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探祕鄖陽區梅鋪鎮:地名沿用上千年不變

十堰晚報訊 文、圖/記者 吳忠斌 鄖陽區梅鋪鎮歷史源遠流長,著名的猿人遺址、恐龍骨骼化石及恐龍蛋為研究人類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依據。有人說梅鋪是因盛產楊梅而得名,也有人說是因驛站演衍而來。近日,記者驅車來到這個“四方商賈雲集來”的地方,實地探訪了梅鋪地名的由來與演衍過程。

梅鋪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古代盛產楊梅

近日,記者驅車兩小時來到梅鋪鎮。得知記者來意後,梅鋪鎮黨辦主任王永亭帶記者來到檔案室,找出了一本《梅鋪志》。

據《梅鋪志》記載,梅鋪地名最早見於《後漢書·光武帝紀·下隅傳》,文中記載:劉秀退兵梅鋪一帶,人困馬乏,飢餓難捱,一匹駿馬仰天長嘶,兩蹄創地,掘之而得甘泉,曰“馬嘶泉”。由此看來,梅鋪這個地名早已傳世。

“之所以叫梅鋪,一個主要原因是此地盛產楊梅。”王永亭告訴記者,梅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溼潤,適宜楊梅生長,傳說楊梅品種眾多,有烏梅、紅梅、粉紅梅、豆梅、金瓜梅、白水梅等。由於氣候和土質的原因,當地的楊梅具有核小、粒大、肉厚、汁多、酸甜解渴的特點。最初,境內楊梅皆為天然生成,後來人們不斷引進、培育新品種,大量的果實被送到驛站旁的市場進行交換,或售給路人解渴。楊梅遂成為當地的土特產,遠近聞名。

今年69歲的王定慶是梅鋪鎮政府所在地梅家鋪村三組村民。他向記者證實,距梅鋪古驛站5裡的地方叫做“楊梅枝溝”,這個地名流傳至今。而距其30裡的鄭家埡另一個地名就叫“梅子”。

當過20多年村幹部的王定慶對梅鋪的歷史很瞭解。他介紹,梅鋪得名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梅鋪古驛站。

在鄖陽地區,許多有驛站、驛館的農村集鎮都演衍成帶有“鋪”字的地名。霍中南《鄖陽驛道》一文中就舉了“得勝鋪”、“陳家鋪”。

據瞭解,梅鋪古驛站向東40裡到舊時的淅川,南行40裡到習家店,處於官道的交叉地。依靠這個優勢,當地不僅有吃住的驛館,而且還有商店,在現梅鋪街下街河口處的蘇家巖形成了繁華的街市。

傳說,曹操為了驅使士兵進擊,演出的“望梅止渴”典故也發生在這裡。後來曹操部屬中有傷兵留在此地定居,在附近建設了兩對面街市,稱為“曹家街”,即現在的泉灣村陳家營後溝。此說是否真實,史海無考。不過,人們說那裡確有一條古街,解放前那裡不僅有大堆的瓦片,還有房屋地基留下的石條。

「十堰」探秘鄖陽區梅鋪鎮:地名沿用上千年不變

梅鋪地理位置獨特,曾“神路”“官路”並存

據《梅鋪志》記載,在梅鋪地名的演衍過程中,形成了通名與專名,通名有東鄉、東梅鄉、雙梅鄉,梅鋪區(公社、鎮)等。這些地名隨歷代行政建制的變化而變化,而特定名字就是梅鋪。

為何梅鋪地名歷時上千年而不變,流傳至今呢?

這和梅鋪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國榷》中說:“秦之棧道……可入襄鄖”。又說:“出內鄉、淅川有棧道,可入鄖”。出內鄉經淅川入鄖地,主要通道有三條:一是由荊紫關入鄖;二是由滔河入鄖;三由均縣(現丹江口市)入鄖。而梅鋪距淅川老城最近,不難看出由滔河經梅鋪,是淅川入鄖最理想的通道。

唐武德年間(618年—626年)到貞觀年間(627年—634年),武當山初具規模,梅鋪地域內建立了“朝山觀”。這裡擁有了淅川(古稱淅州或淅陽郡)至丹江口(古稱均州或武當郡)的“神路”和“官路”,成為重要交通要道和邊境集貿市場。圍繞著“神路”和“官路”,不僅設有驛館專供官差食宿,也有“客肆”、“店鋪”供過往行人和朝山者食宿和買香表、食品、草鞋等物,形成為邊界地區的小集鎮。

梅鋪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然是在蘇家巖下的河街,而蘇家巖的地名一直延續至今,為什麼不叫“蘇家鋪”?原因就在於沒有反映出地理特徵和物貌特點。傳說蘇家巖古時候是大片野生楊梅,遠近聞名,加之史傳我國在晉隋時,民間開始把野生楊梅移植到庭園內,以觀梅、賞花,因此,人們就叫有驛站的地方為“梅鋪”。

梅鋪的興盛還和當地延續多年的“會”有關。古人有過“花朝節”的習慣,以慶祝百花的生日來趕“會”。唐人《提要錄》中說:“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記載的是民間自唐代開始把二月十五日當作百花的生日。《舊唐書·羅成傳》也說:“每逢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這是說每逢這一天,人們聚在一起賞花、詠梅,慶祝百花生日。這種“花朝會”後來演變成“物資交流會”,延時幾天。到了宋代,朝山觀由於在三月三日要慶祝祖師爺的“聖誕會”,於是兩會合並一起。《夢梁錄》中說:宋代把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定為“真武佑聖真君聖誕”,由皇帝“降賜御香”,進行隆重的慶賀。為了慶祝這種會,一般要唱3天大戲,於是朝山觀修建了戲樓。這種慶會同物資交流會相結合,吸引遠近數十里豫陝地區邊民前來趕會。這種“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由於朝山觀毀於大火而觀倒會散。

楊梅盛產、驛站興盛、“花朝會”盛行,這裡都使梅鋪不僅有通名存在,而且還有這個專名存在。

「十堰」探秘鄖陽區梅鋪鎮:地名沿用上千年不變

老梅鋪已被水淹,現在的梅鋪鎮政府所在地是 “梅家鋪”

王定慶說,梅鋪地名在演衍過程中,出現了由誤傳而形成的另一個名字“梅家鋪”。

傳說1935年農曆六月初六,梅鋪發生百年一遇的洪水,將梅鋪河街沖毀,原住居民搬到上游居住,形成了一片新的居民區(即現在的梅家鋪)。那裡沒有一家商店,後來由河南淅川縣城裡一家姓王的商人在現機械廠附近開設了一家字號為“齋茂祥”的商店。那時的人都叫它“鋪子”。外地人不知根底,認為那裡整條溝都叫“梅家溝”,於是就叫它“梅家鋪”。到民國晚期,這條溝裡又新開兩家店鋪,附近的人都把這一區域叫“梅家鋪”。

王定慶說,從現在的梅鋪街範圍來看,梅家溝只是一條岔溝,並不代表整條山溝。解放後,新建的梅鋪街上至鎮政府一側的工商所,下至電站廠房處。這裡原是黨溝河的出口段,河谷兩旁沒有成片居民點。明末農民起義軍開挖“渠凳溝”後,挖的土填了河谷,形成一條土嶺叫“長嶺”(現鎮政府駐地)。緊鄰長嶺的兩條支岔溝內,搬去二三家梅姓人家後,才有“梅家溝”這個地名。梅家溝往下是張溝,再往下是張山、蘇家巖。而街的另一側,位於鎮政府側對面處,古代有一座“侯王廟”,這個區域叫“後嶺”。順嶺向東去,有個叫“棗樹園”的地方,嶺的盡頭處叫“前嶺”。現在整條街區,是由幾個不同的名字來代表不同的地段,因此並不統稱為“梅家溝”。

1951年,區政府地址由寨灣遷到梅鋪後,就改稱“梅鋪”,並延續到現在。雖然由誤傳而出現了梅鋪的一個別稱,但也是一個存在幾十年的客觀事實。不過,人們習慣性地把現在的梅鋪街叫“梅家鋪”,這也是梅家鋪村的由來。1984年,當時的區轄鄉級鎮也定名叫“梅家鋪鎮”,正式把這一名字使用於行政建制,以後的縣轄鎮也有叫“梅家鋪鎮”的地名稱謂,這也算地名的進一步演衍。

2001年6月至今,由於全省機構改革全縣鄉鎮合併,梅鋪再度單設為梅鋪鎮。

在王定慶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離梅鋪鎮政府約一公里的蘇家巖,只見這個曾經繁華的街市已沉入水底,只留下光禿禿的山岩和波瀾不驚的水面。

斗轉星移,蒼海桑田。梅鋪這個地名在不同的時期被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仍可間或看到它曾經的繁華和榮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