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敦煌与西域文明三所研究院同时揭牌

兰州晚报讯 今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10月24日下午,兰州大学举行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同时揭牌成立的还有绿色金融研究院和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院揭牌。

兰大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敦煌与西域文明三所研究院同时揭牌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兰州大学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将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为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包括水源涵养与国家公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沙调控、水资源承载力、跨流域水资源分配、流域系统水循环、全流域污染治理等;空间规划与治理、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城镇化与城市群、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减贫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以及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底蕴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

与此同时,由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甘肃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甘肃省金融学会、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银行和甘肃银行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揭牌成立。据悉,该研究院的主要任务包括:科学研究、智库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培训服务、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研究方向: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研究、“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标准研究、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模式研究、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相融合研究。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历史悠久,在敦煌文献、石窟艺术等领域研究优势明显,培养了大批敦煌学研究的高端人才。经过40多年的努力,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不仅成为学界研究的风向标,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新突破,近年以来加强西域历史文化研究,实现了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为加快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结合学校综合基础和特色优势,兰大决定成立敦煌西域文明研究院。

据介绍,新揭牌的兰大敦煌西域文明研究院建设内容包括: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既包括历史问题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敦煌与古代西域地区出土文献整理与社会历史研究;敦煌与西域地区非汉语文献整理与研究;敦煌与西域地区宗教艺术研究;敦煌与西域研究丛书集成的编辑;敦煌与西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敦煌与西域文化弘扬研究。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院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为依托,积极联合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等校内学院,联合西北地区各省科研院所,协同合作。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在揭牌仪式上表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环绕贯穿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和中外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兰州大学作为一所屹立于黄河上游、丝绸之路的高校,不仅拥有生态学、草业科学、大气科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历史学、敦煌学和民族学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袁占亭说。

袁占亭希望:揭牌成立的3个研究院,要在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方位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尽快拿出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和政策建议。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敦煌和西域文明研究,讲好敦煌故事,传承丝路文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要深入系统研究绿色金融发屐,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要聚焦国家和区城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特色,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为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要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提升学术水平,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牢牢掌握中国学者在敦煌西域文明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