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天天想辭職,又怕對家庭不負責”:裸辭前,想清楚3件事

“42歲,天天想辭職,又怕對家庭不負責”:裸辭前,想清楚3件事


認識一個老哥,42歲,在體制內當一個小領導,人很本分。上週突然對我說,覺得太沒勁了,天天都想辭職,可又怕這樣做對家庭不負責,到底應該怎麼辦?

我問他,你為啥突然有這種想法?

他說,並不是突然,想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敢去做,但想著,越往後,可能越不敢,將來老了,可能會有遺憾。

我能體會這種感覺,我自己是4年前從華為裸辭創業的,當時的想法也跟老哥類似:現在不走,只怕以後就不敢走了。

老實講,這樣的念頭一旦產生,就會像一團無法被撲滅的小火苗,終究會越燒越旺。

如果不梳理清楚,得出一個確鑿無疑的方向和結論,你會不甘,會抑鬱,甚至將來有一天,你也一定會後悔。

陷在這種狀態下,一定很難工作好,也不能生活好。

如果整天渾渾噩噩,行屍走肉,對任何事情都漫不經心……恕我直言,這才是對家庭最大的不負責吧。

但說上面這些話,不代表我的觀點是百分百支持老哥裸辭。

事實上,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這條路。

“42歲,天天想辭職,又怕對家庭不負責”:裸辭前,想清楚3件事

一、想不想,和能不能,是兩回事

每個工作不如意的人,大概率上都想過裸辭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但我們必須清楚:想不想,和能不能,是南轅北轍的兩回事。

想很容易,但從想到能,隔著巨大的鴻溝,很多人一輩子都未必跨得過去。

這個“不能”,不是從年齡大了、身負貸款、上有老下有小的維度來說。這些是現實,但也是最佳的逃避藉口。

老婆、父母反對你這麼幹,原因顯而易見:先前至少旱澇保收,有保底的,裸辭?開玩笑吧!現在大環境那麼差,萬一賺不到錢怎麼辦,生活可是還要繼續的。

有道理嗎,當然。可仔細一想,這背後是個什麼邏輯?

除了不可避免的擔心,他們心裡也大概認定,你並不是創業單幹這塊料——作為最瞭解你的人,至少你在過往的幾十年裡,沒有充分展現出這樣的潛質。

所以我這裡說的能不能,更多是指你的能力、性格和心理承受力等,是否適合裸辭這件事。

咱們身邊一定都有大把這樣的人:作為下屬跟著別人幹,能幹得風生水起,漂漂亮亮,但自己當boss時,就兩眼一抹黑瞎了。

李雲龍很難是個好兵,正如許三多也很難是個好將軍,但他倆擺在一起,你不能說誰就一定比誰優秀。

作為一個成年人,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而非盲目自信覺得自己事事能成,非常、非常重要。

“42歲,天天想辭職,又怕對家庭不負責”:裸辭前,想清楚3件事

二、裸辭前,3件事情應該想清楚

第一件,裸辭後你打算幹什麼?

別說什麼先辭了再說,反正到時候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叫真的不負責任。

畢竟你不是二十出頭,不惑之年,真的該不惑才對。

先前有個互聯網圈的朋友,38歲被裁,想去開滴滴或送外賣,我並不鄙視這兩個行業,但跨界去做這個,確實是下下之選,因為發展前景堪憂,且他也不再年輕。

你打算乾的這件事,最好能跟現在行業有些關聯,現在的人脈、渠道及你的專業積累能使得上力,從風險控制和發展角度看,這或許才是比較理智的。

第二件,你有多少資金幹這事?

這裡說的資金,不僅僅是啟動資金,也包括一旦虧損,又不至於影響你現在家庭開支的上限資金。

不管是50萬,一百萬,先給自己劃好線,跟家人協商好,就這麼多。

到了這條線,止損吧,別折騰了。

“42歲,天天想辭職,又怕對家庭不負責”:裸辭前,想清楚3件事

第三件,你是足夠自律的人麼?

很多人都羨慕創業者們時間自由,可以自主把控工作節奏,不用看人臉色。

這些是事實麼?是的,一部分。

自由光鮮的背後,是死磕一樣的自律。

打工時,總有上級在背後拿鞭子抽你,催促你不斷向前,每月到時間了,工資獎金就會發到你賬上。

一個項目過來,你總不會是唯一成員,大家有分工,有協作,各司其職,爛七八糟的事情,你都不用管。

現在,再沒有人了。

什麼事情,都得是你一肩扛了。

尤其是初期,你得投入遠高於曾經的精力,去招聘人員、管理團隊、開拓客戶、精打細算每一筆開銷。

沒有足夠的自律和一顆金剛石般強悍的內心,真的未必玩得轉。

想清楚這些,再決定要不要出來吧。

就算辭職,也不推薦裸辭,風險真的太高了。至少,你可以先鋪墊起來,把工作以外的時間,都用來做心理和實際事務的儲備。

但無論如何,還是願這位老哥成功,早日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毛姆說,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共勉。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改變認知,刷新成長,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升職躍遷,做卓越的職場人。點擊以下卡片瞭解詳情:

“42歲,天天想辭職,又怕對家庭不負責”:裸辭前,想清楚3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