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听听专家怎么说!!!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导弹武器系统是未来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支柱,智能化时代带来智能化战争,智能化战争需要智能化导弹。未来导弹发展最主要的技术特征之一就是智能化,这一特征将改变导弹的作战样式,从单一作战向集群作战转变,从自动作战向自主作战转变,从硬杀伤向软硬杀伤相结合转变。

下一代导弹将在搭载平台、动力技术、信息要素、导弹控制等方面持续发展。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在搭载平台上将朝着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平台的无人化是指的人在环中不在平台,人在环中最高层通过网络实施控制,平台执行具体的作战任务。

在动力技术上,将朝着高能量、低运送、低成本、适应广等方向发展,可能采用多脉冲火箭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连续可调姿轨控发动机等等。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在信息要素上,一方面导弹与体系的信息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导弹的作战也更加灵活。另一方面,随着未来导弹自主化和智能化发展,导弹通过自身携带的多类传感器自身感知战场环境,并通过多弹协同,同时对边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形成统一完整连续的战场态势,从而解决复杂战场条件下目标探测与识别的难题。

纵观发展趋势,下一代导弹在控制方面将实现集群作战,实现整体作战效能最大化。主要依靠协同化、跨域化和自主化。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协同化式导弹武器,以导弹群或导弹族的方式实现协同作战,也就是导弹武器装备适应分布式作战的要求。

导弹通过与己方外部传感器作战指挥平台的协同,可以丰富目标信息的来源,并提升装备的探测元件,通过与己方导弹的协同,可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攻击目标,来提高对目标的成功打击概率。

未来导弹的协同作战是多类型导弹,同类型多枚导弹通过弹载信息链路组成自适应网络,实现导弹间的信息和数据实时传递与交互。在任务规划系统的引导下,根据战术要求进行时间上空间上功能上的协同,以完成战术任务的作战方式。跨域化是导弹具备跨越不同的介质,如水下,低空稠密大气,高空稀薄大气等不同介质,也就是导弹具有在不同域实施作战的能力。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导弹的跨域化可使导弹具备打击不同空域不同介质中目标的能力,提升导弹的作战范围,避免目标的跨域飞行带来的导弹打击盲区。

自主化式导弹武器不依赖于庞大复杂的保障,实现导弹武器装备的自主感知,自主发射,自主飞行,自主打击,自主完成作战使命的特性,也可以说导弹具备了智能化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弹上传感器综合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驱动下,通过弹上配置必要的传感器和信息计算资源来实现的。

导弹武器装备的智能化事实上涵盖的内容非常非常丰富。在技术层面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平台自主作战策略生成,自主路线规划和规避,导弹智能感知和对抗,导弹导引头目标智能识别,导弹系统打击策略自主生成等很多的方面。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讲的导弹的发展趋势,你掌握了吗?我们的导弹微课系列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科普中国军事微课。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主讲嘉宾

朱风云

《导弹系列》⑩:“撒手锏”导弹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

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国外航天与导弹领域研究工作,对国外多类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作战使用等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与研究,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参与8本相关专著的编写。

监制:战钊

制片人:宋雅娟

导演:武玥彤

摄像:张佳兴

后期制作:孙守玉

科学顾问:朱风云

军事科技前沿微平台

Military2016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