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工作以后,我越来越能理解酒的重要性:周末下班以后,我喜欢去酒吧小酌一杯,给自己放个假;和同城的朋友约饭约唱K常常被鸽,但是直接约酒成功率却很高;和人谈生意遇到了困难,喝两杯后就容易和气生财,皆大欢喜。

如果有人一下子把这个工作和生活的“润滑剂”全部没收,那么很多原本轻松的事情可能会变得异常艰难。可是就在100年前的美国,政府竟然强制全国上下所有人一律不得饮酒,违者轻则罚款,重则直接坐牢。这就是美国的禁酒时期(Prohibition Era)。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尽管由主张节俭克制的清教徒立国,但是美国本身并不是一个反对饮酒的国家:

载着第一批赴美清教徒的五月花号上,就装有大量啤酒;在独立战争期间,朗姆酒是华盛顿眼中重要的军事物资;建国后,许多早期的总统也都有饮酒的习惯。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可见,酒在美国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到了19世纪,随着蒸馏技术的大幅度提升,高度数烈酒变得越来越常见易得。时代变了,但是人的习惯却没变,人们仍然像喝啤酒那样喝烈酒,于是便滋生出了新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以男性为主)醉酒后打架、坐牢、失业。除了在外惹事,醉汉们在家里殴打妻儿,而当时由于没有妇女儿童保护法律的形成,警察也往往把这种问题视为家庭纠纷,不予干涉。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到了19世纪中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酒对人的影响早已今非昔比。一些民间组织开始主张限制烈酒,并走上街头,呼吁人们重视,并且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酒馆开张营业。1870年至1900年间,全美的酒馆数量从10万增加到

30万。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巨大的缺口迫使外来移民大量涌入,那些来自爱尔兰、德国以及意大利的移民也把饮酒的习惯带到了新大陆。自然,酒吧成了这些外来人的避风港。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很多人到了酒吧并不只是为了喝几杯,因为除了喝酒以外,酒吧还有很强的社交功能,人们在酒吧交际、找工作、看报纸。正因此,不少政客盘下酒吧为己用,在酒吧搞好群众关系。

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靠两家波士顿酒馆发家的爱尔兰移民——帕德里科·J·肯尼迪,他的孙子就是后来的肯尼迪总统,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作为爷爷的帕特里克·约瑟夫·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的一代目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随着禁酒和饮酒两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冲突终于爆发了。

在1900年6月6日,一位叫凯丽·内森的堪萨斯禁酒先锋,拿着斧头冲进一家酒馆,乒乓一通砸,留下一片狼藉后扬长而去。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斧王”凯丽·内森

随后,内森女士用同样的手法,在一个月以内砸了100多家酒馆。不仅单兵战斗力惊人,她的事迹登报之后,也获得了禁酒主义者的大力支持。

她还在美国多地进行巡演,向人们布道宣讲自己的奋斗历程,号召大家加入这场运动中,让酒彻底从美国消失。彼时,禁酒的民意已成燎原之势。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 反对者对内森女士的讽刺漫画

尽管饮酒已经是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但是随着禁酒思想在全国的蔓延,很多原本水火不容的人最终却在禁酒问题上达成一致,共同推进禁酒令的推行:

比如以黑人运动领袖布克·T·华盛顿为首的许多黑人支持禁酒,因为他们相信酒精减缓了黑人运动的进程;种族主义情绪强烈的三K党也支持禁酒,因为他们认为酒精使黑人变得冲动暴力,危害治安。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像亨利·福特、安德鲁·卡内基等大资本家支持禁酒令,因为他们认为酒精导致工人生产力下降;不少工人领袖同时也支持禁酒,因为他们认为酒精削弱了工人的斗争意志,让他们继续浑浑噩噩地被剥削。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酒就像一个出气筒,给所有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背锅。仿佛一旦没人喝酒了,全人类就能迈入美丽新世界了。

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920年1月17日零点,美国修改宪法并颁布了史上最严禁酒令——《沃尔斯泰德法令》(Volstead Act ),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等于宣布了所有酒都是违禁品。虽然个人在家饮酒不构成违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半年监禁。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禁酒令颁布后,首当其中的是本土的酿造业。因为禁酒令,数千亩葡萄庄园被迫清除,许多小型酿酒厂因此永久倒闭。美国的酿酒业也从此一蹶不振,至今也远不及欧洲的水准。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酒商在警察的监督下销毁烈酒

同时,由于人们的习惯很难短期改变,因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下酒走私黑市由此兴起。

很多酒吧表面上改卖了饮料,实际上他们早已在禁酒令颁布前就囤积了大量烈酒,把地下室改装成了地下酒吧,顶风作案。除了备货,他们还和私自酿酒的走私犯有许多贸易来往,那些走私犯在街上走路时,往往把酒藏在靴子里,这也是私酒贩子(bootleggers)一词的由来。

早期的私酒贩子多为独狼,但是黑社会看到了这一暴利行业后,很快就垄断了私酒市场。依靠私酒贸易带来的巨额回馈,黑社会势力快速发展壮大,不仅买通了警察后进行私酒贸易,甚至为了争夺街区卖酒的权利而和其他帮派火拼。

芝加哥著名带恶人,“教父”的原型——阿尔·卡朋就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 黑帮教父本人看起来还有点憨

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阿尔·卡朋,来自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由于家庭贫穷,卡朋自幼就懂得社会底层的生存法则。

为了继续往上爬,20多岁的时候,他搬去芝加哥发展,并加入了当地的意大利黑帮头子强尼·托里奥的麾下。凭借着聪明才智,卡朋赢得了黑老大的认可,并在其隐退后接管大权。靠私酒、赌博等违法生意发财后,卡朋的帮派不断壮大。

一方面,卡朋通过行贿和芝加哥市长以及警方建立起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卡朋对当地百姓“恩威并施”,通过捐助慈善事业,赢得一部分人的好感,通过打手威胁保证另一部分人不敢造次。

但是唯一真正能让他头疼的,是同样在做私酒生意的爱尔兰黑帮——北帮。为了争夺私酒市场的垄断权,两股黑社会一直在芝加哥针锋相对,最终,冲动的卡朋选择与对手打一场硬仗。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1929年的2月14日,一群爱尔兰“北帮”成员在运输私酒时被芝加哥警方拦截。他们没有反抗,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腐败的芝加哥警方只是走个场子,假装搜查一遍就走了。可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在他们放下武器后,警察拿起枪对着他们一通扫射,随后扬长而去——这些“警察”是卡朋的打手假扮的。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上头条了

这次行动被称为“情人节大屠杀”,虽然最后所有的凶手都没有把幕后指使的卡朋供出来,但是芝加哥警方已无力阻止FBI介入对卡朋的调查。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情人节大屠杀”与卡朋有关,但是FBI却在调查中发现,卡朋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FBI顺藤摸瓜,找到了一系列的罪证,最终使卡朋以逃税罪被判刑11年,并被关押在与他同样臭名昭著的监狱——恶魔岛(Alcatraz Island)。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比起因为禁酒令而崛起的黑帮,更令人发指的是联邦政府为了维持禁酒令而做出的荒唐对策———在私酒中下毒。

除了来自南美和加拿大的走私酒,还有很多酒是由人们私自勾兑制成的。禁酒令禁止了致罪的酒精饮料,但是不可能禁止人们买卖和使用酒精,因为酒精本身是化工原料。因此,很多私酒贩子利用工业酒精勾兑出假酒获利。由于假酒屡禁不止,联邦

政府找来了科学家,让他们在不影响工业酒精使用的情况下,掺入有毒物质。当然,他们也对外公布了这一措施以警告群众,算是仁至义尽了。

但是酒贩子也要赚钱啊,他们想尽办法,尽可能过滤掉其中的有毒物质。但是最终技不如人,导致不少人喝了过滤不过关的假酒后被毒死了。据美国官方记录的数据统计,禁酒令期间因为喝假酒中毒而死的人超过1万人。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不过,禁酒令对美国的影响也不都是负面的,比如肥宅快乐水可口可乐在禁酒令实施后股价暴增,企业借机迅速扩张,成了最大赢家。

更重要的是,禁酒令间接促进了种族融合。在此之前,黑人白人的生活不仅一直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心理上两者也希望尽可能彼此没有交集。

但是在禁酒令实施期间,地下酒吧老板对客人的肤色没有要求,只要交钱了,都是客人。于是,原本平行的两群人打破了隔阂,齐聚一堂,甚至成为朋友。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 一起嗨!

同样是因为禁酒令,原本只流传于黑人社会的爵士乐,因为其轻松愉悦的节奏和低廉的出场费而被地下酒吧所看重,逐渐从小众走向美国主流,并最终享誉全球。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为了避免警察突袭,地下酒吧的调酒师们把果汁、糖浆甚至薄荷等配料掺入酒中,以此盖住饮料里的酒精味,从而催生了鸡尾酒。可以说,没有禁酒令,今天我们就喝不到长岛冰茶和马提尼了。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给整个酒业下禁令,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产业税收收入。与此从同,还需要在执行禁酒过程中花费巨量财政支出,这使得禁酒令变成了美国政府的一庄赔本生意,国库也大受影响。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即美国禁酒令颁布约1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放宽对于酒业的管制。再加上

正遭遇大萧条,全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只能借酒浇愁,政府对于禁酒令也早已精疲力竭。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一旦禁酒结束,对酒业的税收也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1932年,民主党竞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时,便把废除禁酒令写进了竞选纲领,这一提案使他获得了很大支持。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 大事儿办好了,小酌一杯

他赢得大选后,1933年4月7日,寇伦-哈里森法(Cullen-Harrison Act)通过,容许合法售卖酒精含量3.2%的饮料。同年12月5日第二十一宪法修正案通过,彻底废止了第十八宪法修正案。禁酒令至此寿终正寝。

可以说,美国禁酒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也诞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诸如鸡尾酒和爵士乐。

禁令生效期间,表面上贩酒的行当遭受了致命打击,但是只要稍作变通,反而能创造出新的商机和消费群体。

因此不要抱怨大环境,本山子有云: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只要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个适宜生存的小环境,任何时代都是创业的好时代。

美国禁酒令:百年前的蝴蝶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