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国人当年迁都美国,大英帝国时代就可以延续下去,你怎么看呢?

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


导读: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按照小编的意见是英国不可能脱离欧洲本土的英伦三岛去北美立国去的。英伦三岛是英国人经过数百年艰苦经营形成的腹心之地,对英国人来说别的殖民地甚至都可以丢掉但是绝不可能放弃英伦三岛。英国一直是个欧洲国家,也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站在英伦三岛上实施大陆制衡政策是英国坚定不移的国策,所以不可能放弃本土。英国最繁华、最核心的都在英国本土。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虽然俄罗斯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版图,但是核心绝对是在欧洲不可能迁都远东一样。

英国的核心在欧洲

从英法百年战争战败,英国民族主义觉醒英伦三岛就一直是英国的核心区域。无论是海外扩张还是大陆均衡政策的实行,都是以本土为基础和根本。君主立宪、工业革命都是在英国首先发生和完成。可以说英国抢先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个基础上才开始海外殖民扩张。


英国发展成为横跨五大洲的庞大日不落帝国,海外领土的面积是本土的100多倍。但是无论如何,英国本土始终是最核心的区域。英国的经济出口、先进技术的交流以及欧洲大陆各国家的沟通协调都需要在欧洲本土举行。甚至可以说,这个时代世界的中心就在欧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绝对不会迁都到北美殖民地的。


大英帝国时代殖民地都是二等区域,无论从居民素质还是经济发展程度都与本土相差甚远

在英国来看,海外殖民地就是商品倾销的市场和攫取原始资源的产地而已。所以殖民地建设都是凑合就可以,经济发展程度与本土相去甚远。况且在殖民地的英国人都是什么人?犯人、流氓、无赖以及在在工业革命中破产的贫民,说白了殖民地就是在英国本土犯人的流放之地。

所以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居民素质都无法与英国欧洲本土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如何能把首都迁到北美?那样不但没有达成迁都的目标,连英国的国力都会受到拖累而元气大伤。


如果英国迁都北美就像完成了自我放逐,类似美国光荣独立一般放任欧洲的法、德等国肆意发展自己的霸权。这和英国欧洲大陆平衡政策的国策严重相悖

英国无论怎么扩展殖民地,骨子里就是个欧洲国家。所以欧洲本土是根本,况且自从大英帝国崛起以后,为了维护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对欧洲大陆采取大陆均衡政策。说白点就是扶植弱小,预防对自己有威胁的国家的崛起。

在七年战争和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时代,都是以英国为首的国家集团组织对法国崛起的压制。结果七年战争法国失去了北美和印度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同时反法同盟击败了拿破仑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法国对外扩张的势头被强压,虽然后来法国再次攫取了非洲和印度支那的殖民地但是那都是相对贫瘠的土地了。

德国统一后经济、军事实力飞速发展,又称为英国打压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德国被压制但是英国也因损耗过大而失去了第一强国的宝座。

无论怎么说,如果英国迁都北美就相当于自我放逐了。放任法德等国肆意崛起而不进行打压和管理,那么长期如此的话欧洲很快就会诞生一个强权大国。这绝对不是大英帝国所愿意看到的结局,所以从当时的地缘来说欧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北美。

英国迁都北美后绝对不会复制美国崛起的传奇,而是会以更快的速度滑落

可能大家会想如果英国迁都北美,会不会复制美国崛起的传奇。答案是肯定的,不会。因为美国崛起的条件就是欧洲强国各自为战,而美国则韬光养晦慢慢发展。虽然在1894年美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依然因为偏居遥远的北美而被欧洲强国选择性忽略。虽然美国比较强大了,但是当时美国没有殖民地、军队战斗力也基本成渣(只能从没有实行工业化的西班牙手中夺得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做殖民地)。

正是美国心甘情愿的做小弟的态度以及不与传统的欧洲大国冲突,美国才能平静发展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实现弯道超车。而英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强国,即使迁都北美也藏不住啊。绝对会被后崛起的强国作为挑战的对象。原因很好理解,枪打出头鸟呗。你要隐藏就一开始就悄不声息的,当你已经一鸣惊人还想去韬光养晦那不是掩耳盗铃吗?所以一旦英国迁都北美,不但不能复制美国崛起的传奇,还会因为政治中心偏离欧洲反应不及时而以更快的速度滑落。


小结:

所以无论从那个条件来讲,英国都不可能迁都北美。那样不但对英国的发展无益,更不可能复制美国再次崛起的传奇。反而深受其害,很有可能会很快失去世界第一强国的头衔。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我认为假如英国人能有这种先见之明,则不但大英帝国可以延续下去,或者整个世界格局都将会为之一变。

而之所以英国人没有迁都美国,也许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自傲自大。英国人以大英帝国自居,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就在英伦三岛上悬着,而北美洲不过是化外之地,这个就跟当年我们以中央帝国自居,瞧不上蛮夷一样道理。

二、缺乏远见。英国没有预料到北美洲广阔天地,资源丰富,有那么大的潜力。美国后来的发展其实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凑成的,假如没有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美国也不可能积累那么多的财富,从而让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固定思维。即便英国人什么都想到了,但要他们打破固定思维,把整个国家都来个万里大迁移,从一个欧洲强国变成美洲新贵,这种巨大的改变恐怕也不是每个英国人都能接受的。

四、故土难离。山好水好当然还是自己家的山水最好,那个远在天边的美洲即便再好,那也只能是自己的殖民地,有什么好的东西从殖民地搬回来就行了,干嘛要跑到殖民地去受罪呢?

五、世事难料。世界后来的变迁大多都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比如美国的独立,再比如二次世界大战,再比如各种社会的变更和科技的进步。英国人怎么也不会预料到在欧洲大陆上会出现一个希特勒,也不会预料到他工业革命的红利吃不了一万年。

可能还有很多咱们想也想不到的奇怪原因导致了英国最终还是英伦三岛上的那个英国,而没有成为美洲大陆上的大英帝国2.0版。也很可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英国在美国独立前的这段时期太成功了,假如英国那时也像日本一样,一直囚在一个小岛上,在火山地震的威逼下,天天都盼着走出去,把别人的好地盘都抢回来,则那样的一个英国一定也会抛弃旧家,建立新家的,新家好,当然就乐意乔迁新居了;旧家好,那又穷折腾什么呢?不过,也许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英国女王的一个想法:老娘是英国的女王,把家搬到美洲那还是英国女王了吗?要去你们去,老娘就不去!


蛙眼看天下


〇历史是已发生的事实,既不能设想,也不能假定。

〇按照提问者的思路,假定1次:英国王室迁都北美洲,且不再返回欧洲。那么,如今美国土地上会存在个“英美国”,而不是现在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伦3岛会有人成立1个新的共和国(不再是王国),或者1分为3:并存英格兰丶苏格兰丶威尔士3个国家。北爱尔兰归属爱尔兰。








赵凡丁201


你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即使英国首都迁到北美,即使北美的殖民地改名叫做“英国”,最后仍然会独立,也就是会和欧洲的英国脱离关系,只不过世界上变成两个“英国”而已,当然两个英国名字叫法混乱,所以其中北美的那个“英国”就会改名,所以最后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毕竟欧洲的英国和北美殖民地距离很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就像哈佛大学就是英国殖民者为了他们的后代享受剑桥大学一样优质的教育,建造的这所大学,刚开始也叫做“剑桥大学”一样,最后哈佛就是哈佛,剑桥就是剑桥,不可能是一个大学


宇宙之崖


当年葡萄牙国王就迁都到巴西的,结果本土翻天了,最后迁回来,巴西也丢了。题主可以了解一下,很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