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城已备好,塞外风情,只等你来


山西大同境内有一段明长城遗址,这里的长城不同于北京的砖砌长城,全部由黄土夯成,外墙高达5米,完全是另一番塞外风情。图为气势雄伟的守口堡长城。守口堡为明长城大同镇关口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明隆庆年间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镇告急。今城堡已毁,由守口堡至镇宏堡的长城,地势起伏,人为破坏较少。

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全长335公里。长城脚下多种小米和高粱等农作物。

山西盛产小米,尤其以大同小米为佳。小米在旱地生长,长城脚下里常年干旱,种植出来的小米米油大,越贫瘠的土壤越好吃。

这是明长城元墩段遗址,位于大同市新荣辖区花园屯乡东北部,北邻内蒙古丰镇市,东与阳高县大同县相接,全村在户人口418人,在村居住人口130人,劳动力80人,耕地面积1500亩。元墩村是全乡的农业大村,农业产量每年都占全乡农业总量的五分之一。

长城乡地处采凉山北坡与云门山南坡之间,位于阳高县西北部,东与阳高县龙泉镇、王官屯镇接壤,西与新荣区相连,北与内蒙古丰镇市毗连,南与大同县隔山为邻。因境内有古长城,故名长城乡。长城乡境内耕地和村庄多处在25°的坡和洪积扇上,为阳高县唯一纯山区乡。


长城乡的长城非常有特色,长城沿线上每一个敌楼前方50米处都建有一个独立的敌楼,外围有一方形窄墙包围,窄墙与长城相联。据考证这里无险可守,从实战出发的角度看,独立敌楼与长城形成犄角之势,也就形成该段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登上古烽火台,可以远眺对面山区台地的土长城遗址。

这是镇边堡明长城遗址。镇边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据《三云筹俎考》载,镇边堡原非官设驻兵这城堡。嘉靖十八年更筑此城,以守备驻之,并以镇边堡名之。明时镇边堡分守长城“二十一里,边墩三十座,火路墩六座”,长城出镇边堡向西约4公里出阳高而进大同市。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墙体较为完整。

如今为了拓展旅游发展经济,吸引游客,镇边堡在原址城址外墙处接续翻修了新的城门,城内修了一条仿古街市。城内平时人烟稀少,在春天杏花开时会举办长城杏花节,会热闹一阵。


仿古街市直接通道到中心古堡遗址。仿古街后面两旁是原住民的房子,年轻人多已去城里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大同人喜欢用彩纸编“符”,防止五毒入侵,辟邪送福。每到农历五月初一,家家户户在门、窗上贴符挂艾,孩子们在肩上、背上也要贴上符,用当地的老话讲:“带上符,有人扶,升官发财定满足。”图为一位老人闲坐在镇边堡内仿古街边,左边门框贴着纸“符”。

由于长城脚下土地相对贫瘠,经济不发达,在周边的村子里还能看到像这样的残垣断壁。如今发展明长城遗址旅游业,或许能有所改善。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边墙脚下的高粱,已经结穗变色,再过些日子一片金红,就可以收获了。

大同境内的明长城遗址,大多是这样的黄土墙壁和台子,散落在田野乡间,百年沧桑,屹立不倒。更多原创图集,请关注凡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