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官话、客语、粤语、赣语、湘语、吴语、闽语)之一 。下列文字是客家语的相关知识点。

一、客家语,简称客语,非正式场合又称客家话、客话,在一些地方又有涯话、雅话、土广东话等称呼,是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

二、客家语的历史悠久,在南宋就已经初步定型;是20世纪正式被定名为客家语的。

三、使用客语是汉族客家民系主要包括,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粤西—桂南涯人、四川广东人的母语,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台湾、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新马泰、印尼及欧美等国。

四、在历史上,客家语曾是兰芳共和国①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也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官方文书中 。

五、客语的特殊作用,就在于它是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客语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福建,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只要会说客语,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不会说客语,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客语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语,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在台湾、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学习客语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形在选举活动期间尤其明显。

六、客家语的前缘,是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古代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北方迁移到华南的。他们的祖先是从今河南省、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客家人祖辈原是中原汉族。而现代客家语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却在一些北方话中消失了。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语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在客语、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用词汇。

七、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社会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传承客家语的传统法则也在信息时代逐渐被抛弃,客家语因此成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 。

方言,随着优美的汉字一路从远古走来,她如果走进博物馆是非常可惜的。


注:①兰芳共和国,是指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6年~1886年),通常简称兰芳共和国,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岛)上的海外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也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1770年,广东梅州(今梅州市梅县区)的客家人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现称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1777年,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兰芳共和国建立时,第一任总制是陈兰伯,第二任总制是罗芳伯,最后一任总制是刘恩官。兰芳大统制名称,取之于此;亦有人因第二任总制罗芳伯而称其为方伯共和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