大的国防开支。但随之而来的弊病是中央财政的萎缩。中央财力有限,对地方的控制力就会减弱,可以收上来的税就更少了,国家陷入恶性循环。随着节度使的坐大,公元755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央无力应对,直接跑路了。



唐玄宗有没有觉察到那些节度使有可能做大呢?造成尾大不甩的局面呢?我想唐玄宗应该不知道安禄山会叛变吧!因为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对自己过于自信了,而且他后期已经开始注重享乐,不理朝政,有可能政治嗅觉退化了,再加上玄宗对安禄山特别的信任。根本不会想到他会叛变大唐。个人意见欢迎讨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广元飞龙


狼来了,狼来了!喊多了就没人信了。

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和辽东三镇节度使,掌握了辽东、河北和山西一带军政大权。这就破坏了平衡,尾大不掉。但安禄山本是胡人,能hold住奚族、契丹等胡人。李隆基图省事,重用他。奸相李林甫为防边将回京夺他相位,也重用胡人。李林甫手腕高超,能hold住安禄山。

仅仅破坏平衡,就不断有人说安禄山会谋反。但安禄山一边装傻充楞,一边大肆行贿。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为相。他没有李林有的手腕,hold不住也做不掉安禄山,只会不停进言说安禄山会反。

一来安禄山好用顺手,二来当几十年太平天子,当年也曾英明神武一一唐明皇的称号不是白来的。李隆基自负了。一个自负的人天天听你喊狼来了,早麻木了。

成功是一种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