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愿存希望—给年轻老师,保持当初的倔强的勇气

早上一看新闻,就被震惊了,四川一学生用书连续暴击班主任头部九次,班主任当场昏迷……学校和医院,从来不会缺少吸人眼球的热点。

人多的地方,更容易有矛盾。医院人满为患,学校熙熙攘攘,所以医患关系,师生关系肯定不会一点波折都没有。若是遇到不良医生,失德的老师,在经舆论渲染,那打击面就扩大到全行业,一人咳嗽,全部吃药,原本紧张的关系就像一张弓,不停加码,绷得越来越紧。

有过来人对新教师讲:要学会当一个佛系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听不听,不要管,上课睡觉吃东西打闹,也随他去。教好自己的课就行,因为万一惹出事来,吃亏的总是老师。咱们可没有娘家撑腰,教体局,学校都想息事宁人……

每个新老师,在入职伊始,都意气风发,干劲满满,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我也不例外,所以更不甘心做一个佛系老师,我还有自己的倔强和坚持,因为面对着是活生生的孩子。所以一接班主任,就坚信着“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理念,对于不听话的,依着我的脾气,肯定用特殊手段教育他们。还好,至今没有投诉的,倒吸一口凉气。班会那天,就对他们讲;“这样的大环境下,你们以后绝不会遇到我这样管你们的班主任。而且几年以后,我肯定也会被冰冷的现实磨平棱角,那时的我,跟现在也绝不会相同。”

听说国家修改了《义务教育法》,也对教师惩戒权进行了讨论。但在我看来,有些晚了,当然有总胜过无。目下的教育大环境已经被尸位素餐的专家们带偏了,家校之间不信任的鸿沟越来越大。基层老师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人微言轻。如果规定教育惩戒应该由谁来打,有谁来监督,什么时候打,在哪个地方,打哪个部位,打几下,轻重怎样,打完之后怎么办,既不能伤到孩子的自尊和肉体,又得起到教育意义……那还是算了吧,还是由起草法案的专家来做吧。看似一个尚方宝剑,却更像一个烫手的山芋。

无论平时在骂医生没有医德,发生意外第一时间还是拨打120;

不管骂老师再怎么没有师德,家庭教育永远不能替代学校教育。

医生目睹着医院里的生老病死,体验着不断的绝望;教师则看到朝气蓬勃的孩子身上蕴藏的希望。都是特殊群体,更需要信任和支持。

覆巢之下,愿存希望—给年轻老师,保持当初的倔强的勇气

法律法规,使得责任划分有法可依;条条框框,却加大了人们之间的猜疑和隔阂。学校、医院理应多些人情味和信任,化戾气为祥和。也给新老师努力下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