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香火最旺的寺廟,唐代高僧鑑真在此任住持,東渡日本的出發地


寺廟是佛教傳教的場所,自北魏開始在我國興盛起來,遍佈全國各地的寺廟數不勝數,它們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和宗教發展,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時至今日,更是成為具有多種功能的綜合建築群,甚至是知名景區。

“深山藏古寺”、“託體同山阿”,我國的寺廟多選址多於名山幽林之處,亭臺、樓榭、長廊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甚是好看。在江蘇揚州就有這樣一座寺院,歷經1500年的風吹雨打,依然絕美如畫,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寺。

提起大明寺就必須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唐代高僧鑑真。“鑑真東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鑑真大師是我國第一位到日本開創律宗的唐代高僧,被日本人民譽為“日本文化的恩人”,而大明寺就是鑑真東渡的出發地。

當你從鑑真廣場東側的碼頭上岸,“鑑真東渡”的雕像就在眼前了。這一刻,時間彷彿凝滯,但有韻味無窮。作為重要的人文景觀,大明寺有種神奇的力量,讓一名普通的遊客也化身為古時的文人墨客。

沿著平緩石坡拾級而上,目之所及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木,置身於一片綠意盎然的環境之中,真有一種怡然自得的情境。俯瞰整個大明寺,棲靈塔傲然矗立,壯觀而富有靈秀之美。

“招提隱松桂,遠在城一隅。我來歲雲暮,天寒氣象殊。”這是宋代詩人仲並的一首《題大明寺》。眼前的大明寺就是如這詩中描述一般明媚。想當年,年僅27歲的鑑真在這裡任住持,那是一副多麼令人神往的畫面。

說起來,大明寺也算命運多舛,歷史上僅是名字就被修改了五六次,幸好最終被恢復到“大明寺”。這座馳名中外的古剎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因此這寺廟的名字是因皇帝的年號而得名的。

到了公元601年,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下令在大明寺內修建一座九層的棲靈塔,寺從塔名,這時候大明寺被改成了棲靈寺。棲靈塔至今也是大明寺的一景,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登臨賦詩,傳為佳話。

可惜到了唐會昌三年,突然的一場大火就把棲靈塔被燒燬了。尤其到了唐武宗時期,因崇道而滅佛,全國大型寺廟被毀4千多座,大明寺也在其中,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大明寺也是後來幾經數次重修的。

大明寺是由寺廟古蹟、棲靈塔、鑑真紀念堂、仙人舊館、西苑芳圃等五部分組成的,這裡的園林風光、文物古蹟可以說在國內都是非常罕見的。它與瘦西湖毗鄰而居,所以如果你到揚州,大明寺是不能錯過的。圖為郭沫若書寫的“唐鑑真大和尚紀念碑“。

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來過大明寺,特別是乾隆曾三次臨幸,還寫詩稱讚這裡的泉水“有冽蜀崗上,春來玉乳香。”因有皇帝題詩,所以書法家王澍就在此書寫了“天下第五泉”字跡。如今人們也會在這裡泡茶小憩,享受悠閒的假日休閒生活。


大明寺的平山堂不一般,它是由北宋大學家歐陽修在擔任揚州太守的時候建立的。只見堂前花木扶疏,庭院裡又非常的幽靜。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遠山來與此堂平”,故稱“平山堂”。院中立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順長老所贈石燈籠,與我在日本奈良看到的一摸一樣。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築是鑑真紀念堂,紀念堂是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紀念鑑真法師圓寂一千二百週年而建的,正中的鑑真紀念像也是仿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鑑真像。大唐天寶十二年初秋,榮睿、普照等前往大明寺邀請鑑真東渡,那場景你我未見但卻如此熟悉。

大明寺裡還有一座名園叫西園,又名芳圃。經歷過毀壞,如今園內古木蒼天、僻靜幽雅,園內假山小湖相依,亭榭怪石相偎,精緻典雅,濃縮了江南園林的精華。這也是在寺廟的格局中很少能見到的。

都說楊花三月下揚州,其實一年四季的揚州都很美,此刻,初秋的風是微涼的,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一種別樣的美,不由得讓你想要吟詩一首。

如今的大明寺是國家4A級景區,9至11月份正是旅遊的好時節,風景很美,去揚州的朋友不要錯過。圖文原創,關注:路燈攝影,每天為你分享旅途好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