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白居易有胡人血統?

白居易是胡人的這個說法,是白居易研究的一個爭議點。

大詩人白居易有胡人血統?

至少在和白居易有關家族問題上,有兩點疑雲:

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的民族身份的疑雲

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因父親去世早,從小就和白居易兄弟在一起讀書。

白敏中通過科舉走入仕途,又因為說服党項人不再叛亂有功,後來曾經做過宰相。

說白敏中是胡人的依據,主要是宋朝人孫光憲的《北夢瑣言》這本書記裡載的一個小故事說,白敏中曾經與曹確、羅劭權等共同執掌宰相大權,崔慎猷嘆息說:“可以回家了!現在中書(省)到處都是番人。

番人就是胡人的意思,由此斷定白敏中是胡人,白敏中是胡人了,他的堂兄白居易自然也就是胡人了。

大詩人白居易有胡人血統?

這個推論不足信。原因有二:

①《北夢瑣言》是一部野史,所記載的事不是十分可靠。而且還是幾百年後宋人的記載,可靠性就更差點。

②白敏中為人品德不好,很多人都反感他。在中國語言語境中,說誰為“番人”“蠻子”只是表達一種鄙視情感而已。

至少有兩歌事情,讓當時的人對白敏中的觀感極差。

一是對自己的恩人李德裕恩將仇報,這是中國人最看不起的。李德裕當宰相時,曾經推舉過白敏中,等到李德裕不得勢時,白敏中落井下石,把李德裕拉下臺,李德裕死在被貶之地。而白敏中自己後來當了宰相,這個吃相挺難看。

二是得罪狀元鄭顥。當時,白敏中負責給萬壽公主選駙馬,看中了狀元鄭顥。鄭顥已經有了未婚妻,而且都到了馬上要迎接自己的新娘盧氏了,生生被白敏中派人攔下,讓鄭顥娶了公主。這種巴結上級不遺餘力的做法也讓當時的人看不起。

大詩人白居易有胡人血統?

對一個不喜歡的人稱“番人”,並不一定是實指這個人是少數民族,往往是表達對這個人的鄙視。這是我們漢人說話的語言習慣。直到今天,我們一些地方也會把那些自己認為不喜歡的人稱為“蠻子”。你不能認為“蠻子”就是少數民族。

比如今天有名的“薛蠻子”,後代研究者不能據此,說他是少數民族。

白居易父母婚姻的疑雲

說白居易是胡人,還有一個證據,就是關於白居易父母以及白氏家族混亂的婚姻疑雲。

白居易的父親和白居易的母親相差二十六歲,這個本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主要是根據歷史學家們的文獻和墓誌銘考證,白居易的母親是白居易父親的親外甥女,也就是舅舅娶外甥女。根據歷史學家羅振玉的考證,白居易的外祖母是白居易的親姑姑。這個關係有點擰。

這種親舅舅娶親外甥女的事情,在今天的人看來血緣關係有點擰,有人據此推測這是胡人的一種婚姻習俗。也由此推斷白居易有胡人血統。

這個推斷也不足信。

首先,白居易的父親和他的母親是不是舅甥關係,沒有史書材料的記載,這種推斷只是羅振玉,根據出土的墓誌銘和白居易祭祀祖母的文章的出的一種假設可能,並沒有十足證據。

其次,即使就是親舅舅和外甥女的婚姻,當然也不能證明這只是胡人的習俗。漢人有沒有可能有這種失倫的婚姻?有的,皇帝都有。

比如,漢惠帝,就在他母親呂后的主持下,娶了自己的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這可是親親的舅舅娶了外甥女的例子,記載在正史上的。

況且唐朝皇家也有那麼多的混亂婚姻關係,唐太宗李世民的婚姻亂的人“眼花繚亂”:他娶了被他殺死的親弟弟的媳婦楊氏,後來他還把隋煬帝的蕭皇后,也就是楊氏的親生母親娶回宮,所以蕭皇后既是他的丈母孃,也是他的妻子。還有大家都熟悉李治,娶了自己的小媽武媚娘。唐玄宗李隆基看上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最後也是千方百計把楊玉環娶回了宮。

最高統治者的生活都如此混亂,那麼底層老百姓在婚姻倫理上,怕也是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白居易自己敘述自己家譜

大詩人白居易有胡人血統?


在白居易的《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一文中,白居易對自己的家譜敘述的很清楚:

白氏有據可查的第一代祖先是白勝,是楚國的貴族。後來輾轉到秦國和太原定居。……

至府君高祖,北齊王兵尚書,贈司空。曾祖名諱士通,為皇朝利州都督。 祖名諱志善,朝散大夫,尚衣奉御。父名諱溫,朝請大夫,檢小都官郎中。公名諱鰉,字上鍾,都官郎中第六子。

……公有子五人:長子名諱季庚,襄州別駕。……次名諱季般,為徐州沛縣令。次名諱季軫,為許州許昌縣令。次名諱季寧,為河南府參軍。次名諱季平,為鄉貢進

這種家譜有源頭,有分流,沒有看見有任何和胡人血統的交集,因此是可信的。

結論

白居易是胡人或者有胡人血統的看法是沒有可信的證據,因此是不足信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