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屬民國政府,軍統和中統會經常內鬥?

laughing_lin


民國政府的中統和軍統,兩個都是屬於民國政府的情報機構,一個全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一個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之所以“軍統”和“中統”都帶“統”字,是因為中文的“調查統計”是情報部門的基本職能,而這兩個特務組織工作重心本來是不同的,為什麼會經常內鬥?

先來說說中統

中統成立於1938年3月,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以抗戰為理由,將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改組成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領導控制,中統的工作重心是監控國民黨機關內部情況,打擊一切國民黨之外的黨派,控制社會輿論和思想,從性質上來說,中統是負責黨內事務,由國民黨組織部控制,系統龐大,掌握了基層很多事務。


中統以各級國民黨黨部為基地,在各省市國民黨黨務內都設有調查統計室,在大學院校、重點中學、文化團體都廣泛建立了所謂的黨員調查網,蔣介石成立中統的主要目的是對付共產黨,這是因為1938年初國共達成合作,隨著抗日戰爭的不斷深入,共產黨在國統區由完全秘密轉為公開,中統的黨員調查網就是在中國國民黨黨內進行防共和監視其內部人員,從而鞏固國民黨的統治。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統的勢力非常龐大,國民黨的各級基層黨組織,都是中統的特務網延伸。

再來說說軍統

軍統的前身是復興社,這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政府的集權,效仿墨索里尼的“黑衫黨”,組織了一個以軍人為主體的復興社,1932年又在復興社內設核心組織力行社,設有一個專門進行諜報活動的特務處,戴笠任處長。


1938年8月,軍統由復興社特務處、軍事委員會密查和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整合而成,軍統屬於國民黨軍隊序列,主要任務是收集各類情報,對軍隊監視整治,對敵對勢力逮捕暗殺。

“兩統”相較而言,軍統的核心是戴笠替蔣介石組織的一批浙江黑幫,靠地域關係和江湖規矩提供凝聚力,所以善於搶錢和暗殺。

這兩個都屬於民國政府的特務組織為什麼經常內鬥?

按理說,兩個部門各管各的,一個管軍、憲、警及對外情報,另一個是管黨務調查及情報,其職責範圍非常明確,收集到的情報和線索,如屬於對方負責的範圍,必須移交給對方接收。


而恰恰就是因為收集到的情報要移交給對方讓兩個部門不合,兩個部門都是搞情報的,很多時候會發現目標是一樣的,兩方為了收集情報都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這時候誰願意放棄功勞,把自己辛苦所得送給別人?這也就有了爭權奪位、邀功請賞的競爭關係,誰贏了誰就會升官發財,自然就產生了矛盾。

還有就是有互相調查監視的矛盾,軍統的高層很多是國民黨黨員,中統自然有權監視他們,這讓軍統的高層很不爽,而軍統在國民政府西遷後,就是從南京遷到重慶,因為形勢的嚴峻,軍統也擔負了一些對行政機關、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門的監視,這就會涉及到中統局的人,中統是情報人員,自然害怕調查會洩露自己的身份,也就產生了矛盾。


中統的陳氏兄弟是位高權重,兩兄弟掌管國民黨黨務機構,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中統的人事蔣介石是不能直接控制的,而戴笠屬於權重但位不高,是蔣介石的親信,軍統後來能超過中統,有因為戰爭破壞中統基層的原因,也有蔣介石扶植的原因,而兩大特務組織經常內鬥,說白了就是因為爭奪秘密工作主導權,為了各自的利益引起的衝突!


摯潷畫畫紅塵


曾經號稱“蔣介石頭號智囊”的楊永泰,1936年在湖北省主席的任上不明不白的就掛了,案子一直沒有破。明眼人都知道,這與陳果夫陳立夫的“CC系”脫不了干係,並且這樣明顯的暗殺行動,恐怕二陳控制的“黨務調查處”(中統前身)也是第一嫌疑單位。



試想一下,蔣介石身邊如此身份的高級幕僚長和封疆大吏,都逃不掉中統的小黑手,精於權謀的蔣介石如何不驚懼有加?陳氏兄弟雖然是蔣的嫡系,但當時的權力膨脹實在過快,並且陳立夫此人的最大毛病,就是特別喜歡抓權,民國黨政和警察系統的要員,多為CC保舉和安插。

楊永泰被貶出中樞和橫屍街頭,就是因為動了二陳的奶酪,因為楊某人也非常擅於弄權。CC雖然沒有軍權,但是卻掌握著當時最大的特務組織,是秘密活動的行家裡手,所以楊永泰事件,其實是給蔣介石敲了一記警鐘,從此以後,他開始大力扶植戴笠的“復興社特務處”(軍統前身)。



所以,黃埔系的“特務處”從一開始就是制衡中統的有力工具,戴笠自然也清楚蔣介石的意圖,從來對中統毫不客氣。按照戴笠黃埔六期都沒有畢業的資歷,憑什麼有膽量跟老字號中統叫板?當然是背後有人撐腰嘛。當特務處接管“南昌行營密查組”的所有人員和設備後,已經一躍成為最大的特務組織。

抗日戰爭爆發之前,為了整合所有的秘密行動和情報人員,蔣介石下令成立了“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以陳立夫為首任局長、南京警察廳長陳焯為副局長。原黨務調查處改編為一處,原復興社特務處改編為第二處,同時還成立了負責郵電檢查的第三處,搞笑的是,這個軍統局從局本部到三個處,居然是分四個地點各自辦公的。



按理說,局長既然由“中統創始人”擔任,第一處應該很吃香很牛叉吧?no,戴笠對陳局長至多是表面恭敬,暗地裡根本不鳥他,更與徐恩曾的一處因為權力、經費和辦案權爭得不可開交。很多時候,戴笠有事情根本不向“軍統局長”彙報,而是直接面呈蔣介石,陳立夫亦無可奈何。

在戴笠與徐恩曾較量的初期,雙方還顧忌著一些面子,沒有撕破臉皮明著幹,只是暗中憋著勁互搞。到了抗戰爆發以後,軍事情報和諜報工作成為重心,徐恩曾的第一處漸漸力不從心了,因為戴笠第二處多為黃埔軍官,行動力和專業性較強,所以戴笠權勢日重,雙方的爭鬥把軍統局鬧得烏煙瘴氣,反而削弱了整體特工力量,蔣介石無奈下令分家。



1938年戴笠的一處升格為軍統局,隸屬於“軍事委員會”,屬於現役單位;徐恩曾的二處獨立出去成立中統局,隸屬於“中央黨部”,屬於黨務機構,其實嚴格來說,提問是有暇疵的,因為只有軍統算是國民政府的下屬單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而中統是黨務機構,並不算民國政府機關。

分家時對雙方的職責範圍也進行了分工,不染指軍隊是給中統劃的紅線,所以《人間正道是滄桑》裡楊立仁及其部下一身軍裝是錯誤的,中統不是軍事單位,不穿軍裝不掛軍銜。既然雙方職責劃分已經清晰,那麼爭鬥就應該消停了吧?



當然不是,在蔣介石手下的三大政治派別中(政學系、CC系、黃埔系),始終存在著爭當主流派別的矛盾,其中政學系是一群老官僚(楊永泰、張群、熊式輝等),他們主要控制政府部門,與主軍的黃埔系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所以在黃埔系看來,CC系及其附屬的中統,才是他們成為唯一嫡系的大敵。

比如像陳誠、胡宗南等人都暗中以蔣的接班人自居,就是這種思想作祟。黃埔時期就擔任校長機要秘書的陳立夫自然也不甘示弱,因此這兩個派系必然通過各種辦法,抬高自己,貶低對方,以便在蔣介石面前爭寵奪利。



而軍統正是黃埔系的急先鋒,中統則是CC系的代表性機構,因此這倆單位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並且雙方老大也很清楚,蔣介石既不會坐看中統吃掉軍統,也不會允許軍統打垮中統,雙方之間的矛盾和爭鬥,只要不威脅蔣的權力和地位,他不但會默許,甚至會希望這種矛盾存在下去,其結果就是軍統和中統互相掐個不停,狗咬狗並且嘴裡的毛越來越多。

在戴笠的強勢運作下,到抗戰末期軍統的勢力極為龐大,已有打垮中統之勢,封建思想嚴重喜歡搞派系平衡的蔣介石又不放心了,再密令錢大鈞、胡宗南、唐縱、宣鐵吾組成“五人秘密小組”監控戴笠和軍統,名單上這才四個,怎麼少個人呢?因為組長正是蔣介石自己。


度度狼gg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軍統、中統所謂的內鬥,主要是小說《紅巖》以及一些電視劇裡面說的。

這些只是傳聞和小說,不是真實的歷史。

實際上,中統和軍統的側重點是有區別的。

軍統側重於搞軍事情報,戴笠本人也是軍人。軍統主要強調對敵,也就是包括軍閥、日寇還有中共在內的敵人。戰時軍統不但有專門的敵後情報系統,還有暗殺組、遊擊武裝等等。

相反,中統則側重於地方情報工作,陳立夫兄弟本來就是搞黨務出身。中統主要滲透進入黨政以及文化界、教育界,還有社會其他各種組織,偵測異動,提供情報。

軍統和中統,一般會同時部署在一個城市,這樣便於情報的互相印證,可靠性更高。同時,也可以避免情報系統的問題,比如出現叛徒或者被人收買之內。

軍統和中統,也有互相監督的任務,但絕非主流。

軍統和中統也有合作,但合作很少。這主要是兩個機構有自己的關係,蔣介石不希望他們有所串聯,導致情報系統的不可靠。

所以,軍統和中統主要是獨立活動。

既然都獨立活動了,互相內訌的可能性比較低,也沒有必要。

因為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大家各管一塊,也不存在搶地盤的問題。

況且,情報工作本來就是秘密的,雙方很難知道對方工作的詳情,那就難以破壞。

在敵佔區,中統和軍統都是秘密活動。

他們採用單線單向聯絡方式。比如我是小隊長,只有我知道隊員是誰,隊員之間互相併不認識,只和我單線聯絡。就算隊員偶爾因為合作認識了,也不許私下接觸,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甚至名字。不同的隊,執行不同的任務。比如我是暗殺隊,是不從事情報工作的,也不知道搞情報的是其他隊是什麼人。

我這個小隊長,也只是同上級組長單線聯絡。一個組有好幾個小隊,但我不知道其他隊長是誰,我只認識組長。

所以,如果我的隊員被抓了,只要我能夠及時逃脫,最多損失一個人,小隊不會被破壞。

同樣,如果我被抓了,叛變了,最多也損失一個小隊,不會影響整個組。


薩沙


中統和軍統兩大特務系統內訌的根源是什麼?這個問題並不簡單。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出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效忠於中華民國政府的兩個特務組織,居然內訌不已,甚至大打出手,實在是令人費解。可是,當你仔細觀察這兩個特務組織的淵源,然後再看民國政府的淵源,一下子就明瞭了。

相對於軍統,中統的歷史更加悠久。早在北伐戰爭期間,蔣介石就命令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到各地發展黨務工作,吸收大量的土豪劣紳作為地方黨部的負責人。為了保證各地國民黨黨部的忠誠性,1928年陳果夫特意成立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後來這個組織先後改為黨務調查科和黨務調查處,直到1938年,才最終定名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

1931年,顧順章叛變,差點導致我黨上海總部遭遇毀滅性打擊。即便如此,中統靠著這個大案,一下子得到老蔣的青睞,權利越來越大。對此,蔣介石表示很擔心,於是效仿德國納粹黨,成立了中華復興社,並且在復興社設立了調查處。至此,中統的前身黨務調查科和軍統前身復興社調查處明爭暗鬥,都想立大功,都想得到主子的青睞,都想得到更多的經費和權力支持。

最為危險的是,陳果夫甚至在黨務調查科之外,成立了特工總部。這個特工總部設立在南京市夫子廟附近瞻園路 132號 (即是明朝中山王徐達的王府 )。 “特工總部不對外公開 , 在國民黨的組織條例中也沒有這個組織機構, 它既不屬於國民黨的任何黨務部門, 也不屬於政府的任何部門, 不屬於任何的社會團體 , 它本身並不是一個社會團體。實際上黨務調查科和特工總部是一而二 , 二而一, 兩者完全是一回事 。”

這樣的一個特務組織,如何能不讓老蔣不寒而慄。

再聯繫起陳果夫叔叔陳其美的暗殺手段,誰能不害怕?誰能不防備?

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恩師,也是蔣介石的結義兄弟,就是他領著蔣介石亦步亦趨走上了國民黨高層。陳其美在上海結交黑幫,成立精武武術學校,聘請霍元甲當師傅(難道陳其美就是陳真?)。上海起義時,陳其美被俘虜,李燮和當了滬軍都督。陳其美就用暗殺方式趕走李燮和,自己當了滬軍都督。光復會首領陶成章在浙江招兵買馬,權勢越來越大,陳其美就派蔣介石刺殺陶成章,光復會在同盟會的刺殺下,實現了“功成身退”的理想。新成立的國民黨總務宋教仁在陳其美地盤上被殺,刺殺宋教仁的武士英又在陳其美的監獄裡被殺。陳其美是宋教仁案的主要嫌疑人之一。

再看蔣介石,一生中始終把刺殺陶成章作為自己政治生涯的起點,他認為,正式刺殺陶成章,促成了同盟會和國民黨內部統一,因此即使是陳其美死了,孫中山也對他另眼相看。蔣介石在黨內的主要對手汪精衛,恰恰也是一個刺客。光復會章太炎一句“同盟會都是遠距離革命家”,他就氣血上湧刺殺滿清攝政王。

與國民黨長期作對的北洋派,從來不害怕國民黨的槍炮和軍隊,他們害怕的是國民黨的刺客。國民黨這樣強悍的刺客傳統下,這樣強大的黑社會背景下,對以刺殺和破譯情報為主的特務工作自然是十分重視,又萬分提防。

軍統沒有讓老蔣失望,黃埔六期畢業的戴笠,帶著一大批黃埔學員,組織起強大的特務組織。戴笠此人,在黃埔讀書時,就總是愛打小報告,每次向校長高密,都得到讚賞。戴笠一開始單槍匹馬刺探黃埔學生動向,後來逐漸成了一個小團體,當老蔣組織復興社時,自然想到了這個喜歡刺探情報和秘密告發的忠臣。

中統和軍統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中統最擅長的工作方式是“策反”,他們稱之為“細胞戰術”。中統總是能打入中共和其他反蔣團體中,每當發現嫌疑對象,第一時間不是抓捕和審訊,而死策反他。1941年,陝北的小學教師楊紅超收到中統策反信件,隨後被我黨發展為雙面間諜。這大概是電視劇《潛伏》中佛龕李涯的原型,與電視劇中不同的是,楊紅超始終都沒人直到他到底是效忠哪一邊的。

軍統最擅長的工作方式是“刺殺”。軍統的骨幹王天木、陳恭澍、趙理君等人,無一不是刺殺行動的高手。而戴笠本人,最喜歡的三件事槍、汽車和女人,槍是殺人的,汽車是殺完人逃跑的,女人則是逃跑後壓驚的。

隨著國民黨工作重心越來越轉移到反共反人民上,而在根據地和解放區,國民黨甚至連一個普通群眾都策反不了。於是中統就給人留下了“草包”的形象,相對軍統那種快意恩仇的工作方式,中統的工作太悶了,不容易出名,也不受人歡迎。

不管是中統還是軍統,都是蔣介石建立獨裁統治的工具,與德國納粹的蓋世太保黨衛軍沒什麼兩樣,根本不值得。


歷史知事


特務機關是特殊部門,掌管機密,位高而且權重,很容易威脅到高層。為了防止特務系統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高層通常都會人為的製造矛盾,讓不同系統的特務內鬥,以便於高層控制。

而特務機關也明白“合則死,鬥則生”的道理,只有適當的內鬥才能讓高層不對他們產生懷疑。所以通常來說,特務部門對內鬥這件事也不會避諱。

這種高層人為製造的矛盾,就是軍統和中統內鬥的根本原因。

除了根本原因外,“兩統”內鬥還有一個直接原因——業務競爭。

抗戰爆發後,蔣介石以抗戰為由,將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改組成“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就是所謂的“中統”。

幾個月後,蔣介石又將復興社特務處、軍事委員會密查組和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整合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就是所謂的“軍統”。

蔣介石建立中統和軍統的初衷,是希望把特務機關的業務切割,讓中統負責監控國民黨機關內部,打擊一切國民黨之外的黨派,控制社會輿論和思想;讓軍統收集情報、對軍隊監視整治,對敵對勢力逮捕暗殺。這樣的話,各搞各的業務,會比較專業一些。

而且扶持軍統,也能打擊CC系,讓蔣介石的地位更穩固。


“兩統”建立之後,起初一段時間,收集到的情報都會按規矩來,把屬於對方負責範圍的案子移交給對方接收,不會跨界插手。

但是,計劃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隨著勢力的擴大,“兩統”也就不管這些了,都在跨界管對方的案子。

比如戴笠就曾經扣下了本該屬於中統負責的案子,讓自己人處理。中統知道後,也是直接報復,有關於軍方的線索,也不給軍統。

更要命的是,中統地位本來比軍統高,但因為軍統趁著抗戰規模的擴大,急速發展勢力超過了中統,不拿中統當大哥看了,讓中統心裡非常不爽,覺得軍統都是一幫小人得志的傢伙,要修理修理才行。

這種巨大的矛盾,於是就造成了雙方撕破了臉皮,明爭暗鬥,勢同水火。


1938年,“魯東行轅事件”,軍統殺死了中統盧斌等十餘人。中統把軍統告到了蔣介石那裡,蔣的態度很有意思。他十分惱怒,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縱容了軍統。(魯東行轅的主任和副主任分別是中統和軍統出身,軍統出身的副主任厲文禮看主任不爽,居然直接暗殺了中統出身的主任盧斌)

1940年春,軍統發生“軍統電臺案”,軍統很沒面子。中統藉機大肆攻擊軍統,報了一箭之仇,把軍統上下氣的要死。

1941年底,軍統四大殺手之一的趙理君因販賣鴉片與中統韋孝儒結怨,尋機將韋孝儒活埋,由於此事影響極大也極壞,趙理君被蔣介石命令處決。事後,“兩統”都覺得自己吃了大虧,對對方恨之入骨。

1945年,中統大佬徐恩曾利用自己職務之便放縱前妻大發國難財,被戴笠抓到證據,捅到蔣介石那裡,此事直接導致了徐恩曾的仕途被終結,中統從此一蹶不振,氣的中統上下對戴笠咬牙切齒,誓要搞垮中統。

像此類事件,抗戰期間數不勝數。

有人曾說,中統和軍統除了在“反共”這一點上是統一的外,可以說是“不共戴天”。別看他們身上都掛著黨國徽章,但實際上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


所以總的來說,中統和軍統內鬥的根源,主要是兩方面造成的。一是高層縱容,故意製造矛盾(中統不是蔣介石的心腹班底);二是他們在業務上的競爭。

情報這塊蛋糕就那麼大,兩方都想分對方的蛋糕邀功。這要是都不打架,就是見鬼了。

當然了,情報部門內鬥,這並不是民國特有的現象。美國的CIA和FBI也有內鬥,相互沒少坑對方。比如911事件就是這兩個情報部門相互不信任導致的悲劇。


Mer86


先了簡單解一下中統和軍統:

中統和軍統都是蔣介石的特務機構。徐恩曾是中統負責人,戴笠是軍統一把手。

中統局的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

軍統局的工作重心在軍、憲、警部門,但也擔負了對行政機關、金融等要害部門的監控。這樣就引起了中統與軍統的權限衝突。

作為旗鼓相當的兩大特工組織,代表著不同勢力派系的利益,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所以會經常內鬥,相處起來勢如水火。

蔣介石應該是樂於看著中統和軍統之間狗咬狗,因為這是歷朝歷代最行之有效的制衡術。

最終,戴笠搞垮了徐恩曾,這好比軍統戰勝了中統。

今天講講出手不凡的戴笠是如何搞垮徐恩曾的:

戴笠抓著徐恩曾第一個把柄:偷運假鈔案:

1943年,中統在湖北查扣了一卡車鈔票。

這一卡車鈔票原本是中國銀行的。押運員在運鈔時遇到了日軍,為了保命,押運員將運鈔卡車遺棄在半道上,逃跑了。

押運員回來後,謊稱已經焚燬鈔票和卡車。財政部無從查證,信以為真,便將這批鈔票按編碼全部註銷了。

按理說,徐恩曾查扣這卡車鈔票後,應該就地銷燬或者上報蔣介石。可是,徐恩曾卻讓湖北方面把鈔票運送到中統總部來,名義上是調查,實際上是想挪用私吞。

這種大事怎麼可能躲過軍統的耳目。戴笠立刻以“中統局偷運假鈔”為定性,彙報給蔣介石。

蔣介石相當生氣,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戰事吃緊,經濟困難。如果這些被註銷的鈔票流入市場,會讓困頓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蔣介石對徐恩曾的好感一落千丈:國家危難之際,作為軍政要員,徐恩曾不想著身先士卒,反而做出這種中飽私囊、危害國家利益的事,不是黨國棟樑。

戴笠抓著徐恩曾第二個把柄,販賣偽鈔案:

上海淪陷後,國民黨把一批印製法幣的銅版放到香港中華書局保存。但是,日軍佔領香港後,找到這些銅版,並仿製了一些十元面值的法幣。

徐恩曾指使手下買了200萬元的假鈔,想運回重慶,發一筆橫財。

不想,半道被軍統的戴笠截獲。

這麼看來,徐恩曾真是一個腐敗、貪得無厭的傢伙,根本沒有愛國之心。

蔣介石很是震怒,想嚴懲徐恩曾。但徐恩曾是國民黨大佬陳國夫、陳立夫的表親,屬於“朝中有人”的那一類人。若不是陳家兄弟二人一再在老蔣面前幫徐恩曾開脫,徐恩曾可能當時就栽了。

蔣介石看在陳家兄弟的面上放過徐恩曾,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有人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貼了一條標語“總裁不裁,中正不正”。這讓蔣介石憋了一肚子怒火。

戴笠抓著徐恩曾第三個把柄,徐恩曾的老婆王素卿走私販私,致人死亡:

徐恩曾知道自己做的過分,收斂了自己利用權勢搞大錢的行為。可是,他老婆王素卿不肯收手。

王素卿打著徐恩曾的招牌,仗著中統這一大靠山,大肆買賣黃金、美鈔,放高利貸,還承包了成渝、寶成、滇緬等線路的交通運輸。

王素卿大發黑心財早已讓眾人不滿,正好有一天,王素卿的一個司機醉駕撞死了人。一個放高利貸的逼債逼死了人。

這可真是致命把柄。戴笠便把徐恩曾夫婦這些年走私販私、中飽私囊,並縱使爪牙傷人致死的鐵證一股腦兒上報給蔣介石。

這讓老蔣再也忍無可忍,親自提筆寫下手令“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職,永不錄用。”幾天後,又補了一道口諭:“徐恩曾今後不許再作政治活動!”

這場狗咬狗的爭鬥,徐恩曾因貪婪而失敗。

戴笠和徐恩曾的結局:

值得一提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徐恩曾咎由自取,在官場上徹底完敗,灰溜溜地鎩羽而歸。但是,他後來逃到了臺灣,商場開始得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愜意,直到1985年去世,活了89歲。

而戴笠僅一年後,就因飛機失事而死於非命。

專心寫有參考價值的歷史,喜歡請關注。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說白了軍統和中統之所以內鬥,是為了佔據秘密工作的主導權,更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起的衝突,都無論它們怎麼內鬥,都是反動派的爪牙。

首先我們來說下中統和軍統他們之間的區別:

  1. 中統的工作重心是監控機關內部的情況,同時打擊一切除反動派以外的所有黨派與控制社會的整體輿論與思想工作。

  2. 軍統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收集情報,與實行對軍隊的監控工作,對敵對勢力的暗殺工作;同時在抗戰時期製作各種針對日軍的恐怖行動,打擊侵略者與漢奸。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二者分屬不同的部門,一個管黨務調查以及內部情報、一個則是管理軍隊、警察及對外情報。可以說他們之間的職責區分非常的明確,那為何他們之間會經常內鬥呢?

其實原因便是我上文提到的都想佔據秘密工作的主導權。正是因為他們之間的職責區分明確的原因,如果其中一方收集到“屬於對方的情報與線索”,便必須移交給對方,這一職權的移交便導致問題的發生。

我們試想一下,中統和軍統都是搞情報的,很多時候免不了會有一致的目標,雙方都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麼這個時候應該移交給誰呢?自己的辛苦要白費了,誰願意?既然如此就免不了衝突了,這就扯到了爭權奪利。

除此之外二者還有互相監督之權,軍統中的高層屬於反動派黨員,自然要被中統監視,這就讓他們很不爽了。後來西遷重慶以後,軍統有擔負了對一些機關、交通、金融部門的監視權力,這有涉及到了中統的人,矛盾又再一次被激化。

所以說白了他們之間的鬥爭是正常的,是為了佔據主導性與為了各自的利益。其次二者的衝突也是蔣介石的有意為之,讓他們互相牽制,避免尾大不掉的情況,只有這樣蔣介石才可以穩坐釣魚臺。


像素說歷史


軍統和中統是兩大特務組織,分別屬於CC系和黃埔系。

1928年二陳兄弟將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變為特務組織,此為中統的前身。1931年蔣介石第二次下野時成立了復興社,目的在於控制軍隊,次年正式成立,這是軍統的前身。1932年為了統一領導,成立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下轄一處(黨政處)、二處(軍警處)、特檢處(三處),由二陳兄弟的陳立夫任局長。


30 年代,以二陳兄弟為首的CC系控制了全國的黨務、教育和文化系統。在1935年的國民黨五大會上,陳立夫的選票比蔣介石還多出了4票,陳立夫趕緊擦掉一個“正”字。因此,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說。

CC系的勢力已經威脅到了蔣介石,老蔣絕不會坐以待斃。1938年將原軍統局中的一處擴編為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陳立夫為局長;將原軍統局中的二處擴編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由於戴笠資歷較淺,蔣介石任命賀耀祖為軍統局局長,任命戴笠為副局長,軍統的實際權力掌握在戴笠的手中。

由於軍統和中統分屬於不同的派系,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內鬥比較厲害。加之中統力量太大,蔣介石就扶植戴笠的軍統打壓中統,這就必然會導致兩大特務組織的內鬥。中統被打壓下去之後,軍統發展壯大。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了防止軍統出現尾大不掉之勢,又多限制戴笠。


歷史軍魂


首先要搞清楚軍統和中統這兩個概念。

戴笠(左一)陪同蔣介石等人(中)視察軍統局

所謂的軍統就是我們常說的軍統局,其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就是中統局,其全稱是國民黨中央黨部調查統計局。軍統局和中統局是國民黨統治時期最有名的兩大特工組織,今天我們經常在小說和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中看到它們的身影。

中統頭子徐恩曾是個文質彬彬的書生

軍統源於復興社特務處,中統源於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抗戰爆發後分別成立了軍統局和中統局。軍統局和中統局的業務分工和主管範圍不同,由於軍統局是軍事機關,所用幹部也大多是軍校出身,所以以軍事情報和監督軍隊為主,另外還從事秘密制裁,為國民政府剪除異己;而中統局在黨派鬥爭和文教方面比較熟悉,所以以對付中共及其他黨派為中心任務。這是軍統局和中統局業務範圍的大體劃分。

但軍統局實際負責人戴笠一向是以“秉承領袖意旨,體念領袖苦心”來標榜自己和勉勵部屬的,當時雖然名義上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但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對中共猜忌很深,戴笠深諳此事。為了討得蔣介石歡心,戴笠大肆網羅中共叛徒,千方百計派人進入中共內部活動,軍統局這方面的活動甚至超過了中統。戴笠越殂代皰之舉雖然受到蔣介石重視,但卻引起中統不滿,兩個部門經常發生摩擦和內鬥,許多中統特務甚至高級負責人都罵戴笠“不務正業”,但戴笠對此卻時沾沾自喜。

軍統特務沈之嶽曾奉張國燾之命潛入延安

軍統局內專門對付中共的組織有特種政治問題研究室,負責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國燾。張國燾脫離中共後,蔣介石派他到軍統局幫忙,戴笠對張國燾寄以厚望。張曾派特務沈之嶽潛入延安,沈之嶽在延安加入了共產黨,並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沈去臺後擔任情報界高官。

軍統局內另一個組織是黨政情報處下屬的中共科,這個科室專門負責與中共有關的情報、資料蒐集和人員調配。


民國年間那些事


中統是負責黨內事務的。由國民黨組織部控制,系統很龐大,掌握了基層很多事務。 軍統是軍隊編制的,主要對外。負責軍,憲,警。


中統的創始人和領導者一直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具體負責的主要是徐恩曾,後來是葉秀峰,軍統是戴笠,後來主要就是毛人鳳了。


經改組演變後,軍統現在是國防部軍事情報局,是軍隊系統裡負責對外情報的機構,當然包括來大陸刺探情報。是一把劍。中統現在是法務部調查局,是政府系統維護國家安全和偵辦重大犯罪的單位。是一面盾。


中統和軍統矛盾重重的原因很多,除了爭權奪位、邀功求賞的競爭關係之外,和蔣介石關係最大。

中統聽從蔣介石指揮,但是實際上確是控制在陳立夫、陳果夫之手。而軍統頭子戴笠對蔣介石忠心耿耿,言聽計從。軍統一切聽命於蔣介石,蔣介石自然偏向軍統,所以讓中統和軍統的矛盾日積月累,也就越來越深。



從蔣介石這邊來說,中統,軍統之間不和才對他有利,如果他們真的走到了一起,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那麼蔣介石或許就該頭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