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1-

最近的曉然,有些迷茫。

雖然還是整天工作、閱讀、學習、健身……一如既往地規律而忙碌,但總覺得哪裡不對。

最初,曉然的閱讀和學習,都是為了解決明顯的問題。比如想要更多地瞭解自己,想要過得更加快樂,想要改善人際關係……在這種目標的引領下,曉然的閱讀和學習都比較有針對性。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會因為一些幻象的被打破而感到痛苦,但每一個真相的呈現帶給曉然的那種成長和快樂,是那麼真實又觸動人心。

這一次次破繭成蝶般的痛苦-突破,讓曉然慢慢地對“學習”上了癮。

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成長”和“突破舒適圈”成了流行詞句。

諸如“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懶惰?”、“要勇敢地跳出舒適圈,才能變得更強大”……此類的勵志言論,隨時都在提醒著你:要努力啊,不要停!!!否則你很快便會被社會淘汰!

語重心長得,就像小時候被父母、老師們教育說:要努力啊,如果考不上好大學,這輩子就完了!

更扎心的是,小時候還有個被設定好的“考好大學”的目標,長大了,目標都要靠自己去設定。

要一刻不停地努力就算了,還得摳破腦袋去設目標,唉,成年人的世界,果真沒有“容易”二字。

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3-

曉然的迷茫,便來自於目標的漸漸模糊。

最初,學習和進步帶給曉然的快樂,是來自於問題漸漸明晰並逐漸被解決後的成長感。

如同很餓的時候吃下的第一個包子,總是帶給人最大的滿足和幸福感。隨著肚子的逐漸填飽,包子也慢慢變得沒那麼誘人了,甚至越來越覺不出起可口之處——成長之快樂,也是存在邊際效應的。

邊際效應的通俗解釋:

我們嚮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這種效應,在經濟學和社會學中同樣有效,在經濟學中叫“邊際效益遞減率”

,在社會學中叫“剝奪與滿足命題”,是由霍曼斯提出來的,用標準的學術語言說就是:“某人在近期內重複獲得相同報酬的次數越多,那麼,這一報酬的追加部分對他的價值就越小。”

這不是因為學習力不足,也非自滿所致的停滯不前,而是由於人天生對新鮮的事物更具敏感性,因而當刺激量有所減少——舊問題慢慢解決,而新問題又尚未明確產生或未達到亟待解決的程度——時,“學習”帶給人的快樂,也就變得不那麼明顯。

相反,因為目標(問題)的缺失,學習變得“無的放矢”。這讓學習的效果無法得到及時的評估和驗證,又進一步促使人產生“看不到頭”的無望感。

這時,“學習”就成了一種慣性,一種不知目的為何的缺少了意義的行動而已。

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4-

當然,人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並不是所有的行動都需要“意義”。

如果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如同吃飯、睡覺一般的自然而不可或缺,那麼把學習當成每日儀式般的執行,這本身,其實也就是一種“意義”了。

但,如果像曉然這種,因為被學習帶來的快樂所吸引然後對其“上癮”者,就容易傾向於從學習中尋找不同於學習本身的“意義”——凌駕於“學習”這種形式之上的價值。

比如,從學習中獲得了什麼新知識、新技能?學習是否解決了我生活、工作中的難題?今天我是否比昨天又進步了一點點?

如果都沒有,就容易產生挫敗感,並且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努力還不夠?是否還應該增加學習的時長擴大學習的範圍?

甚至為了這個問題,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此時,學習就已經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副“鐐銬”,不但沒能幫助提升學習者的生活水平,反而限制了其對生活的豐富體驗。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小賭怡情”和“大賭傷身”的區別。

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5-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金剛經》

在《金剛經》中,佛陀把自己說的法比作“過河的船”,佛陀說的法只是度眾生的方便。

既然是船,只是度眾生的工具,那麼“船”本身一定不是目的,而是過了河就應該捨棄的東西。佛陀教導我們說:凡夫要好好利用工具過河,不要坐在筏子上研究筏子。

對於學習這件事情來說,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學習,或是為了體驗、或是為了解決當下的困境、或是為了未來積攢更多的“可能”。

無論如何,學習本身只是工具,是抱著一定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種方法。

從這個角度看,不管目的為何,學習都應該是充滿喜悅的。

倘若太過於糾結學習的方法和是否達成了肉眼所能見的目標,甚至為此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那麼我們就需要警醒,自己是否陷入了“坐在筏子上研究筏子”的誤區了。

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6-

對於曉然而言,她的迷茫一部分來源於學習目標的暫時性不確定,另一部分,來源於她對前期快速成長帶來至快感的迷戀。

這兩部分,又是有所關聯的——學習目標的不確定,導致效果無從評估,影響到對“成長”的界定進而無法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而對成長之快樂的迷戀,又讓她無法停下“學習”的腳步從而能靜下心來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需求是什麼。

於是,在二者的相互影響和促進作用下,曉然就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學而不知為何而學,學而不知何所用。

很多高分低能的學生,以及古語“窮酸秀才”、“迂夫子”,大抵都是這樣產生的。

但就像我們吃下的一日三餐,並不能使我們每天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長高長壯——學習亦如此。

一味地追求“有用”和“進步”,可能反而限制了我們往前的步伐。

什麼?!我的努力“學習”竟然是在浪費人生?

07-

好在曉然對自己的“迷茫”有了及時的覺察。

她想起了《無問東西》中梅貽琦校長和吳嶺瀾的那段對話:

梅老師說:“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吳嶺瀾瞪著一雙大眼睛,茫然地問:什麼是真實?

梅老師答:“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顯然,曉然在對學習的“上癮”中,喪失了這種真實感。

於是,曉然開始調整自己,並且“強迫”著自己學會暫停。

她開始拋開“日日有進步”的執念,並且開始放鬆那根因為“要跳出舒適圈”而緊繃著的弦,開始允許,自己的“懶散”和“墮落”。

她不再強求自己每日要完成多少閱讀,要寫下多少字,亦或者是要產生多少“有價值”的感悟。

放開這些嚴格的自我要求之後,曉然重新發現——

書上的文字,原來這般有趣;

身邊的人和事物,原來這麼有意思;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竟然如此豐富多姿……

曉然不禁開始思考,在“沉溺於學習無法自拔”的這些日子裡,到底是得到的更多還是失去的更多?

在重新與真實世界發生碰撞的過程中,曉然也逐漸深刻地意識到:

如果失去了與現在、與生活本身的鏈接,那麼“學習”可能只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和幻想;

而只面向遙遠之未來的“學習”,其實是對時間最大的浪費。

#慧眼識才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我要上頭條#

文章作者簡介:小飛俠喵,家有兩寶的心理學愛好者。願我的文字能帶你透過真實的自己,發現:人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