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身患慢性支氣管炎的老王,當他六七十歲的時候,每年要住三次院,一次在醫院待三個月。在老王85歲時,再次住院,並且開始呼吸衰竭、腦子變得不清楚,因為一個星期之後,老王的孫子要結婚,老王兒子決定讓老王進ICU。

即使老人寫了紙條,“讓我死吧”,依然做不了自己生死的決定,因為此時,做決定的是家屬。

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17個月之後,老王走了,不管是家屬,還是老王,抑或是醫生,每一個人都如釋重負,覺得是種解脫。

這是浙江新安國際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殳儆,在海綿演講中舉的一個真實案例。

殳儆:當葉子必然要落下的時候,目送落葉,是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有人能做自己的主嗎?

央視曾經播出的一期新聞調查中,曾經是醫院的護士長,77歲,患肺癌,她說如果不是想到自己離開了,孩子就沒有媽媽,她會選擇放棄治療。後來,護士長明確表明,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不願進ICU。她覺得那樣的離開,沒有尊嚴。

醫學博士陳作兵的導師查理,查出患胰腺癌之後,即使存活率由一般的5%提高到15%,查理依然選擇放棄治療,回家享受生活,幾個月後,在家裡安靜離世。

如果是家屬,幫著做了治療的決定,會怎樣?

家屬的決定

殳儆:不插管和拔掉管子是兩種概念,心理上要承受兩種壓力。

65歲的羅青,在她母親查出癌症末期時,羅青決定不住院,她的母親在1個多月後,離開了。後來,羅青經常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是否做錯了?如果接受治療的話,她的母親是不是就能活得更久一些?在不停的自我懷疑中,羅青給母親寫信,一年寫了52封信,困在這種疑惑中,整整5年。直到朋友送了羅青一本《我的死亡誰做主》,看了書,羅青松了一口氣,確定自己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困惑5年的心結,才算打開了。

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羅點點,《我的死亡誰做主》的作者,曾經也是一位醫生。羅點點的婆婆忽然呼吸驟停,醫生第一時間給插上管子,同時給家屬兩個選擇,一個是進ICU,活得會長一些,但沒有質量可言;一個是不進ICU,那麼會在短時間內自然離世。醫生出生的羅點點,在當時非常理智地做了不進ICU的決定。

但是,在婆婆離世之後,作為醫生的羅點點,也陷入了自我懷疑中,她不知道自己當時的決定是否是對的,不確定自己的婆婆,當時是否是同樣的決定,她有什麼權利給婆婆做決定?這個問題讓羅點點吃不好睡不著,好在,家人收拾婆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婆婆曾經留下的紙條,當有那麼一天的時候,“一切由點點來做決定”。因為這張紙條,羅點點才釋然。

羅點點:有些錯誤犯不得。

因為這件事,羅點點和朋友們,先是創建了”不插管俱樂部“,後來又創建了“選擇與尊嚴”的生前預囑推廣協會。

生前預囑

生前預囑:指人們事先,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

生前預囑,有五個願望:

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通過病人在清醒的時候,自己做決定,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就可以避免自己做不了決定,家屬做了決定,又要承受不同的壓力的局面。這也能理解為,有尊嚴地離開。而對於“尊嚴死”,在選擇與尊嚴的網頁上,顯示的定義:

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放棄搶救和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讓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後,而是自然來臨。在這個過程中,應最大限度尊重、符合並實現本人意願,儘量有尊嚴地告別人生。

在柴靜的一篇《你的死亡誰做主》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案例,原本是協和醫院的會計,患了哮喘,後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很早的時候,老會計就和妻子提過,一旦他治癒無望,就不要再搶救。但是妻子捨不得他離開,還是讓他進了ICU。生病前,這位老會計是個講究生活質量的人,養花養鳥,搶救後,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斷地捏牆上的皮管子。老會計清醒後,不能說話,但是用口型對老伴說“我恨你”。

有數據表明,人一生所花醫藥費用,75%都是用在了臨終前的搶救上,而這些搶救,大多都發生在ICU。很多時候,結局並不美好,不僅不能起死回生,病人還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對於插管、依賴呼吸機的生存狀態,常年在ICU裡工作的殳儆,是這樣描述的:

氣管切開,不能講話,離不開呼吸機,活動範圍只有那一張床。

這樣的生存狀態,對於生命終末期的病人來說,與其說活著,不如說是一種折磨,當時靠呼吸機走過生命最後6年的巴金,就是這樣的感受;老王和老會計,也是這樣的感受。當然不排除有強烈求生慾望的人,覺得這樣也很好。比如羅點點在演講中,分享過曾經有位小夥子,他說自己的姥姥要求,當她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刻,外孫一定要拼命拉住她,因為她不願意離開這個世界,另外的世界是怎樣的,她不知道,她只知道這裡的世界,有親人,她捨不得離開。有這樣強烈求勝欲的人,也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對於那些,不願意在ICU病床上度過餘生的人來說,生前預囑,是一種選擇。就如羅點點說的:

雖然不是萬全之策,但是和目前的困境相比,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作家洪荒在一篇文章中,寫過她的母親,生前說自己離開的時候,不要插管,但是母親離開的時候,還是進了ICU。陳毅之子,陳小魯曾經表示過,自己很後悔,沒有在父親最後的日子裡,做出正確的決定,讓父親靠著呼吸機生活。之前我寫的《最好的告別》,底下有網友留言,如果早一點看到那篇文章,一年之前,他就不會讓母親四次進入ICU,讓母親離開得那麼痛苦。

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親人無法自己表達意願的時候,作為親屬,無論做的決定是不治療,還是拔掉管子,抑或是進ICU,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作為家屬,內心本身是矛盾的,既希望家人好好活著,又希望他們不要那麼痛苦。

而生前預囑,能解決這個難題,生前預囑,其實就是表達自己的臨終願望,而其他人不做評判,幫著實現這種願望。就如羅點點說的:

所有表達出來的願望,不管是什麼,是在最後的時刻,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還是適時地放手和離去,都值得讚賞,值得理解,和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幫助他。

在看到家屬遭受最後那麼痛苦的折磨之後,他們再去面對生前預囑,就能更理性一些。即使本人選擇不插管,家人都能表示理解。在新聞調查中的護士長,肺癌,半年沒有躺下來好好睡一覺,剛看到生前預囑,就選擇不插管,而她的丈夫、兒子,都表示同意,因為看夠了她痛苦的樣子,希望她離開的時候,能夠安詳一些。

做好生前預囑,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家屬,對於生命的離開,都能變得坦然接受。羅點點分享過,他朋友的媽媽90多歲,接受了生前預囑,挑選自己追悼會的照片,要放年輕時的照片,家人覺得不妥,那樣會讓人覺得是英年早逝,在這樣有商有量的情況下,老媽媽笑著拍了追悼會上的照片。相信她的離別,不會那麼悽慘,不會那麼憂傷,反而會有一種淡淡的平靜。

當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對自己的離別,早做一些思考,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能少一些遺憾。

阿圖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別》中寫道:死亡都是確定的,但是,死亡的時間並不確定。於是每個人都與這個不確定性,與怎樣、何時接受戰鬥失敗進行抗爭。至於臨終遺言,卻好像根本就不再有這回事了。

生前預囑,讓離別——優雅的離別,成為一種可能。也能讓當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讓離別沒有糾結、沒有遺憾、也沒有悔恨。做好生前預囑,珍惜生命中,剩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

生前預囑:讓尊嚴死,變得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