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宋楚秦,四國如此禮遇重耳,晉國這位公子真的不簡單

晉國公子重耳,因為受到迫害出國流亡,在齊國定居多年以後,齊桓公去世了,在諸位手下的主持之下,這一行人離開齊國,重新開始了流亡生涯。

齊宋楚秦,四國如此禮遇重耳,晉國這位公子真的不簡單

重耳一行先來到曹國,曹國國君是個吃喝玩樂貪生怕死的人,周圍也都是一群勢力小人,大家對重耳這個落魄公子,一點都不感冒,重耳一行也只是在曹國住了一夜,就出發去宋國了。

這時的宋襄公,剛剛從泓水大戰的戰場上傷退下來,雖然經歷了一場失敗,可稱霸之心猶在,一心想招賢納士,重整旗鼓,再戰江湖。聞聽重耳帶著手下來了,趕緊派公孫固前去迎接,還囑咐要用國君之禮相待,重耳第一次受到這樣的禮遇,不由得對狐堰的氣消了許多。

在宋國住了幾日,大家發現,宋國實在是實力不濟,宋襄公的病也是一天比一天厲害,估計沒有實力幫自己回國了。看到這樣的情況,重耳也只好帶著眾人離開宋國,到楚國去了。楚成王同樣用國君的規格,接待了重耳,還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十幾年的流亡生涯末端,重耳越來越感到了,作為晉國公子的尊嚴,他們不但是尊重自己的身份,還因為自己有這群忠心的下屬,更尊重自己,既然人家給臉,自己就要長臉,楚成王越是尊重重耳,重耳越是謙虛謹慎。

一天楚成王和重耳在談天說地,說到興處,楚成王問,公子若是能回到晉國,該怎麼報答老夫啊?

您貴為一國之君,金銀珠寶,珍禽異獸,要什麼有什麼,我還真不知道給您什麼好!

哈哈,那你小子就是不打算謝我嘍。

重耳想了想,如果能託大王之福,我回到晉國繼位,一定要和楚國和平相處。萬一,我說萬一要是兩國不幸打起來,我一定命令晉軍退避三舍,以報答楚王大恩。

齊宋楚秦,四國如此禮遇重耳,晉國這位公子真的不簡單

看著重耳說的這麼認真,楚成王微笑的點點頭,沒想到惹惱了邊上的成得臣,宴席過後成得臣就向楚成王進言,重耳這小子太狂妄了,現在就敢說這樣的話,以後要是得了勢,恐怕會對我們不利啊。

楚成王卻是另外一種看法,怎麼能這樣子哪,這個晉國的公子志向遠大,身邊又有這麼多有才幹之士,將來一定會成大才的,這樣的人,我欣賞還來不及,以後不要再說這樣的小器話了。

我們前面說過,秦穆公曾經扶持夷吾做了晉國國君,夷吾就把自己的太子圉(音同雨放到秦國做人質,後來太子圉為了繼位偷偷跑回晉國,晉惠公死後太子圉繼位,就是晉懷公。不知道當年他在秦國受了什麼虐待,晉懷公一上臺就斷絕了和秦國的往來,秦穆公一怒之下,就派人來楚國尋找重耳,要助重耳回國為君。

聽到這個消息,楚成王就告訴了重耳,秦穆公派人來接你回國了,他可以幫你登上君位,公子終於可以如願了。聽說實力強大的秦國要幫助自己,重耳是喜出望外,但還是矜持了一下,大王,我在楚國過的很好,我寧願在這裡為大王效力,秦國嘛,就不要去了。

楚成王也就不客套了,公子此言差矣,楚國離晉國太遠,中間隔著好多國家,我有意送你回國,也力有不逮。秦國和晉國相鄰,可以朝發夕至,再說秦穆公和晉懷公有嫌隙,他一定可以盡力幫你的,您還是趁早上路吧。

就這樣,重耳帶著一干人等,趕赴秦國。

這一日,重耳一行數人,就來到了秦國。秦穆公熱情款待了大家,還要把自己的女兒懷贏改嫁給重耳。這裡我們把這個改嫁解釋一下,當年為了和晉國交好,秦穆公把懷贏嫁給了晉惠公的兒子太子圉,太子圉在秦國算是當了幾年的半上門女婿,後來太子圉害怕晉國國君位置落於旁人之手,就一個人溜回了晉國,把老婆留在丈人家。秦穆公開始還安慰女兒,等那小子當了國君,自然會來接你的同享榮華富貴的,你就會成為晉國國君的女人了,稍安勿躁,大富貴都是需要等待的。就這樣等啊等,等到了太子圉上臺為君,等啊等等啊等,等到了上臺後的晉懷公和秦國斷絕關係。這懷贏就和老爹鬧起來了,你說讓我等,你說我會做晉國國君的女人,現在兩國關係都斷了,你賠我個晉國國君。這時候,重耳出現了,秦穆公就想出了這麼了好主意,一可以報國仇,打擊晉懷公了,二可以兌現諾言,讓女兒成為晉國國君的女人了。

齊宋楚秦,四國如此禮遇重耳,晉國這位公子真的不簡單

重耳有點糾結了,算起來,懷贏應該是自己侄媳婦了,雖然他們已經分居多年,自動解除婚姻關係了,可心裡還是有點難以接受。狐堰看出了公子的心事,輕聲說出了一句話,公子馬上就要搶他的國家了,還在乎搶他的女人嗎?重耳馬上答應了這門婚事。

再說晉懷公嗎,繼位之後,整天擔心重耳會回國和他爭君位,就想釜底抽薪,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跟隨重耳的人,三個月之內必須回國,家人要想辦法通知到。三個月後還不回國的,本人處死,家人陪葬。狐堰和狐毛的老爹狐突,就因此慘遭殺害,這消息傳來,狐堰狐毛兩兄弟恨的是挫碎一口鋼牙,哭著要重耳給他們報仇。一看時機已到,重耳就告訴秦穆公,就以此為由返晉,秦穆公決定親自率軍送重耳回國。

公元前636年,秦國大軍就來到黃河邊,秦公子縶(音同直)帶兵護送重耳過河,秦穆公帶兵留在黃河西岸,作為接應。一方面秦軍勇猛,二方面晉國人早就不滿晉懷公,盼望重耳回國支撐江山,秦軍一連攻下許多城池,晉軍大將呂省、郤芮一看,敵人兇猛,自己人不出力,光棍不吃眼前虧,就和公子縶簽訂盟約,投降了。晉懷公聞聽消息,只好棄城而逃,不久被人所殺,晉國文武大臣擁立重耳為君,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的故事雖然還沒有結束,但已經很很值得回味了,他年幼有德才,常有賢良聚於左右。四十三歲遭遇不幸,被後媽追殺,只好出國避難,這一下子就是十九年。這十九年他吃盡了苦頭,飽嘗了冷眼和不屑,幸有忠義之士左右不離,他雄心壯志,他謹小慎微,他鬥志全無,他只想醉死在溫柔鄉中。

所幸,內有賢妻,下有賢臣,外有伯樂。這才抖索精神,重振雄威,借力東風,終為晉君。重耳63歲當上了國君,他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