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太極狂魔”宋德財僅80秒KO後,事後發表聲明,聲稱自己倒地不起 是戰術性倒地,並且裁判誤會了。表示不服輸


宋德財。今年44歲,身高1米77,體重80公斤,是民間太極教練,綽號為太極狂魔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陳錦雲。來自廣州雄獅拳館的"阿虎",身高1米75,體重66公斤,是散打世界冠軍、國家隊長姜春鵬的高徒,也是七次搏擊冠軍得主。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陳錦雲

宋德財與陳錦雲於廣東江門,一場名為“崇武英雄世界自由搏擊城市巡迴賽江門站”的比賽當中,對決PK。

但被稱為“太極狂魔”的宋德財,80秒就遭搏擊拳手阿虎殘暴KO。


事後他接受採訪聲稱,

我是戰術倒地,並且調整呼吸。裁判認為我受傷太嚴重,終止了比賽,我還可以繼續打,裁判誤會我了。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比賽中,

宋財徳與阿虎的較量中,宋德財一開始就顯示出不敢主動進攻的樣子,阿虎示意讓他攻擊自己。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在持續了幾秒鐘之後,宋德財終於開始進攻,一個正蹬腿踢出,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自己卻重心不穩摔倒在地!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在隨後的較量中,更是慘不忍睹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最後,比賽中,阿虎一記重拳,打到了“太極狂魔“宋德財的腹部,

宋財徳倒地不起,表現出很疼痛的樣子,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但隨後稱其行為為,戰術性倒地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然後,場裁開始讀秒,太極大師宋德財沒有第一時間站起來,後來讀到 8 的時候,他突然起身,看樣子還有繼續比賽的能力,但是他還是選擇了放棄,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就這樣,在比賽進行到80秒的時候,被阿虎KO出局。


總結,從比賽來看, 宋德財雖被稱為“太極狂魔”,但是未免也太菜了。基本功都沒有,根本和阿虎不是一個較量水平,可以說,如果阿虎要爭取快速贏下比賽,要想在1分鐘內打倒他,是很有可能的。

比賽後,宋德財評價這次結果,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不得不說,宋德財真是輸了比賽,還輸人。


但是,話說,太極拳真的不符合實戰嗎?

太極拳師被打敗的新聞在這幾年可不少,

其中,有“雷公太極”之稱的魏雷,被王知亮打敗後,留下了眼淚哭著承認太極拳只適合健身,它再不是為了打鬥而生存。

“太極狂魔”僅80秒遭KO,不服輸,後稱其為戰術性倒地,裁判背鍋

太極拳真的不符合實戰嗎?

很遺憾,是的,從太極拳的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原本就不高的實戰性格逐步衰減,到如今的強調養生,過少地強調它的實戰性,這是一個歷史過程。

  • 太極拳是如何從強調實戰,走向”養生性格“的?

就太極拳的技術體系而言,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所錄拳法內容

  • (以下稱其為“戚氏長拳”) 、
  • 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拳法
  • 楊氏太極拳
  • 現代太極拳

具有一脈相承的關係。

  • 戚氏長拳,

戚繼光對長拳有著明確的定性:“此藝不甚預於兵, 能有餘力, 則亦武門所當習……於是以此為諸篇之末第十四。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 然活動手足, 慣勤肢體, 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

在戚繼光的眼中, 拳法實際上不太適合用於軍隊, 特別是對戰鬥而言, 拳法的作用幾乎就像是雞肋一根。

一開始,戚氏長拳的作用是,在戰爭的間隙,可以用它來作為鍛鍊士兵身體並作為武術基礎的價值及功能。

可謂是“初學入藝之門也””。

  • 陳氏拳法,

明末軍人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王廷,將戚氏長拳融入了發明的陳氏拳法中總共32式的戚氏長拳中有29式流入到了陳氏拳法中有了這二者明確的“血緣”關係以及各自所具有的時代背景, 可以推測, 連處在戰爭之中最需要強調武術的實戰性時而出現的戚氏長拳的性格都是“活動手足、慣勤肢體”為主。

而且加之,作為明末軍人的王廷對清王朝必須顯示非常從順的態度;在他“欠官糧早完, 要私債即還”的處事態度的指引下, 陳氏拳法的實戰性格實際上不可能有更大的凸顯。

陳氏一族在拳理中對呼吸的重視等來看, 陳氏武術具有較為明顯的養生性格。

但同時, 由於陳家溝所處地區在當時來說屬於窮鄉僻壤, 正是山賊橫行之所, 加上斷斷續續的戰亂 (如李闖王起義過程中就曾兵襲陳家溝) , 這使得陳氏武術必須保留一定的實戰性格。

因此, 陳氏拳法實際上一直以來具有實戰和養生的兩面性。

  • 楊式拳法

楊露蟬至楊澄甫 (1883-1936) 祖孫三代的革新, 陳氏拳法中的實戰性格受到抑制、而其養生性格則得到了大的發展。這一點在楊振基的記述中得到了證實:曾祖父 (楊露禪) 剛開始練拳的時候, 目的就是為了克敵制勝、防身自衛, 直到他中年時都還以此訓示兒孫。然而到北京傳拳後逐漸發現太極拳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能, 於是開始以此來強健人們的身體。曾祖父對太極拳的認識有了社會性的變化。屈國鋒認為楊氏太極拳養生性格的最終凸顯, 使其確立了作為養生武術代表的地位。

  • 現代太極拳

太極拳從家族或地區性質的傳播轉為政府引導全國性普及開展的傳播是現代太極拳的開始, 其代表就是1956年24式簡化太極拳, 以及其後88式、48式太極拳的制定與普及等。眾所周知, 在新中國建國伊始的年代, 百廢待興的中國最需要人民的健康, 而落後的醫療衛生事業難以承擔起健康事業的全部重任, 因此通過體育運動的參與而獲取健康 (低成本、高回收) 這條路子就被作為了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輔助性政策措施而加以推廣。太極拳就是這個政策性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從當時這一政策的目的性可以看出, 從24式太極拳及88式、48式太極拳是以養生性格明顯的楊氏太極拳作為腳本改變而出的技術淵源也可以看出, 獲取健康、養生就是現代太極拳主要性格特徵。

總而言之:

從太極拳的歷史發展角度來看, 太極拳經歷了一個從戚氏長拳到陳氏拳法、再到楊氏太極拳及現代太極拳的發展變化, 在這一過程中, 其原本就不高的實戰性格逐步衰減, 到楊氏太極拳時已經確立了養生為主的性格特徵, 其後更成為了我國人民鍛鍊身體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太極拳實戰性就沒有價值了嗎?

太極拳的技擊能力不可否認,

當初,楊露禪在北京以太極拳技稱雄,被冠以“楊無敵"之名的時候,北京武行強手如林,八卦掌、形意拳、傳統摔跤等各武術門派都是人才濟濟,楊露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北京“揚名立萬”,並使太極拳從此得到極大的發展。

後來的楊班侯等人與各門派高手較技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現代的像馮志強、王培生、陳家溝“四大金剛”、陳慶州等.等都有其人軼事,

只是練太極者眾,能技擊者少,實是因為練操者眾,練拳者少;練操易而練拳難,教操者眾而教拳者少。

任何事物都要發展,只有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否則就不進則退。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有些東西是不能丟掉的。

太極拳的功能過去是“以武打天下”,演變到如今以“健身祛病"的養生性格為主,這是歷史前進和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如果一味地發展其 養生性格 而不敢談其技擊功能,那它就不叫“拳”而應該稱之為“操”了。現代社會,練習太極拳的人,多是出於愛好或者是為了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一邊要維持生計,一邊練著拳,真正以太極拳為生的人是極少數,即便是立志以太極拳為事業的人,也不一定都具有上場格鬥的技能。

太極拳技擊現狀的尷尬,也暴露出整個傳統武術的軟肋....宋徳財就是一個例子


太極拳自誕生那天起就為中國武術人所重視, 太極拳以其實用的技擊與健身效果於一身, 也因此才得以流傳至今。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太極拳已由過去單一的競技搏擊轉變為一種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健康的武術運動項目, 與此同時太極拳也在對全中國甚至全人類的健康與進步做貢獻。


不認真說事兒,認真科普,你們的關注和點贊是我的動力,謝謝。

參考文獻:

[1]屈國鋒,王建華,高嶸,賈齊.論太極拳的養生性格特徵——從太極拳的實戰性談起[J].中華武術(研究),2011,1(02):47-49+54.

[2]於志鈞.中國傳統武術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281-283.

[3]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分會編.太極拳技擊在軍事格鬥中的運用研究.武術研究 (第二集) [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148-155.

[4]唐豪, 顧留馨.太極拳的研究[M].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1:3-4.

[5] 笠尾恭二.中國武術史大観[M].福昌堂譯.1994:327-330,

[6] 王宗嶽等.《太極拳譜.太極拳十大要論》[M],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245-266.

[7]靳周祥.關於太極拳技擊的思考[J].焦作大學學報,2009,23(04):112-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