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後,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應該怎樣看待?

不治之症對於任何家庭來說都是晴天霹靂。不同的是,對於有錢人來說,或許選擇生機的可能性大一些,有足夠的金錢與病魔抗衡,至少可以堅持,可以等到醫學進步的希望。而對於家境不富裕的人來說,就不單單是疾病了,很可能選擇治療,舉全家之力治療,很可能負債累累後,人財兩空。

重病後,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應該怎樣看待?

作為醫學編輯的小編,每天都在和各種疾病打交道,也知道現行醫療體制下,確實有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醫院又是最能體現人間喜樂悲歡的地方了,面對不治之症,大家又是怎樣選擇的呢?

患者口述:

我兒子在四歲時患了一種病,叫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就是不明原因的,血小板數量比別人少。一旦流血就很難止住。

家中為此跑遍了市內各大醫藥,都不見起色。這時,長春的親戚推薦到長春的大醫院來治。省會城市,醫院的實力肯定強於四線城市。但是去長春治療需要很大一筆錢,每天的住院治療費用就要好幾百。我們家是一個普通家庭,根本就治不起。我母親準備把房子賣了,給孫子看病。房子是我父母和我家唯一的房產,賣了後全家就得租房子。

結果被我拒絕了。即便賣掉房子,看病的治病費用也不夠。當時房子很便宜,賣掉了也只有七萬元右。我的意見是就在本地醫院治——能治好就治好,治不好就認命。這個看似冷酷但是卻很理性的決定,說服了父母。最終兒子就一直在本地治療,幾年後兒子的病慢慢好了。

我對於這種類似問題的看法是給家人治病要量力而行。在承受得起的範圍或治癒的希望就一定要治,不然就要考量了,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

重病後,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應該怎樣看待?

醫生口述:

本人供職於120,做院前急救,剛出警回來,患者及家人的經歷深深刺痛了我,讓我陷入一種陰鬱的情堵中不能自拔……

接車的是位中年男子,似曾相識。一句:“又麻煩你們了”,讓我想起,大約一年半以前,他父親在上海做過肺癌手術回來後,頻繁地用過救護車到醫院複查,那時候他們住在本市最貴海景小區,二百平,豪華裝修,令我和同事們唏噓不已:條件這麼好卻患了絕症,會有多麼的不甘心。

現在,由辦公室改成的起居間裡,我見到了這位六十四歲的患者。在我印象中一個高大偉岸的漢子,現在已是皮包骨,像個大蝦米一樣捲縮在木床上,仔細一查,已無生命體徵,死亡了。

患者家屬早有心理準備,小聲解釋道:前天剛從北京拉回來,肺癌轉移到肝,後來又轉移到腦,醫院不留了……

重病後,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不破。應該怎樣看待?

現場只有五位家屬,我建議趕緊通知親屬來幫助料理後事,患者兒子遲疑了一下,囁嚅道:這兩年為了給爸治病,借遍了親屬,鬧的關係都不太融洽,大家都躲著我們,還是算了吧……

我們都沉默著,感覺所有的安慰都會是蒼白的——醫生開完死亡證明,我們就匆匆地離開了,竟有一種逃跑的感覺。但是已經走出好遠,患者兒子那辛酸的話語卻一直環繞在心頭,沉甸甸的不好受……

也許面對死亡時,人只是表現出求生天性而已。但他渺茫的求生欲又嚴重影響了家人的生活,孰對孰非?誰也下不了定論……

這期內容,小編沒有做任何帶有自我觀點的總結詞,因為面對這樣的事情,每個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思考,從來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向來生活都是冷暖自知,只希望人間有幸,都不要遇到這樣殘酷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