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文 陸九奇

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青少年寫作,常常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選材

給孩子改作文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現象:許多孩子苦惱於素材的匱乏,以至於選材始終是擋在寫作面前的一個障礙。不管老師怎麼說,生活是豐富的,在日常生活中精選材料,一個孩子終究難以在尋常的生活中發現故事。對許多孩子而言,能找到一件事、一個事件,已經謝天謝地,更不要說如何把這條素材更好地故事化。

1.選材是一隻攔路虎,阻礙著“孩子”切入生活

選材是寫作的前置動作,在寫作的構思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一篇作文的選材如何,雖不能決定該文的全部,但材料的新鮮、角度的獨特,都是作文的加分項。不僅對學生寫作是這樣,即使是作家寫小說,題材問題也是關鍵。如果你留意茅盾文學獎作品,你能發現:許多作品首先因好的題材而贏得格外的注意——選材的含義較之素材要廣泛一點,不僅包括了所選擇的材料,也可包括材料和作品的某些屬性,如歷史題材、城市題材等。

在不久前獲獎的5部茅獎作品中,

梁曉聲的《人世間》著眼於北方某省會城市,寫出了十幾個城市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以展示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而70後作家徐則臣則以“運河”為背景挖掘素材,從歷史和當下兩條線索寫出了發生在京杭大運河上幾個家族的百年秘史

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選材是所有作者面對的一道難題

對學寫作文的孩子而言,思考生活、發現生活中的人與事是永恆的方法,一切材料都要從生活中來,再將它們輸入到頭腦中,經過自己的文筆輸出出來,這便是作文的一個過程。孩子覺得選材困難,主要有:

❶所選材料過於平常,不具有傳奇的故事性。

❷所選材料過於簡單,不具備寫作的豐富性。

其實,大部分材料都具有上述兩點“不足”,既沒有傳奇色彩,也顯得乾巴單薄,那些你看過的特別生動的故事、豐富的細節等,往往是經過作家加工而成的“成品故事”,是經過作家魔幻般的渲染的結果。大多數作家在一生中,也未必見到讓人渴望的傳奇故事,要想讓故事、事件富有傳奇色彩,讓讀者讀起來津津有味,需要的是對材料的精細加工、重新編碼才行,否則著名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這樣的高產作家,一生出版了68部長篇小說、21部中短篇小說,是因為她看到了更多的傳奇素材嗎?不是的,是她創造了這些傳奇故事。

加繆在自己的《手記》之中,也說過這樣的話:

阿蘭論巴爾扎克:“他的才情在於安於平淡無奇的寫作素材,將之轉化為高貴卓越而不改其本質。”

可見,即使像巴爾扎克這樣偉大的文學家,也並非因見過別人沒遇到的寫作素材,只是他在寫作上的轉化能力超越常人。

2.選材過於簡單,行文就註定簡單嗎?

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一節體育課,體能測試,材料是簡單的

如果選材過於簡單,而作者又缺乏一定的寫作技巧,那麼行文便看起來非常簡單。

我昨天批改作文中發現一個典型,簡單地說:

作者想以一次體育課上的長跑測試為素材,寫出一個人只有堅持才能最終抵達終點的道理。在第一稿當中,作者寫了不少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動幾乎成了一條線索,但表達的不理想,造成的結果是:對基本事件的敘述有些破碎,如體育老師對他的告誡、他在長跑過程中很快沒了體能等,想起老師的告誡便又咬牙堅持下去,最終勉強地衝向了終點。

第二稿修改中,作者側重敘事過程,卻又忽略了心理感受的描寫,導致一件事很快敘述完畢,行文變得很單薄,結論的給出也顯得很機械——這樣一來,整篇作文更失敗。

總的來看,似乎是作者選擇了這條簡單素材——體育課體能測試後,便註定該文要十分單薄,真的是這樣的嗎?

其實,作者的第一次選擇——著力刻畫心理是對的!只是寫的不好,沒能理清文章結構,沒有將心理放在突出的層次上,使之成為全文的整條線索。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

當你選擇了一條單薄的素材,既沒有多少事件可以敘述,也沒有什麼人物可以刻畫和表現的時候,一個作者只能在作文中突出自己的心理過程。

3.當敘事和刻畫都缺乏的時候,讓作者的心理唱主角!讓心理成為行文的著力點和發動機。

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你有想過讓心理唱主角嗎?

文章的類別有許多種,但對中小學生而言,主要是記敘文。最常見的分類便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以及部分想象作文——想象作文中也存在寫人記事和寫景狀物,全看文章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問:文章何以有這樣的分類?

答案很簡單,作者側重寫的對象不同:寫人作文側重寫人、記事作文側重記事。看似是廢話,其實回到思考的原點,就是這樣的。那麼,當沒有人可寫、沒有事可記的時候,我們怎麼辦?就像上面所說的:在一次體育課上,我長跑1000米難以堅持,老師簡單鼓勵了我一下,我最終堅持下來——這樣的素材實在單薄和老套,要敘事,三言五語就完了;要寫人,文章又不是以寫老師為主題。怎麼辦?

最好的一點:讓作者的心理唱主角,讓你的心理過程成為行文的主體,把這次課程的時間、地點捎帶出來,把老師鼓勵的話語點出來,重點地、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心理過程——這可以稱之為“心理作文”,既不是寫人作文,也不是記事作文,更不是關於學校操場的寫景狀物作文。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攀巖者需要找到著力點,寫作也是一樣,每篇文章都需要著力點

找到了行文的著力點,內容可以源源不斷。

我們寫作文,是需要一個著力點的。

當我們記錄一件事的時候,事件的過程(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我們敘述的著力點;當我們去寫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的相貌、動作等是描寫的著力點,而他的故事則是敘述的著力點;寫景狀物的著力點就在於景物本身。而如上面的材料,當你去表達自己的心理過程時,它是全文最好的著力點,讓你不愁沒有可寫的東西。

心理變化讓文章富有起伏,心理過程讓讀者有精神共鳴。

讓心理唱主角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寫出起伏變化,畢竟一個人的心理過程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相對容易捕捉。其方法只是面向內心,把真實的心理過程敘述出來就可以;如果學一點技巧的話,能有一點層次感,能有一點懸念——一點點吐露給你的讀者,就更好了。這樣的心理過程,容易激發讀者的精神共鳴。

4.把心理刻畫上升到寫作主體的層次,在作家手中是習以為常的,如意識流小說

面對一條單薄的素材,怎樣才能讓文章更飽滿、生動?優等生這樣做

人的意識、心理,像河水一樣流動不居

意識流小說是出現在西方的一種小說樣式。意識流本是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來的。他認為人的意識並非片段的、碎片式的,而是像河流一樣流動不居,永遠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之中。後來這種理念被作家引入到作品中,成就了一批典型的意識流小說,代表性的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伍爾夫的《到燈塔去》等。

雖然意識流小說很複雜,和青少年寫作關聯不大。但意識流動不居的理念,對我們寫作的好處是明顯的,這就是把“心理刻畫”上升到一種主體的地位,使之在文中唱主角,打破日常所寫的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分類的寫作,從而實現對寫作內容的有效拓展。

在傳統的現實主義作品中,小說是以情節來推動和發展的,想一想我們讀過的四大名著,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節故事,人物心理在其中的意義往往是一種從屬地位,用以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協助情節的向前發展。在我們常寫的記敘文當中,也總是有故事或事件的存在——什麼時間、地點,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兒,其過程如何,是需要重點交代的。如果作者或文中人物有某些想法,只是一種輔助性的心理刻畫。然而,當你把自己的心理過程,或者文中某個人的心理過程,作為一種寫作主體時,全文勢必變成一種心理敘述——客觀的心理敘述、人物的內心獨白等,都可以獨立成文,從而變成一種“心理作文”,這樣一來,敘事的片段則成為一種襯托,成為一個配角。

總而言之,當我們選擇了一條內容單薄的素材時,

不要停留在對事件的敘述上,如能以心理為線索,突出心理的地位,使之唱主角,便更容易寫出源源不斷的文字來——這常常是寫作優等生的一種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