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司马长史


胡惟庸做到丞相的职位,不得不说他的能力或者说他的政治手腕还是很强的。在战争时期胡惟庸为了朱元璋抛头颅洒热血,是明朝的开国功臣,那么朱元璋真的是因为胡惟庸要谋反才下令杀的他,可为何等了这么久呢?说到底还是到了朱元璋的底线。
(朱元璋剧照)


胡惟庸并不是谋反,而是不得不死

从明朝后来的发现历程可以看出,朱元璋将开国功臣杀了没剩几个,他本质上是个冷酷无情的君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朱家的天下,为了给朱允文铺路。可是不要忽略一个事实,当时在处理胡惟庸的时候,朱标太子还健在,也是从这点上看出,朱元璋就是不想有人威胁到他的皇威,哪怕是一丁点迹象也不行。所以很多人都推测朱元璋只是找了个莫须有的谋反罪名把胡惟庸给办了。

胡惟庸是政治的牺牲品,有没有谋反只有他自己知晓,他不得不死,不得不面对,史书上记载胡惟庸邀请朱元璋来家里看一种祥瑞奇景,中途朱元璋疑心胡惟庸家有埋伏,于是下令将胡惟庸关起来了。而且朱元璋通过这件事将丞相这个职位给废了,实现了皇权至上。这些推测没有任何道理,因为什么胡惟庸案办了三年,如果只是为了将相权的威胁扫清,为何还要持续这么久,这说明朱元璋并不是想简简单单地处理,这个时候他将社会底层人们的那种得失心放大,觉得不安心,所以才会一办到底!
(胡惟庸剧照)

为何朱元璋处置胡惟庸要等7年之久?

这里只能说朱元璋的布局太久是为了后续一网打尽。很多人在权力面前都会迷失自我,而胡惟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做了丞相之后,排除异己,朱元璋一直都看在眼里。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合理又能将自己的皇权体现出来的机会。所以这一等就是七年!朱元璋知道如果不能将胡惟庸团体给一锅端,可能大明江山都会不稳,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城府有多深,为了这个机会他等了七年,如果这次机会没出现,相信朱元璋还会继续的等下去。


而且这个时候还有个插曲,就是胡惟庸趁着刘伯温病重,带了几包药去看他。可是不久刘伯温就去世了,朱元璋也是将这个谋害罪名给了胡惟庸。或许当时胡惟庸只是敬重刘伯温看望一下也未可知!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不错,当手里的权力太大威胁到了皇权,那么就得小心会不会倒霉。胡惟庸案从侧面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弊端,皇家独大,其他的人哪怕你位置再高,龙颜一怒,朝臣一命呜呼!


历史每日说


朱元璋忍了七年才杀胡惟庸当然不是因为他要谋反,而是朱元璋下了一盘大棋。

朱元璋从乞丐到和尚再到开国皇帝,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眼光、战略不是书生的胡惟庸能比的。但为何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做到高度的中央集权,可以举起屠刀清洗开国功臣,却唯独忍了胡惟庸七年,仍凭他权倾朝野、飞扬跋扈?

“相权”

在古代的官僚体系中,相权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一种制约,也是对皇帝工作的一种分担。宰相作为百官之首,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听皇帝的,但在现实中宰相拥有很多的特权,比如“封驳”,皇帝的政策不好,宰相可以拒绝执行;又如代拟诏书,政策制定好了,皇帝改个章就行了。很多皇帝为了偷懒,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有人帮他干活就行了。但在朱元璋的眼中这却是一根刺,一根让他寝食难安的刺。

(废相前)

然而“相权”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上千年,贸然废除“相权”必然要被大臣们群起反抗,所以废除相权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这个胡惟庸就是一个关键。胡惟庸果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大权在握、结党营私、目无君上。

朱元璋的耐心不是为了等时机杀胡惟庸,而是他的那个位置“宰相”。

忍了七年的朱元璋看到到时机成熟,便给出致命一击。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又一次举起屠刀,牵连被杀的人数达到三万多人。当真“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随便的一条罪名都可以让胡惟庸万劫不复,所谓胡惟庸的谋反只是朱元璋强加的罪名而已。

不过胡惟庸死的并不冤枉,他在任职宰相期间,品行、道德低下,只手遮天,挑衅皇权。而朱元璋也正是看到胡惟庸这点,才觉的他有资格做棋子。等了七年,才杀了胡惟庸,顺便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

朱元璋为了不让皇权旁落,一次又一次的举起屠刀。在那种年代,唯有“狠”才能震慑天下人心,才能让皇权更加巩固。

当然“飞鸟尽,弹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是对朱元璋最真实的写照。

(废相后)


大国布衣


我来简述一下胡惟庸被杀的过程: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专制。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今属安徽滁州)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等为友。胡惟庸早年投奔朱元璋麾下,充当小吏,因为胡惟庸是开国功臣、丞相李善长的女婿。数年间,步步升迁。中书省执政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很有才干,处事谨慎小心,获得了明太祖朱元璋和丞相李善长的宠信。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在他任期内,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

第一代丞相徐达、李善长与朱元璋一起打过江山、出生入死、共过患难,彼此了解信任。这两个人办事往往先请示朱元璋后再具体执行,皇权、相权彼此相安无事。胡惟庸任丞相却不同: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擅自做主,直接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过来看:凡是举报、弹劾、不利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朱元璋审阅,找个借口和机会便对呈报人实施打击报复。凡是奔走于其门、投靠攀附、贿送自己的,便可以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后发展到恃权自专,朝中大事,不待奏闻,就自行决断了事。

前左丞相、大将军徐达知道他的奸恶、阴险,向朱元璋举报。胡惟庸得知后,便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企图谋害徐达,被福寿告发。御史中丞刘基(刘伯温)也曾对朱元璋揭发过他,后来刘基生病,朱元璋令胡惟庸带太医探视,胡惟庸便借机将刘基下毒致死。学士吴伯宗弹劾过他,差点大祸临头。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车下,胡惟庸却将驾车的人杀死报复。此后,胡惟庸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说什么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后代有“天子”之命。胡惟庸就更加得意、自负,从此便有了异心。

胡惟庸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自己哥哥的女儿,嫁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又曾与御史大夫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回来,擅自乘坐驿车。受到朱元璋责骂。平凉侯费聚奉命安抚苏州军民,却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责令其前往西北去招降蒙古,又无功而返,受到朱元璋严厉斥责。胡惟庸便暗中对他们威逼利诱,让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胡惟庸因儿子坠车杀死驾车人的事被朱元璋得知,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朱元璋不许。胡惟庸害怕,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等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朱元璋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并以“图谋不轨”罪诛杀了胡惟庸的九族。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之后,“丞相制”被罢黜,这就是明初著名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与后来“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告结束。

后世不少学者认为:胡惟庸排斥异己不是“胡惟庸案”的关键所在。胡案的症结在于胡惟庸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奏请,便擅自加以处理。这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感到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也有不少史学者和明史专家指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加强了皇帝专制集权。回答完毕,谢谢!


聊以自娱2




绝大多数人认为,朱元璋之前一直容忍宰相胡惟庸,目的是要让胡惟庸私欲膨胀过度,到时好打倒胡惟庸并彻底废除宰相制度。其实真相并非如此!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不必通过放纵胡惟庸为非作歹来解决。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不要说文官出身的胡惟庸不是对手,就是功勋卓著开国元勋,在朱元璋面前也只有引颈就戮的份。

玩人心,谁玩得过朱元璋?玩权谋,谁玩得过朱元璋?自有宰相这个职务以来,宰相都是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之首,万人之上,与皇帝的关系不好处理。一个好宰相可以为皇帝排忧解难,一个有野心的宰相能把才智平平的皇帝玩的团团转。在胡惟庸之前,朱元璋的第一个正式宰相是李善长,这个人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明朝建立后不几年便自觉退休了,第二任正式宰相是老好人汪广洋,干了一段时间,也让朱元璋觉得不爽,先是被下放到广东,后来被处死。



第三位正式宰相就是胡惟庸,朱元璋对胡惟庸一开始比较信任。胡惟庸是文官出身,人品和口碑都不错,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朱元璋为什么选这样的老实人胡惟庸当宰相?实际上,朱元璋就是想让各色人等当宰相试试,自己放手一点,看看他们会把这个宰相当成什么样?老实人当上宰相的胡惟庸一开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是日子久了,胡惟庸就霸道起来了,开始擅作主张,欺骗朱元璋。

不但如此,胡惟庸还开始拉帮结派,企图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护既得的权力和利益。这一切,哪里能逃过朱元璋的眼睛?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朱元璋自始自终全都看在眼里。 1380年,也就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家的马夫伺候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胡惟庸的儿子不小心摔下来死了,胡惟庸因此擅自处死了马夫。朱元璋得知后,把胡惟庸叫来问话。胡惟庸很害怕,说赔钱。朱元璋说,你必须抵命。

朱元璋经过对3位宰相的观察和实践,发现宰相这个职务的确对皇权有巨大威胁,聪明人李善长、老好人汪广洋、老实人胡惟庸当宰相都不行,特别是连当初老实巴交的胡惟庸,当宰相当久了都会变成魔鬼,若是政治强人当宰相,老朱家的儿孙们今后如何控制和驾驭得了?朱元璋驾驭这些似人似鬼的宰相不难,但后世子孙不可能都有朱元璋这样的本领,如果不废除宰相制度,明朝难免会出现汉献帝。

所以,朱元璋在反复观察、慎重研究后,宁可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也要坚决废除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认为这样才稳当。 实践证明,朱元璋的这个做法是比较正确的,后来清朝也没有宰相。

没有宰相,皇帝个人的能力无论优劣,都可以睡个安稳觉,不用担心被人架空,成为傀儡,甚至被人害死。这就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真正初衷,胡惟庸只不过是朱元璋观察宰相和皇帝关系的最后一个小白鼠,试验品。


坐看东南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后朱元璋对有功之臣之臣进行了封赏,李善长和徐达两人位列功臣榜前列,李善长官拜中书省左丞,统领百官;徐达官拜中书省右丞,统领武官。在最初的功臣榜并没有胡惟庸的名字,他是在大明王朝建立后才崭露头角的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前夕,李善长向朱元璋推荐了他的老乡胡惟庸,随后朱元璋提拔还是宁国知县的胡惟庸为太常少卿。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集团首领李善长举荐胡惟庸担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六月,胡惟庸被朱元璋升任为百官之首的左丞相。

胡惟庸从洪武六年开始担任中书省右丞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这七年时间里,他结党营私,朝中遍植朋党,不留余力的打击异己,对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党进行特别照顾,使得淮西集团的势力不断壮大。

浙江青田人刘伯温,曾经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他与淮西集团有矛盾,所以一直都没有被重用。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刘伯温只被封了一个诚意伯,俸禄只有240石。而李善长则被封为韩国公,享受俸禄4000石。这样巨大的差距让老刘萌生了退意。


刘伯温对胡惟庸为相还劝过朱元璋:“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就是说胡惟庸做事一向积极,果断,容易与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产生政见上的分歧。但是刘伯温推荐的杨宪和汪广洋两个人在相位上没呆多久就人头落地了。朱元璋只能把目光落在了胡惟庸身上,老胡同学心里同样大喜,终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丞相。

也正是刘伯温说过胡惟庸不宜入相的话,这才让胡惟庸记恨于心。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生病,胡惟庸派医生前去探望,刘伯温在服用医生开的药后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如果说排除异己只是朱元璋杀胡惟庸的一个借口,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的关键所在却是他的独断专行。朱元璋是一个控制欲超强的帝王,他绝对是不允许还有人可以逃脱他的掌控。


胡惟庸在壮大淮西集团势力的同时,胆子也越来越肥,到了后来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奏折,他不再向朱元璋汇报请示,反而擅自截扣下来自己处理。轻车熟路的胡惟庸越来越膨胀,这就让老朱增添了几分杀意。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对朝中大臣一直都有猜忌之心,特别是明朝的四位宰相都一一被他所杀,到后来他彻底废除宰相制度。虽然朱元璋有过多次对宰相权力的削减,但宰相始终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权的成在本身就是对皇权的一种威胁,再加上胡惟庸变本加厉,为非作歹,朱元璋不杀你杀谁?


汤和药已经备好,就差一副药引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胡惟庸在其旧宅的井里,从新涌现出了新泉,认为是祥瑞之兆,并邀请朱元璋前去参观。朱元璋也想见识一下旧井新泉的风貌,就欣然接受邀请。

出发前,朱元璋让太监云奇先去探路,当朱元璋走到华西门时,太监云奇跑过来急忙拉住缰绳,急不能言,用手拼命的指上胡家。朱元璋感到事态严重,立即返回,随后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藏有士兵。

朱元璋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在当天就处死胡惟庸、陈宁等人。胡惟庸案牵连之广(连李善长在内有3万多人被处死)、时间之久(长达10时间),影响深远。



在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加强了中央皇权集中制,彻底废除宰相制度,从此以后封建王朝中的“丞相”职权被三省六部所瓜分。因此中国最后一位挑战皇权的丞相胡惟庸,成了朱元璋改革宰相制度的垫脚石。


观景说史


朱元璋嗜杀成性,明朝的开国元勋几乎被他杀了个遍。而胡惟庸是个特例,他不仅“苟延残喘”了数年,还一直在丞相这个位置上干了好几年,实属罕见。而最后,朱元璋还是杀了胡惟庸,下面我就来好好扒一扒胡惟庸和朱元璋的“爱恨情仇”。



01

溜须拍马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在开国后由李善长引荐当了中书省参知政事。后来,他一路平步青云,官至宰相,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呼风唤雨了很多年。



按理说,最适合当宰相的并不是他,而是刘伯温。而朱元璋为什么没有选择他呢?原因就是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多么有才能的宰相,而是想把权力一股脑地集中在自己手上。

可是这个胡惟庸很擅长拍马屁,把朱元璋哄得特别开心。这么会揣摩朱元璋心思的胡惟庸,自然是合了朱元璋的意。



02

飞扬跋扈,残害忠臣

胡惟庸宰相坐久了,就开始不老实了。许多上奏的书,他也不给朱元璋看,自己帮忙给批了。



有对自己不利的奏折,他就直接扔了,然后私底下报复“打小报告”的人。久而久之,官员们都开始奉承胡惟庸。

而胡惟庸也有搞不定的,那就是开国元勋徐达。徐达可以面见朱元璋,而不需要奏折。

一次,徐达揭了胡惟庸的短,指责他滥用职权。于是,胡惟庸就收买了他的仆人,计划除去徐达,可惜没成功。但是,他还是成功地把把“半人半仙”的刘伯温给毒杀了。

03

君相矛盾

随着宰相权力的膨胀,朱元璋日益感到了威胁。



一直想加强皇权统治的朱元璋,想要废掉宰相制度。不过这宰相制度,可存在了1000多年,哪是朱元璋说废就废的。

所以,朱元璋要想彻底拔掉这“心头痛”,就必须一步一步来。

他先是对地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接着再慢慢架空丞相的实际权力。最后,胡惟庸作为一个丞相的权力,几乎小到没有。

04

谋反?

朱元璋想要干什么,老谋深算的胡惟庸不可能不知道。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要么妥协告老还乡,要么反抗起兵谋反。

半辈子都活得潇洒的胡惟庸,不可能就此放弃他的权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恰此时,胡家老宅古井中突生石笋,有数米高。而且,他家的祖坟晚上也开始冒火光。

胡惟庸认为,一切的迹象都表明,属于自己的时代要来了。


于是,他开始日益跋扈。家人殴打官吏,他也不谢罪。而且,他暗地里串通一些失意之臣,开始招兵买马。甚至,他还和日本人沆瀣一气,准备谋反。

05

朱元璋的狠辣

不过很遗憾,胡惟庸的一系列计划还没有实施,朱元璋就已经忍不了他了。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蓄谋已久”的大清洗终于开始。

他先是以“擅权枉法”的罪名逮捕了胡惟庸,后来还觉得不够,于是把这次案件定性为“通倭谋反”。



这下好了,既然是谋反就少不了帮手,朱元璋顺藤摸瓜,把和胡惟庸勾结的淮西官员一网打尽。

就算是没有参与的老乡李善长,也被朱元璋冠以“知情不报”的罪名。李善长作为开国元勋,已经77岁,本可安享晚年,却还是被朱元璋屠了满门。



“胡惟庸案”持续了十余年,前前后后一共死了三万余人,就连太子的老师宋濂都差点因长孙涉案牵连被杀,可见朱元璋的狠辣。



小结

朱元璋杀胡惟庸谋反是其一,但更重要的事为了建立一个君主高度集权的社会。说白了,没有胡惟庸,“胡惟庸案”照样会发生。

我是小豪说历史,欢迎点赞,欢迎关注

小豪说历史


秦独创“丞相”官名,百代皆承秦制。“相也者百官之长也”,而“丞”本身有辅佐之意,同时与“承”字相通,有承受之意。意思是,丞相承接皇命,辅佐施政。

由于君主既需要丞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所以历代以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直都未停歇。



(丞相官名自秦朝始)

以前都是贵族政治,世家大族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皇帝不方便直接与世家大族发生矛盾,而且国政事情繁琐,皇帝一个人也顾不过来。于是,丞相就代行百官之长,作为官僚集团的代言人,向皇帝汇报工作。

随着科举制的产生,朝廷的官职脱离了贵族政治,因此,皇帝开始缩减丞相的权力。宋太祖废君相“坐议之礼”,开始在待遇上降低,直到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时,直接罢中书省,废丞相制。

使得朱元璋动这个心思的,就是胡惟庸案了。胡惟庸案牵连甚广,前后所杀3万多人,连韩国公李善长也在因此案被杀。

胡惟庸案实情如何,在明朝时就有争议。可是案发后,丞相制度被废,是为事实,而且朱元璋还命令后世子孙,如大臣议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皇帝立丞相者直接废掉。

(朱元璋崛起于社会底层)

可见,朱元璋对丞相制度极为忌惮,原因为何呢?

朱元璋是底层出身,深知民间疾苦,对官僚集团充满了不信任,但是国家行政又离不开这些人。所以,一开始缺乏治国理政经验的朱元璋就延续了元朝的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的制度。

大明朝第一任丞相是李善长,这个被朱元璋称作比肩萧何的开国功臣,在这个岗位上做了4年。李善长的工作明显没有达到朱老板的预期,因为朱元璋发现李善长已经成为淮西勋党的首领,一些矛盾纠纷,朱元璋说话都不如李善长好使。虽然李善长是文臣,但是也是打过仗的,朱元璋十分担忧李善长会做乱。

恰好'李善长不是那种宰相肚子能撑船的人,他为人刚愎自用,睚眦必较,拉帮结派,大权独揽,让朱老板忧心不已,开始心生反感,就开始设置了御史来制衡。可是朱元璋发现,李善长根本不受控制,因此就开始冷落他。

李善长自以为朱元璋离不开他,假意要辞职,结果朱老板立刻批复同意。李善长傻眼了,说的话没法收回,只好回家了。


(李善长被罢相)

李善长这一走,心里不踏实,就推荐了姻亲胡惟庸来接替。这个胡惟庸也是淮西勋党成员,只是他加入比较晚,所以资历浅。考虑为了平衡淮西勋党的势力,同时便于掌控,也是为了给李善长一个面子,虽然刘伯温说过胡惟庸不能为相的话,朱元璋还是把相位给了他。

让朱元璋始料不及的是,胡惟庸一开始还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后来同样也是大权独揽,肆无忌惮,且由于洪武朝屡次北伐,丞相居中调度,竟然收获了一大批死党。

这让朱元璋感受到了失控的危机,但是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前线将士正在用命之时,贸然处置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叛乱。

于是,朱元璋开始通过故意冷落胡惟庸的方式施加压力,并且改了工作流程,让六部有事不要知会中书省,直接向皇帝报告。

这是明显要夺胡惟庸的权,胡惟庸做丞相7年,骄纵不法的事肯定不少,一旦失势,胡惟庸心知不会有好结果。在危机的压力下,胡惟庸做了一些未雨绸缪的工作是说的过去的。按明史的记载,胡惟庸做了很多具有谋反迹象的工作,如在自家院子里埋伏刀斧手、勾结日本武士和北元等。其中,宁波林贤案发是在胡惟庸已经被杀数年之后才案发。为此,朱元璋还下令关闭宁波通商口岸。

(胡惟庸横行不法)

不过,朱元璋的意图并不仅仅是废杀胡惟庸,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起兵作乱的根源——淮西勋党给解决掉。眼看着朱元璋重典治国,这些淮西勋党有阴谋作乱的想法是可能的。他们可能不会自己造反做皇帝,更有可能推倒朱元璋,立一个比较听话的皇子做皇帝,从而实现皇帝与功臣集团共治天下的局面。

所以,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是想将这潜伏在暗处的阴谋势力连根拔起,至于胡惟庸案的实情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皇帝的政治需要,即使没有实情,也可以编织出来。

胡惟庸案绵延十多年,最终李善长也因此案被杀。要杀李善长可不容易,他是开国第一功臣,而且有免死金牌,除了造反大罪,根本没可能杀掉他。所以,朱元璋不惜罗织罪名,借胡惟庸案杀了他。

有能力,有实力,有威望能实施造反大业的人都被杀了,朱元璋认为大明天下该稳如泰山了。朱标认为朱元璋杀气太重,朱元璋就丢下一根荆棘,让朱标抓起来。朱标不能抓,朱元璋说,我现在就是要把这些刺都给撸平了,再交给你呀。

所以,胡惟庸是真要谋反吗?他是有那个能力和实力的,然而他的所有罪名都不能说是罪证确凿的。至于为什么要等了七年才动手,这是因为胡惟庸飞扬跋扈的丞相生涯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另外,朱元璋需要时间让胡惟庸制造更大更多的对立面,才能顺利地推动废除丞相的决策。

朱元璋本人是工作狂人,他废了丞相后,朝中大事咸决于皇帝一人。到了朱棣时,由于长期在外征战,不得不设置内阁来管理一些小事。到了明仁宗时,由于他身体不好,就又给内阁升了官,明朝的内阁制度逐渐形成。

(内阁制度取代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用以避免君权旁落,可是很快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职权又超过了宰相制度。文官内阁制度的强大,使得明朝皇帝备受牵制,但凡有些想法的皇帝,都受到了文官集团的抵制,甚至还有些皇帝的去世,显得疑点重重,如明仁宗、明宣宗的去世,明武宗、明熹宗落水而死,背后有没有文官集团对君权的反动行为,已不可知。

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往后的明朝历史却又等来了内阁制度,这可能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可见,在历史规律面前,朱元璋个人能力再怎么强大,终究还是要屈从于规律。


而知而行的历史


欲让其灭亡,必让其膨胀。

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丞相胡怀庸九族,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怀庸案”拉开帷幕,前后历时十余年,共诛杀包括开国公爵李善长在内的大臣、官员等三万余人。成为当时最大的惨案。


而在朱元璋对胡怀庸动手的时候,胡怀庸已经在丞相的位置上做了七年,依照朱元璋睚眦必报的性格,怎么会忍耐胡怀庸如此之久呢?

“胡怀庸案”爆发

胡怀庸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姻亲,在早年间,正是李善长向朱元璋推荐了胡怀庸此人,随着胡怀庸官职越做越大,直至做到了丞相,越来越膨胀,到处在朝中根植自己的人,导致朱元璋越来越不满意。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怀庸奏请朱元璋,称其旧宅内井中涌出甘泉,此为祥瑞,并以此为借口,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听后很高兴,欣然前往。在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叫做云奇的太监紧紧拉住缰绳,紧张的口不能言,拼命地指向胡怀庸家的方向。朱元璋一看情形不对,立即返回皇宫,在登上城墙眺望胡府时,发现胡怀庸的家上空尘土飞扬,暗处藏满士兵。随即大怒,当天就抓捕胡怀庸、陈宁等,立即处死。

究其原因,朱元璋要杀的不是胡怀庸,而是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在明朝建立初期,先后有四位丞相,分别是 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怀庸,而这四位,除徐达外,其他三位都结局悲惨。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朱元璋对这个丞相制度,历来不满,在他看来,天下是我打下来的,却又这么一个人来分权,还口口声声说这是传统。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他所想象中,是要建立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大权必须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

早在洪武十一年,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朱元璋就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意思就是奏章不得先给丞相处传递,而在此之前,各地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传递给中书省,也就是说,奏章分两份,一份给皇帝,一份给丞相。紧接着,朱元璋又下令京城六部的奏章也不得“关白”中书省,由此,大大的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但是,朱元璋依旧不满意。

随着“胡怀庸案”的爆发,朱元璋顺势宣布裁撤中书省,取消丞相这个职位,而在取消后,工作事宜由六部分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就这样,自秦汉以来实施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就此废除,皇权得以加强。并在之后,朱元璋宣布后代不得设立丞相,大臣如敢奏请此事,处以重刑。

经历史学家考证,所谓的“太监云奇”此人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同时也没有拉缰绳阻止朱元璋进入胡家这回事,但不得不承认的就是,胡怀庸案,就是朱元璋变相集权的证明。


史晓生


洪武十三年(1380年),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定罪“谋反”被杀,涉案人员多达三万余人,早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颁布了朱元璋诏令:

六部所属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

凡事六部管辖的事情都不用经过中书省,意味着丞相的权利成了摆设,胡惟庸彻底失去信任,他从洪武六年(1373)继位,到现在只有短短五年,胡惟庸从官场得意马上变成人生失意。

这么一算朱元璋只忍了他两年,就准备让胡惟庸人头落地。

当然光看时间节点,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时间过后,我们可以发现答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的《昭示奸党录》里,定位李善长为胡惟庸从犯处死。

用了整整十余年时间,朱元璋才平息了胡惟庸案的怒火。可见胡惟庸案牵连之众,影响之广在明朝四大案中独树一帜。我用这十年发生的事,我给大家一一揭开胡惟庸案背后的秘密,到底是谁在隐忍?谁在谋反!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意味着近二十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灭,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是激烈的内部矛盾开始不断激化,明政治体系分成淮西、浙东两派,双方为了权势不停地拳打脚踢。

胡惟庸就是淮西派的中流砥柱,我们仔细看胡惟庸的履历,在朱元璋开国分封六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的名单中他并不在列,就这样胡惟庸能从一个七品知县跃为百官之首,替代李善长作为帝国权柄最大的左丞相。





胡惟庸的崛起是党争态势中的异形产物,随着党争而和皇权相争。

类似淮西、浙东的矛盾从任何朝代无法断绝,汉朝有外戚之争、宋朝有文武之争、唐朝有牛李党争,只不过换汤不换药。这种党争之所以无法断绝是因为党争的发起人都是国家政治中心的核心人物,处置不好会动之国本。

强势如朱元璋,怎么能容忍被大臣拨弄敏感的专权神经?于是在党争中寻找突破口,发现两党是以丞相一职为核心的利益团体。丞相的职能是辅佐皇帝承上启下,而党争的恶化让丞相成了打击政敌的最强武器,承不承上大可不必,但是必须启下。

在李善长的带领下淮西集团无限做大,浙东集团开始凋零。原本可以制衡的政治体系成了一边倒,成了皇权和党权的直接矛盾,皇帝和丞相的硬性PK。此时朱元璋已经有心事罢黜丞相,于是劝退李善长,而李善长却把胡惟庸这只奇兵埋伏在明政治体系。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绝对嫡系,朱元璋为什么选择继续放任淮西党?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长致仕,作为开国六公爵之首,李善长的影响力不可能因为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反观淮西一派,也丝毫没有因为带头大哥的失势低调行事,放弃私利,反而越发努力巩固自己党派地位,这也是朱元璋最忌惮的地方。

在确定丞相一职时,朱元璋曾和刘伯温有过一次“相位论”,刘伯温曾举荐过三个人(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其中胡惟庸评价最低: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本意是指胡惟庸就是个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次富有深意的谈话却决定了明朝最快的职位轮换。

实际上杨宪和汪广洋是朱元璋的代言人,用来制衡淮西党,维护皇权的职业打手。朱元璋本意是不想倾向浙东党,继续在两党中间首鼠两端,可惜这两人的表现让朱元璋大失所望,杨宪利用职能大肆打压对手,而洋广洋无为而治,说好的听我的话办事,可是臣办不到。可胡惟庸能办得到,那就让他上吧!



朱元璋和李善长,到底是谁捧杀式的让胡惟庸走向灭亡?

杨宪、汪广洋先后在丞相职位上一轮游,然后人头落地。胡惟庸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左丞相职位,淮西党又焕发第二春,胡惟庸充分发挥了丞相职能,收受贿赂、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不断的把淮西一派的利益最大化,最嚣张的时候甚至瞒着朱元璋扣押奏章,独自专权。

胡惟庸的膨胀,除了干了些违法的事,最主要的是干了两件大事。1,继续对浙东集团的无限压制,设计谋杀刘伯温。2,不断贴近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派,和李善长结为间接的儿女亲家。李善长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接替了自己位置不说,还接创造了最坏、最作的淮西领袖。

好吧,朱元璋是时候亮出那把隐忍屠刀!此时的浙东党团灭了,淮西党烂透了,该收拾收拾停业整顿了。在胡惟庸儿子摔死后,朱元璋让其抵命,胡惟庸案轰轰烈烈的爆发了,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先后处死。而李善长却一直默认了胡惟庸走向作死之路,冷眼旁观曾经最忠诚的下属。



胡惟庸的倒台,是谋反?还是为了结束最后的党争?

谋反罪,号称必死罪!胡惟庸为什么非要以谋反定罪?再回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胡惟庸失势的那一年。朱元璋强调:六部所属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说明朱元璋已经发现胡惟庸乱权。而胡惟庸压根没有军事背景,更没有军事指挥权,靠什么谋反?何况整整拖了两年。

最后胡惟庸死了,丞相制废掉!同时朱元璋的手术刀还默默的收割了武将集团,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

文武体系全部破而后立,背后的秘密只有一个,朱元璋开始为自己得儿子铺路,实现全部中央集权。胡惟庸必须死,同时必须覆灭的还有捆绑着的淮西集团。那么谋反罪,就是最合事宜的罪名,朱元璋要还儿子一个政治清明。

事实上朱元璋对李善长一直心存幻想,胡惟庸案件前后并没有准备彻底清算,可是朱标意外死亡,朱元璋才决心除掉这位一直隐忍的始作俑者。胡惟庸案持续到十年以后,也是李善长隐忍的十年,是朱元璋皇权和权臣争斗的十年,也是无数人头落地的十年。如果非要搬出盖棺定论,我相信最有心事谋反的应该是李善长,胡惟庸还嫩了点。


我不是易中天


朱元璋设了一个局,谁入局谁死。

他的这个局实际上得从李善长罢相之后开始说起,当时,朱元璋跑去试探刘伯温,说:“老李辞官了,我想让杨宪接手他的工作,老先生呀,你看怎么样?”

刘伯温素和杨宪交好,皇帝竟然问自己能不能让杨宪当宰相?皇帝这么喜欢猜忌,哪能说杨宪的好话?所以,老刘老老实实地评价了杨宪:“杨宪呀,我看不行,他这个人虽是宰相之材,可却无有宰相之气量。”

老朱有点意外老刘会这么说杨宪,既然老刘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所以想了想又问:“杨宪不行,那么汪广洋如何?”

老刘摇头:“汪广洋更不行,他心胸之狭隘甚于杨宪。”

老朱见老刘又否决了汪广洋,心中顿时又有了一个人选:“胡惟庸呢?”

老刘仍然摇头:“宰相是为帝王驾车之人,让胡惟庸为相,我怕他会弄断车架的车辕呀!”

老朱顿时气了,杨也不行,汪胡也不行,看来呀,只有老先生才能当咱的宰相了!

老刘急忙摇头,不行不行,我更不行,我又嫉恶如仇又懒于处理繁务,让我为相,恐怕只会辜负圣恩呀。

刘伯温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了,他深知朱是一个怎样的人,朱恨不得将天下之权揽于一身,李善长之所以罢相,不也是惹恼了朱?

更何况,朱元璋动不动说刘伯温是“我的张良”,张良为刘邦打下江山后的结局,刘伯温可一清二楚,所以此时朱一说让他当宰相,他便知道这是朱在试探自己,所以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这事要换成了胡惟庸,恐怕老胡当场便会磕头谢恩说,好呀,好呀,我一定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刘伯温却不会。

所以,刘伯温没有入朱元璋的局,一个名为“废相”的局。

朱元璋想废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李善长仍在相位之时,他便已经感觉到了相权对皇权的诸多掣肘,再加上李善长擅权骄纵,所以他当时就想废了李善长。

为此,他还特意跑去和刘伯温商量,但是被刘伯温给劝住了:“李善长功勋卓著,颇有威望,又能调和诸将,你别冲动。”

朱元璋虽然没动李善长,但是废相的念头却越来越浓了。

李善长的辞官罢相,正好给了朱元璋一个设局的好机会,这个局可以说是一个必死之局,谁入局谁就得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问刘伯温杨、汪、胡三人适不适合当宰相,难道他真不知道杨、汪、胡三人的为人?说白了,他是想让刘伯温入局,可是刘伯温实在太精明了,根本不上他的当,他能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所以,刘伯温不是劝他不要用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吗?他偏偏要用!

朱元璋用的第一个人是杨宪,只不过,杨宪确实和刘伯温说的一样,心胸太狭隘,所以虽然几乎有了宰相的权力,却还没来得及坐上宰相的位置便已经被砍了头。

杨宪升任中书右丞之后,一边想取代李善长,一边又想打压汪广洋,他虽然成功地打压了汪,可却输给了李。

杨宪当不成宰相,废相的局也开不了,所以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汪广洋。

杨宪一死,朱元璋急忙一纸诏书将被贬到海南的汪广洋召回了南京,然后被迅速提为右丞相,也许是怕汪广洋重蹈杨宪的覆辙,所以这才急迫地让他当宰相吧。

刘伯温不是说汪广洋的心胸更狭隘吗?让汪广洋当宰相,还怕他不犯错?只要他犯了错,便可以治他的罪,然后顺势废相!

可是,朱元璋又失望了,汪广洋当宰相后却没有利用相权打压异己,反倒玩起了尸位素餐。

朱元璋怒了,不但罢了汪广洋的相,还贬他去了广东。

1373年,汪广洋被罢右丞相一职,半年之后由胡惟庸接任,废相之局这才得以顺利进行。

胡惟庸能够顺利为相,也得亏了李善长的举荐,此时李虽不在相位,可却仍然能够影响到朱元璋的人事任免,由此也可见他的势力有多强了。

所以,胡惟庸方才为相,为了坐稳相位,他只能也得靠向李善长。

对于朱元璋而言,胡惟庸和李善长还是同一阵营,所以对胡惟庸下手也不能太早,但是他知道胡迟早和李分道扬镳,所以他只能等。

这一等,便是4年。

1377年,此时胡惟庸已经稳坐相位,当了左丞相,但是缺一个资历相当的政敌,只有让他有这么一个政敌,他才会出手,才会露出破产,所以朱元璋又将汪广洋调回南京任右丞相。

不论汪广洋能力如何,只要他在右丞相为上,便是对胡的威胁,所以专权跋扈的胡肯定会出手打压汪。

所以,朱元璋只要坐看胡、汪相斗,他们越斗,破绽便会越多。

1379年,朱元璋终于出手了。

这一年,御史中丞涂节突然同时举报胡惟庸和汪广洋,说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知情不报。

让人怀疑的是,涂节原本被胡惟庸收买了,打算一起谋反,可是为什么却突然举报胡惟庸意图谋反呢?

所以,涂节可能是朱元璋故意推到胡惟庸身边的地雷。

胡惟庸一则确有一定的野望,二则受到了朱元璋的逼迫,此时为相多年的他已经积蓄了不小的势力,所以才决定铤而走险。

涂节的举报,正好给了朱元璋下手的机会,最后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得以借着胡惟庸案给顺势废除了丞相制度。

涂节可就倒霉了,举报完了胡惟庸,自己也没能幸免。

所以,胡惟庸当时宰相之后,朱元璋为了等一个对他下手的最佳时机,只能选择忍了,这一忍便是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