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朋友圈已经接近死亡状态,对此你怎么看?

A冯小巩


某种意义上说,微信越强大,朋友圈越接近“死亡”状态,当然死亡是需要打引号的,因为这是群体极度繁荣背后个体特性的死亡。

当初的朋友圈相对是纯粹的,因为大家各自添加的真的都是自己的朋友,或者说至少一个圈层的圈友,朋友圈的分享也相对直接:

高兴了,来一个,不高兴了也可以来一个;

喝大了,发一个,糗大了也可以发一个;

遇到大神了,秀一个,碰到sb了,也骂一个

……

但微信的强大,把现实复杂的人际圈,全部带进“朋友圈”,甚至拓宽了主动或被动进入的“不速之客”。

这时候,现实人际圈的复杂和臃肿已经慢慢让你失去发圈的欲望,以前单纯的圈层分享已不存在,甚至即使你想利用现实规则去把好友都一一分组,你会发现一些好友,你无法评判。

你的朋友,同学,前任,现任,领导同事,七姑八姨……

每次发圈,都如同高考作文一样,修图润字,承上启下,揣测各路神仙意会,分享各种子虚乌有,圈还在,却变成展会,变成戏台。

当然,洒脱应对正眼斜眉,用心感受生活真谛,圈在或亡已无必要,毕竟任何时代,幸福与内心串联,与科技并联!


大头说法


我的朋友圈确实已经接近死亡了,不但朋友圈,连微信也差不多快挂了。每天朋友圈新消息还没超过十条,我自己每天登微信加起来还不知道有没有五分钟,感觉每天登微信还没登支付宝的时间多。

平时除了使用支付宝付钱外我还会看看支付宝里面的小程序,还有蚂蚁庄园啊,蚂蚁森林啊。这些都是做公益的小程序,我很愿意花时间去做。而且支付宝每天还有红包,虽然很少,不过拿着它的红包心里也舒服。

至于微信,我感觉没什么好留恋的,也没用过它付过钱,转过账,要不是朋友们都在用微信我早删掉它了。


食者三味


我的朋友圈只要我半个小时不看,就看不到底,全部都是广告,有一天我打开朋友圈看见一个朋友在发广告,后来打开又是看见这个人发,不知道多少次打开还是看见她在发,我就好奇给她数了一下看看她到底发了几条,我的天一直数一直数都没有到昨天的时间,直到数到第256条再看见昨天的日期,她居然一天发了256条。我从来没有屏蔽过任何人,随便她们发,反正看不看由我,卖衣服的发的最多,我朋友圈好多个是杭州四季青批发服装的,那刷屏就是不带停的.


欢子34087551


既然是个圈,就得有个边界,或者由我自己设定一个边界,拉什么人进圈是我的权利,但是现在似乎微信这个玩意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早上买袋牛奶加个卖牛奶的大姐微信她就是我朋友了?就该有权利逛我的朋友圈?我是不是每一个加微信的人都得仔仔细细点一下不允许她看我的朋友圈?我有那闲工夫?微信群和朋友圈是一个道理,我不爱看哪些吃饭发一张,睡一觉发一张,剪个指甲也发一张的破信息,凭什么强迫我去看,既然非得看,那我就选择屏蔽朋友圈,远离朋友圈,因为那就不是一个圈,和在大街上裸奔没啥区别。


恶心的狮子


看到这个我就笑死了,什么朋友圈就接近死亡状态,能这么说的只能说你这个人的朋友圈是死的,拿自己的个例来说整个朋友圈是笑死人了。

我们还是来看看真实的官方数据吧!

1、用户花费时间:张小龙在今年的2018微信公开课上提到,每个微信用户平均每天花在朋友圈上的时间为30分钟,目前这个时间基本固定。每人每天至少半小时的查阅,你跟我说朋友圈是死亡状态?

2、公众号阅读来源:在同样的公开课上,曾提到当前的公众号有7成~8成的阅读量来源于朋友圈转发,仅有少量是来源用户主动订阅。而现在公众号的总阅读量是提升,可见阅读朋友圈的总量是上去了,这样的朋友圈能称之为死亡状态?

3、朋友圈使用人次:按照张小龙的说法,进入朋友圈的用户数每年在增长,并且没有停下来的势头。截至到2018年结束时的数据为,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查阅,平均每人要看十多次。因此目前朋友圈每天的访问量要达到100依次。这样的访问规模,你认为是接近死亡状态?

所以,从数据上来说,朋友圈依旧是在蓬勃发展的,至于你说的是死亡状态,只是个例而已。当然,你也可以质疑说这是腾讯的数据,有虚假宣传之说!那我只能说你是个杠精,官方的数据不准确,还有谁的数据是准确的,难道是你的盲人摸象数据更精准?

此外,有些人可能的确觉得朋友圈的内容在减少,这点一定程度上是和很多人将朋友圈设定为3天可见相关,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过了时限你就可能翻不到这个人的内容,从而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朋友圈内容总体数量少了。我就是这么操作的,以至于很多人看不到我的内容。

对于这种设定,我觉得微信做的非常好,随着微信的大面积流行,朋友圈上的人员越来越复杂,是非常需要这种保护个人隐私的设定,在用户体验上微信可以说做的已经够好了。

最后,再次重申,朋友圈的整体阅读量在上去,不存在不活跃之说!



Lscssh科技官


我们先来看一下现在朋友圈还有哪一些人在发。

基本上有三类:

文艺青年类:

发发心得,给自己留一点记忆;

这里有彼此信任,给与温暖与鼓励的家人和朋友:

好好生活,永远在线……

产品宣传类:

微商买家多是朋友,熟人卖给给熟人,相对来说朋友圈还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

也有个人号变成公司宣传号的。

为人母者晒娃晒餐晒琐事类:

当妈前是美少女战士,当妈后就只剩下“战士”了。每天沦陷在孩子吃喝拉撒家务里,偶尔探出头来喘口气发个圈表示自己还存在。

甚至有朋友一言以概之:朋友圈只剩下文艺青年,微商,晒娃晒早餐老母亲了!

这么说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七七八八了。

在我眼里,“文艺青年”,“微商”,“老母亲“这几个词它都应该是褒义词,对生活充满热情,买产品你情我愿凭本事吃饭,辛辛苦苦带自己娃晒晒娃有什么要紧的?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词成为了大众眼里的贬义词?成为一不小心被人屏蔽的对象?

从没在巴厘岛游玩却把自己照片P成海滩游玩照开始?

从复制粘贴盗取他人图片文案,没有自己思想,频繁刷屏开始?

从把朋友圈当成吐槽公婆乱喷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开始?

不论外在环境如何,如果我们能保持“作有品的自己”,朋友圈所发皆为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细微体会,对逆境生活的正面迎接。

把朋友圈当成是自我生活方式的传达,心得体会的分享。

我信,至少在我们自己眼里,朋友圈一定会重回当初我们刚进朋友圈的纯真。


胖头秋


并不是死亡,而是变复杂了

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朋友圈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三天以内可见

这个设定有点bug…陌生人可以看十条,好友只能看三天…

三天可见,间接的说明了很多人并不太愿意让周边的朋友看到自己过去这一年的啰啰嗦嗦

情况大概有两个

A:意识到自己更新的频率太高,无论新加的还是老朋友,不想他们点开自己朋友圈的时候发现自己是个那么啰嗦的人

B:纯粹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但是又不想与世隔绝,偶尔还是会发发牢骚亦或酷晒炫走一波

二:谁可以看/不给睡看

不少人会因为发了之后马上后悔

或者一段时间无人点赞回复而感到尴尬

又或者如上说的发现如上说的,更新频率太高了,那就隐藏或者删除几条来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的啰嗦

至于部分可见/不给谁看

间接说明朋友圈的人缘越来越复杂,集朋友、客户、领导、亲人等于一体,有的信息只想让某部分人看,有的信息根本不想给人看到

部分可见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问题是,万一,当他们两人在一起刷朋友圈的时候一个刷到,一个刷不到,那就…

三:屏蔽他人朋友圈/屏蔽他人看自己朋友圈

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

而是你把我屏蔽了,我也把你屏蔽了。关键你还设置了不给我看你的朋友圈,我也这么设置了

朋友圈中确实有许多天天酷晒炫惹人厌的,还有代购狂魔,广告狂魔,让人不得不点下屏蔽这个功能

总结小语

1:大部分人都有一颗酷晒炫的心理,如果因为他人酷晒炫就把别人屏蔽了,那很有可能是羡慕嫉妒恨?

如果可以承受所有人的酷晒炫,心中还能不起波澜,足矣心胸辽阔

2:微信朋友圈是自己的,微信里的大部分都是熟人,自己的朋友圈想怎么发就怎么发,自己的朋友圈可以充分的写实自己的性情与生活


那才是最好的朋友圈,想发就发,不想看的他会自己屏蔽,不要有负担(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太过啊,哈哈)

3:朋友圈的好友分类,部分可见并不过分,反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分类自己的好友

生意的一类,吃货的一类,亲人的一类等等

部分可见,分类好友并不是心机,而是更妥善良好的维护自己的关系网

4:没人点赞不要气馁,这个世界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一堆人给我们点赞的

我们努力的过程,只属于我们自己,在没有成绩之前,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你觉得过程有多艰难,相反的他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很矫情

所以,我们绝对不要因为自己的过程没有得到点赞而觉得尴尬
只有优秀的成果才会毫无疑问的招来一堆人的点赞,当然太过优秀他人也会觉得自己是在酷晒炫,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知什么都想说


感谢您的阅读!

有人说朋友圈真的是被“微商”给毁了!我觉得朋友圈是给自己的“朋友圈三天可见”给毁了!本来没事还想看个朋友圈的信息,现在打开某个想看的朋友的朋友圈,令人恼怒的是: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对于微商,虽然今天屏蔽了一部分,结果明天又有朋友开始卖各种“育儿产品”“护肤品”“运动鞋”等;令人焦躁不安。但是,我可以不看朋友的朋友圈确实是一个妙招,能够有效摈弃一些无效的信息。

比如,我的朋友中,就有29个是做微商的:

我觉得朋友圈的作用类似于之前的QQ空间中的好友动态,我们为什么之前喜欢看朋友圈的好友动态,是因为好友动态中不会有太多的一些微商信息,也不会出现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我们可以看到朋友圈的很多信息去知道他最近的心情和过去的足迹。

本来微信已经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本来是可以通过在麦当劳肯德基聊天,或者是在一起看电影,然而现在多通过微信视频或者是微信聊天,将人与人,隔在两部手机之间。



这时候我们想通过朋友圈,更多的了解,对方一些却发现对方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或者半年可见。

如果这样,我们还有必要去使用朋友圈吗?朋友圈已经似乎成了私密的内容,那么,何必发出来呢?朋友圈的初衷应该是让朋友了解对方,能够知道对方的足迹,心情状况,需要的时候一句安慰的话,都是极好的帮助。

然而,现在的朋友圈却变了味。我们打开各种朋友圈,除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之外,就是各种转发,各种卖包卖鞋的广告,朋友圈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存在。其实从我的角度,朋友圈其实应该更自由一些,更清爽一些。


LeoGo科技


作为一个90后,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朋友圈已经接近死亡状态吧!
朋友圈可以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了。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可以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可以看最近三天,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或者全部。我看的很多人都设置的是可以看最近三天,之前的朋友圈就看不到了。能看到的朋友圈越来越少了,确实已经接近死亡状态。


朋友圈可以看到内容越来越单一了。我想很多人的朋友圈有微商发的广告吧!本来你想点开朋友圈看一下的,结果发现都是同一个人发的微商广告,你就没有想看朋友圈的欲望了。我的朋友圈里面,只要是做微商的,我就直接屏蔽不看他的朋友圈。


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了。微信刚出来时,很多人都爱发朋友圈,发了被人评论点赞的也多。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可以显示位置,出去旅游的人每到一个地方就是像打卡一样的发朋友圈。慢慢的你会发现,现在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每天一条的,现在几乎半个月没有一条朋友圈,以前发朋友圈,不到一个小时,评论点赞的十几个,现在几乎看不到评论了,点赞的偶尔会有。现在新鲜劲过了,就不爱把生活展现给别人看,也就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


点点滴滴是收获


说朋友圈已经接近死亡状态有点点夸张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朋友圈确实不像以前那么被用户所关注了,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选择关闭了朋友圈,即便是仍在使用朋友圈的人,也基本使用了三天可见、半年可见等隐私功能。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用户隐私观念的提高以及各种微商广告的刷屏侵扰。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朋友圈里都会有那么几个微商,或者是把朋友圈当成了宣传途径、广告窗口的电商或传统零售商。这一部分人将分享生活提高互动的朋友圈变成了免费的引流渠道,这让很多用户感到厌倦,如果是不相熟的微商删掉就好,关键是,在这个人人自媒体、人人想创收的社会里,有很多你不能删除的新朋好友都加入了刷屏大队,这无疑是让每天“被迫营业”的用户远离朋友圈的重要原因之一。

泛滥且无用的刷屏广告,将一部分用户“赶出”了朋友圈,而另一部分也正在被无用社交慢慢拖垮。随着微信的不断普及,使用微信的用户越来越多,从而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加入朋友圈的陌生人或不相熟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原本展示自我与亲友分享日常的朋友圈突然之间失去了很多自由,一些用户介于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存在不再频繁发朋友圈,或者选择某些人不可见,这也导致很多人觉得朋友圈变得冷清了,但其实只是朋友圈用户的隐私观念提高了,不想再将私生活过多的暴露于人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