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硝煙”四起:銀聯攜手60家金融機構VS微信支付寶


刷臉支付“硝煙”四起:銀聯攜手60家金融機構VS微信支付寶


刷臉支付正式迎來了“國家隊”進場。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多向賦能”論壇上,中國銀聯攜手六大行等60餘家金融機構聯合發佈了全新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

當下,支付無卡化已成趨勢,而作為一種新型、具有大規模商業化推廣前景的創新支付方式,業內傾向認為“刷臉付”將有很大可能替代掃碼支付。

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名看懂經濟評論作家對此文進行了深度解讀。

刷臉支付“硝煙”四起:銀聯攜手60家金融機構VS微信支付寶

應用推廣上,二維碼支付仍然是主流,刷臉支付的場景和城市仍然較少,相比於目前主流的二維碼支付,刷臉支付不需要手機這一支付工具,並且生物識別的唯一性相比於二維碼和手機更具安全性,而在商業應用上,刷臉支付可以連接更多的增值服務系統,比二維碼更具有優勢。

但是,刷臉支付的成本更高,很難像二維碼支付一樣遍佈各種生活小店。銀聯的入局對行業而言除了增加一個競手之外,或許將會使刷臉支付的落地和推廣提速,支付寶、微信、銀聯之間在場景佈局、用戶補貼方面,將開啟新一輪的大戰。

而本次銀聯的刷臉支付,用刷臉(生物識別)+支付口令的方式,而支付寶/微信則通過刷臉(生物識別)+手機驗證(常用場景免手機驗證),便捷上,支付寶微信更勝一籌,銀聯更復雜。而銀聯通過多增加一道密碼驗證,安全上更勝一籌。央行科技司曾明確指出過刷臉支付的安全隱患,但同時刷臉支付相比於現在主流的二維碼支付又有一定的優勢。

追求便捷的支付體驗是消費者的需求,但從監管上要平衡安全與便捷,不能“惟便捷論”,銀聯的刷臉支付相對於支付寶、微信而言,增加了密碼鍵盤的支付口令驗證,更加安全,所以監管需要在保證一定程度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便捷性。

應用推廣上,二維碼支付仍然是主流,刷臉支付的場景和城市仍然較少,相比於目前主流的二維碼支付,刷臉支付不需要手機這一支付工具,並且生物識別的唯一性相比於二維碼和手機更具安全性,而在商業應用上,刷臉支付可以連接更多的增值服務系統,比二維碼更具有優勢。

但是,刷臉支付的成本更高,很難像二維碼支付一樣遍佈各種生活小店。銀聯的入局對行業而言除了增加一個競手之外,或許將會使刷臉支付的落地和推廣提速,支付寶、微信、銀聯之間在場景佈局、用戶補貼方面,將開啟新一輪的大戰。

而本次銀聯的刷臉支付,用刷臉(生物識別)+支付口令的方式,而支付寶/微信則通過刷臉(生物識別)+手機驗證(常用場景免手機驗證),便捷上,支付寶微信更勝一籌,銀聯更復雜。而銀聯通過多增加一道密碼驗證,安全上更勝一籌。央行科技司曾明確指出過刷臉支付的安全隱患,但同時刷臉支付相比於現在主流的二維碼支付又有一定的優勢。

追求便捷的支付體驗是消費者的需求,但從監管上要平衡安全與便捷,不能“惟便捷論”,銀聯的刷臉支付相對於支付寶、微信而言,增加了密碼鍵盤的支付口令驗證,更加安全,所以監管需要在保證一定程度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便捷性。

刷臉支付“硝煙”四起:銀聯攜手60家金融機構VS微信支付寶

螞蟻推“蜻蜓”這麼久,市場響應並不積極。除了許多專家提出的“生物特徵不可再生,一旦破解不可挽回”等安全問題,另一大阻礙其發展的障礙是體驗 以目前的蜻蜓掃臉付為例,杭州地鐵站的那些自動販賣機,第一次開通時要在大庭廣眾用觸屏輸入手機號(附近人都能看到)。

然後以後每次支付都要用臉去對準攝像頭,而不是連續視頻檢測的無感過程,總之體驗遠不如二維碼嘟一下,更別說閃付揮卡了。“蜻蜓”掃臉付的本意是“增加線下支付的體驗”,但從目前體驗結果來看,顯然還不盡如人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