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如果电话那头,突然开始哽咽,然后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边大哭,持续十分钟后,慢慢的哭声转为笑声,你一定会觉得这个人不是戏精,就是一个神经病吧。

但在电话的这头,我很能理解为什么他会这样,也很高兴他能够这样。

其实,他只是很多无意间与抑郁相遇的朋友之一、只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抑郁,而他恰巧和一些朋友一起,从可能变成了确实发生。

虽然这么说听起来就好像得抑郁是一个很稀松平常的事情,跟现实里抑郁散发出来的压力、无神、无力、负能量爆棚很不一样。但我还是想说,谁都会有抑郁的时候,也都有走出来的可能,有抑郁并不是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更不是什么异类。

当然,语言还是有些苍白,我也知道你想要听一些具体的东西,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的故事吧。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今年的他刚刚22岁,虽然在大学里呆了几年,可最终因为一些情况没有上完,现在在家里已经有半年多了。

他生活在一个工薪家庭里,父亲每日忙着工作,母亲一开始除了忙家务,还会做一些零活补贴家用。后来他长大一些了,父亲也还是很忙,而母亲因为不用再照顾他,就寻了一份工作。由于父亲和母亲下班都会稍稍晚一些,所以他放学到家的时候还需要等父母回来。

每当他满怀期待看着父母拖着疲惫的身躯陆续到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要开始做饭的时候,他能体会到这个家庭要存在下去,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所以平时在学校里闹的一些小矛盾、一些被欺负的情况,他从来都只是憋在心里、只是笑着迎接父母,他不想因为他,给本来就疲惫的父母再凭添负担。

他也想做一些事情来帮父母分担一下,可每当他要做些什么或者已经帮忙做了家务的时候,父母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给予夸奖或者鼓励,反倒觉得他这么做是浪费时间,他应该把时间放在学习上。

而作为一个明白父母辛苦、想要父母开心的好孩子,他张了张嘴,把本来想要讲的话咽回肚子里,选择了去顺父母的意。

就这样,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从他那里得到的都是:在学校还不错、成绩稳定、成绩小有提高这样的消息。而父母得知这些后,略感欣慰的笑了笑就继续忙手头的事情了。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他也知道父母是希望他能有出息,希望他考了好大学、有好工作,能够不像他们一样,整日整日的操劳。

但对于他来说,内心里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亏欠和内疚,他时常想,如果没有自己,可能父母就不用这么操劳。可现在他唯一能做的,不是让时间回到过去,而是去提高自己的成绩。因为在他眼里,那是父母现在唯一操心的事情。

要说在高中之前,这件事情他做的还可以,每每考试总是在班级的前六、年级的前五十。可到了高中本来成绩稳定的他,却突然出现了很大的波动。

当然了,在高中这个阶段,因为身心的发展出现一些波动也是正常的。所以老师也没有太在意,父母在听到他说只是考试的时候身体不舒服才这样的,也就只是唠叨了几句。可其实,他只是把被几位同学欺负的事情隐瞒了。

作为一个孝顺、懂事、不想让父母操心的孩子来说,他这么做也确实是“理所应当”的。但这份懂事也确实太过让人心疼了。

只是他的隐忍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相安无事”,那些欺负他的孩子还是继续欺负他,又是烧了他的作业、又拉进厕所“教育”、又是逼着他去调戏女孩子。他也很想反抗,但最终都还是选择憋着。而随之而来的便是状态越来越差,经常精神恍惚、上课走神、夜里失眠、头疼、肚子疼。这种状态下,成绩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差了。

父母那么在意成绩,现在他成绩持续变差,谩骂和棍棒教育变得越来越多也“合情合理”。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只是,他还真是一个“好孩子”。既没有去向老师告发,也没有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状况,只是默默的忍受着,只是默默的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又因为没能让家里人满意而充满了自责。

他也知道,自己状态一直不好是因为遭遇了校园霸凌。但却不觉得霸凌是对方的错,他认为一定是自己身上有一些问题,所以才被这么对待。

就这样,他陷入了自责、自我否定、自我攻击的状态里,每天脑海里想着的都是“你怎么这么不好”、“你怎么这么多缺点”、“你活着还有啥意义”、“你完全是在浪费粮食”……

最终可能是老天眷顾吧,高考的时候成绩刚刚过线,也被录取了。但不幸的是,他的状态没有因为录取而缓解,自我封闭、逃避、悲观越来越多了,而终于在有一年秋天,他忍受不了“逃”回了家,自此就一直没再去过学校。

家里人对于他的反应感觉很奇怪,但却还是习惯性的在否定着他,说他为什么不懂父母的付出、为什么这么不听话、生他有什么用。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我知道,看了这么长的故事你可能会有些烦了。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他吧。

我们一开始接触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是他的一个朋友介绍他来找我聊聊,说也许能有一些帮助。当时他的状态确实是很苍白、低落、无精力的,说话反应迟钝、思维也反应迟钝,算是有比较明显的抑郁表现了。

在他讲述过去自己的一些经历时,个人状态才开始有一些起伏,我能感觉到这些起伏里有非常多的怒气、对自己的攻击,以及非常沉重的对自己存在的否定。他说“我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我那么没用,学习学不好、让家里人不开心、让家里人为我受了那么多苦,也还让朋友那么操心。有时候我真想自己了结了自己。”

就好像所有的责任都在他身上,所有的错都在他身上一样,即便通话的时候他反应慢了、在电话那头哭泣,也会不停的道歉。

随着我们一段的时间的交流,慢慢的让他看到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并不单单是他、自己当初没考好的原因,是因为存在一些抑郁、这些年状态始终很差,也还是因为有抑郁之后,他哭了。

他哭的是自己终于能够从自责中走出来;他哭的是他终于明白不是自己没用,而是还有一些因素在影响他;他哭的是那么多年的压抑,终于有了一个宣泄口。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包括一些文章的介绍里,都将抑郁症患者等同为“不被理解的一类人”。甚至有时候会将外界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理解,当作是他们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不否认,不被理解的状况确实存在。但这个情况它覆盖了所有人,我们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也没有真的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别人。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能理解一部分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像我曾经接触的另外一位朋友,他确诊了抑郁症,一边吃药一边进行一些干预,只是他找我的原因,并不是想让我给他做辅导,而是希望能给他爱人沟通沟通。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平时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爱人,而她爱人不仅要忙工作,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她知道他有抑郁症,她很理解,也没有想要去逼迫、触犯他,但她也真的很难。并不是我们知道对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能够完全不受对方的一丁点影响。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强大到能接得住另一半的负面影响。

所以,有时候真的不是我们不理解,而是没有能力绝对理解、理解了也未必承受的住。就只好不自觉的又抛给对方一些负面影响,又因此造成了互相抛负能量的死循环。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而在一开始的故事里,我想划出来这样几个关键词:

1、憋在心里;

2、帮父母分担一下;

3、亏欠和内疚;

4、父母现在唯一操心的事情;

5、隐瞒;

6、认为一定是自己身上有问题;

7、默默的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01

在心理工作中我们常常提到断舍离,或者再直接点,我们常常认为心理工作最终都要归结到断舍离。

这是因为所有憋在心里的东西,都会成为我们内心的负担、压力

。如果我们不具备强大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反而会越积越多

当我们处于不良状态的时候,我们会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判断,通过分析和判断来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像昨天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发鸡汤了。我说,你状态不好的话,看看我写的文章或者我跟你聊聊。她说呢,咨询没用,最终还要靠自渡。

这时候她分析、判断出来自己状况不好,那么,选择的解决问题策略是看看鸡汤。在她的策略里,一个指导方向是需要自渡,咨询没用。这时候,她的行为就只会去选择看看鸡汤。

而在这位朋友的分析过程中有观念“帮父母分担一下”和感受“亏欠和内疚”的影响,也就使得他不自觉的选择独自承受,这为他与抑郁相遇埋下种子。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02

缺乏交流,让父母和他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这让他自以为是在为家里分担,让他有一种价值感,产生“我正在做着对的事情”这样的想法

这种价值感、使命感,加强了他这么做的动机。动机的加强又使得他更能承受

但是他的承受,不是建立在他确实有非常强大的承受能力之上,而是自我勉强和使命感。所以,这也会很容易造成他在情绪上的透支

有了“我正在做着对的事情”的动机,自然会想要去做更多对的事情。当然,都是建立在为家里分担这个基础上,所以“父母现在唯一操心的事情”就成了我需要去完成和做好的事情。

那么,也就是学习了。

当然,把注意力的一大部分放在学习上,这并不是坏事。但是他为了贯彻自己内心的目标、为了让家里人别担心,却又选择了隐瞒。

隐瞒加重了憋在心里、进一步扩大了透支,又强化了自己的使命感。而透支这时候就开始在生理层面显现出来。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03

使命感的存在虽然并不是一个坏事,但是被过分强化后,往往会使我们产生出一些不利于生存的念头和做法。

在欧美国家的消防系统里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会给消防员做心理工作,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他们出现太多“英雄主义”,进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危及队友和他人生命的行为。

在这个阶段的这位朋友,已经和使命感互相依存了。他需要使命感,这让他有理由、有动机来更好的忍受现实中的不良遭遇、自己内在的压力和自己面对霸凌的逃避

但是这种使命从“帮父母分担一下”演变成“我的价值就是让别人好”、“我就应该让别人感到开心”。但现实中他没有达到让所有人都开心的状况(谁都达不到),现实与目标不符、与期待不符,那出问题的就不是别人,那就“认为一定是自己身上有问题”

在只有自己是错的观念下,选择“默默的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也就顺理成章的了。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其实看到这里,你也看明白了。父母、同学没有理解他,这是客观存在的。而同时呢,他没有理解自己、没有看到自己只是普通人,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没有理解主要表现在:

1、高估自己的能力,把很多东西憋在心里;2、没有看清楚当下真的需要做些什么,而只是为了讨好才学习;3、活在自己构建的使命感里,逼着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4、做不到自己能力外的事情,这本来就很正常,但他却觉得这不应该出现,是他自己的错。

这看起来是不是很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心理学丨确诊抑郁的那天,是我22年来,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我知道,一开始他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不可能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些。而这篇文章,并不是只想送给有抑郁症的朋友,而是想送给所有觉得没有被理解的朋友,因为不被理解很正常,而最终我们需要的不是外界的理解,是自己对自己的理解

就像这位朋友在长大后,没有活在自己“抑郁的小世界”里,而是经过尝试,逐渐看清楚过去、看清楚现实对自己有了一些理解、原谅和放过后,状况开始缓解。

感谢你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