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结局如何?

老丈人话古今


晋国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国君被周天子分封为侯爵,曾经晋国并不强大,一直到了晋献公继位后,晋国才逐渐崛起,又通过晋文公,晋襄公多位国君的共同努力,先后击败了楚国,秦国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在晋景公,晋厉公等人的励精图治下,晋国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强大,让晋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

春秋时期周朝各诸侯国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呢?

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政治制度是将王公子弟分封为大夫,并给他们官职,土地和一定的权力。诸侯的儿孙被称为公子,公孙,当时各诸侯国都会设立公子,公孙作为贵族,或是接班人,他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维系着诸侯对诸侯国的统治,同时提拔外姓为卿大夫,分封土地辅佐君王。

晋国也不例外,在晋献公统治时期,晋献公娶了骊戎首领的女儿骊姬为妻,此人虽然姿色美颜,却心如蛇蝎,骊姬设计陷害死了太子申生,导致了公子重耳,夷吾外逃。由此导致了骊姬之乱。从此以后晋国不在设立公族,但是国家还得继续运作,晋文公继位后设六卿,外卿的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骊姬

之后两百多年时间里,晋国国君的权利开始衰落,晋国军政大权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把持,君弱臣强这是必然的结果,到了春秋晚期,赵氏先后将范、中行氏灭了,这个时候的晋国智氏最强大的,为了确保智氏的地位,公元前453年智氏联合韩,魏围攻赵氏,赵氏的谋士去游说韩,魏两家,韩,魏倒戈和赵氏一同把智氏灭了,六卿就剩下了韩,赵,魏三家,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晋国国君下场如何?

到了晋幽公时期,晋国竟然只剩下了两座城邑,其他土地均被三家瓜分,晋幽公在赵,韩,魏三家面前毫无威严,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荒淫无道,整天迷恋床笫之事,在一天夜晚出城的时候,被强盗杀害。

晋烈公继位,虽然此时晋国国君家门不幸,已然衰落,但是好歹还是能召唤下赵,韩,魏三家商议点事情的,在晋烈公时期,周天子也不好过,时不时被齐国欺负下,晋烈公会盟各路诸侯,讨伐齐国,把齐国打败了,各路诸侯纷纷前去朝拜周天子。

诸侯朝拜周天子

晋烈公只是去吆喝一下,主要出力的还是韩,赵,魏三家,不过这三家真有那么好心吗?这明显是一个圈套,讨伐齐国后,各国看到的不是晋烈公有能耐,是这三家实力强大,但是这三家名不正,言不顺,他们仍然是位列于晋烈公之下的外卿,要想取代晋国国君,那么必须要得到周天子的分封。

显然现在时机已到,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就派使者前往洛邑,朝见周威烈王,一个是邀功,另一个是想要给自己正名,周威烈王也知道,晋国国君现在混得还不如自己,讨伐齐国让诸侯朝拜自己是这三家干的,就卖个人情给他们,将这三位也一并封为诸侯。

晋烈公对此也毫无办法,几年之后便病逝了,晋孝公继位,晋孝公混得更惨,先被赵国,韩国国君赶到屯留,不久又被赶到端氏,晋孝公死后,晋静公继位,端氏也被赵国夺走了,晋静公只好又回屯留去,结果没多久就被韩姬给杀了,晋国就此灭亡了。

三家分晋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魏、赵、韩三家分晋后,晋国仍然还存在了一段时间。那么,晋国的君主是怎么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晋国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第一,从知氏灭亡后,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

魏、赵、韩是在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正式从晋国分裂出来。但是这次册封,只是对现实的一种确认罢了。一般认为,三家分晋的时间,是从公元前453年知氏覆灭算起。

大家知道,在春秋时代,晋国是超级强国,它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权力掌握在卿家手中, 君主基本上只是摆设。到了战国初期,晋国实权掌握在知、赵、魏、韩四卿之手,其中知氏实力最强。公元前453年,赵与魏、韩联手,干翻了知氏,杀死知瑶,并瓜分其地盘,正式拉开“三家分晋”的序幕。

此时的赵、韩、魏三家,名义上仍是卿家,实际上已经是三个互不归属的政权。至于晋国的公室政府,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了,晋国君主完全沦为三卿控制下的傀儡。

赵、魏、韩三家不断蚕食晋国公室的地盘,软弱无力的晋敬公根本无力阻止城邑一个接一个地落入三家之手。到公元前433年,新上台的晋幽公尴尬地发现自己剩下绛与曲沃两个城邑,其余地盘完全都归属三家。这位可怜的君主放下了尊严,扔掉了颜面,选择了一种现实主义的作法,他不仅没有任何权力号令三家,反而朝于三家之君,沦为赵、韩、魏的保护对象,被当作活化石供奉起来。

第二,为了泡女人,晋幽公离奇死亡

公元前420年,晋国发生一件大事,晋幽公死了。

晋幽公死得很窝囊。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反朝于三卿的晋国君主,长年郁郁不乐,只在美酒与女人中打发时间。可是他的权力实在太小了,估计后宫中美女也不多,怎么办呢?索性半夜时偷偷摸摸地溜出城去找女人。可是他真的非常倒霉,在半路上被强盗给杀了。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些史籍上的说法,晋幽公实际上是死于夫人秦嬴之手,这也不难理解,自己的丈夫老跑出去泡女人,作老婆的恼羞成怒,找一帮人冒充强盗把他给做了。

此时三家尚未独立,魏氏的掌门人魏斯带着军队,把杀害晋幽公的强盗一网打尽,并立幽公的儿子姬止为新的君主,史称晋烈公。尽管晋国君主如今惶惶如丧家之犬,可是魏斯安定公室仍然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在喝彩声中,魏氏的地位悄悄超越了赵氏。

第三,曲终人散,晋国君主的最后下场

公元前403年,魏、赵、韩三家正式从晋国分裂出去,晋国沦为小微诸侯,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它再也不是那个曾令对手胆战心惊的国家,而是沦为不起眼、只有几处破屋遮风避雨的穷诸侯了。曾经雄震天下的晋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沉了。

公元前389年,晋烈公去世,其子晋桓公立。

二十年后,即公元前369年,赵、韩两国迁晋桓公于屯留。又过了将近十年,韩国与魏国爆发战争,韩昭王出兵攻占屯留,又把晋桓公迁到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又过了十年,时间已是公元前349年,赵国又夺取端氏,又把晋国君主迁到屯留。同时,晋国最后君主悼公(也有资料称静公),被韩玘所杀,晋国的历史至此划上句号。


君山话史


《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为: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也就是说在公元前349年,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公室最后一点土地,晋静公被贬为平民,晋国祭祀断绝。作为平民的晋静公不得不耕种农田或者经营商业营生,最终悄无声息的离开的人世。

三家分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起始于晋文公的三军六卿制,六卿长世执掌晋国国政,久而久之晋国公室就被六卿架空了。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在建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是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 。

在长期的倾轧之中韩氏、赵氏、魏氏三族胜出,最终瓜分了晋国全部领土。晋平公八年(前550年),栾氏之乱,栾氏被灭族,十一家六卿世家此时仅剩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铁之战,范氏、中行氏被灭;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手消灭执政的智氏,为最终实现"三家分晋"奠定基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赵氏、韩氏、魏氏为诸侯,三族正式立国。

三家立国时,晋国公室仅仅保留着绛城、曲沃城两座城池,三国的强大让晋国公室不得不去朝拜他们。晋幽公在亡国之前十分享受生活,史载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一国之君夜出寻妇,不想被强盗击杀,可想当时晋国公室的处境有多少可怜!西周时代还讲究“兴灭国,继绝世”,一般不会绝人祭祀。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兼并战争十分残酷,一般灭国之后,该国公室成员就会成为平民。后世则更加残酷,不仅仅灭人之国,还会屠戮皇族子弟!


大秦铁鹰剑士


晋国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悲催的大国之一了。晋国曾今辉煌过,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有它的身影,但是辉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大的祸根,这个祸根就是“分封制”。因为分封,周朝变得七零八落,周王也沦为鸡肋;同样是因为分封,晋国也逐渐走向分列,晋国国君也变成了别人的傀儡。

晋国崛起于献公(?—前651年),称霸于文公(前697年—前628年),而败于平公(?―公元前532年)。简单说来,在晋平公之前,晋国国君掌握全国大权,没有人掣肘,大多数人也都忠心耿耿。但是在晋平公时期,晋国国内的卿族范、中行、智、韩、赵、魏迅速崛起并相互发生争斗,最后弄得晋平公大权旁落,无法立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在晋国称霸的过程中,晋国卿族的势力就在不断扩大,因为代替晋公领兵打仗的就是这些人,而论功行赏的时候晋公又多以土地相赠。久而久之,这些卿族的势力越来越大,财富积累、领地人口增长也越来越快。正所谓此消彼长,臣子的势力在变大,国君的势力就逐渐在减小。

晋平公之前的的几代国君,就出现过赵盾弑杀晋灵公(前624年-前607年)和栾书、中行偃弑杀晋厉公(?―前573年)的事情,那个时候卿族就已经强大到可以左右国君的人选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晋公起码还有点自己的土地和军队,而卿族大多数也还是拥护晋公的,只不过卿族之间存在相互杀伐和明争暗斗的事情。

晋平公时期,他所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已经很少了。特别是在晋平公执政的后期,由于他骄奢淫耻、大兴土木、不务正业,致使大权完全旁落于范、中行、智、韩、赵、魏等六卿手中。

晋顷公继位之后,使晋国六卿的权利达到空前的地步。晋顷公元年(前526年),周王室发生了公子朝发动叛乱,杀死了周景王。晋顷公也是姬姓后裔,他本想管这件事,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最后还是晋国六卿出兵消灭了公子朝,才得以平息周王室内乱,并且拥立周敬王上位。

晋公大权旁落得越厉害,六卿之间的矛盾自然也就越大。后来经过相互攻伐和吞并,到了晋幽公元年(前433年)的时候,晋国只剩下韩、赵、魏这三卿了,而晋幽公也只剩下下绛、曲沃这两个小地方作为奉祀了。国家有事,不是三卿去找晋幽公,而是晋幽公去三卿的家里找他们。这个时候,晋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在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的时候,周威烈王册封晋国三卿为韩国、赵国和魏国。自此,晋国国君已经衰落到连弱小的周王室都可以欺负的地步了。随着韩魏赵的建国,他们与晋国的地位已经相同了,所而且晋国国君还不得不依附与他们。

到了晋国最后一任国君晋静公二年(前349年)的时候,晋国最后的一块土地也被韩魏赵给瓜分了,晋静公在流亡途中被韩国国君杀死,晋国正式灭亡。


围炉煮酒话春秋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被不会有太好的下场。作为晋国的末代国君,晋静公也是一样。其实晋国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势头很好,在晋文公时期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之后,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到了晋文公玄孙晋悼公那一代时又复霸中原。可以这么说,整个春秋时期,都是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而晋国也成了诸侯国中主最拥有话语权的盟主。

  那晋国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呢?此事与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有很大的关系。晋献公五年,晋献公在攻打骊戎时得到一个美女,此女名为骊姬。骊姬年轻貌美、风流妩媚,没多久就把晋献公迷得五迷三道。后来在骊姬的建议下,晋献公疏远了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还想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先后灭亡了晋国附近的霍国、魏国和耿国。并把耿国赐给赵夙,把魏国赐给毕万,为三家分晋埋下隐患。后来骊姬设计让太子申生自杀,又打算诱骗重耳和夷吾前来。重耳和夷吾收到消息,纷纷出逃。晋献公为此大怒,不再重用公族,而是启用了很多异姓大臣。晋献公病逝后,晋文公打败公子夷吾,回国继承了王位。因为晋文公是在很多下层官吏的支持下才当上了国君,所以他也大力提拔一些公卿大夫,当时称为“六卿制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晋国国内的卿族势力与日俱增,在晋灵公时期发生了赵盾弑君,在晋厉公时期发生了栾书、中行偃弑君。当然,这些卿族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际也彼此攻击。经过一番弱肉强食的较量,晋国六大卿族终于变成了四大卿族。范吉射、中行寅被赶出了晋国封地,剩智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互相争夺。后来因为知伯立晋哀公有功,所以智氏在晋国开始一家独大。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看不惯智氏的嚣张,三家联手吞掉了智氏的地盘。

  公元前443年,晋国除了绛、曲沃两邑外,其余土地都落入了韩、赵、魏三族的手中,晋国已经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韩国、魏国和赵国,正式承认了三家的诸侯身份。三家分晋后,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就像礼物一样被三家抢来抢去。他先是被赵成侯、韩懿侯迁到了魏国屯留,然后韩国攻取屯留,又把晋静公安置到了端氏。最后赵国攻取端氏,又把晋静公送回屯留。等晋景公被废为平民后,侍奉他的韩姬又趁机要了他的命。晋景公的死亡,意味着晋国时代的彻底终结。


Boss爆史


这件事情得分两个时间段,首先第一个智氏灭亡,这个事情很显然导致晋国国内的家族势力瞬间失衡,韩,魏赵这三个大家族,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所以就对晋国的其他没有刮风的土地实行瓜分,此时晋国的国君手里面能够掌控的也就只剩下几个城池了。

当然这一时候晋国的国君不像那些其它的亡国之君一样,整天想着复国,整天想着强军,相反,他看的特别开,然后他就去找这三个大家族的家长,这表示我投降,我不跟你们对着干了,你们爱干什么干什么,我就寻求保护。

既然晋国的国君,自己曾经的老祖宗低三下,气到这个地步,那三个家族的家长也不至于说对这个晋国国君干什么事情,所以大家也就同意了这么一个傀儡的存档,也就是说晋国的这个国君已经可以在三国的土地上面合法存在了!

但是这个家伙不死,毕竟颈骨在侯,三家分晋也不可能实现,结果这个时候老天爷帮了三家的忙,晋幽公为了出宫去找女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结果被强盗给杀了,此时晋国可以说是一片大乱,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时候三家要从晋国独立出去,成立自己的国家的时候,魏家家长站了出来,扶植了一个新的国君,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这里我就要提一下,为什么这个魏国要扶持这个晋国的国君。

其实我们仔细去看一下当时各大家族之间的视力表,我们就会发现晋国这个国家处在了赵国,韩国,魏国三个国家之间,当然大部分是处于韩国和赵国之间,这事情很重要,晋国最后的灭亡,也因为这件事情。

总之事情发生之后不久,三家从晋国独立出去,等你了自己的国家,这个时候晋国的国君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而且由于它特殊的位置,所以赵国和韩国一直在夺取他的主动权。

晋国的国军就像一个货物一样,被来回的抢来抢去,这个时候,韩国站了出来,先天下直接杀了晋国的国君,咱们两个不都一直在争这个东西吗?现在我把这个东西给弄没了,那大家就别争了!

你要说晋国的国君如此受屈辱,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发?声明?其实更多国家都希望进国,这个国家灭了,为什么晋国是一个中原大国,同时也是中原地区的霸主,一直压制着其他国家的发展,其他国家早就对进过这个国家表示不满,此时此刻有办法能够削弱这个国家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甚至有的国家直接推波助澜,晋国的国君由于无法在国内掌控自己的实力,被国内外的实力直接吞了个干干净净,连骨头渣子都没剩下来。


漩涡鸣人yy


春秋霸主晋国,到了后期已经是虚弱不堪,“三家分晋”,预示着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那么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儿去呢?结局又如何?




春秋时期,大国小国林立,“大鱼吃小鱼”的事情经常发生,晋国作为西方大国,在晋文公的励精图治下,成为当时的五霸之首。春秋后期,随着兼并的加剧,小国已经所剩无几,但此时的晋国,早已不复往昔之强盛,国君的权利已不复当年,晋国国政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家大夫把持。晋平公时期,六家大夫引发内讧,互相倾轧,实力雄厚的赵家先后灭掉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3年赵家又联合韩、魏两家灭掉了智氏,至此韩、赵、魏三家独揽大权,晋国公室形同摆设,名存实亡。



韩、赵、魏三家如此嚣张跋扈,不仅杀尽范氏、中行氏、智氏三家人口,还瓜分吞没了他们的土地。忍无可忍的晋出公盛怒之下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三卿,结果反被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打的落花流水,晋出公在逃亡途中忧愤而死,继位的晋哀帝更是无力抵抗,三卿又顺势把晋国剩下的土地给瓜分了,这样,晋国就真的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卿为诸侯,据《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是韩、赵、魏三国的开始,也是战国时期的起始。韩、赵、魏三国,与后来的秦、齐、燕、楚四个大国,共同组成了战国时期最强的阵容,史称“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后,晋国公室只剩下绛与曲沃两块土地,晋哀公死后,晋幽公、晋烈公、晋孝公、等傀儡相继即位。晋静公是晋国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剩下的两块土地,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宣告灭亡。此时的韩、赵、魏三国,凭着瓜分晋国累积下来的资本,已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可以与当时最强大的齐国同执牛尔,昔日春秋五霸之首的晋国,最终也免不了灭国的下场。


晋静公被贬为庶民之后,史籍中并没有写明他后来的情况,估计也是流落民间,孤苦终老吧。晋国都亡了,再杀毫无威胁,已经贬为庶民的国君就显得太不厚道了吧。


大国布衣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这个问题算是撞守仁君枪口上了,守仁君是山西人,也是晋城人。

山西的简称是晋,因为晋国的崛起,在山西东南部有个晋城,是因为晋国的覆灭。

当年赵魏韩三家分晋,留下个晋君成了老大难,杀是肯定没法杀的,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大周侯爵,但是把晋都留给他三家又舍不得,怎么办呢?


于是这三家给晋君找了个好地方,叫做端氏。今天在晋城市沁水县还有个端氏镇,这个端氏镇虽然不在古端氏,但是名字却是因端氏而来,而且古端氏就在晋城。

后来晋静公继位第二年,周王室进一步衰落,三家遂又把晋君仅剩的底盘分了,将晋静公废黜,晋国就此灭亡。

而晋城之名来源于唐朝,李渊建唐后,设立晋城县。宋《太平寰宇记》里记载:“以三国分晋地后,封晋君于此,故曰晋城。”


守仁读仁


晋国,春秋后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没有之一。自晋献公开始,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前632年城濮之战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国得到周襄王“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的王命,得以名正言顺号令各大诸侯国。前627年肴之战,前625年彭衙之战,晋国大败秦国,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晋独霸中原。



前589年鞌之战,晋国大败齐国,齐国被迫背叛楚、齐联盟,转投晋国。前575年鄢陵之战,晋国大败楚国,楚失去霸主地位。晋经过数场大战后,在晋悼公时期步入极盛时期,此时晋国军治万乘,独霸中原。

但是正所谓盛极而衰,晋国从晋悼公开始走向了衰落,自晋平公开始,掌控晋国大权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等六卿相互倾轧,互相攻伐,致使晋国国势日衰。先是赵将六卿中的范、中行氏灭掉,后赵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自此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地盘,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将晋国公室的地盘全部瓜分,晋遂亡,这就是“三家分晋”的故事。



“三家分晋”事件最大的得益者其实非赵、韩、魏三国,而是秦、楚、齐等曾经被晋压的死死的大国。如王立郡教授在《百家讲坛》所说“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战争结局不是韩赵魏三家灭智,而是智氏灭掉赵氏,那么接下来呢,接下来就是智氏灭韩,然后灭魏,最后就是智氏一家独占晋国。再设想一下,如果智氏一家独霸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那秦国能统一天下吗?那就不可能有秦国统一天下了......当一个强大的国家解体后,另一个国家崛起了,这就是历史的一种偶然,而这个偶然就在于韩赵魏三家灭了智氏”,随着曾经压着秦国喘不过气的强大的晋国的一分为三,秦国得以露出凶狠的獠牙,开始向中原进发,最终也得以一统六国,打下不世之基业。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三家分晋”的影响,而是“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国君的去向,他们的结局到底是如何的。

首先史家认定的“三家分晋”是发生在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之时,而此时,晋国的君主就是晋烈公。晋烈公时期晋国已是名存实亡,这时晋国仅留有绛、曲沃二地,其余地盘皆被赵、魏、韩三国瓜分,同时朝政大权悉数被魏国所控,形同附属国。



至于晋国为何会被魏国所控制,是因为前416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史记.晋世家》载:“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幽公因领地发生动乱,被乱军杀死,后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晋幽公的儿子公子止,是为晋烈公,如此晋国就这样被魏国所完全控制。

只得说晋幽公太过无能,本来幽公时期晋国还有点实力,只是幽公这人太无能,也太懦弱,是看着三国一步一步的吞下晋国的疆域,而后他居然软弱到要去朝拜赵、魏、韩三国的国君,要知道他们按理说还是他的臣子,理应是他们去朝拜晋幽公,而不是晋幽公去朝拜。



前389年,烈公死,孝公即位。孝公在位时,晋公室相继被魏、赵所控,同时绛、曲沃二地也被三国瓜分,因此孝公屡次被魏赵迁移。前369年被迁于屯留,后又被迁于端氏。孝公死,子静公即位,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将晋国公室的地盘全部瓜分,晋静公被废为庶人,后不知所踪。


澳古说历史


“三家分晋”成为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两个阶段的分界点,三家分晋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随着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灭亡,逐渐形成了战国七雄,由此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准变,从此,战国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由此开始。

为何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被分呢?

经过春秋长期间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兼并,有的国家内部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大权逐渐旁落,主要有几个大的家族所掌握,而不幸的是,曾经的霸主晋国就落入这个行列,在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诛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而到晋成公的时候,各大异姓家族成为大的公族,晋公室的力量已经衰微,对于大的公族作乱也束手无策。

在这个过程中,晋国的大权实际上是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所把持,另外还有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自占据地盘,有各自的武装,互相攻打争夺土地和人口,后来范、中行被打散,就剩下韩、赵、魏、智四家,其中以智家势力最大。其他三家大夫都知道智族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但是其他三家不和,韩族率先将土地和一万户口割给智家,魏族不敢得罪,也将土地和人口割给智族。唯独赵族的赵襄子不答应,于是智族智伯瑶联合其他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后赵家退守晋阳,面对三家围攻之势,危机中,赵襄子委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两家临时倒戈,联合赵一起将智伯瑶消灭,平分了智族的土地,后他们又把晋国的土地也平分了,晋国彻底灭亡。

影视剧中的晋静公

晋静公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被废为庶人,刚开始晋静公被分配到屯留居住,但是在公元前358年,韩伐魏的时候,夺取了屯留,韩国君将晋静公迁居到端氏,公元前349年,赵国夺取端氏,又把晋静公迁回屯留,反正是安排到哪里就是哪里,委曲求全,苟且活着,后被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