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泸州的味道在哪里?有人总结大河帮小河味,洋洋洒洒论述了一本书的厚度,江阳沽酒客当然对这样整理总结泸菜文化发展史的人由衷佩服,也能感受到,作为川菜文化的一部分,泸州菜也不逊于盐帮菜,并且确实能在川菜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今天沽酒客想另辟蹊径,抛开殿堂级别的论述和大师们的传承,再跟大家聊聊泸州民间的好味道在哪里?

中国人好吃,见面都问:“您吃了吗?”可见“民以食为天”此言不虚。但是并不是说中国人上辈子都是饿死鬼投胎。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在泸州见面打招呼,也习惯问你:“吃了没?”这足以证明,在我们看来,吃是一件大事,一个人吃的好,睡得香,其实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曾经是农业大国,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就是对收获终极愿景的期盼。有了收获,就可以在敬畏完天地,缅怀完祖先以后,让各种热腾腾的美味佳肴上自己的餐桌。

林语堂先生曾经在《吃的享受》一文中说到:

在盛宴中,中国人是多么精神焕发啊!当他们的肚肠填满的时候,他会喊出人生是多么美妙啊!这个饱满的肚子里洋溢着,发射出一种精神上的快乐。中国人是靠着本能的,他的本能告诉他说,当肚子美满的时候,一切都美满了。所以我认为中国人有一种比较近乎本能的生活,同时有一种哲学,叫他们能公开承认他们的生活近乎本能。我曾经提起过,中国人对于快乐境地的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的情景。所以有一位中国诗人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我们读《三国演义》,曹操对降将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那餐桌上肯定水陆杂陈,觥筹交错。可究竟是些什么呢?连作家罗贯中都一抹黑,能指望他给我们什么答案?我们读《水浒传》,除了“大块分肉,大碗喝酒”,除了人肉馒头,除了酒精度不高还有不少沉淀物,必须沥过方可饮用的酒外,忠义堂上那些好汉吃什么喝什么,谅施耐庵也相当懵懂。

只有《红楼梦》对美食的描述不厌其烦,而且牵动着我们的心。今天你们有没有发觉几个有趣的事情,一个好的作者,他的小说里必定有关于美味的经典描写,不管这个味道如何,作家笔下都熠熠生辉。金庸如此,陆文夫如此,清代的袁枚更是如此。而如今日头条一些播放量非常高的是那些吃播和影视剧中表现吃的东西。所以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在观者如云。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其实这些在民间也不遑多让,地大物博造成饮食习惯,咸淡喜好各有不同。川菜又属于八大菜系中的佼佼者,大家印象中川菜却更多是辣和麻。其实是一种误解。四川整体的味道也很难一句话包含,川西,川东,川南,川北各有特色。

作为川南古城泸州,味道自然也具备河下特色。有人总结大河帮小河味。但是今天江阳沽酒客认为泸州味道在民间和“苍蝇馆子”。

民间指的是家常,泸州十个家庭,有八个可以当厨师用,不是科班出生的厨师,也是后天磨出来的巧妇。笔者的大表姐,长得一副福气相。她是我们这个家族里最爱做吃的人,虽然大表姐向来喜欢油大油儿,不过姐夫一定喜欢,而且非常幸福。每一次家里聚餐,如果是表姐掌厨,满桌就有过年的感觉。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家父曾是船上人,不是厨师,却天生对吃有特殊的喜好,不仅喜欢吃也喜欢自己做,这些年被父亲惯坏了口味,当然也觉得不同家庭里的味道,是你在任何高级餐厅里吃不到的,因为除了好味,还有浓浓的深情。

我相信很多泸州人对家美好的记忆,味道肯定会排在前三位,即便遇到一些确实不擅长下厨的家庭,亲戚间也能有所感受。所以泸州第一个味道到民间。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第二味道则在小餐馆,就是我们常说的“苍蝇馆子”,这个可不是卖苍蝇的馆子,泸州人没有那么奇特。泸州一些没有经过精美装修的小饭馆。看起来一般卫生条件不好但是味道很好。 “苍蝇馆子”在泸州就特指那些价格低廉铺面窄小的饭馆,形容它们的小和廉价。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苍蝇馆子”是一个爱称,而非贬义,隐含着我们泸州人幽默的自我嘲讽。“苍蝇馆子”的所有东西或许不是最好吃的,却总有一两道菜一定有着神秘的吸引力和特别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苍蝇馆子”的环境或许并不尽人意,却一定有着最热情的老板和宾至如归的亲切温馨感;“苍蝇馆子”还有着令人开怀的便宜贴心价,师傅不错的厨艺和倾尽心力的菜品创意;更有着可以无所顾忌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的家庭气氛。俨然家常菜的延伸。

泸州味道“苍蝇馆子”: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

“苍蝇馆子”未必服务让你宾至如归,可能某些老板脾气还怪头怪脑,可是有些泸州吃货就是不在乎这种被怼的感觉,哪怕脾气不好,他们也因为味道而妥协臣服。你可以不去吃,可以讲究你的讲究,但是你无法拒绝他的红红火火。

泸州这些地方,永远不会出那种装13的米其林,却可能有让皇帝也没有尝过的人家美味,所谓“庙堂高雅肉食鄙,江湖菜低人味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请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来留言,说说你记忆中和心中那些曾经和现在还在的泸州“苍蝇馆子”有那些,让这些民间味道,不要在我们身边被忽视,让吃货们发现他们的新大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