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文/小蕾說,用心用情寫職場、寫生活的公務員培訓師。

歷來,婆媳矛盾是世界級難題。

孟非說過,解決婆媳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距離。

然而在我家,我和婆婆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了快10年,幾乎沒有婆媳矛盾。

為什麼呢?

因為我有一個好公公。

調節我和婆婆關係的,不是我老公,而是我公公。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一、遇事不抱怨,埋頭解決就對了

說到我公公,不得不先提我的婆婆,因為他們兩個的結合特別有意思。

我婆婆是個喜歡抱怨的人,水管裂了、馬桶壞了、家人生病、孩子事業不順心……一切不美好的事,她都習慣性抱怨。

而我公公呢,從來不抱怨,遇到問題,總是第一時間解決。

有一次,我公公出去旅遊一週,剛到家,婆婆就開啟無限循環抱怨模式:

“花灑壞了不出水,一會噴一會不噴,走之前就告你了,你也不修,害的我洗澡感冒。”

公公二話沒說,放下東西,直奔衛生間修花灑。

等花灑修好,婆婆又說:

“快來幫我洗菜,你不知道,你不在家,孩子們又忙,回來就吃飯,我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以後別去那麼長時間了……”

公公趕緊洗了手,鑽進廚房。

一邊是婆婆的嘮叨,一邊是公公的忙碌,這個畫面又好笑又可愛。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你會覺得公公是妻管炎嗎?

我覺得不是,這是一種大智慧。

遇到愛抱怨的伴侶,你和他吵架爭辯,只會越說越氣,無濟於事;

遇到生活中的困難,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加重雙方的負面情緒,還不如集中精力,想想辦法怎麼解決。

公公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抱怨、只幹活”的生存法則,和婆婆和平相處幾十年。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他的這個優秀品質,也給我們的小家帶來了諸多好處。

比如,我和老公平時工作忙,週末喜歡睡懶覺,婆婆總是一大早叫我們起床吃早飯,讓我們吃完再睡,如果不吃,她就不高興。

這時,公公會勸她:孩子們難得不用早起,讓他們多睡睡。不給他們做早飯,正好解脫了咱倆,咱們出去溜達去。

如果婆婆抱怨我和老公不做家務,公公就會把家務全部承擔了;

婆婆抱怨我和老公睡得晚,影響她休息,公公就給婆婆下載催眠音樂,買睡眠耳機。

諸如此類的事,不勝枚舉。

在別人家裡,這些也許會演變成矛盾,但在我家,因為公公的實幹精神,一切都不是問題。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公公的這種生活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孩子。

當寶寶和小朋友玩積木,不小心推到的時候,其他小朋友會互相指責抱怨,她就會說“沒關係,我們重新搭起來就好了。”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二、守好各自角色,才能保家中太平

有的家庭中,小夫妻一吵架,老人馬上勸架調解。

殊不知,這是火上澆油的行為。

一般情況,公婆勸解兒媳婦的說辭是這樣的:

我兒子也是好心;

他是為了你好,你多體諒體諒他;

他不是那個意思,他是……

其實,兒媳婦最煩聽到這種話。

在兒媳婦聽來,你們向著自己兒子,三個人合起夥來欺負我。

這時候,無論你說得多麼正確,正在氣頭上的兒媳婦,是全然聽不進去的。

可惜,很多老人並不明白這一點,往往很小的夫妻拌嘴就上升為婆媳矛盾、家庭矛盾。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在這一點上,我公公做得非常好。

他是個很有界限感的人。

我和老公吵架,公公從不參與,從來都是給我們空間,讓我們自己解決。

事後,也不做任何評論。

有時候,看我們吵得激烈,婆婆想勸架,都會被公公制止。

在公公眼裡,我們雖然住在一起,但是是兩個家庭,小家的事,應該由我們兩個人決定。

最難得的是,如果我是無理取鬧和老公吵架,公公並不會因此記恨我、怠慢我,依舊和平常一樣,對我關懷備至。

他用行動,讓我覺得愧疚和自責。

他的這種方式,也讓我們小兩口明白,要互相尊重對方。

遇到公婆的事,我們不會強行干涉,主意都是公婆拿,需要我們出力的,我們只管出力。

我見過一些家庭,長輩和晚輩之間指手畫腳、互相控制,整日雞犬不寧。

相處模式,決定家庭的幸福感。

如果每個成員,都能做好定位,做好自己該做的,不越界、不越位,那這個家庭一定會和諧。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三、永遠要看別人的優點

在我家,一直有一個過不去的梗。

我公公曾借給一個遠房親戚10萬塊錢,好多年過去,那個親戚一直不還錢。

每當我們吐槽說那個親戚的不好,公公就會打斷我們,說人家在某某時候幫過我們,人家也挺好的。

不僅對親戚如此,對外面的人也這樣。

我公公喜歡旅遊,更喜歡在景區買東西。

有一次,公公花1000塊買了塊石頭,後來知道上當受騙了。

他沒有憤懣怒罵那個騙子,反而給我們講,那個小夥子多麼熱心,給他當免費導遊,還幫他搬行李。

公公就是這樣,有時候被人騙了、欺負了,還念著對方的好。

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傻。

也許是傻人有傻福,公公的朋友非常多。

公公住院,根本不需要家人陪護,朋友們輪著住醫院照顧;

公公想做小買賣,朋友二話不說拿出十幾萬;

我們搬家,朋友送的都是大品牌高級家電……

人老了,有時候像小孩子,在他的圈子裡,經常發生朋友們生氣冷戰的事,但是無論多麼難相處的人,都願意和我公公玩。

他從來沒有和人紅過臉,因為在他眼裡,只有別人的優點。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和所有婆婆一樣,我婆婆也希望我能細緻入微照顧好她兒子,可惜我在這方面確實做的不夠好。

每當婆婆想抱怨的時候,公公就會說,兒媳婦做家務不行,賺錢能力強啊,要多看人家的優點。

我工作不順心,和家人說想辭職跳槽,公公就會給我分析,這份工作的優點。聽他說完,我還真覺得現在的工作,性價比很高。

多看對方的優點,想著事情的好處,心態就會不一樣。

拿婚姻生活來說,結婚前,要睜大眼睛;結婚後,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只盯著對方的缺點,會質疑人生、會痛苦;如果多看對方的優點,會有滿滿的幸福感,也更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形成良性循環。

我們都有一個習慣,更容易盯著對方的缺點,也更容易放大缺點、忽視優點。

其實,轉換一下關注點,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四、真心付出,不圖回報

我公公今年65歲,工人出身,他們那個年代的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

雖然,他不是我的親生父母,但是公公對我們小家庭、對我的付出,猶如我的親生父母。

我生病住院,公公嚴格遵醫囑,一日三餐,變著花樣給我做飯加強營養;

我去外地考試,公公擔心我的安全,各種輾轉聯繫熟人照看我;

我們買房,公公拿出所有積蓄;

我們換工作、換城市,公公全力支持,毫無怨言;

結婚那幾年,我生不了孩子,公公即使很喜歡小孩,也從不在我們面前流露羨慕、遺憾、催生的想法;

後來我走上了試管嬰兒之路,公公婆婆承擔了所有的治療費用……

我經常聽同事說,自己的公公婆婆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嘴上說著支持孩子們,實際上,什麼忙都不幫。

相比這樣的長輩,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公公的常年付出,讓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覺得理所應當。

有一次,公公外出辦事,回來挺晚,我和老公給公公煮宵夜,公公開玩笑說:“這種待遇真好,以後我天天晚回家吧。”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那一刻,我們覺得,對公公關心實在太少了。有時候竟然忘了,他也是一個兩鬢斑白、需要子女照顧的老人。

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話沒錯,如果家中有一個通情達理的老人,是子女的福氣,要好好珍惜。

體貼的長輩,加上懂事的子女,才是好家風。

我是小蕾說,分享職場乾貨和生活感悟,用樸實的文字寫生活,用溫暖陪伴你,歡迎關注我。

原來,好家風並不難,有一個好公公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