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家乡称呼母亲叫什么?在中国汉族有多少叫法?

木坤567


老武汉人称母亲为:姆妈,现在的年轻人和小孩子都称母亲为:妈妈。


琳曦爱生活


我的家乡在广西玉林。

关于称呼母亲叫什么这个问题,说起来觉得好笑。

先说我自己,我称呼我的母亲叫“嫂″。原因是:

以前我外婆家很穷,我妈妈很小就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许配给我爸爸。

我爸妈两小无猜一起长大,自然很早就有了孩子。

我妈生我哥的时候才17岁!然后,每隔两年就生下我姐和我,还有弟弟。

在那个年代,有五六个七八个孩子的家庭很正常。最大的那个比最小的那个大十多岁也很正常。

由于年龄相差不大,所以我们和爸妈以兄妹相称,管我妈叫“嫂”是很自然的事。

而我妈管我外婆叫“奶”,管我外公叫“老板”。

因为我外公家穷,哪怕家里要一分钱开支,也要经过我外公。我外公掌握着经济大权,所以一家人都戏称他“老板”。

老板的老婆当然是位高权重。我们中国提倡孝道,所以家里一般最老的人就是奶奶,奶奶最值得尊重,我妈她们几姊妹为了尊重母亲,所以管她叫"奶”。

我们这里,一般城市的管母亲叫“妈妈”,洋气一点的叫“妈咪”。乡下的除了称呼母亲叫“嫂”和“奶”之外,还有许多叫法,比如:婶,姨,娘,邻舍,伯母,伯咩……或者有的直呼其名,都有。

这些称呼除了有特定意义外,听说,最主要原因是,把母亲的称呼叫成别人家的,那样,孩子更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的成长。弄得我们连“妈”都不认了。

妈妈,您是我们兄弟姐妹,三姑六婆的完美结合。





子新美食


我的家乡母亲的称呼叫”娘”,

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喊娘:娘,娘。如今母亲都八十三岁了,回可家,第一句话还是喊”娘”,喊一声娘,既古朴传统又倍感亲切,浓浓的亲情,浓浓的乡音乡情,都在喊娘的声中得到升华。

我儿子呀呀学语时,我教他的第一句话也是叫”娘”,儿子喊一声”娘”,我倍感欣慰和幸福,有一次,2岁的孙子听到儿子喊娘,好奇地看着我:娘是什么?我说:娘就是妈妈。

如今农村的孩子也都称呼母亲叫妈妈了,觉得很洋气。


落英乡间


我家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里,我们那里现在对妈妈的称呼已经逐渐被统一为“妈妈”了。不过我管我妈就叫“妈”,因为这个,还发生过一件比较不愉快的事情。

我妈妈属于那种需要别人倾注很多关注在她身上的人,可能是她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吧。本来我们姐弟三人从小都叫她“妈”。

结果,有一天她突然非要我们改口叫她“妈妈”。我们别扭了很久,就是叫不出口。没办法,多年的习惯,怎么可能一句话说变就变?

你们可能不懂这其中的难度。一般来说,我们叫“妈”,声音粗狂有力,语气听着有点冲冲的那种感觉。但是“妈妈”叫起来就不一样,因为第二个音节被轻声话了,听起来软软糯糯的,感觉特别亲昵。

当时我家住在村小的旁边,经营一个小卖部,经常有老师开跟妈妈聊天。一来二去去她们就熟悉了,有时候那些漂亮的城里老师也会把自己的孩子带来玩。

我妈听那些孩子“妈妈”“妈妈”叫着,心都苏了。逼着我们改口,可以我们就是泯顽不宁,就是别扭难当。我妈只好遗憾地妥协了,看看我们一天调皮捣蛋要上天的样子,还指望什么温情脉脉?还是爱咋咋滴吧。

后来我上初中后,认识了县城里各个乡镇来的人,才知道除了我们那个县城称呼妈妈除了“妈”之外,还有“母”、“姆妈”、“老娘”、“老母亲”等等。

我问我妈还记得她硬要我改口叫她“妈妈”的事情吗,她矢口否认,还信誓旦旦地说:“谁那么无聊,要求那个!”

现在她早就习惯了这个称呼,我要是嗲着声音叫她一声“妈妈”,说不定她要骂我神经了。





达令读书乐


我们家乡叫母亲为妈妈,简称妈。

小时候一回家就找妈,妈妈在家里起着重要作用,“妈,我饿了”“妈,我的花衣服在哪里?”“妈,你给我点钱,我要去买东西”“妈,今天过节,包不包饺子?”“妈,我今天去赶集,你去吗?”

等到结婚以后,又变成了“妈,俺爹去弄么了”“妈,你吃饭了吗?”“妈,给你买的衣服,你看好不好?”“妈,你们冷不冷,需要点什么?”“妈,我给你送草来了,冬天你要多烧,千万别冻着”。

妈妈不能自立了,搬回家伺候,又变成了“妈,吃饭了,今天做的饺子,你多吃点”“妈,冷不冷?”“妈,你过来,给你洗澡。”“妈,过来,我给你洗洗脚”“妈,今天把衣服换了,我给你洗一洗”“妈,去院子晒晒太阳吧”“妈,给你剪头发”“妈,我给你剪剪手指盖脚指盖吧”“妈,你身上痒痒吗?给你抓抓”。

母亲是伟大的,她含莘如苦把我们抚养长大,虽然能力有限,但也尽力而为,尽量让我们吃饱穿暖。

我的妈妈是贵州贵阳人,她七岁就没有妈,老爷有三房太太,我姥姥是老三,大姥姥不能生育,心很坏,把二姥姥生的男孩全弄死了,连我姥姥生的四个男孩也全弄死了,只有妈妈是女的,才躲过一死。

那种滋味只有母亲懂得,虽然姥爷是贵阳县长的师爷,可对于家庭无能为力,每天酒醉之后回到家中,用文明棍挨个打,可打有何用?家庭已被坏姥姥主宰,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受伤的永远是弱者。

妈妈是幸运的,她找到了可以对她一辈子好的人,虽然不富裕,但父亲从未对她不好,总是哄孩子一样。

他们之间在年龄上相差十一岁,可父亲总拿她当小孩,母亲在八十四岁离开了我们,父亲也是八十四岁,他们的生日一个是腊月初七,一个是正月初七,母亲远嫁到山东来,一直再也没有回去过,因为她对姥爷的任象太深了,……


知足常乐273298521


我们这边就是叫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妈,没看见妈妈马上就会问老爸我妈呢,打电话要是老爸接也是问我妈呢,老爸就会吃醋的说我就是你们的一个接线员,每次回家老爸会告状说你妈又欺负我了,老妈也说你爸气我了,看着两个老小孩只有大笑了,回家时还没到家门口就会大声喊妈你老闺女来了,那个时候好幸福,可是爸爸妈妈都已经不在了,老妈离开我已经十四年了,老爸也走了八年了,我没有了爸爸妈妈也就没有了家,过年过节看人家都回妈妈家,我只能暗自伤心流泪,虽然我也都六十岁了,可还是想每天都能叫一声爸妈,想到此眼泪又止不住了


一天总是忙


在我的家乡江西南康区,大部分人称母亲为“嫫",母亲二字叫做“家佬",五十岁以上的母亲,也可称为“老家子"!外人也会这样叫,当然这样叫也有点贬意之意,但不是恶意!

在我汉族里,叫母亲为“妈"的是绝大多数,北方人叫母亲为“娘"的是普遍的,南方人叫法多样化。


严章忠


坐标陕西,我爸那辈的母亲的称呼是娘。也就是我爸和姑姑叫我奶奶是娘,叫我爷爷是叫da“达”到了我们这一辈就改叫妈了,反正我记事起就一直是叫妈,爸。

但我老公家的叫法又不一样,母亲,有时候叫妈,有时候亲切点的就叫“mai”我不知具体有那个汉字




辰妈生活vlog


陕西人一般是,像我妈妈那个年代,城市的一般管母亲叫“妈妈,或者一个字妈”农村的叫母亲是陕西方言“nia”这个字打不出来,是陕西人特有的一个读音。到我们这个年代好像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的都叫“妈妈,或者妈”吧,再洋气点就是:妈咪,mother~…



老陕有个胖豆豆


我的家乡在河北,我这边的称呼大致有三个“妈妈”,“母亲”,“老妈”。

当然北方的一些地方还有“娘”,“老娘”的称呼。

现在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地方还有“妈咪”的称呼。

平时我们这里一般口语化只有一个“妈”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