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叮咚!”

也就在几天前,一条红色的消息混杂在无数消息通知里,十分醒目。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突然不好意思地意识到:“似乎从来也没有参加官方的活动……”

最近这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忙,有一段时间都只是坚持每天更新微头条,随意丢几句心情随笔之类的,囤积了一些文章,不敢一次性把它更新完。总是担心更新完以后,过段时间就更加繁忙……

还是很喜欢头条的,尽管每天忙得团团转,依然会咬紧牙关尽可能努力更文。最近,很多时候,每天忙到夜里,也在临睡觉的时候,写完一篇微头条。

头条,对我来说,是一块能让内心安静的地方,可以随意写下各种各样的收获与感悟,也可以分享各种各样喜爱的内容。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像头条上绝大多数作者一样,我也非常喜欢头条的这种写作氛围。

在头条这个平台:无论你基础粉丝是多少,都有可能会制造出爆款。而且,每天的青云计划奖励,不仅能给作者鼓励,也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在头条的这些日子,身为作者的我体会到了玩游戏过关斩将般的快乐。逐渐放弃了许多休闲娱乐,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写文之中。

由于前期自媒体写作经验不足,我比很多作者走了更多的弯路,在这里也想和大家说一说,希望朋友们在头条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一、前面的路窄?咬紧牙关,不要放弃,终究会得柳暗花明

今年春天,我正是开始写头条文章,不过,曾经在去年,写过两个月的悟空问答。

那个时候,有一个活动,只要有人邀请,就能直接开通问答收益,我也是那个时候来到头条的。初次接触类似平台,我没有任何领域概念,当时见到题目就回答。可能,回答的问题领域混乱,加上阅读量不高,每条问题只有一百多阅读量,回答频率有限,结果还是被取消了收益。后来,我就离开了……

很久以后,我重新在周围小伙伴的怂恿之下,回到了头条。无意间打开悟空问答,却发现之前被取消的收益,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又回来了。当初无人阅读的问答,很多都涨了几千的阅读量,可是,我离开的时候,却不曾知道。

实际上,身边也有许多朋友在创作开始也经历过许多磕磕碰碰,但他们从没有放弃,坚持写作,很快顺利拿到了各种头衔,甚至得到了月度优质账号奖励。所以,无论你处于某种写作阶段,都不要放弃。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有所收获。而且,

头条平台也会认真对待每一位作者,只要你不曾对自己放弃,头条号都能看到你的努力。

一路走来,我因为领域问题久久没法通过原创,即使之后连续好几个月拿到了青云奖励,拿到了优质创作者账号,却依然处于纠结于领域的阶段。数个月的领域纠结,最终,在我点亮了“生机大会”图标的一瞬间,得到了答案。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原来,领域是以最初的创作内容决定的,一旦确定下来,系统就认定了你的账号领域,之后,无论你如何更新领域,都很难再做出修改。

二、领域需从一而终,选择领域不是问答兴趣认证就能更改的

连续几个月的创作,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领域了。

自从我在申请文化领域以后,通过原创,获得优秀创作者头衔以后,就一直在专心地写文化。研究各种读书、写作技巧,研究文学相关的一些内容。但是,时间长了,才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领域是育儿。果不其然,后台邀请我参加生机大会,点亮图标终于看到了自己的领域所属果然在育儿。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隐隐感觉到会是这样。当时,头条育儿运营加我进群,她就告诉我:“账号是育儿领域”。当时,觉得难以置信,明明写了许多和育儿完全不相关的内容,领域如何会在育儿呢?

现在仔细想想,很可能早在悟空问答的时候,就定下了领域。

曾经,也在网上看到许多创作者的分享,他们也按照官方的要求重新修改了自己的领域。比如,有每天分享艺术的作者,认为自己的领域是文化,后来才发现自己是教育领域创作者。也有人每天分享教育内容,结果发现自己是文化创作者,从此专注于文化领域。

刚开始,不是很理解。渐渐地,我才开始明白了:头条号真正的领域,有可能是由第一个月内更文类型和阅读量多少决定的。这种领域无法通过问答认证进行选择,而是由头条号的机器运算和后台控制的。

还记得,曾经参加过头条情感学院。培训老师就和我们说:你们不要自己通过问答选择领域。现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涵义。原来,领域不是随意答题就能随意修改的。你需要寻找与头条后台相一致的领域进行创作

也许,你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领域究竟是什么。发现最近只要参加一下“生机大会”就会知道自己大致所属领域了。确定了自己的领域以后,务必要发布账号领域相垂直的文章。如果,你之前发布的内容与领域内容不同,你可以尝试发一两篇领域垂直的内容,就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同。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三、告别完美主义,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

很长时间里,我在创作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害怕写得不好,迟迟不敢动笔。后来,渐渐地发现,爆款的文章都是随心所欲写出来的那几篇,往往不报希望,随意而发。结果,看似“低质”的内容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绞尽脑汁,反复修改了老半天的内容,却无人阅读。

可是,我依然对写作持有完美主义。害怕写得不好,迟迟不敢动笔去写。久而久之,导致更新缓慢。说实话,质量也没见得好到哪里去。

后来,渐渐地我才发现:“低质”的内容读者欢迎,也并非没有道理。很多看似“专业”的内容,在我反复研究之后,写得晦涩难懂。甚至有些朋友跑过来询问我:“为什么你今天发布的那篇文章,我没有看懂呢?”

相反之下,“低质”的内容就不同了。这些内容往往用口语的内容写出来,更加“接地气”,也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持续创作几个月之后,才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确实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内容必须符合一部分读者的喜好,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

与其长久地“钻研”,不如进行大量接地气的输出。这样,你一边写文章,才能一边得到很好地反馈。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取得一定的进步。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四、虚心听取读者的建议,有错就改,勿要“玻璃心”

如果创作内容流量高了,难免会有一些“找茬”的读者。实际上,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周围很多在头条创作的小伙伴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诚然,我们的创作内容无法满足所有读者。特别阅读量高了以后,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奇葩回复。”

但是,我渐渐发现,尽管有些人的回复不中听,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向你提出一些建议而已。有些内容在写的时候,难免会被一些小伙伴挑出毛病,他们就会直接在内容下方留言。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观点都不尽相同。对待类似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尝试过修改楼下用尖锐刻薄的语言指出的错误。结果发现,确实是宝贵的建议。

过去,我写微头条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追热点,也不喜欢阐述新闻。结果,在写微头条的时候,没有写新闻事件,只是写了一篇沾边的想法。就被一位小伙伴看出来了。他就指着我的内容,说:“你的事情讲错了”。我说:“近期,确实有类似事情,可是,我没有追热点,只是讲了对人生的一些感悟。”

没想到,那位小伙伴认为我只写感悟不写事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他对我说:“如果,你只写感悟,那么认真看文章的小伙伴就没有人觉得有必要认真看了。”

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他在浏览这个微头条的时候是如此认真,以至于反复回复了这么长一段话。我尝试接受了他的建议,将对应的真实事件写了出来。没想到,这篇微头条阅读量很快暴涨,网友们也纷纷点赞。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还有一次,拿到了一本不喜欢的书。抱着应付的态度,用语音输入写了一篇书评。心想着,反正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差,写了也不会获得青云奖励。

没想到,就这篇30分钟语音输入的书评,发布出去之后却瞬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点击率。读者们一边在下方留言骂这篇文章,一边转发还纷纷在旁边点赞,加关注。

我就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那么多读者关注,又有那么多读者在拼命骂这篇文章呢?于是,我就回复了骂我的读者。结果,终于有一位好心读者留言了。原来,因为语音输入,没有及时检查,文章错了一个字。大家都因为看到标题的错字而不满,所以才拼命的骂。

突然才真正切切的感受到:有时候,读者真的不是故意找茬,他们很可能是耐心读完了你的文章,却发现了问题,所以在留言里想提出一些建议。

虽然,身为一名创作者,不可能使所有读者读满意。但是,在评论区下方见到反对的声音,也不要忙着怼过去或拉黑,不妨也耐心听听他们的建议。也许有些人他提出的建议确实是十分中肯的。

我和头条的故事|盘点领域选择与头条写作上,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

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进行多种尝试

身为自媒体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才有进步,拥有不断成长的心态很重要。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固步自封,多学习、多尝试、多探索未知的领域与创作方法,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闭门造车永远都不会有收获,它只会使你的写作水平原地踏步。

要时刻记住,成长型思维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也要多尝试、勤更文,努力成长,才能得到不断进步。

时刻都保持空杯心态,无需把自己太当回事儿。毕竟,写作道路很漫长,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摸索,才能得到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