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心裡有一件事就會焦慮不安,而有的人心裡有多件事卻能應對自如?

和平天下v


一般具有樣情形的人其性格大多屬於焦慮型性格,焦慮型性格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成因,基因遺傳、養育者行為模式遺傳、養育方式問題。

1.基因遺傳,據瑞典醫學界70年的跟蹤統計,焦慮型人格中75%者是基因遺傳,父母、家人或幾代先人嚴重的焦慮症者其子女多數也會攜帶焦慮基因;

2.養育者行為模式遺傳,養育者中長期處於焦慮不安的那一個,最易把行為模式遺傳給子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很容易去模仿養育者的行為模式。

3.養育方式是基於小時候與養育者的互動模式,如果養育者的回應不夠親密、及時、有效,那麼孩子就會長期處於被忽視或者被拋棄的恐懼中,孩子很難承受這種恐懼體驗,逐漸形成壓抑或者隔離的防禦機制,將恐懼焦慮情緒壓抑或者隔離到潛意識中,不被意識所體驗覺察,如果情緒長期得不到疏導,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就像裝滿水的杯子,再加一點水都會溢出一樣,現實中的微小刺激也會激起潛意識中的焦慮情緒,一點點小事都會讓我們反覆焦灼。

具有焦慮型性格的人不僅在看、想、講或做等方面容易有緊張不安症狀,而且整個心理體系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更嚴重的是出現一系列軀體症狀,如渾身痠痛、頭痛或偏頭痛、心動過速、過緩或呼吸急促,血壓驟升、心律不齊或便秘腹瀉、消化不良或失眠障礙等。具有焦慮型性格人的人常常會有很痛苦的體驗,且自己很難調整,建議可以到溫度心理(APP)諮詢平臺上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諮詢師來幫自己調整。同時要明白性格的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遇事不慌的人,一種可能是在先天上就有基因方面的優勢,後天養育者的行為榜樣作用也良好,互動模式也是積極的方式。還有一種可能是通過自我成長,不斷提升自我處理問題能力。

如果自己無法控制,建議找正規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問題不能拖,越拖越麻煩。


不確定不存在


我有一個朋友,經營一個小企業,因產品積壓造成資金緊張,他向親戚借了四萬塊錢,沒想到卻失盜了。聽到這件事情之後,我去看他,只見他談笑自若,井井有條地安排廠裡事務。我懷疑自己聽到假消息了,就問:聽說你的錢被人偷了?他說:是啊,也怪我粗心,把剛提來的現金忘在辦公室裡,夜裡被人偷去了。我問:你報警了嗎?他說:報了,希望很渺茫。我不解地問:好不容易籌點錢,又被人偷去了,廠裡產品又積壓,你怎麼還能笑得出來呢?他說:我見到人就哭,這錢能找回來嗎?我說:理是這個理,可是,當前困難怎麼辦?他說:本來就困難,需要我冷靜下來想辦法,如果我心急如焚,整天焦慮不安,不更壞事嗎。

他接著給我講了一件事,他說:我有個鄰居,兒子倒車時,不小心撞死了一個小孩,他父母聽到消息之後,騎著一輛三輪車去探望,由於心慌意亂,一頭栽在路邊溝裡,摔成了重傷,萬幸地是,被人發現早,送到醫院之後,才保住了一條命。不但幫不上兒子的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麻煩。還有一個鄰居,老兩口在家,被人騙去幾百塊錢,老倆口疼的幾天幾夜吃不下去飯,睡不著覺,結果,大病一場,花了幾千塊錢。

說到這裡,他說:俗話說,禍不單行,為什麼呢?當一件壞事出現的時候,就會引起內心的焦慮和恐慌,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結果就會起到連鎖反應,不但解決不了已經發生的事,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我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勸人也是這樣勸的,可是事到臨頭,不由人就會焦慮,甚至夜裡睡不著。

他說:晉朝有個名將叫羊祜,他曾說過一句話,叫“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不順心的事這麼多,所以人就會焦慮,焦慮的目的是想改變不順,但其結果,不但改變不了,反而會更糟,這就進入了惡性循環,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我說:道理講得通,可是怎樣才能不焦慮呢?

他說:一個人從不知道焦慮是很難的,比如高考學生,在分數出來之前,是家長和孩子最焦慮的時刻,我問你,這種焦慮有用嗎?

我說:誰都知道沒有用,可是誰都會焦慮。

他說:我孩子高考之後也是這樣,我說,你平時不是沒有時間看小說,看電視劇嗎?現在閒下來了,為什麼不看看呢?他喜歡看名人傳記,結果他被那本“拿破崙傳”迷住了,連公佈分數時間都忘了。查完分數以後,他對我說:爸,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有好多盲區,當你進入盲區之後,需要的不是焦慮,而是給自己找一個前進的方向。

有人說:焦慮,是心中無底的表現,煩躁,是頭惱混亂的結果。

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這位朋友說:心不隨境轉,便能轉境!

當你焦慮的時候,不要急著去解決問題,也不要讓消極的情緒控制你,轉移一下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放鬆下來,或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遙山清風明月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我和我的閨蜜,我是典型的前者碰到一件事情會焦慮的人,嚴重到一整晚都睡不著覺,經常把我該怎麼辦掛在嘴邊。而我的閨蜜就是碰到天大的事情,也能淡定自如的解決,不慌張不怕事的那種,所以我跟她相處就覺得特踏實。其實一個女生哪裡有這麼強大,只是她不說不表現出來。

人都會焦慮,就像考試前一晚總會難以入睡,就像我看到這個問題,對於下面的回答我覺得一一對應,恐慌自己真的會有心理疾病。我發給閨蜜看了一下,她說我代入感太強,約我晚上吃火鍋,我隨之困擾解除。

如果你也經常有一種焦慮的情緒,不妨找朋友聊一下,或者換個思路,改變一下對事物的認知,緩解困惑。


皮膚科趙麗紅


我覺得這純粹是性格使然。

我就是一個有一點事就焦慮不安的人。這樣的人睡眠大多不好,遇事愁眉不展,鬱鬱寡歡!這類人易得憂鬱症,而且焦慮過程中很容易做錯事!

我說一下我最近經歷的事吧!

我有一個開了三年多的淘寶店!前三年是兼職,只有晚上弄一下,所以三年下來不僅沒賺還虧。但我一直沒放棄,就想著哪一天不打工了,就專職做淘寶。

今年我沒出去打工,專職在家做淘寶。慢慢的有收益了,收益從三月份的1000元增加到九月份的7000元,平均下來一個月3500元。

就在我期盼著淘店生意進一步向好的時候,我接到售假處罰通知。做過淘寶的人都知道,這個售假,是被售假。並不是真的賣假貨。有的是產品上有某品牌的字母(比如adidas),有的是產品上有某品牌圖案(比如小豬佩奇)……我們是代銷,廠家直接發貨。真的是假貨,又關我們什麼事?應當找製造這種商品的源頭廠家,對吧?可偏偏找的就是我們這些小賣家,而且處罰相當重。訂單能從一天幾十單,直接掉到每天0-3單。

接到處罰那天下午,我正在外出旅遊的路上,當是就感覺到天塌下來了一樣,全身冒冷汗,“哇”的一聲,把中午吃的全吐了。那天晚上一晚沒睡,腦子裡想的全是兩個字:麼辦?麼辦?麼辦?第二天一大早就趕了回來。

回來後,飯也不吃,澡也不洗,就坐在電腦前找供貨商要發票,要授權書。供貨商概不提供。沒辦法我只好這個群那個群裡問有沒有人能處理?終於有人接單了,2000元,先付一半,成功後付另一半,說是有經常聯繫的小二。有同行提醒我是騙人的,可我還是信了他,轉了1000元給他。然後,我就期盼著我的店能轉危為安。

這個人並沒有把我拉黑,一直和我周旋,到了兌現承諾那天,怎麼呼也不回我。我這才知道這個人真的是騙子。

這就是焦慮,遇事不冷靜,病疾亂投醫的後果。不僅店挽不回來了,還搭進去1000塊。如果我夠冷靜,就是用腳趾頭想想,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淘寶員工工資那麼高,廉正抓的那麼嚴,哪個敢以身試法?

昨天又有人找我,說願意幫我做假憑證。先打款後行事!我果斷拒絕。提供假憑證,那就是罪加一等,處罰更重!

這段時間,因為這個售假,吃不好睡不好,一直處在焦慮不安中……但我在慢慢克服我自己,去尋找新的賺錢方法。


我今天之所以自爆糗事,一是想對和我一樣遇事愛焦慮的人說,雖然是性格使然,但還是要想辦法剋制自己。不然,自己難過,做事易出錯外,還影響家人情緒。二是,提醒淘寶同行,在接到處罰通知後,不要劍走偏鋒。正規去申訴,實在申訴不了,只有接受處罰,重新尋找賺錢機會或者開新店。





生活萬花筒


我發現我就是這樣一個性格的人,只要心裡有一件事情停留在心裡,那麼我就會心裡不安。以至於我常常處理不好我和自己的關係還有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其實有時候這樣的焦慮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且在別人身上看來不是一件事而在我身上看來就是一件大事。比如,同一寢室的人有幾個人在說話,可能她們不跟我說話,那我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安的情緒,認為我和她們不是一起的,或者是她們忽略了我,而且像我這樣的人,對很多事情和人都是感受在先的。我知道,常常這種坐立不安的感受讓我很焦慮,也會讓我心臟有種緊縮的感覺,而且也會時常懷疑自己不被他人所接受,從而想了很多不利於自己的想法。往往也很壓抑,自卑和痛苦,唯有改變和自信才有可能將我解救出來。

對於這個,往往需要自己在發生這樣的感想之後,要適時地引導自己。然後平常多讀一些書籍,從而讓自己在面臨這樣的心情和情緒的時候,不至於一直陷在死衚衕裡。

焦慮型人格只需要一點點小事情就可以引發人的內在情緒,往往心情也是隨著外界影響而改變的。不僅在於自己也和自己有關的環境。

如果需要不再因此而這樣的話,只能尋求改變。


qzuser255408113


確實生活當中有這樣的人心裡裝不下事,我也是這樣的人。

一次外出一日遊需要早上四點出發,因為心裡有事總怕誤了時間,當誤旅途,也怕因自已遲到而影響大家的出行時間,這一宿就沒睡踏實,總是翻來覆去的,一會看看時間到了沒有就怕睡過點了。

就這樣一夜也沒睡實,上車後我就把事情跟大夥說了,其中和我有相同的經歷的人也不在少數基本上都沒睡好而更有甚者一夜根本就沒睡,看了一夜電視。

心裡裝不下事其主要因素是:興奮過渡,不經常出門沒經驗,怕當誤時間影響其它人出行。

而個別人心裡能裝事的人可能是特別有主意,有主見,有經驗。或者說是心中特別有數的人心裡才能裝下事。





羅英華752


我本人就屬於這兩種情況的結合體。每件事情都分一個輕重緩急,但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一個心情的好壞。所以說不同的情況,我表現出來的情緒也是不一樣的。

1.假如說我明天要考試。如果覺得自己還不錯有一定把握。我就會大大咧咧,安安心心的不去想這個事情。但是如果覺得自己模稜兩可,我就會產生出焦慮的情緒,甚至會在這種焦慮的氣氛下引發我暴躁的行為,以至於晚上休息時都有可能會想到這個事情,但是沒有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2.遇到一點事便焦慮不已。

我身邊遇到過這樣的人,他有一點事沒解決好。便沉默不語 左右推敲臉有晦色。 那時候就跟平常判若兩人 他這一種確實已經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綜合分析,這種類型應該屬於做事比較謹慎,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怎麼處置,事後怎麼安排。都過於在乎。所以說,無形中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3.而有的人有很多事但它還平淡如水。 只能說這是一個心胸比較開闊的人,心理素質好,掌控能力強。 我記得一個回憶錄裡邊兒張學良對記者講道,無論什麼時候,我都能好好的睡一覺。不管是有天大的事還是明天要殺頭到了該睡覺的時候,我都能好好的睡一覺。 他這一種,就是心理素質好心思較大。這種情況也可能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後天環境因素所導致。

不管趨於哪種情況。我們都要學會兩者相結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不讓自己受那麼大的拔作。



一個多麼哇塞得王木木


其實我自己一開始是屬於心理有一點事情就會焦慮不安的那種,總想馬上要個結果,了結了心理才能安心。尤其是工作上面的事情。我的老公是屬於第二種類型的,他工作是項目經理,帶著程序員們進行開發,每天要應對無數的事情。回到家我聽他接工作電話都感覺自己一個頭兩個大,想自己如果要是遇到這種事情一定會抗不下去,辭職的。於是就跟他討教怎麼才可以讓自己變得心理如此強大。他簡單的跟我說了句,有問題就解決問題唄,發愁也是沒有辦法的。如果要是同時遇到幾個,要考慮輕重緩急,同時還給我介紹了四象限法則:

第一象限是重要而緊急的事物,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物,第三象限是緊急不重要的事物,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不緊急的事物。自己一定要具有這種規劃手頭工作的能力,這樣才能有效的開展工作。

自己分清楚目前手頭上的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到第一象限,也就是重要而緊急的事物上。比如一個公司的領導人面臨4件事情:1、參加一個關係公司發展的的商業談判。2、公司主營業務之外還可能發展的其他業務與高管研討。3、好久不見的同學來拜訪就在樓下(以前關係不是很鐵,屬於一般,事先沒預約好)。4、想找朋友玩王者榮耀。那我們看一下怎麼劃分這四件事情,很顯然第一件事情是屬於第一象限的,關係公司發展是又緊急又重要的;第二件事情是屬於重要但不緊急的,外業的經營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了的,但發展的好會讓公司更上一層樓的;第三件事情是屬於緊急不重要的,因為不是很鐵的關係,如果先處理這件事情會佔用很長時間且是滿足他人的期望值;第四件事情是屬於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而且會花費大量時間,一旦陷會著迷,所以要遠離第四象限的事情。以上僅此個人觀點。


三口之家的陽光生活


你好,我是心理學愛好者,今天由我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一個人心裡有件事焦慮不安,其實是一種焦慮症一種表現,對這件事情胡亂猜想,總是毫無根據的擔心、恐懼,向事情不好的方向發展猜想,從而引起內心的不安。其實說明你這時心理已經失衡,通過自身控制力調解失敗,不能自我控制。



生活中焦慮狀態有兩種,一是有現實事件引起焦慮,對事件狀態的發展,經過周密的思索以後,對事態的發展有預測性,有種擔心和焦慮,其實這種焦慮是正常的,有利於我們個人的發展。但另一種焦慮是毫無根據的緊張、不安、恐懼,文章一開頭已做闡述,不再做介紹。但這種焦慮狀態,長期發展下去,有出現心理障礙的可能性,嚴重時,心理焦慮同時引起軀體疾病的發生,所以一旦有這種異樣,不容小覷,引起注意,及時做出心理輔導,讓自己心理趨向平衡。



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有的好的一面,就有壞的一面,自然,人的心理狀態也不例外。人能正確處理工作、生活瑣事,做到正確的對待和井井有條,分清主次,一般人看來,這人心寬,大度。心理裝事情的人,都是能擔事情的,也是能幹大事的,能做到主次之分,無需為毫無根據事由枝節擔憂,應對自如。



人的心理狀態其實多面性,處於不同生活環境,人難免會磨練成面對事情不同態度表現,但人從正常焦慮到心理障礙導致的心理焦慮,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人一旦發現心理狀態不好,及時做出心理健康輔導,讓自己儘快從焦慮的環境中走出。


希希說心理


很多人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心裡有一點小事,別管是工作上還是家庭裡的,就會反覆考慮,甚至夜不能寐,而有的人則反之。究其原因,應該有著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是對事前、事中、事後的考慮過於縝密,唯恐發生任何閃失,以至於焦慮不安,給自己太大壓力。這種人一般處事謹慎、心思細膩,對一件將要實施的事情發生之前就要做出應對預案,事情進行中會全程監控,逐個環節盯到位,事後還要做出總結,梳理經驗教訓。這種人做事情講求的是盡善盡美,不留遺憾,就像諸葛亮一樣“事必躬親”,但是他們給自己會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長期以往下去就會使自己健康受到損害。

二是心胸開闊之人,他們做事的原則就是“今日事今日畢”,哪管他明天會出現新問題。他們遵循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沉浸在一件事情裡。這種人從他們為人處世之道上就可以看出,和他們處事的風格是如出一轍的。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裡不擱事,手裡不留事。所以外人看來,他們是遊刃有餘,應對自如,實則是心寬坦然,灑脫應對。

總之,兩種性格習慣的人,處理事情是各有利弊,取長補短才能使自己不斷提升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