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为什么会突然暴毙?是慈禧指使杀的吗?如果是为什么要在临死前杀掉光绪?

文森特看世界


作者笔下出文化,文化内涵见历史,我是小作者,我来分享。


清朝光绪帝的死因,一直是民间百姓津津乐道之事,因为慈禧跟光绪死亡时间仅仅只是相差一天罢了,以慈禧和光绪的恩怨,这就绝对不单单是简单的死亡。

答:

光绪帝是被毒死的,不是突然暴毙;光绪帝是否被慈禧指使杀的并没有证据,只是传闻,不可下论断。

光绪死因现世

民间有传闻,光绪是戊戌变法惹怒了慈禧,然后慈禧大限将到之时,被慈禧派人给毒死的,这个事情在后面得到了部分的证实,那就是死因。

2008年,光绪帝的尸身被拿到研究院化验,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光绪帝是因为“砷”中毒。

检测报告之中发现,光绪帝的内衣砷含量是最高的,越到外面,含量越是低,但是内衣中砷的含量已经足够对光绪帝造成致命伤害。

所以当时推断是光绪被人毒死的,《崇陵传信录》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是说光绪在去跟慈禧请安的时候,慈禧说:“光绪大病不起,不需要请安”。

这段话后世推论,慈禧有意向想要杀掉光绪,因为光绪不听话就算了,还跟自己对着干。

是不是慈禧杀的并不明确,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点着手去分析,是否为慈禧所杀。

光绪慈禧关系破裂,互相看不顺眼

光绪是对于慈禧很有意见的,其一是自己的皇权都在她的手中,什么事情都需要禀报慈禧太后;其二就是总指挥这个那个,但是又没有实际的能力。

光绪帝看着破败的清朝江山,打算放手一搏。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正式开始,一开始慈禧以为是光绪的小打小闹,就放任不管了,任由光绪去倒腾戊戌变法,但是慢慢的发现了不对劲。

1898年9月21日,慈禧听闻光绪帝打算包围颐和园,并且要逼自己放权,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慈禧太后坐不住了,直入紫禁城光绪寝宫,将其囚禁,然后下令捕捉戊戌变法人员。

从此,光绪被太后软禁在西苑瀛台,并且向外宣布光绪帝得了大病,由自己代为管理朝政。

在戊戌政变发动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已经陷入破裂。

慈禧讨厌的洋人却一再扶持光绪帝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立了小溥仪做太子,一直带在身边,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控。然后洋人跳出来,每次提及光绪帝,都显得推崇备至,并且宣称喜欢开明的光绪。

慈禧虽然痛恨洋人,但是对于洋人那是毫无办法,只能让洋人说自己干政,这就导致慈禧越加痛恨光绪帝了。

慈禧为什么用义和团,因为义和团是主要打击洋人的,并且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是可以被慈禧归为己用。

义和团知道洋人亲光绪,所以一直以为光绪在跟洋人做见不得人的交易,义和团内部也称光绪为“二毛子”。

大限将至的慈禧,光绪已经没有了价值

慈禧其实对于自己的身体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知道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了,并且从太医每次诊断的结果来看,拖不了多久。

慈禧害怕自己死后,光绪会重新上台,小溥仪没有自己根本压不住光绪帝,只能由光绪帝“挥霍掉自己辛苦守住的基业”。

所以慈禧对光绪彻底起了杀心,派自己最得力的太监李莲英将其毒死。

结语:

慈禧到死都不希望光绪掌权,是因为两个人本来就关系不好,玩意自己死后,掌权的光绪“秋后算账”应该怎么办;小溥仪好歹是自己带着的,属于自己派系的人,在怎么样也不会找麻烦。


笔下小作者


光绪皇帝,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帝王之一,他的一生可以简称为一部悲剧史。作为君王,他没有权力,作为儿子,他不能尽孝道,作为丈夫,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而更离奇的是,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成为清末一直到现在的一大悬案。



一.戊戌喋血辨忠奸

要说光绪皇帝的死因,还得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说起,那年,28岁的光绪拿出了他一生所有的勇气,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帮助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维新。但是,因为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阻挠,康梁等人政治上的不成熟加上袁世凯的背叛,变法仅仅维持了103天就戛然而止。康梁逃亡海外,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而光绪,也开始了他人生最后10年囚徒般的生活。

正是由于这次变法的失败,让慈禧对光绪是又气又恨,对他采取了特殊措施,导致后面光绪的死亡。



二.瀛台寂寥无人知

为了惩罚光绪,慈禧把他囚禁在颐和园一个湖心岛里,名为瀛台,为了避免光绪与外界接触,慈禧把瀛台唯一与外界联系的木桥拆除,只安排太监每天划船给光绪送些吃食。

想想吧,光绪这个未满30岁的热血青年,空有一腔抱负却只能面对草木树石,何其悲乎。

那么,光绪在瀛台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呢?我说着可能你们都会觉得有些可怕。

第一:读书。

慈禧送的几本给光绪解闷的书几乎被光绪翻烂了,到最后几乎可以做到倒背如流。

第二:泄愤。

每当夜深人静时分,光绪总是被噩梦惊醒,回想自己悲剧的一生和满腔的抱负,光绪愤懑,无奈,悲痛,这种愤懑对于光绪而言,唯一发泄的方式就是用毛笔画上崔玉贵,袁世凯,荣禄三个人的样貌,将其悬于树上,然后一枯枝折成弓箭,作射箭状,脑海里想象着这三人被万箭穿心的模样,光绪总会痴痴的笑笑(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是放在一个君王身上未免太过可悲)

第三:修钟表

光绪幼年入宫,在慈禧的淫威下无法和同龄人一样有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钟表,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出色的钟表匠,李莲英之前经常带一些坏了的表给光绪修理。

囚禁瀛台之后,李莲英有时于心不忍,时常买通送食太监,送些钟表书籍给光绪解闷,这也是光绪唯一能做的事了。



三.身染沉疴无药医

前面说过,光绪后面十年的日常生活。我想,但凡是个正常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而光绪却整整撑了十年。

可是,长期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让光绪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居住环境太差,光绪在三十岁以后开始频繁咳血,到后期光绪已经严重到四肢无力,无法行动的,再加上尿血,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慈禧安排御医给光绪治病,诊断结果为肾癌晚期,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无药可医,只能静静等待死亡。

四.难逃魔爪命归西

正当御医们都在忙活光绪的病时,慈禧那边又出事了。当时正赶上慈禧70大寿,老太太乘船游湖,一高兴多吃了个寿桃,回到宫里就身体不适,御医又赶过来给慈禧治病,诊断结果为膀胱癌。

慈禧如此高龄患上膀胱癌是非常危险的,御医用尽全力也无法治好,眼见慈禧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时,最着急的反而是慈禧宠爱的太监崔玉贵。崔玉贵也是小人心态,眼看慈禧命不久矣,崔玉贵担心光绪报复他,因为正是他杀害了光绪一生最爱的女人——珍妃。

于是,崔玉贵在慈禧床前对光绪百般攻讪,慈禧此时已经是老眼昏花,一听这话,再加上慈禧也害怕光绪在自己死后秋后算账。于是决定对光绪痛下杀手,在光绪的日常饮食中放入过量砒霜,当光绪的死讯传达到慈禧耳中后第二天,心满意足的慈禧也离开了人世。可怜的光绪,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是没能逃离他“亲爸爸”的手心,悲惨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进入21世纪后,科研人员挖掘了光绪陵寝,在头发和陪葬衣服上发现大量残余砒霜,最终解决了光绪的死因之谜。但是,是否是慈禧下手至今无证可考,只是,以当时情况分析,慈禧确实是此事的第一嫌疑人。

只是可惜了光绪,就因为慈禧的一句话,这个本该提笼架鸟悠哉一生的八旗子弟最终成为封建王朝最悲情的皇帝之一,这应该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吧!


相城历史小学生


故宫和恭王府的导游在讲解的时候都斩钉截铁地说:慈禧是毒杀慈安太后和光绪帝。她到底身上是否还背负着慈安太后和光绪帝两条人命??慈安一直是个与世无争,安分守己的宫廷贵妇,对权力和政治根本不感兴趣。慈安根本对政治知之甚少,慈安召见群臣的时候总是显得唯唯诺诺,优柔寡断,所以每逢大事,必然要请慈禧来决定。因此,对政治毫无野心的慈安在慈禧眼中应该算不上是个威胁,根本不值得慈禧大费周章地去暗害慈安。所以慈安是病亡,更加说明慈禧没有谋害慈安。这点不要冤枉慈禧。至于光绪帝,因为光绪壮年,离奇死亡,所以很有可能慈禧对光绪帝暗下杀手!光绪帝是被人害死的。在溥仪《我的前半生》中,溥仪曾回忆过自己从一个老太监李长安处听来一段秘闻:据说,光绪帝暴毙的前一天本来并无任何异样,但是吃了一副由袁世凯送来的药之后,很快就死了。德龄公主曾经做过慈禧驾前女官,而她在自己的《瀛台泣血记》中对光绪帝之死的记载是:李莲英见慈禧奄奄一息,害怕日后因没有了靠山而遭到光绪帝的打击报复,李莲英就决定先下手为强,用毒害死光绪帝。让我们来分析溥仪,德龄公主,他俩的说法,就会发现:无论是袁世凯,李莲英,当中哪一个毒死了光绪帝,都可以找到很充分的杀人动机,袁世凯或者李莲英毒死光绪帝的说法都不成立,而不是亲眼所见的,属于传闻,可信度不高:因为光绪帝死之前正处于慈禧的严密控制之下,所以外人很难轻易接近他,更不要说向他投毒了。至此不难看出,袁世凯和李莲英虽与光绪有仇,却很难悄无声无息地将他毒死。那么凶手会是慈禧吗?其次,慈禧对光绪帝可称得上恨之入骨,慈禧久病不愈,估计自己时日不多,却不愿意将握在手中数十年的权力交给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光绪帝,所以很有可能对他暗下杀手。最主要有一点:尤其慈禧发现光绪帝很受西方列强青睐时,感到分外恐慌。在当时,洋人亳不掩饰对光绪帝的支持,甚至在自办的报纸上刊登一些抨击慈禧专权的文章。所以慈禧敢怒不敢言,便将这笔账一并算到了光绪帝头上。时间长了,慈禧担心光绪帝终有一天会联合洋人夺她的权,就决定在他羽翼丰满之前动手除掉光绪帝。


茹叔敬


根据国家清史委员会编纂的《清光绪帝死因鉴证》研究成果,可以确认光绪帝是被毒杀的,为砒霜中毒而死,至于是谁下毒的,嫌疑人有很多,但最大的怀疑对象是慈禧。因为在光绪尚未发病时,慈禧就命人讲皇帝的棺材停在了乾清宫,预备为其发丧。



漫漫史话


不得不说慈禧太后是一个自私又老谋深算的人,他们两个人已经积怨很深了,互相都看不上对方。因为光绪帝不是慈禧亲生的,所以她并不在意光绪的感受。并且当年光绪皇帝因为过得很郁闷,就准备发动一次政变,杀了慈禧。可是慈禧太后可谓是吉人自有天相,光绪帝遭到袁世凯背叛,计划失败。随后他被关押在圆明园,不能外出。这一点令光绪帝感觉到非常的憋屈,但是最后慈禧不但不体谅,更是把光绪最喜爱的妃子珍妃给杀害了,这样的事情一出,可谓是给了光绪皇帝一个晴天霹雳。这也预示着,他和慈禧太后的关系是永远不可能缓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