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江蘇淮安的地理條件優越,但GDP在江蘇排倒數,是什麼原因?

夏晞Machie


地理條件優越,但地理位置並不優越。

淮安的地理條件確實不錯,但發展更多是看地理位置優越性,而不是地理條件,否則很多中西部城市應該比南京還發達才對。

淮安再怎麼說也是蘇北,身邊“窮鄰居”比較多。雖說蘇北也都是百強市成員,但和蘇南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何況即使淮安地理條件優越,比起蘇南也沒什麼優勢。蘇南有長江有太湖有眾多景點,緊鄰上海浙江,安徽最富裕的區域也是挨著蘇南。

所以相比之下,淮安的優越還算優越嗎?蘇北連雲港不僅有天然良港,更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優越性也不差吧?但是在蘇南和膠東半島的夾擊之下發展如何?

而在蘇南,即使城市規模和人口規模再小的鎮江,一樣能夠依託區位優勢貢獻6位數的人均GDP,足以秒殺徐州。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淮安的GDP會倒數。

當然,這幾年江蘇對於蘇北的重視程度提升,蘇北的發展節奏也開始加速,淮安更是有了清晰的發展定位,其區域影響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未來前景還是很好的。


城市發展報告


淮安,江蘇省地級市,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地理位置可以說比較優越,但是GDP在江蘇排名倒數第3,核心原因不是淮安導致的,而是江蘇優先發展蘇南模式導致的。不止是淮安,蘇北5市發展的都不好,蘇中發展比蘇北稍好些。經濟學家對蘇南模式有一個經典概括:政府推動。其主要特徵是:鄉鎮企業的所有制結構以集體經濟為主;鄉鎮政府主導鄉鎮企業的發展;政府出面組織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資料,出資辦企業,並由政府指派所謂的“能人”來擔任企業負責人。蘇南模式的核心在於政府的審批獲得能力。地方政府在配置資源方面擁有絕對的決定權,尤其是壟斷著土地批租、行業准入、優惠政策等資源的權力。

蘇南開發用地多

蘇南遍地國家級、省級開發區,招商土地放血大派送的狀況處於同一時空的,是蘇中、蘇北地區大部分土地被限制開發,發展空間被限制在有限狹小的區域內。與陸地面積80%以上可開發的蘇州相比,而蘇中蘇北各地級市,限制開發地區面積更普遍高60%。

蘇南稅收優惠政策

土地說完,再來說稅收。按照當時的政策,如果有外商想在南京的溧水和高淳投資,他要負擔33%的稅收,在江寧也要負擔27%,而在蘇州隨處可見的國家級園區中,他將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待遇,前兩年不交稅,兩年後連續三年只交7.5%的稅收,減免期後,也只需交15%。可想而知的是,江蘇省自然沒有無限的權力集中砸向蘇州等地的每一項資源,土地、稅收優惠、貸款額度等資源和政策自然需要其他地區去“平衡”,以南京為首的其他地區自然失去了發展機會。

蘇南的交通優勢

時至今日,蘇中、蘇北地區除了徐州已經通了高鐵,其他的南通、揚州、泰州、宿遷、連雲港、鹽城、淮安都還沒有高鐵運行,而蘇南的高鐵早已經覆蓋到縣級市,差距一目瞭然,京滬高鐵當初完全可以走蘇北,如果當初京滬高鐵走了蘇北,蘇北現在的經濟情況應該比現在好得多。


綜上所述:淮安的地理位置優越,但是經濟發展不力,核心不在淮安身上,而是江蘇省優先發展蘇南模式導致的,蘇北、蘇中想要追趕蘇南,可能性很小。


互金圈


淮安市位於江蘇省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蘊藏了巨大的發展潛力,無奈一直受困於鐵路交通,經濟發展滯後。

別提高鐵,更別說‘’八縱八橫‘’了,實際上淮安2003年才有了貨運火車,2005年才通了普通客運列車,現在都2019年了,去省會南京也只能走高速公路開車坐大巴。而且這條連接兩市的唯一高速公路,也是到了2006年12月才建成通車。在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浪潮中,淮安優越的地理位置因落後的交通而成了孤島。一批批投資考察無疾而終,面對交通困境搖頭嘆息!

2018年應該是淮安騰飛的起點,好消息接連不斷。高鐵徐宿淮鹽即將通車,連淮揚鎮、京滬二線已規劃建設,寧淮城際升級為350時速高鐵今年開工。全部建成後,淮安落後的鐵路成了高鐵樞紐。這也有利於加快南京都市圈一體化進程,有利於淮安及早分享長三角經濟圈發展紅利,打破交通瓶頸,發揮區位優勢後,利用好豐富的人力和土地資源,相信淮安經濟會有飛躍發展。





漂飄12


江蘇省在全國榜上有名,而它的下屬地區淮安市經濟壯況就不容樂觀了,在蘇北地區是老大難的地區。特別是宿遷.連雲港相對的落後,淮安好一點。根據資料的顯示,淮安市的年度GDP也就僅為3387億元,按說淮安是個很好的水陸交通要道城市,是古淮河和大運河的匯合處的一個城市,是南北江漢必經之地。也是人文會粹的地方,人民也很勤勞。

這些的關建問題是咱們國家的南北差異,南方工業地理自古就有先決條件,而蘇北一貫的工業落後,國家大開發後政府也使出了招商引資的多種政策,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沒有大的起色但是也算心血沒有白費,確實也前進了不少。比如在淮安地區人文環境在全國各地之中那是姣姣者是一流的乾淨漂亮的。在幾個城市當中率先實行旅遊景點免費制,有響當大的經濟觸動作用,尤其是淮安南邊的盱眙在這方面做的比較突出。

雖說大淮安地區是落後排名末尾,GDP落後不少,但人民的幸福感還是有著很大的嬌傲的。但是勤勞的人們仍在努力,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制定攻堅計劃,相信不久以後將會有很大的改善。


星空攬夢


淮安,周總理的故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環境優美,可是,經濟發展滯後。什麼原因?多方面因素,一是地理環境所限,淮安地處江蘇北部腹地,交通落後,至今只有一條新長鐵路,公路交通也很滯後,有的百姓一輩子也沒有見過火車。這些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其次,工業基礎薄弱,在淮安,沒有像樣的在全國乃至全省叫得響的企業。

現在淮安已經發展很快,多條高鐵在建,交通滯後的面貌大變化。連雲港部分,宿遷從淮安分出,淮安人口面積減少,更能輕裝上陣,人均GDP不比徐州差多少,而人均收入比徐州還略高!

淮安,江淮明珠,今日十一妹,明天大姐大!




無奈125387125


我就不信邪,一個江河湖海之地發展不過一窮山溝,淮安我為你加油,淮安我為你而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淮安沒有資源優勢開什麼玩笑,沒腦子的人都說淮安要資源沒資源,要人才沒人才,要什麼沒什麼?這就大錯特錯了,起碼我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盡的水資源,我不相信一個有水的城市發展不過一個沒水的城市,起碼淮安可以利用地理優勢發展新產業新行業新文化,人總有想不到的產業是絕對適合淮安發展的,都說江蘇是一個全國唯一的大內鬥的省份,那麼淮安人就要有一直鬥下去的精神和鬥志昂揚的那股勁,淮安加油😊



淮安緊靠鹽城 區別怎麼就那麼大了

淮安所有的東西都是自產自銷 包括淮安幾個商場都是這樣自產自銷 我就想說衣服電器一年換一次嗎

淮安沒有外來人口是最重要的問題 沒有企業

幾年前淮安企業還算可以 近年來企業走的走散的散 倒閉的倒閉 還提什麼G什麼P啊

在家門口辦箇中秋晚會多不讓看

想讓淮安發展起來就必須招商引資 把外地人留在淮安

先把所有廠房建出來 讓外地老闆自己過來選廠房 10年免費一切費用讓老闆把工資臺高點

讓外地人在淮安拿高工資 工人覺得淮安工資高了主任就不會走 他們肯定會在淮安買房子生孩子 養老


帶你心飛72720271


古代淮安揚州蘇州杭州是京杭大運河上重鎮,新中國成立國家在蘇北沒建一條鐵路火車徐州直接走了安徽,交通失去了優勢談何發展這也是淮安及蘇北落後蘇南重要原因。


歡柒729


作為淮安人,個人覺得未來十年淮安依舊省內倒數,說不定不如宿遷。

看路就知道了,市區和城區的路,再看看下面鄉鎮的路,看看老百姓的工資。


請叫我軍座大人


在江蘇最慘莫過於淮安和宿遷(20幾年前還是一家子),兩個江蘇的內陸城市,這兩個城市,一不靠海,二不靠長江,三沒有鐵路,這是都客觀原因,主觀原因還是因為,本身處於蘇北地區,底子薄,沒什麼工業基礎,又沒有好的政策扶持,發展相對蘇南那差距太明顯了,不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有了高鐵以後,我相信淮安會越來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